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14883100000010

第10章 骨折(10)

【治疗方法】把以上各药放入容器中加水3000~5000ml,浸泡0.5h,煎至沸腾后20min 即可。先用药水蒸气熏蒸患肢,上方用毛巾覆盖,以免蒸汽散失,然后再用毛巾浸药水后湿敷患处,待患肢可耐受药液温度后,再将患肢浸泡到药液中,每日熏洗2次,每次30~40min,10d为1个疗程。熏洗后嘱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

【功效主治】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6例,经1~4个疗程、平均2.5疗程的治疗,结果为优者28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95.7%。

【经验心得】外力所伤后,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局部气血壅塞,经脉闭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于温煦濡养,加上内外固定患肢长期制动,使关节运动骤减,软组织逐渐粘连,日久则筋脉挛缩、屈伸不利而致关节僵硬。故治疗上针对这一病机,采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方法。方中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活血止痛;苏木活血通经;当归、苏木与红花同用,加强了活血化瘀的作用。木瓜为舒筋活络要药;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桑枝具祛风通络、通利关节作用;白芍敛阴和营,增强柔肝、解痉止痛之效;花椒温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痉之效。熏洗时通过上述药物的直接治疗作用和水及蒸汽的温热作用,增加了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局部血脉通畅,改善肿痛及挛缩,加上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使筋肌理顺,关节舒松,粘连得以松解,从而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方剂出处】牛俐,等.舒筋汤熏洗治疗骨折后并发关节僵硬4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3):25自拟舒筋通络汤熏洗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直【药物组成】桃仁20g,红花20g,川芎30g,苏木20g,三棱20g,莪术20g,伸筋草20g,秦艽20g,木瓜30g,松节30g,大黄20g,黄柏20g,地榆20g,牛膝20g,乳香15g,没药15g。

【治疗方法】上药煎汁2000~1500ml,先趁热熏蒸膝部,膝上方可覆盖毛巾;待温度适宜后再用药液敷洗患处,每次30min,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取适温药液50ml,用三层纱布浸透,敷于患侧膝关节皮肤上,再用神灯照射(温度以舒适为准),每次15min,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配合手法治疗:对患膝皮肤穴位采用点、按、拨、伸、等手法推拿按摩,动作从缓慢、柔和开始,视膝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承受能力,每日适当增加关节屈伸度(3~5度),每次30min,每日1~2次;2周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恢复功能。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8例,治疗时间最短21d,最长2个月;均获随访6个月。全部病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达90°~140°;按陆裕朴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法:优1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

【经验心得】髌骨骨折并发膝关节不同程度的粘连及功能障碍,甚至僵直,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临床多主张患者单纯行主动功能锻炼或行手术松解等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慢或后遗症发生率高。依据中医学理论,围绕骨折后期“瘀、痛、虚“的特点,采用中药舒筋通络汤外敷(洗),通过患处皮肤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恢复功能的目的。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苏木、三棱、莪术活血祛瘀;伸筋草、透骨草、秦艽、木瓜、松节舒筋通络;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大黄、黄柏、地榆清热解毒,凉血;牛膝壮腰补肾,引药入病所(膝);诸药合用,使患膝关节血供增加,微循环改善,组织水肿、渗出、粘连等逐渐消退或消除,再配合手法、理疗、锻炼等,使膝部肌肉、韧带痉挛状态改善,代谢产物排泄加快,无菌性炎症消退。

【方剂出处】翟太进.自拟舒筋通络汤熏洗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直28例.华夏医学,2005;18(6):1046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药物组成】川乌20g,草乌20g,荆芥15g,防风15g,当归尾15g,防己15g,桃仁30g,红花30g,伸筋草30g,鸡血藤30g,乳香15g,没药15g。

【随症加减】上肢加桑枝20g,下肢加牛膝20g。

【治疗方法】上药加水5000ml,武火煮沸后,再以文水煎15~20min,每日2次,重洗后待药液温度适宜,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用毛巾蘸药液热熨沸洗患处,每次30min,后再行关节局部按摩(手法应适度)及行功能锻炼。亦可用此药装入布袋内,放入锅中蒸透用布包起,敷于患处,每日2次,每次30min。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通利关节。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9例,皆因不同部位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或石膏、小夹板外固定后,经上述10~20d 治疗,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关节肿胀,疼痛也较轻。

【经验心得】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经过手术内固定、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后,常发生关节僵硬功能障碍,其原因为关节内粘连,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损伤出血,或反应性的组织肿胀,长时间制动后,也可形成粘连,影响关节活动。从中医辨证角度看,主要是瘀血阻滞,筋脉凝结。症属外力致伤,筋骨不利。本组中药熏洗,在骨折后治疗,可使血管扩张,血运增加,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瘀血清散,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

【方剂出处】陈久亮.自拟中药洗剂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65例.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3):281分期辨证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关节肿胀【药物组成】早期:术后0~7d,症见踝部局部及足背肿胀,皮色发亮,皮温稍高,按之质硬,严重见张力性水疱,周围组织间隙有较多透明黄色液体渗出,疼痛明显,肿胀时行性加重,踝足部拘胀不适,偶见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病理机制为筋骨血脉受损,离经之血积聚,阻滞气机不通为肿为痛,水液不能输布所致,证属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用三七粉5g(冲服),当归12g,红花6g,桃仁9g,赤芍12g,延胡索12g,木香5g,陈皮9g,茯苓皮15g,木通6g,牛膝9g,乳香9g,没药9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

中期:术后8~14d,症见周围组织渗出黄色液,量较前减少,皮下瘀斑明显,色黄绿。病理机制为血肿机化,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证属血瘀气滞,湿胜困脾,临床症见患踝疼痛基本消失或消失,肿胀减轻,漫肿无边,皮下瘀斑逐渐退去,患肢困重不适,有如裹布,踝关节僵滞不利,纳呆,舌质淡,齿痕舌,苔薄白滑,脉细涩。治以健脾渗湿,祛瘀生新,药用党参15g,白术12g,黄芪30g,泽泻9g,猪苓9g,牛膝9g,桂枝6g,桃仁9g,红花6g,当归12g,木通5g,骨碎补9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2次温服,每剂剩余药渣再煎水适量熏蒸患踝1次,时间为15~30min。

后期,术后15~21d,多为伤情较重且复杂,如多踝骨折,骨折合并脱位,开放性骨折等,或因骨折迁延失治,或年老体质虚弱者,局部肿胀消失不明显,患踝功能活动不满意,组织内的渗出仍未完全吸收。病理机制为病人久耗气伤血,脾肾阳虚,伤处失于气血濡养和阳气温煦,水湿不化,积聚为肿,证属气虚血亏,临床症见神疲懒言,面色无华,畏寒,患踝肿胀发亮,关节僵直,皮肤湿冷,创面苍白,久不愈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温肾健脾利水,药用当归12g,川芎9g,熟地黄20g,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2g,甘草6g,枸杞子12g,炮附子6g,干姜6g,牛膝9g,【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2次温服。中、后两期可以用剩余药渣再煎水适量熏蒸患踝1次,时间为15~30min。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1例,早期35例,平均每例服药6剂,中后期46例,平均服药7剂。按上述标准评定:早期35例,优30例,良4例,差1例;中后期46例,优30例,良9例,差7例,总优良率为90%。

【经验心得】患者筋骨血脉受损出血,且又经历手术创伤,离经之血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理,先是皮肉浮胀,继而肿处增大,表现为各种性质的肿胀,阻滞气机不通,在形为肿,在气为痛,血肿结滞不散,使血流受到障碍,因而出现局部性的肿胀,这就妨碍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影响骨折、软组织的修复,清代陈士铎认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淤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续“,强调活血化瘀的重要性;宋代杨仁斋在《直指附遗方论》中指出:“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亦有一息之不行。”要求在治血的同时更应偏重于治气。故早期肿胀往往表现为气滞血瘀之实证,治疗肿胀不能“专从血论”,宜气血兼顾,在化瘀的同时佐以理气之药,故处方中加用木香,陈皮。骨折肿胀的中后期肿胀程度虽不如早期明显,但病情缠绵,迁延难愈,晨微夕甚,下地行走后加重,且常伴有筋肉萎缩、肢体乏力等虚象,盖因瘀血尚未化尽,患者气血未完全恢复,又多数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饮食、睡眠不足,加上伤后每每精神忧郁,内伤气血,故中后期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脾虚阳虚。《内经》曰:“久卧则伤脾,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生津液,养筋骨。”又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阳气;气血不足,脾肾阳虚则运化津液无权,水湿不能输布,肢体不得温煦,以致肿胀久治不愈,所以处方中重用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之品。各期处方中运用牛膝乃取其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之作用。

【方剂出处】熊时喜,等.分期辨证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关节肿胀81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5):46“熏洗方”促进骨折后功能恢复【药物组成】伸筋草15g,透骨草15g,五加皮15g,桃仁10g,红花10g,苏木10g,川芎10g,牛膝12g,当归12g,威灵仙12g,虎杖12g,络石藤12g,路路通10g,炒枳壳10g。

【治疗方法】先将中药1剂,投入大型容器中,加水浸泡1h 后煎沸,产生大量蒸汽;而后将患肢覆盖毛巾数层,置于其上,让药物蒸汽熏洗患肢,并做关节主动或被动功能活动,活动量逐渐加大。待药液温度适中时,可将患肢浸入药液中,继续做关节功能活动。药液凉后,可加热反复熏洗。一般每剂中药使用2d,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min 至1h。第2天用时可适量加水。第3天将药渣滤去,保留药液,重新加入中药1剂,并适量加水。7剂中药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功效主治】祛瘀止痛,疏经通络,接骨续筋。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89例,痊愈132例,有效51例,无效共6例,总有效率为96.82%。其中无效的6例,均为手术内固定术后患者,后在取内固定的同时,行手术松解术而愈。

治验:吴某,男,14岁。患者因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致“右肱骨髁上骨折”,经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4周,予拆除夹板。诊时见右肘部肿胀,肘关节活动受限,给予熏洗方治疗2个疗程后,右肘部肿胀消失,肘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经验心得】本熏洗方具有祛瘀止痛、疏经通络、接骨续筋的作用。通过局部熏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其充分吸收,从而达到短时间内消肿止痛,促进局部粘连的软组织松解,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方剂出处】陈虹,等.“熏洗方“促进骨折后功能恢复189例临床小结.江苏中医,1998;19(6):30伤科洗剂治疗骨折中后期关节僵硬【药物组成】川乌20g,草乌20g,伸筋草30g,透骨草20g,红花12g,苏木9g,血竭12g,续断12g,乳香9g,没药16g,川芎12g。

【治疗方法】上药制成粉散剂,袋状包装。应用方法:取伤科洗剂1包(250g),去塑料外皮后带纸袋放入铁盆或锅中,加水2000ml,在明火上烧开,煮沸15~30min。见水中有浓药色后取下放温,在药温50~60℃时,用小毛巾蘸药液熏洗关节僵硬处,边熏洗边活动关节,用力要适度,以免损伤关节。待药液稍凉后患处可浸泡在药液中,促使关节僵硬处局部组织软化,肿胀消退,血液循环加快。每次熏洗时间为0.5~1h,每日2次。每次熏洗后药袋不捞出盆外,让其继续在药液中浸泡,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效用。再次熏洗时可仍放在火上加温。由于每次熏洗水分蒸发,可临时加适量水。每袋药用7~10d 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3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行血消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24例,痊愈473例,显效13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