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14880500000016

第16章 披露战场风云(4)

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将和阳坪乳业集团共同组建四川新阳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占其中55%的股份,居绝对控股地位。但为了收罗这些资产,新希望首期将付出3.5个亿的代价。想当“老大”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按照新希望的规划,在未来3~5年内,新希望还将斥资近10亿对阳坪乳业现有资源进行开发。

作为新阳坪乳业发展的第一步,新希望将选择扩大奶牛养殖数量。新希望认识到,今后乳业的竞争将演化到资源的竞争,它的目的是最终成为国内最大的乳业企业之一。

但四川并不是刘永好的终极目标,新希望在乳业上的发展规划是在3~5年时间里,动用10亿元左右的资金,整合30亿元左右的资产,形成50亿到80亿元的销售收入,使乳业成为新希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于是,刘永好出川,挟资本而令诸侯。2002年8月9日,根据协议,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400万元,收购华西53.86%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据传新希望还在打成都奶市另两位兄弟菊乐与沙河的主意,意在垄断成都奶市。

就在收购华西的当天,新希望向外界发布了拿下“山城奶王”的公告,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占46.217%股份,是第二大股东。8月22日北袭东北长春苗苗,新希望占60%的股份,刘永好称,长春新希望乳业公司拟将长春建成东北地区的区域总部,然后,再北图黑龙江,南进辽宁,继而图霸整个东北市场。23日东擒杭州双峰,新希望仅出资2100万元即取得了杭州首位品牌乳企双峰乳业食品有限公司70%的控股权,布下华东棋子,向上海、江苏、福建进军。

据悉,在华西乳业和重庆天友乳业有限公司的并购上,王佳芬均败给了刘永好。王佳芬对此的解释是:“我们找的对象是很明确,虽然慢是慢一些,但我们要想明白了再做。”

刘永好已经被人们称为四川的“乳品大王”,目前,他已经收购、控股了近10家乳品公司。2002年11月,刘永好被推选为中国乳业协会的副理事长,成为中国乳品业的主流人物。新希望目前已经有数十万吨液态奶的市场供应总量,但是和光明不同的是,新希望收购后依然使用原有企业的品牌。

在乳业老大王佳芬面前,刘永好似乎更想尽量展示新希望的优势:“和光明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机制比较好,并且对农业领域熟悉。对组织农民养牛、加工以及和市场相结合这些方面更熟悉。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已有上市公司,资本方面的优势明显。”

刘永好表示,今后在乳业方面,新希望将会尝试创立自己的品牌,现在已开始运作,一些国内外专家正在帮助新希望进行相关策划。“我们收购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也有一定的规模。但这是不够的,必须要整合,并且树立一个新希望自己的品牌。”刘永好说,“不过现在条件还不成熟,整个计划启动可能还要在1年以后。接下来,我们在全国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收购。西南是我们的重点,但我们不会有地域限制。而且,国家也很支持,在长春就给了我们1.9亿的贴息贷款。”刘永好似乎毫不惧怕光明这个市场老大。

中国乳业新军新希望,到目前为止就已经收购、合资、合作、控股了8个省市近10家乳品企业,势头直逼光明、伊利。现在刘永好则有一个业界称为“西部乳业掌门人”的头衔——中国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首任主席。这位乳业西部掌门人曾称,我国目前有1500多家乳品企业,多得是地方性品牌,可没有一个绝对的区域优势品牌。即使在当地是优势品牌,在全国性、地区性的品牌号召力仍然有限。5年以后1500家可能只剩下100家,未来的中国乳业应该是百年老店的天下。

刘永好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要将新希望打造成百年老店,其乳业板块更是希望100年之后,人们能够记住新希望乳业。

2002年12月,刘永好又将乳业巨头鏖战近两年的蝶泉纳入帐下。2002年12月6日刘永好坐到了签字席上,与云南洱源县人民政府代表签下收购云南邓川蝶泉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洱源县政府将其持有蝶泉公司的91.8%股权全部转让给新希望,收购价不会低于雀巢的3900万元。一心欲打造“希望乳业帝国”的刘永好又向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在我国云南及东南亚,邓川蝶泉牛奶可谓是家喻户晓,尽管它在全国乳业界的排名还进入不了前30名。这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覆盖云南全省70%地、州、市的乳业企业,目前拥有营销网点2000多个,奶牛近5万头,净资产达到4996万元。

2000年,云南省政府提出国有股份必须在2003年底从部分竞争性行业退出。持有蝶泉91.8%股份的洱源县政府开始与上海光明乳业进行合作,光明牛奶每年从蝶泉买入2000吨淡奶粉。2000年6月,邓川蝶泉与光明乳业签了战略伙伴协议,并确立了在该公司改制后将吸收光明乳业参股5%的合作意向。

不想,这时,全球500强企业雀巢闯入了蝶泉的视线。2001年9月,为了学习奶源管理模式和质量控制技术,蝶泉到青岛雀巢(雀巢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之一,另一家是雀巢双成)考察,雀巢公司主动提出了控股收购蝶泉的意向和设想。2002年4月,在洱源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雀巢与蝶泉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协议书,内容大致是雀巢拟出资3900万元拥有与蝶泉合营后的公司80%以上的股权;蝶泉将以全部业务资产即公司净资产4900万元出资;合营公司不承担蝶泉乳品公司现有的6000万元债务;蝶泉公司现有的近400名职工以及离退休人员和未被雇用人员由蝶泉自行解决等。雀巢开出的条件激怒了蝶泉职工,80名蝶泉员工联名上书大理州政府,雀巢败走云南。一位云南乳业界权威称,蝶泉是云南乃至西南最大的乳品厂,在全国乳品企业进出口额中排名前5位,而厂内的整套生产线是从瑞典利乐公司引进,在全国也属最先进的,仅这个设备就花了4221万元。

其实,洱源县人民政府一直是抱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据了解,早在2000年,蝶泉与光明合作时,蝶泉同时也在与新希望、红塔集团、伊利、蒙牛等战略伙伴均有实质性合作洽谈。就连希望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地称,为了做大乳业,希望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乳业部。集团一直在与云南等地乳业企业深入接触。前不久,雀巢还表示并没放弃对蝶泉的收购计划,看来,雀巢低估了刘永好这位福布斯富豪。在近两年的资本铁骑征战中,刘永好终于笑到了最后,成了蝶泉之战的英雄。

作为刘永好的得力干将,新希望乳业总经理黄代云于2002年12月5日,拿到新希望董事会收购蝶泉乳业的尚方宝剑。

由黄代云提议,新希望公司于11月29向各位董事发出召开公司二届十四次董事会议,审议决定收购蝶泉乳业的通知。鉴于公司多名董事(包括两名独立董事)另因公务在外不能返回参加会议,故决定董事会采用传真表决的方式。12月5日,董事会一致通过并采用传真方式形成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云南邓川蝶泉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的议案》,并同意公司于当日在昆明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合同书。

据悉,蝶泉乳业注册资本为4880万元,云南省洱源县人民政府持股91.8%,缅商持股4.1%,公司员工持股4.1%。截止2002年10月31日止,蝶泉乳业总资产11599万元,负债6070万元,净资产5529万元。在当日签字合同中,已明确洱源县人民政府将其持有蝶泉公司的91.8%股权全部转让给新希望。至于具体转让价格,合同没有写明,只是称在新希望向洱源县人民政府支付首期转让款后(未明示),委托由新希望推荐的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资产审计机构和评估机构对蝶泉公司的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审计、评估基准日:2002年10月31日),审计、评估值经双方书面确认后生效。

洱源县人民政府向新希望转让股权的作价在洱源县人民政府所持蝶泉公司91.8%的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在正式合同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新希望向洱源县人民政府支付首期股权转让价款人民币3000万元,并转入洱源县人民政府指定账户,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支付余款。按云南乳业界权威所说,新希望的收购价绝不会低于雀巢的3900万元。

但是,在资本市场闯荡了几年的刘永好,也不是为了拿下蝶泉乳业而不惜一切代价。虽然两家确认的10月31日蝶泉公司负债60697712元,由股权转让后成立的新蝶泉承担,最终确认数据超出初步确认数100万元以内由新蝶泉公司承担,但如超出100万元,超出100万元以上部分由洱源县人民政府承担。洱源县人民政府未披露的蝶泉公司债务由洱源县人民政府承担;股权转让前发生的蝶泉公司的对外担保和未纳税金等或有负债由洱源县人民政府承担,由此给新蝶泉公司造成损失,洱源县人民政府应负责赔偿。

其实,刘永好并不满足蝶泉乳业现在的规模,在与洱源县人民政府洽谈股权收购事宜时,承诺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将蝶泉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8000万元。为表作大蝶泉乳业的决心与诚意,新蝶泉首届董事会成员7名,新希望还同意洱源县人民政府委派两名独立董事。但刘永好顺便将“蝶泉”商标、“邓川”原产地标志、蝶泉公司的鲜奶收购网络及市场网络等无形资产收入囊中。刘永好的计划是,蝶泉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后12个月内完成日加工200吨液态奶技改工程,新公司运转2年内鲜奶加工量达到7万吨每年(其中超高温灭菌奶4万吨以上),5年内鲜奶加工量达10万吨每年以上(其中超高温灭菌奶6万吨以上)。

据传,刘永好下一步就是挺进华南。看来,刘永好的“乳业帝国”已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