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书名是《爱的哲学》。2009年,美国的辛格教授出版了一本同名的书。该书所论述的内容,偏重于性爱。我这本书所谈的是人类广义的爱,涉及自爱、他爱、慈爱、孝爱、****、恩爱、同胞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科学之爱、文艺之爱、事业之爱、自由之爱、自然之爱、人类之爱等。性爱是谈到的,但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大读者的学术著作。本书的副书名是“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就说明本书是面向广大读者的。作者写作本书,是希望能回 答广大读者关于爱的各种疑问,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更深人地认识:什么是爱?;帮助读者在自己的人生中真正地拥有爱;帮助读者能用爱的观点,来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中国、认识世界。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与经过,也谈谈我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写作意义的理解。
我自幼到老,一个不变的性格是爱学习与爱思考,特别是思考一些关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性问题。
我出身于上海大城市,少年时受鲁迅、陶行知等作家和教育家的影响,对中国最广大、最贫困的农民抱有同情,因此进大学时,选择了农学专业。我一生所从事的主要是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
1999年我离休后,身体、眼睛和头脑都比较好,有可能在比农业更大的范围(自然、世界和人生)内进行思考。因此,我在原来就有的爱好学习的基础上,系统地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和西方的哲学著作,并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八年时间内写出了三本哲学著作,即《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其中,《综合哲学随笔》一书,在全国范围内,博得了广泛的赞誉。德高望重的李锐先生,向我要了十本,分送给中央领导同志阅读;并亲自为此书的再版本写了序言。序言的题目是综合哲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综合哲学随笔》一书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哲学等等,而我自己最满意的是该书的第八章——“什么是人的本质和目标”。在这一章中,我在人类共同的最高理想——“真、善、美”之外,增加了一个“爱”。好几位年轻的读者,在读了这本书后,对我讲你提出:真、善、美、爱,非常好”他们的话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爱,在诗歌、小说、戏剧、歌曲中是一个常见的,甚至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主流哲学或社会科学中,似乎并不占有重要位置。真、善、美三方面,都有专门的学问来进行研究,例如研究“真”的有逻辑学、数学、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善”的有伦理学;研究“美”的有美学。关于爱的研究,虽然西方有少数几本讨论“爱”的著作,但至今并没有出现“爱学”。
爱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人从出生,成长、恋爱、婚姻、生儿育女到死亡,无不充满着爱。人类的一切创造:科学技术、艺术作品、工程建筑、自然改造以至历史的前进,都有爱的推动。
人类的理想,不论是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西天、柏拉图的理想国,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是爱的乐园。
因此,爱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命题。这就是我着手写作这本《爱的哲学》的出发点。
为了写这本书,我重新研读了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古今哲学的许多著作,又专门阅读了西方关于“性”和“爱”的一些重要著作,还阅读了《圣经》、《古兰经》、《金刚经》等宗教著作(见本书的《参考文献》),加上自己一生的切身体会,经过4一5年时间的反复思考,写出目前这本书——《爱的哲学》。
写完这本书,我愈加体会到:爱的问题,博大精深。人类对于爱的理解,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家庭等;同时也关系到许多学科(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等)和许多艺术(文 学、戏剧、音乐、美术等)。
在今天,提出爱的问题,我认为是符合人类历史与时代的大趋势的。
时代发展到21世纪,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16、17世纪直到19世纪,可以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西方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武力侵占殖民地,以掠夺资源、市场与劳力。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国家争夺各自利益的战争。此后,法西斯主义兴起,二次大战是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二战结束后,西方集团与苏联集 团之间有几十年的冷战。1990年苏联解体之后,冷战基本结束。
时代进人21世纪后,世界的主要变化是:①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各国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和管理,而不再依靠侵占殖民地(日本在战后的跃起是最明显的例子);②世界已从工业社会进人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世界人民间的联系空前加强;③科技进步与民主政治的双重推动下,许多国家的国内阶级矛盾大为缓和,阶级合作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趋势;④经济的全球化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对任何国家都有利。和平和发展成为国际形势的主导方向。
但是,国际上的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都存在,成为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威胁。
从中国的情况来说,上世纪50—70年代,在******的“斗争哲学”的思想指导下,国家治理“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是“六亲不认”,一切人类之爱(孝爱、仁爱、恩爱、友爱、师爱等),都被蹂躏殆尽。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较为宽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较大改善。但是官员腐败成风,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突出。上世纪80年代,周扬,王若水肯定以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还遭到过严厉批判。今天斗争哲学”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消除,中国的进步还有赖于政治改革的推进,有赖于自由、民主、公正、正义、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的落实,有赖于关怀民众福利的社会建设的加强,以及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在这样的国际与国内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类之爱,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但是适时的,并且是值得充分重视的。“爱的哲学”的阐述,是时代所需要的。
当然,本书的内容,并不只是联系国际与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它还涉及人的本性,人的家庭、人的道德,人的幸福等与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
我这一本小书,不可能阐明关于爱的所有问题。我只是希望,这本书能引起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学者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继续研究这个密切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我希望这本书,对于《爱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预期,《爱学》必将是对人类的未来有重要贡献的一门新学科。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应克复,戴文麟两位教授为本书写了序言。我特别要感谢德高望重的94岁高龄的李锐先生为此书写了介绍(已在《********》2011年第五期刊登)。
我还要感谢浙江大学老校友雷道炎先生向浙江大学出版社推荐此书。浙江大学是我的母校,此书能在母校的出版社出版,使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最后感谢广大读者阅读此书。
2008年12月15日初稿
2010年10月11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