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的机会
多数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晋升的机会,没有前途的工作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最终可能导致辞职。如果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升迁机会,多半是因为企业整体或某些部门停滞不前之故。这时企业就必须下定决心采取行动,腾出位子,为提拔优秀员工创造条件。除了有提升机会外,员工还希望工作有保障,对于身为一家之主并有沉重的家庭负担的员工来说,情况更是这样。
有趣的工作
热爱一项工作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许多员工把这一点排在许多要素的前列。员工大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整洁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如果他们对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再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无济于事。当然,不同的工作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吸引力,同样的东西对这个人来说是馅饼,对另一个人可能是糟糠。因此,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用在判断人的能力大小和兴趣方向上,认真负责地为你的员工选择和安排工作。
公司的赏识
人与人之间如果维持冷漠的态度,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会在无意中伤害别人。员工谋求公司的承认和同事的认可,希望自己出色的工作被企业“大家庭”所接受。如果得不到这些,他们的士气就会低落,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他们不仅需要自己归属于员工群体,而且还需要归属于公司整体,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员工都希望得到公司的赏识,甚至需要与他们的上司一起研究工作,直接从领导那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这种做法有助于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使员工感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而不是苦力。
开放的管理
让下属全面了解公司的发展计划及努力方向,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一个公司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将公司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明确化,把企业发展目标转化为员工的使命。员工越了解公司目标,使命感越强,公司的向心力越大。下属非常希望管理者和他们所服务的公司都是开放的,能不断提供给他们与工作有关的公司重大信息。如能充分告知,员工不必浪费精力打听小道消息,从而更专心地投入工作;若未充分告知,员工会对公司缺乏归属感,能混就混,混不下去就“跳槽”。
更大的权力
企业的成长,要靠员工的努力,管理者要把员工看成比自己伟大,充分信任他们,放权给他们,才能使员工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授权不仅仅是封官任命,管理者在向下属分派工作时,也要授予他们权力,否则就不算授权。管理者要帮被授权者消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独挑大梁”,肩负着一项完整的职责。授权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让所有相关人士知道被授权者的权责;二是一旦授权就不再干涉。
正面的回馈
企业管理千头万绪,其中最困难的是用人。认可下属的努力,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气,同时可以有效地建立其信心,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激励他们接受更大的挑战。有些员工总是抱怨说,领导只有在员工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管理者有责任对下属的工作给予正面的回馈,以加强他们的自信。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使他们相信,他们的努力会使工作富有成效。
必要的培训
一家不肯花钱培训职员成才的公司,不可能成为有前途的优秀企业。成千上万的企业,包括那些曾经盛旺一时的大企业,都因为不舍得在人才培训方面作投资,先后在企业界衰退以致消失。支持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如岗位培训或公司付费的各种学习班、研讨会等,有助于减轻疲沓情绪,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创造力。下属的最大心愿,并不是高薪水,而是取得更大成就的能力,谁能给他能力,他就会给谁卖命。
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求和愿望的侧重有所不同。对一位员工来说,晋升的机会或许最为重要,而对另一位来说,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重要。鉴别个人需求对管理者来说并非易事,员工嘴上说想要的,与他们实际想要的可能是两回事。作为管理者,不要以为多发奖金、多说好话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让他们为你效力,需要更细心地体察。采用何种方式激励员工,应视他们的情况而定。
与员工有效沟通
对管理者来说,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要做出决策就必须从下属那里得到相关的信息,而信息只能通过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才能获得;同时,决策要得到实施,又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创见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离开了与员工的沟通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到所在单位的每一位员工,或者员工没有正确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沟通就出现了障碍。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让员工对沟通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作出反馈。比如,当你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接着向员工询问:“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复述一遍。如果复述的内容与管理者的意图相一致,说明沟通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的领会出现了差错,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或者,你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和其他体态举动,了解他们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话产生不同理解。另外,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不同的员工都有不同的“行话”和技术用语。而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以为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其他人恰当地理解,从而给沟通造成了障碍。
由于语言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因此管理者应该选择员工易于理解的词汇,使信息更加清楚明确。在传达重要信息的时候,为了消除语言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先把信息告诉不熟悉相关内容的人。比如,在正式分配任务之前,让有可能产生误解的员工阅读书面讲话稿,对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先作出解答。
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使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管理者也应当认真地倾听。
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听,而没有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搜寻和理解。积极的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时,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员工的发言而不作出判断。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你漏掉余下的信息。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
注意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还应当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话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相配合;不要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如果员工认为你对他的话很关注,他就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否则员工有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也怠于向你汇报。
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当中,一半以上的信息不是通过词汇来传达的,而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要使沟通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自己所说的话的一致性。
比如,你告诉下属你很想知道他们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并乐意提供帮助,但同时你又在浏览别的东西。这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信号。员工会怀疑你是否真正地想帮助他。
注意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行为
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接收者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情绪能使我们无法进行客观的理性的思维活动,而代之以情绪化的判断。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出现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回复平静。
减少沟通的层级
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法是交谈。
交谈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递,并得到对方回复。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口头沟通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信息,当信息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常常与开始的时候大相径庭。因此,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注意与员工直接沟通。
培养员工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内在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交叉影响产生的一种效应。综合心理学的分析结果,不同的创造型人才,既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也有共同的个性特征。创造力的个性特征也是可以培养的。
创造型人才的个体类型
首先,依据他们在不同领域作出的创造成果分,有发现型与发明型;推测型与条理型;经典型与浪漫型;再现型与创造型,等等。
1.发现型与发明型
发现是对客观事物新的认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事实;另一种是指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发现过程中,智力结构中的认识因素,如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起着主要作用;活动因素,如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则相对作用较小。发明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创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东西,如飞机、导弹、工具、技术与工艺等。在发明过程中,智力结构中的认识因素、活动因素都起重要作用,但活动因素甚为重要,任何创造性新产品的出现,是需要伴随着许多人的操作活动的。
2.推测型与条理型
推测型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主要使用演绎法,他们首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观察与实验去验证。条理型在创造过程中则主要是用归纳法,他们很注意积累资料与事实,从中引出结论。推测型多适于探索型基础研究,条理型多适于发展研究及管理研究。
3.经典型与浪漫型
经典型的思维特点是思维深刻,工作方法有条理,在本学科领域造诣很深;但缺乏思维的灵活性,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较困难。浪漫型的特点是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知识渊溥。但思维的深刻性比不上经典型,不讲究细节。前者多有希望成为专家,后者多有希望成为学者。
4.再现型与创造型
再现型的特点是记忆力强,想象发达,善于积累知识,思维综合力很强,能博采众家之长,来构筑自己的创造性“宏伟大厦”,能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创造型则是高度发达的创造性思维与惊人的想象力,往往能作出前人没有过的重大突破与建树。
现代领导者身兼双重或多重任务。一般说来,领导者多属发明型、条理型、浪漫型和再现型创造人才,他要努力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功能;另一方面,他要当好“伯乐”,努力发现、支持那些再现型、推测型、经典型和创造型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当然也要发挥前述四种创造型人才的作用,这就是一位卓越的“伯乐”式的现代领导者了。
其次,根据他们不同的思维方法,可分为思维的创造型、灵活型、服从型与保守型。
1.思维的创造型
这种类型的人有较高的思维批判能力,既不盲目肯定一切,也不轻率否定一切,他们善于置疑,对什么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他们的创新意识特别强烈,创造性思维发达,善于运用知识经验,独立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2.思维的灵活型
这种类型的人,其思维活动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能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他们思维敏锐,善于组织多方面的知识用以解决问题,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和新鲜事物。
3.思维服从型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不发达,常常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思维保守型。这种类型的人,思维闭塞,迟钝,思想僵化,倾向保守,对新鲜事物丧失敏感,没有创造力。
对于现代领导者说来,自身应当努力成为思维灵活型的创造者,同时要充分发挥思维创造型人才在各个岗位上的作用。有条件地选择思维服从型的人才在某些非关键的执行岗位上,可以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力求避免思维保守型的人在负责岗位上起重要作用,特别不能把他们安排在关键岗位上,否则会压制民主,窒息学术空气,限制创造性思维,把组织搞成一潭死水。
再次,从创造心理角度分,又可以把创造型人才类型分为若干种类型。
1.热心型。即是因内在动力而迷恋创造研究,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献身于事业。
2.先导型。这种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勤奋不懈,善于合作,善于选拔和举荐人才,重用后起之秀,是创造方面的带头人。
3.判断型。也就是一种敏锐的创造性批判家,能迅速地发现创造过程中的利弊优劣,善于拨正航向,并且有解决难题的技巧。
4.博学型。这种人博学强记,知识面宽而广,善于把知识进行杂交与组合,从组合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创造,这种人常能走捷径,巧取成功,常言道:“苦干不如巧干”。
5.巧匠型。这种人具有独特的技能,善于将别人半途而废、困难重重的问题,重整旗鼓,取得成功。
6.审美型。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创造,往往能在别人的创造成果上“锦上添花”,但缺乏勤勉。
7.方法论型。这种人热心于创造方法,善于对别人的创造思路、作法加以指点、指导,不过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
8.独立型。即是这种人热爱自己的选择目标,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也不干扰别人,讨厌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喜欢安静地工作。
在上述几种类型中,除了巧匠型和独立型之外,其它类型与领导者都有很大的关系,领导者或多或少地都要具有这样一些类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