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14859600000001

第1章 “浓缩的大自然”(1)

第一节趣话盆景

一、何谓盆景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盆景这一活化石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也被烙上了时代人文深刻的烙印,盆景艺术文化不再只属于国产的专利,现当代已得到了几乎全世界的认可、发展创新与延续,尤其以日本最为显赫,当下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

盆景不仅仅受到这种国际性的至高的礼遇,同时它搭乘着现代通讯与交际共享的“快车”,各种汇集群英的盆景艺术展、艺术评比、艺术杂志等等,以及网络的各种互动,使得盆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也满足了现代人们追逐盆景艺术律动的欲望。

何谓盆景,盆景是园林艺术的一个典型,其英文pottedlandscape或bonsai,这是最常用得两种说法,从其对译的角度,可以看出盆景共通的意义,即用盆盛放或栽种的物品,而真正的盆景(bonsai),是有着严格定义与规范,则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搭配的盆器内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品,组成盆景的三个必要元素:景、盆、几(架),相互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盆景造型精致,要求极高的园林技艺,盆景的植被选材广泛同时体现自然规律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与趣味,它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缩地千尺,体现自然生命特征的同时,融入了人文气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被誉为“立体的画”和“生动的诗”。盆景这种在咫尺之内表现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神貌与生命律动的艺术品,是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和园林庄园的点睛之笔。

当时的著名文士如陆游、苏东坡、王十朋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苏东坡十分喜爱盆景并亲手制作盆景,1092年在扬州获二石,就渍以盆水,置于案间,并作《双石》诗曰:“梦时良是觉时非。汲井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体现了苏轼极高的盆景技艺以及独道的鉴赏能力。又如东坡先生所绘《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则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盆景艺术取法自然、诗情画意的特征。

南宋王十朋《岩松记》曾有述:“友人有以岩松至梅溪(王十朋因初在梅溪乡间讲学,故自谓梅溪)者,异质丛生,根衔拳石,茂焉匪枯,森焉匪乔,柏叶松身,气象耸焉,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伺。亦草木之英奇者,子颇爱之,植以瓦盘,置之小室……”将盆景其中的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

二、盆景的基本组成元素

盆景是以石料、植被、土壤、水,以及其它金属等材质不同的材料做为素材,经过思考设计与制作加工而成的,这些材料不同于组成盆景的基本元素,景、盆、几或架,而盆景的素材或选材是构成这些元素的组成部分。景、盆、几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三位一体,以景为主轴,主次分明,在整体风格上不能忽视景的主导地位,盆和几就应起到锦上添花的烘托作用,而不是宣宾夺主,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在盆景制作与鉴赏中应谨慎这一原则。

组成各种元素的素材因不同的设计构思和盆景风格不同而异,但各种素材的整体特点,讲究整齐化一,古朴典雅,同时又有相对顽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可塑性。景,多以松、柳、梅、茶类居多,造型虬曲苍劲,坚挺傲然。盆,多以带釉质或不带釉质的瓷器或陶器居多,或配以镂空或浮刻的花纹,或方或圆形状不定。几即架,多用易弯曲的材料,金属类木类居多,配以格调一致的色彩,弥补技艺与自然结构上的不足,而达到良好的造型效果。

三、盆景的基本分类

盆景按照选材和欣赏的侧重,以及制作形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而树桩盆景主要以培植植物为主,多选用植物生长缓慢,造型千姿百态,寿命长,植株树叶小,树根树干奇特的树种且带有花果者优先,植物形态存在以下几种造型特色:大树型、木棉型、双干式、一头多干式、飘斜式、卧盆式、蟠曲式、悬崖式、丛林式等。

1.大树型

大树型植株树根基部大、隆起,虬曲,多坑槽,枝叶繁茂,体现苍劲沧桑的历史感,树干傲然擎天,显示天然大树的雄伟。大树型盆景是盆景中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的典型。

2.木棉型

木棉型盆景主干笔直挺拔,三边或四边裸露主干,多长出对衬枝、风车枝、垂枝和高托枝,显示巨树参天的气势。

3.双干式(俗称公孙树)

双干式两干生于同根,但并不完全对等,富于变化遵循自然规律,一干粗一干细,一干直一干斜,或高或矮,相依相扶,互相呼应,忌两干相距过远。

4.一头多干式

树木一本多干,大小不一。树枝干高低参差前后错落,搭配有致,有聚有散错落均衡,讲究深度。但一头多干式盆景多为单数,便于布局造型。

5.飘斜式

飘斜式树干多轻微弯曲,树干多向左或向右一个方向倾斜,树冠向上,树枝的走向与整体造型布局一致。

6.卧盆式

枝干多卧于盆中,必乎成平睡姿态,干虽卧倒但树冠向上生长。

7.景崖式

树桩的主干自根颈外弯垂,侧挂飘出盆外,从盆壁一侧向下向外俯探,树干全部下垂,且多弯,树冠向上生长或跟随主干的生长趋势,分布于枝干的适当部位,随主干而悬。树稍超过盆底的,称全悬崖;树稍未超过盆底的,称半悬崖。

山水盆景多以模拟山水为主,以各种山石材料为素材,以植物点缀或借助其它配件。山水盆景分为两类:水盆型、旱盆型和水旱型三种,即:水盆型是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旱盆型是浅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上;水旱型是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而另一部分是水。山水盆景缩地千尺,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江山的妖娆和壮美,而且其不同的分类和造型体现各具特色的地域风貌。

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盆景分类,自宋代以来就已经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渐产生,现已分为以下七种类别:

1.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制作材料,搭配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为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钵中表现巨木参天或森林葱茂的景象,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都是从山野旷地采集来的,所以树木盆景又称为树桩盆景。

2.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以表现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主要范本,经过精选、裁截、雕凿、接拼等布置加工,置于浅口盆中,以表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自然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为山石盆景。

3.水旱盆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木、配件等为材料,经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中水面、旱地、山石、树木兼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4.花草盆景:以花草和木本的花卉为主要制作材料,经过修饰、加工,搭配以适量的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中优美的花草景象,统称为花草盆景。

5.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以及山水盆景与水旱盆景中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统称为微型盆景。

6.挂壁盆景:这类盆景是将盆景与贝雕、挂屏相结合的一种盆景的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外一类是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7.异型盆景: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制作成得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知识小百科

盆景与盆栽的区别

“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道出了盆景的涵意,在精致的茶几,古朴的书桌上恰到好处的摆上小巧精致的盆景,除了可提升生活格调,增加生活情趣外,对于家人的身心以及精神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

盆景是将盆中有生命的树木经过人为的技术加工。达到自然界老树、古树风貌,单独自成一景,有的配以山石、摆件等进行布局,并具备一定艺术效果,供人鉴赏、阅览、品味的为盆景。而盆栽则没有意境,只是将植物栽种在盆中进行抑制生长,便于移动。有的也简单绑扎、修剪、整形。另一种是将树木造型成花瓶、花篮、飞禽、走兽等形状的象形树供人观赏、严格讲都不能称为盆景。

事实上,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明朝王鏊著《姑苏志》中有言: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盤松古梅,置于几案间,清雅可爱谓之盆景。或用缩景手法营造出來的小型庭院,也统称为盆景。至于盆景的历史,有文字可为据者在东晋,至今约一千六百余年,自晋迄今见于文字,画同者更不胜枚举。至于名称各朝代亦不尽相同,有盆植、盆玩、盆栽、盆景、些子景等各种称呼。

现代园艺学上有“盆景”和“盆栽”两类,盆景相对于盆栽在定义上有着严格的限制。盆栽是在盆钵里栽种各种花草、树木等植被,无需经过雕琢或修剪。盆景对制作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其树木多苍老虬曲,古朴坚挺,表现顽强生命力。山石精挑细选,雕琢精致。盆钵的装饰及造型也极力体现艺术美,与整个盆景的布局与格调相一致。盆景的各种素材都是经过园艺加工和创造而产生的艺术品。因此与盆景相比,盆栽过于松散和随意,而盆景张显了人们艺术创作的力量,其中表现出来的意境高扬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和赞美之情。

第二节盆景的起源与演进

一、盆景的起源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园林艺术丛林中,它是富有独特的东方自然情趣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之一。

纵观中国历史沧桑以及时代人文变迁,历来就有爱好自然的本性,而且古代名人自身命运常常与大自然紧密相扣,情景交融,曹操曾作《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更是诗人的气概和襟怀的真实写照,见沧海的壮丽景色,借景抒发他在政治上的胸襟与抱负,意气昂扬的豪迈情怀。盆景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它是大自然的缩影,盆艺者通过精湛的造型技术,将山石、树木等材料合理布局,再在各种形状大小不一,色彩深浅各异的盆钵中,培育出经艺术加工的树木花草,使之构成一幅模仿大自然景色,并超越理想自然状态的立体画面。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在世界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关于盆景起源于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盆景起源的地域,但关于盆景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持有最多的说法证实盆景起源于中国的唐代。

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余年)遗址中发现绘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证据。在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中(距今1700余年)有盆栽花卉的画面,画面是一个圆盆,盆中栽着6支红花,盆下配有方形几架,形成植物盆钵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造型,与现代的盆景极为相似,有人认为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于盆景起源的确切时间,有待今后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证实。

盆景的出现源自人们对树木山石的玩赏,是在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来的,有文字典籍可考的盆景起源,归纳起来有以下九种说法:

1.唐代起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文献颇多,其论据都是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墓壁考古。傅珊仪女士在《盆景艺术展览》中写道:“我国盆景源于唐代,已有一千二百年历史。”1972年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甬道东壁上生动地绘有“侍女一,双手托一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侍女三,手持莲瓣形盘,盘中有假山、绿叶、红果”。另外还有相关论据,刘銮《五石瓠》(清代初期)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实,或咫尺蓄虫鱼,概称盆景。想亦始自平泉艮岳矣。”刘銮认为,盆景起源于唐代宰相李德裕平泉花园和宋徽宗艮岳御花园。

2.唐代前起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文献颇多,吴运骅《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1997年)中认为:“李贤墓建於公元706年,所有壁画都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充分说明约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已有盆景。”其论据仍是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盆景技艺》(作者耐翁)中写道:“盆景创始唐代以前。”其论据也是乾陵考古。只是结论不同而已。

3.晋代起源说

《盆景》(作者徐晓白等)认为:“六朝《南齐书》曾经载有‘会嵇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滥觞。”崔友文《中国盆景及其栽培》(1961年香港版)认为:“中国盆栽,据文字记载,晋朝(陶渊明)栽培菊花、芍药已盛,盆栽的开始或即起于此时。”伍宜孙《文农盆景》(1976年)中述:“盆栽之名称,始于晋代(265--420年)。诗人陶渊明不甘为五斗米折腰,退隐故乡,度其田园生活,其艺菊之韵事,不仅盛名当时,亦可说是中国盆栽艺术有记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