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14898600000045

第45章 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5)

方四明矾10克,白及15克,马勃6克,水煎3次,取汁约1000毫升,置于小盆内。用前须洗净患手或患足,再浸入加温后的药液中浸泡。每次浸泡20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3天,3剂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同时将同样比例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配成20%的软膏,待浸泡后搽于患处。效果更佳。

方五五倍子适量,研成细末,与牛骨髓调和,盛于瓷器容积内埋于地下7天,取出外搽裂口处。

方六鸡蛋黄4个,熬煎成油,取油涂裂缝处。

方七白及80克,冰片12克,五味子12克。共研末,加凡士林400克,调膏敷患处。若炎症较重者加氟轻松40克。

方八当归紫草油当归、紫草各60克,忍冬藤10克。浸于麻油500毫升内24小时,文火煎熬至药枯焦滤出药渣,冷后入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涂患处,每日数次,至愈为止。本方具有祛瘀生新,清热凉血,解毒润肤作用,对此病疗效甚佳。治疗10余例,均有卓效。

十九、寻常疣

寻常疣,俗称瘊子、刺瘊,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常见的传染力不强的皮肤病。一般散发在儿童或青年的手指、手背等暴露部位,初起呈针头大的扁平角质隆起,可逐渐增大成蚕豆大小的丘状结节,表面粗糙呈菜花状,基底无炎症,不产生任何自觉症状,初为1个,可自身传播而发生多个。

方一取鸡蛋7个,洗净煮熟后,入凉水中15分钟剥去蛋壳,每个蛋用竹筷刺6~10个孔,再变成4等份,装入杯内,加食醋50~70毫升,拌匀后加盖2~6小时。空腹1次食用,如因胃纳差,可在当天分作2~3次空腹食下。服食时忌盐和其他调味品或温开水送服,一般服食1次多可见效。如1次未效者,隔1个月再服一次。本方亦可如法蒸成鸡蛋羹食服。疗效:临床报道,共治68例,痊愈67例,其中服食1次病愈者63例,服食2次者痊愈4例,无效1例。平均消退时间约为14.5天。

方二采鲜艾叶擦拭局部,每日数次,以疣自行脱落为止。一般连用1周,揉至出汁,搽至皮肤微红为度。疗效:据临床报道,治疗12例,最短3天,最长10天,即自行脱落而愈。

方三乌梅4~6克,食醋20~30毫升,二味浸泡1周后,取乌梅皮肉敷患处,3日换药1次,3~5次可愈。疗效:据临床观察,治疗百余例,均痊愈。

方四纯冰醋酸与面粉调成糊状,用前取一块胶布,剪一与瘊子等大的小孔,贴于患部,暴露瘊子,以保护健肤。然后将药糊涂于皮损之上,再用完整胶布覆盖固定,用药24小时后除去胶布。80%的皮损随胶布一起脱落,少数未脱落者,需用消毒针头挑除之,最后涂以2%甲紫(龙胆紫)液,外敷药物48小时内禁忌与水接触。疗效:用本方治疗25例寻常疣,全部治愈,一般1次都可根治后无复发。

方五取生石灰块100~200克放入盘内,加水少许使其呈干燥粉末(切勿加水过多,呈糊状或乳状者均无治疗作用),故应临用时配制。治疗时局部先行皮肤消毒。医者左手固定疣周皮肤,以右手摄取石灰粉放在疣上,并用示(食)指指腹揉搽,疣小者须揉2~3分钟,大者5~7分钟,在揉搽中可见疣逐渐脱落或少许渗血。要求疣根部有明显石灰粉沉着为好,然后用乙醇(酒精)棉球擦拭,以敷料胶布包扎。疗效:治疗50例,均1次治愈。每例少者2~3个,多者10个以上,均于1次处理完毕。

方六穿山甲、木鳖子(去外壳)、天葵子、朱砂、明矾各等份,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加少量麻油调成糊状,敷于最大的寻常疣上(俗称母瘊),用胶布固定。敷药后不可与水接触,禁食辛辣食品,经治300余例,全部治愈。

方七在疣体及其周围消毒后,用注射针挑破疣体,取鲜紫苏叶与食盐一起揉搽疣体10~15分钟,每日1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若疣体挑破得彻底,揉搽1次即可治愈。若擦后将紫苏叶与食盐之药泥一起贴敷患处,可提高疗效。

方八取鲜茄子适量切片,雄黄适量研细末。用前先以温热水浸洗患部,用消毒刀将疣体蓬松面修平,以不出血为度,再用茄子片蘸雄黄末外搽2~3分钟,每天1次。一般外搽3~5次,15天左右可全部脱落而愈。

方九选择首次刺瘊(俗称母瘊),行常规消毒,然后在刺瘊基底部注射1%奴夫卡因0.5~1.0毫升,数分钟后用注射9号针头,沿刺瘊周围挑剥,待其周围完全挑剥后,用干纱布包住,用力将刺从瘊的基底部拔掉,再用刮匙在基底部搔刮,最后用乙醇(酒精)棉球压迫止血数分钟,再用纱布覆盖创面,胶布固定,3~5天即可痊愈。所治42例,全部治愈。

二十、扁平疣

扁平疣的皮损为表面光滑的圆顶扁平小疣,常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的面部、手背和前臂。不发炎,无自觉症状,或只有微痒,可自然消失而不留痕迹,但常常数年不愈。

方一金蝉退疣汤金银花15克,蝉蜕、僵蚕、芥穗、地肤子、牡丹皮、白蒺藜各10克,生地黄15克,牛蒡子、薄荷各6克,黄芩6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发热者,去芥穗,加大青叶10克;②痒甚者,去黄芩,加白鲜皮15克,苦参10克;③有感染者,重用金银花,并加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

方二采用鲜白蒺藜蔓(带叶),捣烂如泥,放在患处,用手指反复揩搽,至有灼热和微痛感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搽前用水洗患处,搽后局部禁水洗。疗效:治疗123例(寻常疣119例,扁平疣4例),经用上法全部治愈。外搽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者4次,3~10天疣体消失。

方三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克,败酱草15克,紫草15克,大青叶15克,水煎分服,每日1剂。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方四炙枇杷叶20克,桑白皮15克,木贼草、香附、浮萍各10克,益母草、生薏苡仁各30克,白鲜皮20克,荆芥6克,牛蒡子12克。水煎2次混合,取半量分2次,早、晚各服1次,另1/2,趁热洗患处,日洗3次,每次洗20分钟。治扁平疣多例,均在用药1剂左右获愈。

方五消疣汤荆芥、甘草各10克,蝉蜕8克,板蓝根、金银花各30克,苍耳子15克。煎3次混合,一半分2次口服,一半外洗,每日1剂,经治80例,平均用药6剂,全部治愈。

方六生薏苡仁100克,研细末,用适量雪花膏调和,洗脸后用此霜涂搽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涂搽处全部脱落而愈。

二十一、脂溢性脱发症

脂溢性脱发俗称谢顶。其发生与皮脂溢出,细菌感染,内分泌、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接触物的慢性刺激等有关,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患者头部头屑多,头油多,瘙痒,毛发稀疏,甚至脱落。据日常所见谢顶常见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可能与脑部过度的能量消耗、生活环境、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和脂肪代谢障碍有关。

方一桑椹15克,女贞子15克,白术10克,赤石脂20克,川芎10克,白鲜皮15克,熟地黄20克,何首乌20克。水煎服,日1剂。同时外用生发剂。疗效:据湖南医大第二附属等医院临床验证,对脂溢性脱发症总有效率为95.25%。使用本方一般1周多即可见效,2个月多便可长出新发。

为防患于未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勤梳头发,3~5天洗1次头发,忌用碱性大的肥皂,戒除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的生活习惯。

方二祛湿健发汤白术、猪苓、萆薢、白鲜皮,何首乌藤各15克,川芎、泽泻、车前子、桑椹各9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赤石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为名医赵炳南老医生所拟,与方一基本相同)。功效:健脾祛湿,滋阴固肾,乌须健发。

方三生发饮生地黄、熟地黄、当归、旱莲草各20克,黑芝麻30克,炙何首乌25克,侧柏叶15克。诸药先以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煎煮,沸后改文火继煎30分钟,每剂煎3次,每日1剂,分服。加减:①斑秃者,加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各20克,五味子10克;②脂溢脱发者,去熟地黄、黑芝麻,加蝉蜕、地肤子、川芎、牡丹皮各10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蜈蚣3条(研末)。

方四大黄冰片酊生大黄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共浸泡于密封瓶内使成深棕色。用前先以75%乙醇(酒精)消毒患处,再涂大黄冰片酊。每日3~4次,用药后皮肤有轻度刺激,数分钟后便消失。治疗中忌辛辣刺激食品,保持皮肤清洁,禁用碱性强的卫生用品和化妆品。主治:脂溢性皮炎。

方五去屑搽剂皂角、白附子、大枫子、土槿皮、紫荆皮各等量,樟脑减半,共研粗末,用70%乙醇(酒精)浸泡2周后去渣分装,再于每100毫升酊剂中加枯矾粉10克。用前先将患处鳞屑略作搔刮,将搽剂充分摇匀后涂搽患处,每日2次,一般2~4周可痊愈。主治:干性脂溢性皮炎。

方六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生甘草12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二十二、面神经炎

本病系指面神经管段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神经性麻痹瘫痪。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入面部经络而致病。中医称面风、面瘫、吊线风、歪嘴风等。其口眼斜,不能闭合,额纹消失,皱纹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嘴角漏气,茎乳孔区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以青年人发病率较高。

方一复正汤加味防风5克,细辛3克,黄芩、乌药、天麻、赤芍、川芎、白芷、半夏、陈皮各6克,当归、白芍、茯苓各10克,僵蚕6克,白附子5克,甘草3克,全蝎2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10剂左右可恢复正常。

方二牵正散加味白附子10克,白僵蚕15克,全蝎10克,防风6克,金银花15克,连翘、白芷各10克,板蓝根20克,钩藤、菊花、桔梗各15克,薄荷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一般服药5~10剂取效,服药期间应适当休息,小儿可酌减用量。

方三肉桂12克,川芎12克。共研极细末,取药适量用白蜜调匀外敷嘴角处,每日用药1次。患者向左歪斜敷右嘴角,向右歪斜敷左嘴角,若歪斜已纠正立即停药。疗效:共治30余例,一般均在用药4~5次即可告愈,无不良反应。

方四取白芥子末适量,以温开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玻璃纸或塑料薄膜上,贴敷于患侧面部,外以无菌纱布块包扎,胶布固定。24小时后除去局部用药,并逐日观察恢复情况。疗效:用此法治疗86例,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的达10余年,发病当日治疗24例,均在3日内痊愈,全部病例均在7日内痊愈。

方五白及3克,雄黄1.5克,朱砂1.5克,白公鸡冠血(不拘多少),先将前三药共细末,再以鸡冠血调匀敷患侧面部。疗效:以本方治疗18例,有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因中途停敷无效。一般敷5次即愈。

方六当归、川芎各10克,蜈蚣3条,蝉蜕、甘草各6克,鲜地龙10条(焙干酒炒同煎),附子(先煎30分钟),防风、钩藤、僵蚕各15克。上药加水煎3次,分3次温服,每日1剂,饭后服。若为中枢性面瘫,本方可与补阳还五汤合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第6颈椎横突作标志,以针尖斜面向下,每次注射利多卡因5毫升。本法作用时间快,持续时间长,能改善面神经的血液供应,解除营养神经血管痉挛。疗效:据统计,接受本法治疗的70例患者中,发病7天以内的疗效在98%以上,8~12天的治愈率达70%。本法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郑方教授所采用。

耳郭放血法选患侧耳背近耳轮处明显的血管1根,揉搓数分钟,使其充血,常规消毒充血的血管后,左手拇、示(食)指将耳背拉平,中指顶于下,右手持消毒的手术刀,用刀尖划破血管,让血自然流出0.5~3.0毫升,用消毒棉签抹去血液,并消毒切口,盖上消毒敷料,以胶布固定。1周内勿沾水,防止感染,1次治愈者,不再行第二次,若不愈还可在上次手术之耳背上,另选1根血管放血,两次间隔1周。疗效:用此法治疗60例,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一般治疗及时的1次可愈,时间长的2~3次,最长不超过4次。黄升医生报道应用本法治疗面神经炎20例,均获痊愈,认为有特效。

[附]

1.头皮痒方王不留行子30克,苦参15克,苍耳子30克,明矾9克。水煎洗头,水煎2次,隔3天洗1次。如刺痒严重,或伴有头皮生疮,流黄水者,可加大本方用量,或缩短洗头日期。轻微发痒,可用白矾1小块化水,兑入盆内洗发亦效。

2.脱发方核桃仁10克,侧柏叶30克,榧子3个。共捣烂,泡在冬天的雪化开的水中,浸泡1周,蘸其水梳头发。

3.皮炎汤(主治药疹)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