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四紫皮独头大蒜若干,去皮洗净,捣烂成浆,过滤取汁。用时患者剃头后,用温水肥皂洗头、揩干,由癣区四周向内涂搽大蒜汁,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7~10天见效,40天内痊愈。主治:
本方为治疗白癣方。疗效:经治45例,39例痊愈,6例有效。
方五石灰(刚风化的)半碗,加水至1碗,搅拌后沉淀3分钟,取上层乳状液,然后加入桐油4滴,充分搅拌,沉淀后去掉多余水分使成膏状,外搽患处。笔者治疗60余例,一般搽数次即可见效。
方六马齿苋适量,煎熬成膏涂患处。或将其烧灰调猪油涂患处。
方七皂矾(炒红)、川椒各3.5克,苦楝子9.5克(炒),黄豆16克(炒焦)。共研极细末,先用豆腐泔水洗头,待干后用药末调菜油涂搽患处。
预防头癣病人的帽子、枕巾、头巾须经常煮沸5~10分钟消毒,梳子、理发工具可用煮沸或用5%甲醛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2%~5%来苏儿溶液浸泡15分钟以上,患儿在家庭或托儿所学校内均应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足癣
足癣发生于两侧足底及趾间,引起糜烂,水疱或鳞屑等变化,俗称脚气、香港脚、烂脚丫,是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
方一徐长卿15克,甘草、牛蒡子各3克,鱼腥草6克。加水1500~2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以文火煎熬,煎沸后10~15分钟,将药液倒入脚盆内,趁热以能耐受为宜,浸泡10~20分钟,每剂浸泡2次(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疗效:治疗20例,治愈15例,有效5例。快者3剂,慢者10~15剂。
方二大蒜1头,花椒20粒(炒焦研末),共捣成泥,先将患处洗净搽干后,将药泥敷在患处1~2毫米厚,隔日敷药1次,每次敷药1小时左右即可。主治及疗效:本方对足癣水疱型、趾间糜烂型、鳞屑型均有良好疗效。轻者敷药1~2次即可痊愈。
方三苍耳子60克(捣碎),明矾、苦参、蛇床子、黄柏各30克,露蜂房15克。煎汤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3天为1个疗程,连洗1~3个疗程。
方四密陀僧30克,轻粉3克,熟石膏、枯矾各6克。共研末,患处湿润则干敷,患处干燥则用桐油调涂,每日2~3次。
方五明矾30克,煎汤浸洗患处20分钟,再用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量研成细末,撒布患处,每日1次。
方六藿香正气水患足于湿热水中浸泡洗净、搽干,将口服藿香正气水涂于趾间患处;早、中、晚各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中不穿胶鞋和尼龙类鞋袜,保持足部通气干燥。疗效:用本方治疗足癣多例,效佳,一般3~5天痊愈。
方七黄精、大葱头(捣)各60克,百部、明矾各45克,黄柏、白鲜皮、苦参、藿香、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花椒15克。上药加食醋1500毫升,浸泡22天后即可使用。药渣不必去掉。用时将患处浸于药液中,每次30分钟,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疗效:经治手足癣240例,大部分患者1个疗程,即可治愈,未愈者继续浸泡,直至痊愈。
方八苦参50克,蛇床子、百部、川椒、木槿皮、白鲜皮各25克,明矾30克。合并细菌感染者加黄柏15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文火煮沸15~30分钟,将药液倒入脚盆内,浸泡患足,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药液第2天仍可煮沸再用。疗效:治疗足癣240例,一般浸泡5~7日,局部痒痛消失,渗出物吸收而痊愈。6例有干燥脱屑、粗糙皲裂者无效。为巩固疗效,在治愈后继续用药3~4天。
方九二妙散加减黄柏、苍术各20克,苦参、白矾、紫草、徐长卿各20克。加水煎至1000毫升左右,倒入盆中,趁热先熏后浸泡足20~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洗1次。
方十樟脑2克,桔矾2克,冰片1克,苦参10克。共为细末。用时先将脚洗净,用棉签蘸药少许涂于患处,每晚睡前1次,轻者3~4次可见效。重者4~7次即愈。
方十一取市售白醋或米醋精约50毫升,加开水约1000毫升(即5%),放于洗脚盆内(以能淹没足趾为度),待水温降至30~40℃时,将患足浸于其中20~30分钟,然后离盆让其自然蒸发足部水分。每晚睡前治疗1次。一般治疗1次后即见明显好转,3~4次即可痊愈。本方对糜烂型者疗效尤佳。注意:药液的水温不可过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病愈后被浸泡的部位将出现广泛的表皮脱落。
(三)手癣
手癣往往多由足癣传染而来,中医称鹅掌风。其临床表现与足癣类似,为分为汗疱型、褶烂型、鳞屑角化型。汗疱型初起时出现针头大小的水疱,并逐渐增多,范围扩大,互相融合,以后水疱吸收及脱屑,患处有痒感。鳞屑角化型损害最常见。其损害开始出现于一只手的手指或手掌,逐渐蔓延,以后另一只手也可有逐渐扩展性损害。掌部皮肤粗糙增厚,皮纹处发生皲裂而似慢性皲裂性湿疹,呈灰黑色,经久不愈,病人十分苦恼。
方一白矾、皂矾各140克,孩儿茶18克,侧柏叶300克。水煎备用。用桐油搽抹患处,再用纸捻蘸桐油点燃,以烟熏患处,然后趁热将药汤贮于桶内,患手架于桶上,用布盖住,以药汤之热气熏之,待药汤温热时将其倒入盆内,蘸洗患处约半小时。7天内勿沾水,一般1次可愈。
方二艾草120~150克,加水3~4碗,煮沸5~6次,装入大口瓶内,用双层纱布缚瓶口,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药已冷则加温后再熏。
方三苍耳子仁适量,研成细末,调麻油搽患处。
方四鸦胆子20克(捣碎),生百部30克,白酒250克,醋250克。密封浸泡10天后,将患手浸泡在药瓶中,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
方五大枫子肉15克,胡麻子15克,紫荆皮12克,地骨皮12克,川花椒6克,五加皮12克,全蝎3克,猪牙皂30克,明矾30克,荆芥9克,白凤仙花全草1株,醋1000毫升。将患手(足)置药液中浸泡,或行患部湿敷持续24小时(伏天进行),3天内勿与水接触。以巩固疗效。
方六黄柏粉50克,樟脑5克,水杨酸粉45克,食醋适量。将前3药研末过筛,用塑料袋分装(每袋22克)备用。用时加食醋250毫升,将患部浸泡于塑料袋内、袋口于手腕处扎好,约5小时即可。若须治足,则药为36克,食醋为350~400毫升,浸泡约6小时即可。
[附]皲裂、干癣或皮肤病脱屑方苦杏仁30克与猪板油30克同捣如膏,装瓶备用,使用时布包火烤搽患处,每日3~4次。注意:①此法系一次性治疗,浸泡时间一定要遵守;②浸泡后稍有肿胀,一般3天内自行消退,无需处理;③肿消后开始脱皮,此时不能硬行撕剥,以防皮损感染;④浸泡后半个月内不得用碱水泡洗手足;⑤治疗前穿用的手套、鞋、袜须用开水烫洗刷净,晒干后方可再用;⑥严重溃烂者禁用;⑦本法适宜夏季使用。疗效:用此方共治疗363例本病患者,收效较为满意。
方七生地黄、熟地黄各20克,白蒺藜12克,牛膝15克,知母10克,黄柏7克,枸杞子6克,菟丝子10克,独活5克。加水5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分两次温服。
方八苦防洗剂苦参30克,防风30克,川椒10克,当归3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40克,枯矾10克,黄柏15克。加水煎至500毫升,趁热熏其患手,至药液不烫时则浸洗患处,每日2~3次,1剂可用2天,2剂为1个疗程。本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对已角化的手癣,用药仍然有效,若能坚持10~15个疗程,就可收效。
方九猪胰1具去油,花椒10克,用好酒温热,将两味同浸2~3日。取胰不时搽手,微火烘之,自愈。
(四)体癣
凡是毛癣菌、小孢子菌或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都是体癣。病菌通常侵犯皮肤浅层,病损呈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较附近正常皮肤略高,患处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药物及搔抓等刺激,可使皮肤变厚,发生慢性湿疹样变化。
方一川椒、明矾各10克,食醋100毫升,浸泡7日后去渣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外搽,连用5天为1个疗程,可用1~2个疗程。运用于体癣及其他各种癣症。
方二五倍子60克,白及30克,老陈醋适量。将前两味药分别研细末,先将五倍子末与陈醋混合呈稀汤状,置锅内文火煎熬,待稍稠后入白及末成糊状,贮瓶中备用。用时取膏涂癣上(如膏过稠可用陈醋调稀),涂药后,局部初觉痛痒,但不久即消失,1~2天可出现脱痂现象。脱后再涂,直至癣消失为止。如有皮损则不用。
方三蛇床子、苦参、芜荑各30克,雄黄15克,枯矾37克,硫黄15克,轻粉7克,樟脑7克,大枫子肉、川椒各15克。分别研末,用生猪油调匀搽患处,早晚各1次。
(五)股癣
股癣发生于股部上方内侧面,常见于成年男子。通常为局限性,两侧对称,或一侧皮损范围较大。有时病变沿股部向下或向上蔓延至下腹部,也可位于****、会阴、肛周及臀部。
方一黄柏30克,苍术30克,白鲜皮30克,蛇床子30克,川楝子30克,艾叶30克。水煎趁热湿敷患部,生于肛周者先熏后洗,每日1次,1剂可用2~3日,但均须煮沸后再用。
方二雄黄2份,明矾1份,共研细末搽患处。
方三醋拌羊蹄根散或醋研磨土槿皮做局部涂搽。
方四1%克霉唑霜或溶液行局部涂搽。
注意:①温暖潮湿的环境是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在治疗中应改变环境,减少局部出汗,保持皮肤干燥和凉爽;②内衣、裤应宽松,避免过紧引起对皮肤的摩擦。
(六)面癣
方药醋蛋液即鸡蛋1个,打碎,浸在好米醋内2~3天,用醋化蛋液涂患处,每天3~5次。
(七)桃花癣
方一苦参6克,全蝎、皂角刺、荆芥穗、防风、蝉蜕、金银花、白芷、桔梗各3克,葱白3寸。水煎服,每日1剂。冲入小量米酒(黄酒)为引。主治:妇女面生桃花癣。
方二用绿矾火上炼至红紫色,锈铁钉研为末,以醋调搽。
方三硫黄、白附子各等份研为末,以姜汁调搽患处。
(八)花斑癣(汗斑)
花斑癣是浅部真菌病之一,发生于成年人,多与夏季出汗有关,亦称汗斑。多见于青年男性,皮损常发生于胸部、背部、颈部、肩部、上臂、腹部及股部内侧,呈淡褐或淡白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片状,其上可见一层薄糠状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度刺痒,夏季出汗时较重。
方一硫黄50克,研细末,以乙醇(酒精)调成糊状,用鲜茄子1个,削去一块皮而见茄肉,以此肉面蘸上药搽患处,每日3次,一般3日可愈。
方二食用苦瓜2根去瓤,用研细末的密陀僧10克,灌入瓜内,放火上将苦瓜烧熟,切片搽患处,每日1~2次,一般搽5~6次即愈。
方三密陀僧40克,轻粉32克,樟脑32克,硫黄4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法:取鲜老姜50克,捶烂,泡开水100毫升,取汁调上药如糊状,先将患部用肥皂水洗净擦干,用毛笔蘸药涂患处,1日3次,连涂3~7天。疗效:治疗60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涂药当天即能止痒。大多数于涂药3~5天,红或白色斑块消退,不留痕迹。
方四补骨脂40克,用95%乙醇(酒精)300毫升浸泡,待呈碘酒色后即可使用。每日涂患处4~5次,连涂2~3天。所治14例均愈。
方五克霉唑软膏局部外涂,每日2次,连续用药15~30天,疗效奇特。
方六刺蒺藜适量,研成极细末,过筛去刺,用食醋调和,以手指用力推搽患处,连搽5~6次。
方七紫皮蒜捣泥搽患处,1日3次。据临床报道治花斑癣17例,全部治愈。
方八大黄10克,枯矾、红辣椒各2.5克,为末,与猪油、砂糖同捣烂,待沐浴后,以细麻布包搽至痛为止,数次即愈。
十、神经性皮炎
本病皮肤呈片状增厚,发生苔藓化,有剧烈的痒感,多发生于颈部背面及两侧、肘前、腘窝及尾骨部位,也常发生于四肢伸侧面、肘、膝、大腿内侧、会阴等部位。其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皮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方一斑蝥0.2克,皂角刺、车前草根各5克,共研细末,与醋相调搽患处。
方二将艾绒捏成火柴头大小之柱形若干,皮损局部涂以大蒜汁,置艾柱于涂有蒜汁皮肤上,每柱间距1.5厘米;随后点燃,让其烧尽后,扫去艾灰,覆盖消毒纱布即可,每10天1次,直至正常为止。为减轻炎时疼痛,可拍击皮损周围皮肤。疗效:用此方法治疗120例,近期治愈达89%,一般灸2~3次即收到明显效果,疗效以局限型较好,泛发型较差。
方三巴豆(去外壳)30克,雄黄3克。研成细末,用三四层纱布包好,每天外搽患部3~4次,每次1~2分钟,直到痒感减退为止。疗效:治疗4例,随访观察最短10个月,最长两年,均未复发。皮损消退后,无痕迹遗留。
方四将患部洗净,用干棉球蘸纯甲醛液涂患处,涂药面积一定要超过皮损面积,涂药后即觉患处灼痛,继而皮损周围正常皮肤稍有红肿,皮损处也稍有隆起,疼痛一般持续数小时后逐渐减轻,疼痛较重者可给止痛药。涂药后患处结痂,7~10天痂皮脱落而愈。疗效:治疗62例,涂1次治愈者47例,涂2次治愈者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