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14855000000032

第32章 山寨的凯旋:山寨手机与中国城市青年(4)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生产和消费假冒名牌产品的动机是什么。正如我们研究指出的那样,其中的一部分诱因是由于寻求新奇和追随潮流。消费品牌是满足猎奇心理和体验需要的一种低成本的方式(Wee,Tan&;Cheok,1995)。这种方式在都市青年人对山寨手机的购买中表现也非常明显。首先,青年人是寻求新颖和时尚的主要群体。本次研究中发现,青年人对技术创新和时尚的识别度很高。他们非常喜欢找一些最新的小物件在手里,感受它,测试它并且用它来娱乐自己,通过直接的个人体验来满足他们对最新型玩具的好奇。鉴于手机款式生命周期的短暂和品牌手机的高价格,对他们来讲没有必要花费大价钱购买一段时间就过时的品牌产品。但是山寨手机为既能满足好奇和体验需要又不必花费过高提供了可能性。再有,对于节俭的消费者使用山寨手机也是实用的表现,用可以接受的费用来获得对品牌的体验,满足对技术创新的好奇,自我体验、自我认同和表达个性的需要。所以,使用山寨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与社会地位相关的虚荣问题,而是以经济的方式获得个人体验和自我表达的需要。

最后,本次研究发现,从事山寨机生产和销售业务的青年人已经形成他们自己的圈子,并且无论从个人事业发展还是政治使命方面都建立对山寨手机的强烈认同感。不管他们个人对山寨手机自身的态度或者业务发展如何,他们坚定认为正在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他们在互联网上创建QQ群作为共同的平台,为自己取与山寨相关名字,并且使用容易记住的口号和政治标语来提升他们的山寨业务。他们时常交流和分享与山寨手机相关信息,不仅为了销售推广和市场发展,也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伟大使命感,共同提升和发展山寨业务。作为生意人,他们首要关注是赚钱,然而他们也关注发展中国自己的品牌。通过对受访的普通使用者和从业者的不同分析中可以看到山寨的从业者比普通使用者有更明显的反主流、反权威和反品牌的倾向,,并且他们具有更多的爱国主义情结。山寨手机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商业产品,它也是表达他们寻求科技创新,承载竞争和平等精神的重要载体。一句话,对于这些从业者来说,他们与山寨机的联系不断地强化他们对自己既是商人也是中国自有品牌的推动者的身份认同感。我们本次的调查具有局限性,具体来说,16人的样本规模可能不具充分代表性用以了解中国当代城市青年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议题,山寨现象与全球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它根植于当今世界经济结构的特点:品牌与制造分开,西方品牌垄断全球的消费市场。山寨现象和全球化的关系也许是今后值得探讨的又一个问题。

[本文是吴玫教授《中国电话百年史——从电话到手机》大型研究项目中的一个子项。作者感谢澳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支持。本文的英文版请见由Dal Yong Jin主编的《Global Media Conver-gence and Cultural Trans formation:Emerging Social Patterns and Cha racteristics》中的一章 “The Triumph of Shanzhai:No Name Brand Mobile Phones and Youth Identity in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2010)]

[参考文献]

[1]房宁(200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当代青年思想观念变化的考察”。《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5~10页。http://tech.163.com/09/0217/03/52 AV0FNJ000915 BE.html

[2]龚长宇(2002),“酷文化青年价值观社会转型”。《青年研究》,第2期,第30~35页。

[3]《南都周刊》(2008),“保卫山寨精神”。http://news.qq.com/a/20080804/000440.htm

[4]任敏(2003),“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第21~24页。

[5]任小琴(2006),“城市青年消费文化解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第23~26页。

[6]王一春(2008),“山寨机与国产手机的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五卷第12期,第71~72页。

[7]叶德辉(2006),“手机外形设计的娱乐化倾向”。《包装工程》第27卷第3期,第178~180页

[8]叶松庆(2005),“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城市青年的消费观”。《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5期,第144~148页。

[9]尹生(2009),“‘山寨’式颠覆”。21世纪商业评论,2009‐04‐20。http://tech.163.com/09Р10/57BBE6EL0009388P.html

[10]于莎莎,张世红(2005),“创造人性化的手机世界”。《人类工效学》第4期。

[11]余逸群(2007),“从青年文化视角看青年时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第12~15页。

[12]禹俊华(2005),“手机短信时尚对大学生精英文化的冲击”。《教育教学研究》,第88~90页。

[13]赵宝刚,尹勤,韩柯(2006),“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市场研究》第10期,第15~19页。

[14]张乐,吴文新(2008),“当代城市青年气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第9~11页。

[15]张智江(2004),“‘娱乐’成为手机发展的新动向”。《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第6期,第26~28页。

[16]钟殿舟(2009),《有一种模式叫山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7]钟一彪(2007),“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第31~34页。

[18]Blankenship,L.(1986).The conscience of a hacker.Phrack,1(7),phile3 of10,from http://www.phrack.org/archives/7/P07-03.

[19]Dittmar,H.(1992).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terial Possessions.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

[20]Eckhardt,G.M.&;Hous ton,M.J.(2002).Cultural paradoxes reflected in broad meaning:McDonald's in Shanghai,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 rketing,10(2),68-82.

[21]Fortunati,L.(2001).The mobile phone:An identity on the move.Personaland Ubiquitous computing,5(2),85-98.

[22]Gronow,J.&;Warde,A.(eds.)(2001).Ordinary Consumption.London:Routledge.

[23]Katz,J.E.&;Aakhus,M.(eds)(2002).Per petual Contac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Klein,N.(2002).No S pace,No Choice,No Jobs,No logo.New York:Picador.

[25]Kwong,K.K.,Yau,O.H.M.,Lee,J.S.Y.,Sin,L.Y.M.,&;Tse,A.C.B.(2003).The effects of attitudin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intention to buy pirated CDs:The case of Chinese consume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47:223-235.

[26]Lefkoff-Hagius,R.&;Mason,C.H.(1993).Characteris tics,beneficial,and image attributes in consumer judgments of similarity and preferenc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20,pp.100-10.

[27]Martineau,P.(1968).Social class and spending behavior.Journal of Mar-keting,Vol.23,pp.274-8.

[28]Miller,D.(1998)A Theory of Shopping.Cambridge:Polity Press.

[29]Morgan,R.(1998).Linking brand imagery with preference.In Greig,I.(ed),Brand Choice Modeling.ESOMAR,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