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结石
本病包括胆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和肝汁瘀积等综合因素是本症形成的原因,本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同时存在,且常互为因果。女性多于男性,尤以40岁以上,肥胖及经产妇女最多见。结石的成分以胆色素结石者为多,胆固醇结石较少。本病散见于中医的胁痛、肝气痛、黄疸等门类之中。临床症见右上腹疼痛,口苦咽干,发热黄疸,恶心呕吐,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方一排石汤金钱草50克,柴胡12克,茵陈30克,郁金10克,枳实10克,延胡索10克,鸡内金10克,白茅根20克,茯苓15克,大黄10克(后下),赤芍10克,白术10克,车前子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若胁下胀痛甚或右上腹绞痛者,可酌加姜黄15克,木香15克(后下),青皮10克;②若疼痛缓解,黄疸消退后,则以小柴胡汤加鸡内金,以善其后,疗效更佳。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方二郁金100克,姜黄20克,茵陈50克。水煎服。
方三硝石25克,黑矾100克,丹参50克,郁金50克。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15克,日服3次,茵陈汤送服。
方四高效溶石剂在局麻下,医生借助B超引导,在患者右第6~8肋间入皮经肝脏、胆囊穿刺置一导管,然后注入溶石剂药物(甲基叔丁醚、乙基叔丁醚),疗效很好(上海瑞金医院外科开展此项新技术)。在溶石期间照常饮食和做一般活动,无不良反应。
方五溶石药物①鹅去氧胆酸,0.5~1.5克/日,对胆固醇结石者有效。②熊去氧胆酸,每日口服0.5克,持续服用,对胆固醇结石有效优于上者。
方六三合汤即由百合汤、丹参饮、良附丸三方组成,加柴胡15克,白芍20克,茯苓15克,鸡内金10克,延胡索12克,九香虫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获显效。
方七消石散消石散是洛阳渑池胆结石专科医院院长(徐殿元)、主任医师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本散是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将胆石症分为5种类型进行辨证施治,经治疗5万余例胆结石患者,有效率达95%。
1.气滞型右上腹间歇性疼痛,即不伴明显梗阻与感染的肝胆管结石。处方:生大黄、木香、枳壳、金钱草、川楝子、黄芩、滑石、甘草。
2.湿热型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热,黄疸明显,相当于有梗阻和感染的肝胆管结石。可选用:柴胡、黄芩、枳壳、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虎杖、大黄、滑石、甘草。
3.肝气郁结型右上腹以胀痛为主,有间歇性,疼痛随情志改变而增减;胸闷不舒,嗳气频作,无发热及黄疸。相当于不伴有明显梗阻与感染的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可选用:生大黄、木香、枳壳、茵陈、鸡内金、金钱草、半夏、威灵仙、乌梅等。
4.瘀血停滞型右上腹痛如针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右下腹可扪及包块,舌质紫暗或见瘀点及瘀斑,相当于胆囊管嵌顿或胆囊管瘢痕性狭窄。可选用:三棱、莪术、大黄、郁金、金钱草、柴胡、威灵仙、甘草。
5.缓解型常感右上腹及剑突下不舒适,反酸,无明显胆石症症状,多在B超检查时意外发现。本类型结石因病程长,胆囊壁有慢性炎症,可选用:三棱、莪术、郁金、金钱草、威灵仙等。
消石散具有疏肝、理气、消石排石、清热化湿、利胆消炎等多种功效。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好评。消石散主要适用于胆石症和尿石症,无论何种类型、结石的大小和多少均可治疗,也可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方八总攻疗法于晨8时半给病人口服排石汤(虎杖30克,木香15克,大黄15克,金钱草30克,栀子12克,枳壳15克,延胡索15克)1剂,以促进胆汁排泄;9时30分皮注吗啡5毫克,使肝胰壶腹括约肌收缩关闭,胆道内蓄积胆汁,压力不断上升。10时皮注阿托品0.5毫克,以开放肝胰壶腹括约肌,发挥胆汁内冲洗作用,促使胆汁排出。10时10分口服33%硫酸镁40毫升,继续开放肝胰壶腹括约肌并收缩胆囊,促使胆汁排出(排石汤作用持久,但力较弱,而硫酸镁力,较强),更好地达到冲洗作用,可明显提高排石率。但“总攻”前须弄清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根据病情掌握时机。
应用总攻疗法效果,与提高排石率、减少盲目性有着密切关系。胆管下端狭窄,结石粘连、嵌顿,结石过大、过多是影响“总攻”未排石的因素。
二、急性腰扭伤
扭伤,无论是肘、臂、关节或腰腿,多为肌肉、筋膜肌腱等软组织损伤,轻者只需外治即可,重者可配合内服药。
方一麻黄12克,黄芩12克,车前子12克(包煎),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本方治急性腰扭伤20余例,一般1剂可愈,最多不超过3剂。
方二车前子15克,麻黄6克,荆芥9克,土鳖虫9克,牛膝9克,甘草6克。治疗21例,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方三当归、肉桂、延胡索各6克,研粉,用热酒冲服尤效。
方四羌活、川芎、姜黄、当归各20克,共研末,调入白面如糊状,包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另以土鳖虫6克,研末,水或酒冲服。
方五生姜适量,洗净捣烂取汁,以大黄粉适量调成膏状,平摊于扭伤处,厚约0.5厘米,外以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湿润,再用伤湿膏或胶布固定,24小时未愈者,可再敷1剂。
方六患者取俯卧位,以玻璃火罐(内径4~5厘米)7个(拔罐用闪火法)。拔罐位置:腰骶关节处1个,双侧髂后上棘处各1个,腰椎2~3旁开3cm 处各1个,胸椎10~11旁开3厘米处各1个,每次拔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3次可痊愈。疗效:治疗急性腰扭伤126例,痊愈11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
方七病人取仰卧位,以缓慢捻转进针法刺入人中穴,进针2分许,当局部出现麻痛感觉时,捻转角度大一些,以增强刺激。持续捻针1~2分钟,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然后留针15分钟左右,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并活动腰部2~3次,疼痛消失时即可拔针。一般1次即可止痛。
方八硼砂研细末,加辰砂少许,用牙签挑本药少许,点入两眼内眥,少时即愈。
推拿法
首先帮助患者脱去上衣,解开腰带,让患者双手紧抓门框或一横木,两手间距离70厘米左右,双脚以不着地为宜(注意防止因无力而摔下),术者在伤员背后用双手大拇指紧按其脊柱两侧,由颈向下推捻到尾椎为止。连推捻3次即可,然后让伤员下地活动,蹲蹦2~3下即愈。疗效:本法治疗当天的急性腰扭伤,推拿1次可立即止痛而愈,如隔天治疗,须推捻2~3次方效。
针刺承山穴
患者取站立位,选1.5寸毫针,取伤侧承山穴,快速进针得气后提插法强刺激约1分钟,针感上行臀部,最好是腰部,嘱患者同时进行腰部频繁左右侧转、弯腰、后仰活动,自觉疼痛减时停止活动,留针10分钟,再行强刺激,患者再活动,动作如前,待腰疼痛消失后拔针。疗效:独选承山针刺治疗124例,其疗效迅速。
三、乳腺增生
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其病因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症见乳房胀痛,触之有块,1个或多个大小不等,推之不可移,不与皮肤粘连,压有痛感,皮色不变,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舌质暗红,苔白,脉弦。
方一鳖甲软坚汤鳖甲、穿山甲、柴胡、桃仁、皂角刺、当归各10克,牡蛎30克,王不留行15克,木鳖子3克,甘草5克。加减:①气虚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②胸或下腹疼痛者,加丹参25克,青皮10克;③阴虚干咳者,以天冬25克,水煎,当茶饮。
方二血瘀汤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牛膝、枳壳、郁金各12克,柴胡25克,延胡索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25克。水煎服,连服10剂,为1个疗程。肿块硬者,可酌加浙贝母15克,白芷5克,穿山甲10克。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疗效:笔者用本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38例,痊愈3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方三全虫散全蝎45克,瓜蒌皮45克。共研粉,分成20包。每日早、晚各服1包,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连服20天为1个疗程。河南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用本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结果经1个疗程治愈59例,2个疗程治愈36例;痊愈率为84.82%,有效率为98.21%。
方四橘皮30~50克,开水浸泡少时,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连服3~5剂。若肿块缩小,须连续服用,直至肿块消失为止。本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之功,多年来用此单味药治疗本病,均获满意疗效。
方五消癖散瓜蒌仁、当归各300克,薏苡仁500克,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各200克,木通150克,香附250克,乳香、没药、甘草各100克。共为细末,每次开水送服10克,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共治126例,痊愈118例,显效7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
四、急性肠梗阻
本病属中医的肠结、关格的病证范围。以腹痛、呕吐、腹胀、肠道不通(即痛、呕、胀、闭)四大症状为主证。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梗阻的性质、原因及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有可采用中医治疗者,如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及粪便堵塞性肠梗阻等。这些病例如经过12~32小时或3次以上攻下仍不奏效者,要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在做好手术准备及严密观察下,试用中医中药治疗者,有如早期肠扭结、肠套叠、嵌顿疝、高位梗阻,有绞窄趋势的粘连性肠梗阻,以及病程长,腹胀重的单纯性肠梗阻等。本组病例如在中医治疗时,病情发展或经过6~12小时症状不见好转,必须及时改用手术治疗。
方一生豆油(或花生油)口服,或由胃管注入。1~2岁,60~80毫升;2~5岁,80~100毫升;5~10岁,100~150毫升;10岁以上,150~200毫升。配合腹部热敷,如经4~6小时疗效不显著,可再给豆油1~2次。在给服豆油后2~4小时,可用高渗盐水或肥皂水行低压****1次。一般使用1~2次后即显效果。主治:蛔虫性肠梗阻,此方也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和小儿肠套叠的早期。
方二加味胆蛔汤乌梅20克,槟榔30克,使君子50克,榧子50克,苦楝根皮25克,郁金20克,川椒10克。水煎服。主治:
蛔虫性肠梗阻。
方三升清通结汤大黄10克(后下),芒硝(冲服)10克,升麻9克,枳实6克,厚朴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为6岁以内小儿用量,可随年龄而增减用量。主治:小儿肠梗阻。疗效:用本方治疗16例小儿肠梗阻,一般1剂即诸症消失,总有效率100%。方四行气整肠汤大黄30克,玄明粉50克,厚朴30克,木香30克,槟榔30克,大腹皮30克,加水2500毫升,文火浓煎至250~300毫升,1次徐徐饮入,白开水送服,服药后在6小时以内梗阻未解除者,可再服1剂。主治:动力性肠梗阻。
方五理气通腑煎厚朴15克,枳实15克,大黄15克,芒硝12克,炒莱菔子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木香9克。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剂2煎,每日1剂。早晚行低压****。如病情严重,4~6小时或以后可重复使用,以恢复排气排便,腹痛消失为度。主治:粘连性肠梗阻。
方六硝菔通结汤鲜萝卜1000克,芒硝50克,煎成200毫升。成年人每日口服或经胃管注入2~3剂,小儿每次5毫升/千克体重,每日2~3次。一般于给药4小时之内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加剧,大部分病人于几次腹痛发作过后,症状渐见好转,于用药后4~6小时腹痛减轻,排气排便,梗阻解除。本方除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外,亦适用于蛔虫团性梗阻、早期肠扭转、早期肠套叠、动力性肠梗阻及手术后肠麻痹。如治疗过程中腹痛异常剧烈,或全身情况恶化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方七理气宽肠汤当归25克,乌药15克,桃仁10克,青皮5克,陈皮5克。水煎成200毫升,早、晚空腹分服。主治:适用于梗阻轻、体质弱或年高不宜急下者,如慢性不全性肠梗阻。
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注意事项
1.中药最好经胃管注入。在注入前先行胃肠减压,中药注入后2~3小时如发现肠鸣音亢进或有便意时,可配合****以诱导排便。如无肠鸣音,则禁****。
2.症状是否减轻,重点是观察呕吐、腹痛、排气、排便4项。
3.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如有无脱水,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腹痛的程度和性质,腹部的压痛及反跳痛的变化等,以便及时做出治疗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