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造性思维36计
14875500000042

第42章 猜想试错法(1)

试错法对于我们提高理论和各项行动方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慧经典:山德士上校的故事

一位65岁的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当他拿到第一笔105美元的救济金时,尽管很沮丧,但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想到自己有一份炸鸡秘方,可以卖给餐馆。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终于听到了第一声“同意”。这个执著的老人叫哈兰·山德士,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

上校如此执著,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拥有“能力法则”的东西,做任何事时都吸取教训,找出下次做得更好的办法。可是我们一般的推销人员经得起多少次拒绝呢?

朋友,我告诉你成功的一个永恒法则:选定你的目标,放弃与目标无关的东西,持之以恒地奋斗,终有如愿以偿的一天!

什么是失败?

记得过去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医学科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博士的。他经过201次实验发现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结束了这一病症对人类的肆意蹂躏。有一次,人们问他:“你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彻底结束了脊髓灰质炎对人类的肆虐,取得这样的成就后,你是怎么看待先前的200次失败的呢?”索尔克博士这样回答:“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200次失败,我们家的字典上没有‘失败’这个词。前200次的尝试增加了我的经验,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实际上是我做了201次发现。没有前200次的学习,我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有一批狗在一个很简单的任务上都失败了,那么在狗的“字典”上是怎么出现“失败”这个词的呢?

实验中,有一个很大的笼子,底是铁做的。笼子中间有一个铁栅栏,把笼子分为两半。把狗放进笼子的一边,在笼子底下通电,狗就受到电击,感觉到尖锐急剧的刺痛。一些狗受到电击后会很快地跳到笼子的另外一边去,从而躲避了电击。在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很轻松地跳回来,到没有通电的一边去。这个任务是很简单的,随着通电的部位变化时,狗就在这个箱子中间跳来跳去,穿梭跳动以躲避电击。因此这个箱子也被形象地称为“穿梭箱”。但是,有另外一批同样的狗,它们在穿梭箱中受到电击时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的动作,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显出一副失败的可怜样。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这种任人宰割的惨相呢?原来,心理学家在把这些狗装进穿梭箱前,对它们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子上,时不时地用电刺激它们。这些狗受到电击后会挣扎、跳跃、咆哮,但是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努力,在受到电击时,只是爬在地上,瑟瑟发抖,低声哀鸣,再也不挣扎了。这时,再把这些狗放进穿梭箱中,对这种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的电击刺痛,它们也认了。失败的狗挣脱不了柱子,就以为跳不过栅栏,犯了“逻辑错误”,没有进一步“调查研究”!

挖井的人,在预计见到的水的深度每往下再挖一锹,如果仍然见不到水,对他就是一个打击。经过数百数千次这样的打击,他就会自认倒霉,就会认为自己选错了地方,“看走了眼”,骂骂咧咧地到别的地方去了,结果另外一个人在前人放弃的地方,可能又往下再挖几尺就喝上了甘甜的井水;满心希望讨老师喜欢的差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责骂,由于自己基础差,不管怎样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好脸色,结果他就可能破罐破摔,放弃了努力,甚至走上了与老师对立的道路;不善交往的腼腆的人,在跟人接触的时候,老是冷场,老是感到不自在、不快乐,结果认了“命”,过起孤独的生活,开始回避所有的人……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件的主人都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感到灰心丧气,认为不得不放弃了,一句话,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

说到这里,你也可能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所谓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行动多次受阻而产生的绝望感,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滋养起来的“纸老虎”。对于这种吓人的张牙舞爪的纸老虎,你不打,它是不会倒的。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可能会做错,可能走了弯路,可能离原来的目标更远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体验和收获,是索尔克博士所谓的“200次发现”之一。如果我们愿意做进一步的尝试和努力,那么原来的错误就是我们前进的阶梯。但是,如果我们在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能力或“命运”发生了怀疑,产生了失败情绪,想放弃努力,那么我们就已经失败了。所以,有个伟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仅从字面上严格地说起来,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换个表达方式可能更好一些,那就是“错误和尝试是成功之母”,而失败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绝望的感觉。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什么失败,失败仅仅存在于失败的人的心中。只有屡败屡战的人才是真的英雄!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失败是一所最能磨练人的大学,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更为可贵!让我们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营养,珍惜每一次教训和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和超越自我,勇于攀登人生的高峰!

智慧启迪:人生要敢于尝试

离开办公桌,影印一份资料,只不过三分钟时间,一只蚂蚁就爬上了她刚买的黑森林蛋糕。那蛋糕是她的午茶点心,这下享用的兴致全无了。

她拿起叉子把蚂蚁取出,然后质问它为什么破坏她的好心情。

浑身沾满糖衣的蚂蚁,慢条斯理地回答:“我饿了,被蛋糕的香味给吸引了过来。”蚂蚁说它的食量小,吃不了多少,给它一小角蛋糕就够了。

她听了,更是火大,不顾形象地指责它:“你的身份,哪能跟我一起吃相同的东西?”她告诉蚂蚁,它应该去找残余的食物,怎么可以堂而皇之与她分食。

蚂蚁说:“我有我的人格,不想过卑微的生活。”蚂蚁一脸委屈地向她说道,它想出人头地,可是天生的不平等使它只能不起眼地过日子,可是它不想庸庸碌碌了这一生,所以选择到这陌生且危险的城市。

经它这么一说,她突然心软。“你不怕无法适应?”她怀疑地问。

“做过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光是害怕,有什么用!”蚂蚁又接着说,它不觉得它的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它相信,它的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

她一语不发,心情顿时复杂。

她回想这些年……

她最大的缺点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始终未曾付诸行动,她不懂为何迟疑,或者应该说,她怕改变。她不明白,胆小的人注定要失去生命中的种种精彩与美丽。因此,她只能原地打转,也许不会更坏,但也绝对不会更好。

回过神,她有了决定,同时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蚂蚁谢绝了她的好意,它说,它已经尝过滋味,想再去试点别的。

而她,一个新的生命历程,已经成形,蓄势待发。

勇于尝试才能成功。

智慧进阶:什么是试错法

试错法,也就是猜想—反驳方法。这是在科学领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方法之一。它对于我们提高理论和各项行动方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波普尔的证伪与试错法

“证伪”和试错法是由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波普尔反对经验证实和经验归纳,在他看来,很多科学理论都无法用经验来证实。例如,假设某人养了一群鸡,每天中午12时准时给鸡喂食,即每当这时他撒下一把米粒,鸡就会围上来。但是,谁能保证有一天主人撒米粒不是喂它们,而是把它们哄过来,抓起其中某一只给杀掉呢?这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结论:主人撒米粒就是给鸡喂食只是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的归纳,而只要这个经验没有穷尽,那么这个结论就始终值得怀疑。

但是,经验又不可能被某人所穷尽。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波普尔以演绎方法去证伪结论。他认为,一个经验的科学体系必然能够被经验反驳。如果一个理论的可证伪度越高,即潜在的证伪因素越多,就意味着它被证伪的机会越多。这就造成禁止得较多,从而对经验世界断定得较多。

例如,某项政策是根据以往经验总结而制定的,那么此时能够找到一个证伪因素,就说明此政策不适用于这种情况。所以,能够找到的证伪因素越多,那么这项政策的精确度和适用范围的界定就越高和越科学。

正是依据理论的上述特点,波普尔提出:理论就是一种猜测,是在猜测与反驳中前进的。把这种试错的做法或猜测—反驳的做法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作为发现新理论、制订新决策的方法,就是试错法或猜测—反驳法。试错法就是一种对认识进行不断证伪、不断限定,从而提高其正确性的思维过程。

智慧进阶:试错法的步骤与运用

一般来说,试错法的运作分两步进行,即猜测和反驳。

猜测是试错法的第一步

没有猜测就不会发现错误,也就不会有反驳和更正。猜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怀疑,这种怀疑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正问题,是科学审慎的态度。我们的认识一方面来自于观察、实践,另一方面来自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存。然而,大脑中的知识储存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吸引、利用,而只能是有选择地、批判地吸引和利用。这就需要猜测、怀疑,对以往知识进行修正,修正过的知识方可融进新的认识、理论之中。

猜测之所以被运用,还在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已掌握了部分事实材料,但还是不能清晰地、完整地把握事物。此时,我们不能等到事物的本质全部自动呈现之时,而是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之尽快暴露出来,并积极地进行猜测、审查,以期从已有事实中发现新东西。

猜测离不开直觉和想象。从这方面讲,猜测同创造性思维紧密相连,可归入创造性思维之列。

但是,猜测不是胡乱地想象,随意地编造。它除了要尊重已有的事实外,还须符合:

①简单性要求。即经猜测而得的设想必须简单明了,必须让人一看就明白新设想“新”在何处、它与旧认识的关联何在等。

②可以独立的检验性要求。即新设想除了可以解释预定要解释的东西之外,它还必须具有一些可以接受检验的新推论。否则,它仍然停留在原有认识水平上。

例如,我们在写一份分析报告时,先陈述已有的某方面成就及其不足,提出自己的新主张,然后还必须从自己的新主张中推论出几种建设性意见或几条重要结论。这是写报告的基本要求。

③尽可能获得成功或较长久地不被替代、推翻。之所以进行猜测、怀疑原有认识,就是为了确立新认识和理论。如果新理论不追求成功和长时间有效,猜测就毫无必要了。

上述三个要求符合试错法的基本精神。

反驳是试错法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