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14893700000037

第37章 妈妈巧观察,防治宝宝常见疾病(14)

(3)身心疾病影响

儿童患病时常常胃量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也差,影响进食量,引起不同程度的消瘦。或出生时有先天缺陷,如唇裂、腭裂,会影响吸吮等进食;早产儿往往体重过低,吸吮能力弱;有消化吸收代谢性疾病的宝宝常有摄食量不足;患频繁呕吐、腹泻的宝宝因食物从胃肠道排出较多,也往往很快出现消瘦;结核病、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也多以消瘦为主要症状;宝宝精神紧张、焦虑、忧郁,思想上压力重,食欲大多不佳,所对进食不感兴趣,吃的饭菜也少;少女为了追求体形美,不合理地减肥,控制饮食,亦会引起神经性厌食,出现严重消瘦,甚至危及生命。

(4)食物摄入不足

机体对营养需要量增加,不及时增加食物摄入量,也可引起消瘦。宝宝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打篮球、打排球、体操表演等,体力消耗多,能量与营养素消耗大增,在一般膳食外应额外补充能量,否则宝宝也会消瘦;患长期发热、代谢异常等疾病,如饮食不加以调整,也会造成消瘦。

3.如何纠正宝宝营养不良

纠正宝宝营养不良最重要的也是基本的措施是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但也要根据宝宝情况,判明轻重缓急,恰当处理。营养不良严重的宝宝常并发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酸中毒、休克、肾功能衰竭等危险现象和继发感染,必须立即紧急处理。住医院进行抢救。待病情好转稳定后再改进膳食,去除病因。

轻度营养不良宝宝大多消化吸收功能接近正常,食欲也可以,对食物的耐受力也较好,可以在原有饮食的基础上,较早地开始增加高蛋白质、高能量食物。开始时可供给热能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20千卡,逐渐增量,待体重恢复正常时,可递减至该年龄段一般的热能摄入量。

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病儿消化吸收功能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都比较差,所以调整饮食的进程必须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最初热能供给约在每日每千克体重40~60千卡,首先维持基础代谢所需,如无不良反应,缓慢地递增到120~150千卡。母乳喂养患儿应继续以母乳为主,已加辅助食物的婴幼儿可选择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加以补充,如牛、羊奶及奶制品(配方奶、酸奶等)。缺乏奶制品的地方可选择蛋类或大豆类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如豆浆、蛋花、蒸蛋、豆腐等喂哺,进食次数可以酌情增加到每天5~6次,三次正餐外,加2~3次点心,以增加每日的总摄入量。

待体重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该年龄段正常膳食,仍应供给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婴幼儿可喂以奶、蛋制品,加鱼泥、肝泥、肉末、菜泥、果泥等;年幼儿食物仍应切细煮烂,以适应逐渐恢复的消化吸收功能,但应注意营养平衡和多样化,增进食欲,提高摄入总量,保证生理需要,同时还要重视补给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安排营养不良宝宝的膳食时,应该根据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制订每周饮食计划和具体食谱,计算其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每日摄入量,并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2次)、身高(每月1次)以及皮下脂肪厚度等,评估宝宝营养状况,不断调整、修改膳食计划。

及时去除和纠正引起营养不良的病因也十分重要,应尽量争取与调整饮食同时进行,如喂养不当、母乳量不足,应指导妈妈改进喂养技巧,采用促进母乳分泌的方法。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应积极治疗,如腹泻、吸收不良、消耗性原发疾病、寄生虫病等。为增进食欲,可给予服用助消化药,口服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等制剂,不能口服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补充。少量多次输全血或血浆,对重症病儿有改善全身状况的作用,可以促进恢复。营养不良宝宝大多免疫力低下,易得各种感染,细致的护理和清洁卫生同样不容忽视。少量多次耐心喂食常可收到显著效果,必要时可应用肠内营养制品,甚至短期采用肠外静脉营养。但这些措施都应住医院在医师督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十九、防治宝宝免疫力低

有些宝宝总是显得身体很差,动不动就生病,经常感冒咳嗽,吃药也往往不见好,有时候一种病还没好,另一种病又来了,这让宝宝不得不时时承受打针吃药的痛苦,妈妈也特别心疼。其实,这是宝宝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很多时候是因为宝宝没有吃母乳而引起的。而母乳喂养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最佳途径。

1.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宝宝免疫力

母乳中富含多种增强宝宝免疫力的物质。母乳喂养的宝宝患某些疾病的几率比较低,如脑膜炎、肺炎等。不过,当宝宝成长到6个月至6岁时,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逐步消耗殆尽,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这个时期宝宝处于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不全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因此有些宝宝体质不好,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生病。如果反复使用抗生素,又会使胃肠道有益菌群遭到破坏,进一步降低宝宝的免疫力,进入恶性循环。此时宝宝就需要从提高婴幼儿免疫力的倍益配方奶粉、牛初乳等外部营养物中摄取营养和免疫物质。

母乳是宝宝的天然营养保健品。另外母乳哺育宝宝还有几种其他的作用。

(1)镇静助眠

母乳哺育的婴儿情绪较稳定,婴儿吸吮母乳时常喜形于色,吮吸不久就会安然入睡。而在人工哺育的婴儿中却很少能发现此种现象。原来婴儿之所以能吸吮母乳后很快入睡,是因为母乳中含有镇静助眠的天然吗啡类物质。

(2)有助生长发育

母乳中除含有糖、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免疫物质以外,还有一种叫生长因子的物质。据研究,这种生长因子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它能诱使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促进细胞增殖。因此,对加速宝宝体内多种组织的新陈代谢和各种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牛奶和其他代乳品中却无此种生长因子。

(3)减少发病几率

母乳中还含有大量能杀灭一种叫兰伯贾原虫的寄生虫的物质,这种寄生虫专门寄生在宝宝的肠道内,可导致严重的腹泻。此病极易在婴儿中传播和流行,在人工哺育的婴儿中发病率最高,而在母乳哺育的婴儿中却很少发生,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大量能杀灭此类寄生虫的物质,这种物质进入婴儿的胃肠道后,能吞噬大量的寄生虫,从而减少发病率。

(4)保护心血管

有医学专家发现冠心病起始于儿童时期。据调查,母乳哺育长大的婴儿比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哺育长大的婴儿成年后患冠心病的发病率低。研究表明,这与母乳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铜比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含量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体内铜缺少,血中的胆固醇就会升高,久之可导致动脉硬化。由此可见,用母乳哺养婴儿可得到较多的铜,这对保护娇嫩的心血管起到积极的作用。

2.纯母乳喂养可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

满月后,不少宝宝吃奶量明显增加,妈妈的乳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不太会感到很胀,加之成熟乳的颜色显得较白,看上去有些稀稀的,有的妈妈对宝宝能否吃饱开始表示怀疑。其实,对绝大多数妈妈而言,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经过宝宝1个月的吸吮,妈妈坐月子休息在家进行了充足的调养,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更加密切,上述各种原因都会促进妈妈乳汁分泌,此刻妈妈的奶水往往就像开了闸门的水,只要宝宝需要,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妈妈没有必要怀疑自己乳汁量不够宝宝的需要。

这个时期的成熟母乳看上去是淡淡的,好像不如牛奶,其实这是由于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的颗粒较小,并不是营养不好。当然,母乳的营养素含量与妈妈的膳食有较大关系,每一个妈妈乳汁营养素含量都不尽相同,但母乳的营养成分比牛奶好,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坚持纯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我们都清楚,宝宝一生中有2个生长高峰期,第1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是高峰期中的高峰。用母乳喂养,无疑是对良好生长发育的保证,母乳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不用家长过多的操心,宝宝的营养问题就圆满解决了,这是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啊!

满月后宝宝吃奶往往比较有规律,妈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时喂养,在白天,宝宝醒来的时间逐渐多了,但不一定醒了就喂奶,可以待宝宝有了吃奶的表示时,再给予喂奶。晚上,宝宝醒来,往往要吃奶,妈妈躺在床上喂宝宝,但是要注意喂奶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妈妈睡着后,一不小心伤着宝宝。如果宝宝晚间睡得很沉,也用不着唤醒宝宝去喂奶,可以将夜间喂奶次数减少。因为对健康婴儿来讲:他睡得沉说明他肚子不饿。宝宝夜间少吃奶,妈妈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对第二天乳汁的分泌有好处。

贴心小叮咛:母乳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吃母乳的宝宝用不着另外加水。母乳大部分是水分,可满足宝宝的需要,初生的婴儿肾脏功能不完善,要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需要比成人更多的水分才行。

在以往,许多产妇在给宝宝喂奶的两次之间还得加喂一次温开水。她们认为,在两次喂奶之间加喂一次水,能防止宝宝脱水。其实,这种看法是有悖于当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的。新观点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个月内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人类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有6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前3种营养素能产生热量,称为产能营养素;后3种不能产生热量,叫做非产能营养素。母乳内含有4~6个月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它不但含有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且还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水分和铁、钙、磷、微量元素等物质。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

当然,在病理情况下的婴儿,如高热、腹泻发生脱水情况时,或服用了磺胺药物,或盛夏婴儿出汗多时,必须拿些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

妈妈乳汁中的水分,温度适宜,清洁无菌,所以说它是宝宝最好的饮料。母乳中的水分可以随着宝宝的需要增减,用母乳喂养婴儿,用不着担心宝宝会缺乏水分,只要“按需喂养”就行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时候看上去小嘴有点干,性急的妈妈会给他喂一些开水。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宝宝口腔看上去有些干,是因为小婴儿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少,就是俗话说的“口水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算是给他不停地喂水,他的口腔还会是干干的。

3.怎样正确喂养宝宝

妈妈在母乳喂宝宝时,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无论何种姿势,最终要使妈妈和宝宝都感到舒适、轻松。妈妈的两臂要放在实处,背后用枕头或靠垫垫牢,然后抱近宝宝以****触及宝宝面颊,在宝宝转过头寻找****时,顺势将宝宝的身体稍侧,使其腹部贴近妈妈的胃部。

在宝宝张大嘴时,帮助宝宝含住****和大部分****。因为挤压****才能使乳汁流出,仅仅吸吮****,会使****疼痛,而且由于吸吮到的乳汁少,宝宝可能哭闹甚至拒绝吸吮。若妈妈乳房很大,应用示指和中指在****根部托按乳房,以免妨碍宝宝鼻部通气。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奶水流得太快,引起宝宝呛咳。奶胀时****的伸展性差,宝宝不能有效地吸吮,这时可用手将乳汁挤出一些,或用热毛巾敷敷,使乳房柔软,帮助宝宝有效地吸吮。

哺乳的姿势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正确哺乳姿势:

①坐姿妈妈可以坐在较高的椅子上,与哺乳宝宝的乳房同侧的脚踩在一张矮凳上,使一侧膝部抬高,背部挺直,双侧交替。

②卧姿妈妈也可以平躺在床上,背部和头部用枕头和靠垫垫高,肘部也应有靠垫支撑。如要必须坐在床上哺乳,妈妈应将两脚垂在地上,但建议不要经常坐在床上哺乳。

贴心小叮咛:有下列情况不必停止喂奶。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虽然有腹泻,但宝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发生腹泻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此种腹泻往往随婴儿渐渐长大和添加辅食渐渐消失,不必停止喂奶。

有的新生儿吃母乳后出现皮肤、眼巩膜发黄,但新生儿无发热,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若停喂母乳,黄疸在6~9天消失。

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孕二醇的激素引起的。母乳中的这种激素,在新生儿出生3~10周后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停止母乳喂养,或临时用牛奶喂养一段时间。

4.妈妈喂奶后的注意事项

①两侧交替喂奶喂奶时应让宝宝吃尽一侧乳房的奶水再吃另一侧的。若仅吃一侧的奶宝宝已经吃饱,就应将另一侧的奶挤出。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胀奶。胀奶不仅使妈妈感到疼痛不适,还有可能导致乳腺炎,而且还会反射性地引起泌乳减少。

②防止溢奶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马上将宝宝放在床上,而要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肩上,也可以让宝宝坐在妈妈腿上,以一只手托住宝宝枕部和颈背部,另一只手弯曲,在宝宝背部轻拍,使吞入胃里的空气吐出,以防止溢奶。

③不要硬拉****若宝宝含着****睡着了或是妈妈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中断宝宝吸吮时,可将妈妈的一个干净手指轻轻按压宝宝嘴角,使****从宝宝嘴中脱出,切不可用力把****硬拉出来,以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