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4899100000062

第62章 其他(1)

孙重三:推天柱骨治各种呕吐

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人发际一寸处直至第7项椎。以食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1962年治疗一例2岁的患儿,病儿反复呕吐,滴水不进,中西药无法投入,靠输液维持生命,加西药滴注无效。孙先生云:“本症是胃气上逆,需降逆止呕,推天柱骨一穴可止。”当即推此穴千余次,稍息10分钟,以水滴患儿口内,已不恶心,但饮之仍吐。再推千余次,休息10分钟,可饮水一小杯。二诊能进少量流汁,共推四次而愈。

临床使用,多以推天柱骨配运八卦为主,伤食吐加推腹阴阳、运板门;脾虚吐加补脾经;湿热吐加清天河水、推箕门;寒吐加推三关等辨证施治,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裘沛然:治病先治心

裘教授临床强调治病先治心。尝云:“中医历来重视心理治疗,一个不重视心理治疗的医生,不是一个负责的医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仅主宰人的精神活动,而且对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活动以及抵御疾病的能力等均有主导作用。人体本身存在着一个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调整、控制、修复、防御能力,而这些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心境泰然,神志安定,充满乐观和信心为前提,否则反而导致病情的加速恶化。《素问·痹论》早有“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之词。近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不仅大多数精神系统疾患和精神情志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许多躯体病变的发生、加剧或减轻的契机,也和精神因素关系甚大。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凡是具有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意志坚强等良好心理因素的人,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人,将会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削弱体质和抗病能力。《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曾有“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神不使”即指“精神不进,志意不治”。《读素问钞》注云:“药非正气,不能运行,针非正气,不能驱使,故曰针石之道,精神进,志意治则病可愈,若精神越,志意散,虽用针石,病亦不愈”。经文提示,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如果病者神气已去,则纵有良药神针,也回天乏术。

裘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医生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等,与病者的情绪、态度、行为以及治疗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裘教授诊治的大多疑难杂症,其中有些被判为“不治之症”。这类病者没多久治少效然后来此诊疗,有的仍抱一线希望,有的近于绝望。从治疗角度看,要取得很好的疗效难度颇大,裘教授总是以满腔热忱抚慰病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患者树立起生活和治疗的信心,然后配以适当的方药治疗。即使面对“不治之症”,也千方百计减轻病者的痛苦。他倡用的“医患相得法”,使许多患者获得了新生或减轻了病痛。他还常说:“治病先治心,既是一个医疗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唐代医家孙思邈将《大医精诚》一篇置于《干金要方》卷首,其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在我所治疗的慢性病、疑难病中,虽能幸中一二,这固然是药物的作用,但我更重视病人的心理效应”。

宋孝志:地黄饮子临证治验

地黄饮子出自于金·刘元素《宣明论方》,为治疗中风瘖痱、肾元虚衰、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的方剂。方中药味较多,但温而不燥,是上下并治,标本兼顾的有效方剂。对于此方的应用,宋孝志教授在多年临床探讨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特别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治验患者,马某,男,30岁,初诊日期:1991年9月8日,病历号:手册。病缘于1991年7月起,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大腿肌肉刺痛,并渐加重。继之右髋关节疼痛,并右腿活动受限。月余后左腿髋部亦感疼痛,行走时加重,只能持双拐而行。经北京人民医院检查(X线拍片、核素扫描、磁共振等)诊为“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以右侧为主”。当即给予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共服两月余,疗效不佳。就诊时双腿髋关节疼痛,动则尤甚,活动受限,下肢无力,腰部痿沉,只能扶拐缓行。关节无红肿,无破溃。二便调,饮食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分析: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不足,髓海空虚,骨失所养,骨不胜任,而疼痛无力。下元虚衰,气虚血瘀,故骨痛而有定处。病标在骨、其本在肾。立法:滋补肾精,温阳益阴。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生、熟地黄各15克,山茱萸12克,石斛12克,炮附子9克,肉苁蓉12克,肉桂3克,巴戟天12克,石菖蒲9克,鹿角霜12克,远志9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二诊:服上方14剂后自觉右髋关节疼痛较前加重,余无变化。舌质淡红,苔薄白,弦细。宋孝志教授诊后认为,右髋关节疼著不是病进,而是好现象,为气血复周之势。仍继服上方减鹿角霜加赤、白芍各9克,继服14剂。三诊:服上方14剂后精神较佳,双髋疼痛明显减轻,仅感活动后微有疼痛,并已弃拐行走多日,且行走基本自如。1991年12月在北大医院复查X线拍片:“右股骨头较前对照,疏松部位减少。”诊见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拟前方减白芍加骨碎补,以加强补肾壮骨之功。予方30剂。服后随访病情稳定,且渐好转。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病之一。西医多主张手术治疗,且预后不佳。中医报道治疗有效病例也为数甚少。此病发病后常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久之出现下肢肌肉萎缩,通常治法多以活血祛瘀,理气止痛,强筋壮骨为主。此病应分为内伤及外伤区别论治,内伤多责之于肾,外伤多责之于瘀血。本案属无创自发,病情渐重,骨病内动于肾,如张景岳言:“本皆为内伤积损颓败而然,非外感风寒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脏象论》:“肾其充在骨”。因而虽为骨痛,其本在肾,并属阴阳俱虚,骨无所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缓缓而治,故以地黄饮子阴阳双补,温而不燥,使下元得以温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气血调畅,骨得其养,疼痛通乃愈。临证以此方作为治疗骨病的基本方,随症加减,多可奏效。

2.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治验患者,陈某,男,26岁,初诊日期:1991年11月8日,病历号:手册。病腰部疼痛,脊背酸沉,放散至足,下肢麻木,步履困难一年余。9个月前经X线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即予以口服激素治疗。服药期间疼痛好转,但停药后诸症加重,且进展较快,躯体活动受限。即从东北来北京就诊。刻下症:周身酸痛,尤以腰背为重,屈伸不利,活动受限。上身觉冷,周身关节亦痛,下肢为甚。胸部拘急闷胀,动则汗出,饮食稍差,大便正常,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辨证分析: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寒凝经脉,内舍于肾,骨失所养,故脊背及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湿邪留滞,郁而化热,舌见红色,苔黄腻。立法:温补肾阳,散寒除湿。方药:地黄饮子加减:桂枝9克,炮附子9克,生、熟地黄各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麦冬9克,五味子(打)9克,远志9克,石菖蒲12克,天麻9克,7剂。二诊:服上药后手指关节痛减,小便较前清亮,余症同前,继前方加续断12克以强健筋骨。三诊:连服上方60余剂,周身酸痛减轻,尤以腰背明显好转,上身发凉亦减,周身关节已无明显疼痛,唯觉肩部发酸,手指胀麻。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拟前方减续断加牛黄芪10克、何首乌10克,因脾主肌肉,故加强补气健脾,益肾填精之功。四诊:此诊距上诊已近10个月,一直断续服上方,诸症明显好转,周身活动自如,时感左臂痛,天阴则发,劳累时重,余无明显不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紧。继上方减何首乌、黄芪加羌、独活各9克,以祛风除湿散寒。随访一年,病情稳定。强直性脊椎炎是类风湿关节炎中较重的一种类型。常见于青年男性,因病变累及脊椎,引起强直变形,活动受限,尤以胸背为重。本病预后较差,病者常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属中医痹证范畴,但仅以风寒湿痹论治,常不奏效。病情已久,正气乃虚,病深及骨,故应按骨痹进行辨治。

3.脑血管病后遗症治验患者,男,65岁。初诊:1992年9月5日。四年前因患脑血栓右侧偏瘫。一个月前突发完全失语,流涎,进食水发呛,同时右侧偏瘫亦较前加重,被诊为“再次脑血栓,伴运动性失语。”就诊前曾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见完全失语,流涎小止,进食呛咳,痰黏不易出,哈欠频频,心烦易怒,哭笑无常,口臭口苦,食纳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褐,脉弦滑。辨证分析:此为中风之证,属中经络。因风痰闭阻,蒙蔽清窍,流于经络,滞于脾胃,痰热互结,气郁血滞,故见失语,流涎,右侧偏瘫;肝经蕴热,郁而化火,故心烦易怒。治拟化痰开窍,驱风通络。方药:资寿解语汤加减:羚羊粉冲1.5克,竹沥水(分冲)15毫升,羌活9克,防风9克,桂枝6克,附子6克,炒枣仁12克,火麻仁9克,何首乌9克,生姜汁(分冲)6克,杭菊花12克,石菖蒲9克,玄参9克。二诊:以上方调服2月余,病情好转,已能言5字之内短句,但含糊不清,且语言缓慢,侧肢体活动仍差,常作哭笑,流涎不止,哈欠频频,周身乏力,四末不温,下肢水肿,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行,舌质淡红,苔薄黄。宋教授认为目前风痰渐去,正气乃虚,肺气不开,故哭笑无常,改以小续命汤加减:桂枝6克,附子9克,川芎9克,麻黄6克(打碎),黄芩9克,防风9克,防己9克,党参9克,赤芍12克,生地黄12克。服上方20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病人精神好,下肢有力,行走较稳,语言明显好转,晨起已能和家人简单对话,舌动灵活,可以上卷。唯有下肢水肿,大便时难,并易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予上方减远志,加黄芪12克,羌、独活各9克,后间断服此方2月余,随访语言清楚,右侧肢体活动明显好转。

刘渡舟:小青龙汤之六用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凡属寒饮内伏,或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或膈间有支饮,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但本方合干姜、细辛及麻黄、桂枝于一体,辛烈走窜,药力峻猛,临床医家多畏之而难以施用。为此,刘氏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临床运用小青龙汤的主要辨证环节。

1.辨气色望、闻、问、切,《难经》谓之神、圣、工、巧。凡体内有病,多有气色见于面部,故曰“望而知之谓之神”。寒饮为阴邪,易损伤阳气,使阳气不能上荣于面部,而面呈黧黑之色。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指出:“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说:“(面)色鲜明者有留饮。”这些反映在颜面部的水气之色,或双目周围呈现对称性黑圈,叫做“水环”;或头额、鼻柱、两颊、颏下之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称为“水斑”,二者统称为“水色”。

2.辨舌寒饮内伏是由于阳虚而津液凝聚不化所致,所以舌质一般为淡嫩而胖,舌苔往往表现为水滑或润滑。

3.辨痰涎肺寒气冷,津凝不布则为痰。所以寒饮咳喘往往多痰,或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痰稠但明亮晶彻,状如鸡蛋清,含口有如凉粉之感。

4.辨咳喘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喘咳并重,但必定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平卧则加剧。

5.辨脉寒饮内伏多见脉弦或脉沉弦。如果是表寒而夹有内饮,则多为浮紧之脉。

6.辨兼证寒饮内伏可以兼见或噎,或呕,或小便不利而身肿,或头痛发热等症,都是由于水饮随气机流动而引起。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依据。只要掌握好这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刘渡舟教授认为,这六个辨证环节并非必须悉见,只要有其中一、两个主症无误,便可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用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但由于本方辛烈走窜,作用峻猛,久服能伐阴动阳,拔动肾根。所以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为此,张仲景立小青龙汤证,一方面阐明其证治特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其救逆方法。目的就在于告诫人们要注意服药后的一些不良作用。所以,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根据仲景所立青龙汤救逆之法以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认为以苓桂术甘汤为主的“苓桂剂”温化寒饮,可以作为服小青龙汤取效后的善后方法,疗效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