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将在以上各篇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爱的哲学的诸方面,包括:爱的特征综述,爱的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审美论,并综述爱与真、善、美的关系,从而构建爱的哲学体系。
爱的基本特征
本章将前面几篇中关于爱的基本特征,归纳如下。
一、爱是感情与理智的综合,是人类的高级心灵活动
在本书第五篇中,我们介绍了人类的大脑构成中的“三位一体”,即人类大脑由三部分组成:爬行动物脑(RB);边缘系统脑(LB);新皮层系统脑(NB)。
大脑的分工是:RB管辖人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等);LB管辖人的情感活动;NB管辖人的智力活动。
科学证明,管辖记忆的海马体是在边缘系统之中,而人类的记忆功能比其他动物都要强大,这就说明,人的大脑边缘系统(LB)比其他动物更发达。
人类大脑的新皮层系统(NB),比高等动物(如猿类)要发达得多。
人类大脑功能的最大特征就是高度发达的LB与NB两部分的相互作用,也即高度发达的感情能力与理智能力的相互作用。
人的精神活动中,许多因素,如意志、道德、审美等都是情感与理智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人类的爱,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是人类的高级心灵活动,它也是情感与理智的综合产物。
二、爱是人类的最高本质
所谓人类的本质,就是人类有别于其他高等动物的特征。
19世纪时,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爱是人类的本质。
他说如果人的本质是所认为的至高本质,那么,在实践上,最高和最首要的基则,也必须是人对人的爱。”(《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20世纪,德国哲学家弗罗姆提出类似的观点。
他说对人类存在的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爱之艺术》)
从当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由于人类与高等动物在大脑构成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新皮层系统(NB)与边缘系统(LB)的发达程度。发达的新皮层系统使人类具有动物界最高的理智;而发达的边缘系统中海马体所具有的强大记忆功能,又使人类有高度发达的情感。
人类的理智使人懂得,必须结合成群体,才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在与野兽的斗争中生存。人类的情感是人与自己的亲人、与群体中的其他人有浓烈的亲密感。
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情感与理智的双重作用,都使人类成为一种以爱为基础的高度社会性的生物种群。
应当说,人类之爱,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如果人类只有高度理智,而缺乏互爱的关系,人类必将在人与人之间互相竞斗,甚至互相残杀,那么,人类就会自取灭亡。
如果人类只有高度的情感,而缺乏理智。那么,人类也不可能学会怎样处理人与人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并且人类也不可能有文明的进步因此,我同意费尔巴哈的论断:爱是人类的最高本质。
从猿人到现代人类,人类经历了500多万年的不断发展,以至达到今天的高度文明,应当首先归功于人类之爱。
三、爱与意志的关系
古希腊的柏拉图将人类心灵分为知性、情感、意志三部分,说明他对于意志的重视。
19世纪前期的叔本华,将意志提高到极高的高度,认为意志是人与其他生物、事物的“自在之物”,意志就是人与一切事物的本质。
他认为一切事物,包括有生命或无生命的,都由意志所支配。这样的观点,人们难以接受。
但是对于人来说,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意志确实有重要的位置。
意志与爱是什么关系呢?
爱与意志有相似的方面。两者都有一定的目标,都愿意并有决心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付出努力。
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一)人的意志,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恶事。强盗也是有意志的,希特勒也是很强调意志的。
人类之爱是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意志,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志;而绝不是危害他人的意志。
(二)意志有时是盲目的。例如侵略国军队的士兵会有杀人的意志,那就是既无理智,也无感情的。
而人类之爱,例如人们爱家人、爱祖国,都是既有理智,也有感情的,是理智与感情的综合。
可以认为,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善的意志。
四、爱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爱是直接联系的。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和西方,都被认为是道德的黄金定律。基督教《圣经》中说的“爱人如己”,与孔子的话,有非常相似的含义。
这两句话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即自爱与他爱的结合。
可以认为:爱是道德的力量源泉;爱是道德的出发点;爱是道德的内在核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对人的一种道德心或爱心。按孟子的意思,道德心和爱心都是人的本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王阳明说的“良知”,或人们通常说的“良心”,也是指这种人所天生就有的道德心或爱心。
从本书第六篇所谈的人脑的结构中,我们知道:人脑中并没有专门管辖道德的部分。那么,人所天生就有的道德心、爱心或良知(良心),是哪里来的呢?
人的情感是由人脑的LB(边缘系统)管辖的。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情感,就是在人群(包括家庭与社群)之间有亲密感情。
人的理智是由NB(新皮层系统)管辖的。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理智,就是懂得在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人类这种天生的情感与天生的理智,都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长期形成的。
上述天生的情感与天生的理智相结合,就产生了人类的天生的道德心与爱心,也就是良知或良心。
道德与爱,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但也有一定区别。道德,一般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应符合于“善”的原则;它是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评判标准。而爱,是人做善事的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既有情感的推动,又有理智的指导。
五、爱具有强大的创造力
关于人类爱的创造力,最早是由古希腊的柏拉图阐明的。
爱具有创造力,这是人类爱的非常重要的特征。
婴儿与幼儿是怎样产生的?难道不是男女之爱所创造的吗?一切科学发现或发明,都是科学家对于真理之爱、对科学事业之爱所创造。一切美好的艺术(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都是艺术家对于美的热爱所创造。
地球上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事物,事实上都是人类之爱所创造。
人类自身和人类的文明,实际上是都由人类之爱所创造、所推进的。
六、自爱与他爱的结合
自爱与他爱的结合,是人类爱的重要特征。中国与西方哲学中,也都有自爱与他爱结合的论述。各种宗教,也都有自爱与他爱结合的教义。
(一)自爱是人类之爱的出发点。
事实上,每种生物都有自爱的本性。动物都会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而努力去觅食。树,只要没有死亡,都会为了延续生命,而萌发出新的枝叶。
有人说:中国儒学强调“仁者爱人”,并不强调自爱。其实并不如此。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他在不同年龄段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说明他对于自己人生的珍惜。
儒家提倡的自爱,更多是自身的修养或磨炼,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公元前342—前270)的观点是: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或快乐。
休谟的道德原则是包括自爱的,即对自己有用,使自己愉快。
各种宗教,都以自爱为出发点。基督教徒信仰上帝,是希望得到上帝的赦免,死后能到天堂。佛教徒的最高目标是涅槃,也就是使自己彻底地摆脱一切尘世的烦恼与痛苦。道教徒的自爱更明显,他的最高目标是使自己得道成仙。
总之,自爱是人类的天性,是古今中外文化共同承认的道德原则。
(二)自爱必须与他爱相结合。
自爱不同于自私,更不同于损人利己。
人类之爱的真正自爱,必须与他爱(爱他人)相结合。这是人类爱的重要原则。
休谟对于自爱与仁爱(即对他人与大众之爱)的关系,有深刻的阐述。他在《论自爱》中说我们可以感受我们自己内心对他人的幸福或利益的欲望,他人的幸福或利益通过这种感情而变成我们自己的利益,而后我们出于仁爱和自我享受的双重动机而加以追求。”
他的意思是:关心他人的幸福与利益,是出于自己的内心的;因此通过对他人的关爱,最终能得到自我享受。他将自爱与他爱的内在联系说清楚了。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将自爱与他爱相结合。
基督教的“爱人如己”、******的“信主行善”、佛教的“自觉觉他”、道教的“以德养生”,其含义,全都是将自爱与他爱相结合。
七、爱是给予,不是取得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友爱更多地在爱之中,而不是在被爱之中。”
20世纪德国哲学家弗罗姆说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可以用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来描述爱的特征。”
人类爱的真诗是在于给予,而不在于取得。这是人类爱的重要原则。
真正的爱,是超脱功利性的,是不追求回报的。
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爱的象征。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爱,只是给予,而不是为了取得。
当然,给予与取得,并不是绝对矛盾的。
(一)爱的给予本身,就包含了取得。母亲爱她的孩子,是不考虑孩子的回报的。但是她从孩子的微笑中,从孩子的成长中,已经有所取得。
这与前面讲的自爱与他爱的关系是一致的,也就是休谟讲的:在仁爱中得到自我享受。
(二)由于爱往往是相互的。恩爱夫妻之间,不会追求回报。双方都愿意更多地给予对方;那么在客观上,双方都会有所取得。这是夫妻之间最良好的关系。
八、爱是人的最大幸福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天性和权利。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人的幸福呢?是财富吗?其实大富翁并不一定是幸福的人。中国巨富陈光标愿意将自己全部财富捐献给社会,说明他并不认为拥有财富就是幸福。
是名誉地位吗?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生前竭力推辞三项“大师”的称号,说明他并不以“大师”为荣,名誉与地位并不使他感到幸福。
是长寿吗?无儿无女,又无朋友的孤独老人并不会感到很幸福。
是多子多孙吗?巴金的《家》中的高老太爷是多子多孙的,但是儿子的堕落、家庭的纷争,使他有幸福吗?
还是柏拉图说的对爱是最高的幸福。”“爱是人类幸福的来源。”
即使是贫困的普通人家,如果夫妻恩爱,子女孝顺,邻居和睦,朋友关爱,他们也会感到幸福。
一定的物质生活是幸福所必需的。作为政府与社会,应当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增进人民的幸福。
作为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以增进幸福,是应该鼓励的。
但是,从个人或家庭来说,并不是物质享受愈多,幸福就愈多。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人间的爱,带给了人们最大的幸福。
爱的本体论
一、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在英文中是Ontology。On,在希腊文中是ov,相当于英文中的be,有“是”的意思,也有“在”或“存在”的意思。
本体论主要讨论:世界万物是从哪里来的(“本原”),它们最一般的属性是什么(“是”),它们是怎样存在的(“在”)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很抽象,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英文 是metaphysics。现代的physics是指物理学;在古希腊时代,它泛指自然科学。meta有超越的意思。因此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比一般自然科学高一个层次的问题。
古代与近代的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中,着重是研究世界万物的“由来”问题。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西方哲学界在本体论问题上存在深刻的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所创造的,被称为是唯物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人的精神(思维、理念)所创造的。后两种观点,都被称为是唯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它探究万物产生、存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依据,并没有“唯物”与“唯心”的严格区分。
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些派别,如分析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根本否定本体论,拒绝本体论;但是本体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的思维不能回避的。它始终是哲学中的根本性问题。
二、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
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开始之前,荷马的神话诗篇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人们相信神话中的描述,认为世界是神所创造的。西方的本体论是从唯心论开始的。
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物质,如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他们的学说可以认为是西方唯物论的开始。
柏拉图的“相”或“理念”,既是指事物的共性,也是指对于事物共性的认识。他认为,先有理念世界,后有可感世界;后者是前者的“分有”。柏拉图被认为是古希腊最大的唯心论者。
欧洲的中世纪,在长达一千年的时期内,上帝创造世界的唯心论思想占有主导地位。
16—17世纪,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他们所提倡的基本上是唯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