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学得多就必然个人素质高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
学习,如果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谁还愿意学习呢?学习的人,利用知识得到了权力和地位,然后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当然认为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人,才能够享有该享有的一切,于是学习的人就多了起来。老子发现了重视学习的负面作用,他看到他推崇的道正在被“学而优则仕”的人毁坏,大感不妙。
一个人养心修性,比如说坚持做好事,或许对个人某些方面是个损失,但是做好事的人多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提高,那么做好事就没有什么损失了。一个学校的环境也是这样,如果学风不好,认真治学的人就非常难;学风好,大家读书学习都很自然,对不爱学习的人也会起到促进作用,使他转而想学习,学起来也会感到不难了。老子讲修道,是为了让社会达到一种大家相处一起都不感到厌烦和艰难的状况,或者境界,只不过老子用了“无为”二字罢了。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反而或许事情还要做得更多,但大家心情好,不觉得累,人人都愿意付出——甚至不能用“付出”二字来说这一现象。人的精神到达了“无为”境界后,事情便开始出现重要变化,单纯的无为变成了无不可为,你我都抢着干事情了。
最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一个领导者天天忙得抽不开身,他是个勤政的好领导吗?他的管理制度是不是有问题呢?现在提倡人性化管理,忙的管理者,他的方法是不是不够人性化呢?用老子的话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天下”的“取”字,可以理解为治理或管理。治理天下要保持一种事情越少越好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不要折腾,对于考虑不成熟的事,不要让人勉强去做。像抓安全一样,有的地方总是出事,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地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就很清闲无事。
冯友兰认为,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但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所以《老子》里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者可以认为是定规的东西。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正是体现在一个“常”字上。你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掌握了变与不变的规律,你就轻松了。
要掌握变与不变的规律,管理者就得提高自己的素质。一个人的头脑开发得怎样,装有多少知识,思考过多少问题,拥有多少正确的见解,能否对事物环境做出有效而正确的判断,能否给自身行为做出正确的指导……这些就是个人的素质,这个素质决定了公司全体员工行为的方向,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一个企业,管理者除了应具备各种或某类专业知识外,还得对“道”要有所认识,对“道”的各种法则要了解,做到无私心、无贪欲,以自己的模范道德行为为表率。这些素质的修得,必由的途径就是对“道”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实践,使自己的事业长胜不衰。
老子认为,在传统的整体认识的道之外,还必然存在一门与之对立的学问。他完全是根据对立法则推理出来的。用现代眼光看,这门对立学说就是西方现代科学。我们不得不佩服老子的先见之明。他认为,只有将眼下的道学研究透彻,用起来得心应手,才有可能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各自沿着不同的文化轨迹在前进。可是,某些西方人不认可我们前人的研究是科学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例如把中医学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否认前人的研究不是科学。这完全是受一些人的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的。近些年,我们加大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了中国,认识了中国,重新评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然,我们得承认,由于受自然知识的制约,有些研究无法深入,甚至误入了迷信的歧途。比如说中国古人经过多年观察计算,搞出了一套干支理论,它是研究地球各局部的自然规律的,它离不开对地球表面空间的科学认识,这是我们祖先的成就。但是,由于当时不可能对地球的经纬度有一个正确认识,后来人把天干地支搞得越来越神秘,结果一大批人掉入了迷信的深渊,什么金木水火土呀,什么神煞呀,什么偏财正财呀,倒是让一些人有了混饭吃的手艺。
不管走在歧路上有多么远,干支依据客观的天体运行来记录时间,这一点没有变,运动规律没变,它的整体数理没变。今天,既然现代科学能帮我们科学地认识地球的空间划分,我们能否将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进行去伪存真、把有些人从歧途上拉到正途上来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理由推卸,更没有理由全部抛弃、否定传统文化和前人研究成果。一棍子打死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