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14854200000020

第20章 精典案例选编(3)

三 开展情况及效果

实践基地自建立以来,有六批共计146名浙大优秀学子来到文新街道的11个社区挂职锻炼。大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的特长,在社区举办金融讲座、医疗咨询、宠物体检、普法宣传、义务帮扶等活动,为居民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用专业知识创造了社会价值。文新街道对大学生在社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经济学院也通过社会实践总结大会对挂职锻炼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了表彰和经验推广。

四 活动实施心得

实践能力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近距离接触社会、感悟社会的实践形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社区挂职锻炼使大学生在锻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利用这个学习机会寻找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社区通过大学生的挂职服务,也得到了许多好点子、好方法,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点评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经济学院团委组织的优秀大学生赴文新街道挂职锻炼活动以固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内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促进大学生认识国情、发挥才干,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磨砺意志品质、增强爱国爱党情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 王苑

教育学院团委——“阳光义工”计划

一 活动创意

教育学院“阳光义工”计划以义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旨在推动大学生于最基层、最平实的义工活动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获取新知。“阳光义工”计划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亲身实践中把荣辱观内化为自身价值思考,从而为学习提供恒久动力,为成才提供根本保障,在实践中锻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 主要内容及运作模式

“阳光义工”计划实施五年多来,已形成三大类15个项目体系,学生义工深入杭州各中小学、社区、福利机构等开展中学教育助学、义务家教、教育咨询、健康公益、社区学院、社区老人健身、师生武术健身、公众环境教育、特殊群体帮扶、临终关怀、多媒体教育等多形式、广覆盖、长时间的义工活动,并在上城区小营街道、光明中学、京都小学、德天小学、浙大西溪幼儿园等学校建立起实践基地,建立常态化的义工服务体系。

“阳光义工”计划工作体系主要有二:一是搭建“义工之家”组织管理机构及管理保障体系。组织学生骨干成立教育学院“义工之家”作为计划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下设理事会和项目组。同时,“义工之家”制定具体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各项工作;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形成一定的支撑和保障。二是规划义工活动项目化的运行体系。对要组织的义工活动成立项目组,根据年度项目开展情况申报,在“义工之家”统筹协调下开展义工服务项目。

三 开展情况及效果

自2005年以来,已吸引了950余人参与其中。“阳光义工”计划及“义工之家”逐渐为大学生所熟悉和认可,并引起了校内外广泛关注。义工足迹遍布十余个居民社区,深入了十多个中小学、幼儿园,还走进了杭州社会福利院、各社区敬老院、浙江省慈爱康复医院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对象面及社区老人、民工子弟等社会各类需要帮助的群体。

四 活动实施心得

通过“阳光义工”计划,大学生在最不起眼的义工岗位上,做着让百姓、让基层群众切实受益的事,从中砥砺思想、锤炼意志,踏踏实实体验为人民服务、团结互助精神,在服务、交流和培训中督促自己整合重组知识的能力和素质。“阳光义工”计划重视挖掘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平凡中锻炼大学生不平凡的能力素质;重视大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指导及对应管理平台的建设。

专家点评

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应该成为社会的积极建设者而不是观望者。“阳光义工”计划作为教育学院特色实践文化,持续开展五年,内容不断丰富,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大,效果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学院大学生培养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推进器。该计划创意先进,目标明确,运作程序科学,长期坚持将成为浙江大学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值得推广并跟踪进行效果评估,以期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显示度。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彭凤仪

社会观察引导

校团委——“村官”调研活动 让大学生主动感受农村

一 活动创意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生、成长在城镇,很难了解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调研活动引导在校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以社会观察为平台,以同伴影响为途径,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调研,帮助大学生主动感受农村基层的发展变化以及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发挥的重要作用,真正唤起其内心对于时代责任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强烈共鸣。

二 主要内容及运作模式

利用每年暑期时间,组织选拔数百位优秀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以“农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与成长机制”等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从文案策划到具体实施,再到总结汇报,均由大学生自主完成,体现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为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促使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理想与现实的协调。大学生由于人生经验的缺乏和理性思维的不成熟,很多时候无法客观地认识现实问题。农村调研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近距离地观察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村官”成长的真实状况,克服原先形成的简单、固有的思维模式的不足,使大学生从实证、辩证角度看问题。

促使大学生思想意识中价值评判标准的统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十分突出的一点就是价值评判标准的双重性,很多同学在价值观念上认同社会本位,但在价值行动上却执行个人主义标准,优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发展是否有利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问题。农村调研活动,尤其是对“村官”的调研活动,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考察同龄人在农村工作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利弊得失,帮助更多的大学生从事例、实例中寻找典型、思考问题、得到收获。通过大学生的自主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在当下时代,社会需求与个人成长其实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三 开展情况及效果

仅2009年,参与农村调研活动的学生就达700余人。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区,共走访了460多位大学生“村官”、780多位村干部和970多位村民,形成了5万余字的《精选访谈汇编》。

知名“三农”问题专家、原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郭书田先生专程来信,高度赞扬了浙江大学这一科研平台、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模式,认为这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四 活动实施心得

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很多大学生表示通过深入的调研,了解了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现状,也理解了大学生“村官”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坚定了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需求的理想追求。不少大学生甚至直接表示毕业之后有扎根基层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意向。

专家点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以及农村工作者的状况从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成为中国社会的写照。不了解农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国情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切身感悟,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引导他们为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建立他们立志报效国家、符合客观现实的理想。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这项活动。

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 吕淼华

建筑工程学院团委——走近民工群体关注社会民生

一 活动创意

城市的发展有民工兄弟的莫大功劳,但作为外来弱势群体,民工业余生活往往显得比较单一和枯燥。民工学校志愿讲师团的组建将大学生和民工联系起来,不仅丰富了民工兄弟的精神生活,也为大学生通过自己组织的活动认识社会、了解基层提供了新的载体。

二 主要内容及运作模式

2008年3月以来,在浙江大学团委、杭州市建委、市建管站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浙江大学民工学校志愿讲师团”组建成功。讲师团面向在校大学生公开招聘,并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辅导和培训,进而真正以“教员”的身份参与到民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深入了解民工群体的特点,针对他们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从民工的工作内容、生活现状等情况出发,通过基本素材的收集,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医疗卫生”、“公共常识”、“人文礼仪”、“法律普及”、“食品卫生”等各种与民工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入手,解决一些他们实际存在的困难。讲师团还面向各个小组征集优秀教案,并安排最终获胜团队进行公开示范课的展示。

同时,民工学校志愿讲师团还开设暑期班,利用暑假时间为民工服务。除一般的教学环节外,还设有“走进工程”、“社会调研”、“咨询问答”、“民工趣味运动会”、“文艺联欢”等活动,使大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民工群体,也为民工送去大学生的关爱和问候。

三 开展情况及效果

活动开展至今,共有400余名大学生走上民工学校讲堂,开展志愿授课服务。讲师团不仅以组织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志愿者服务平台,而且还使大学生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与民工之间的距离,在与民工沟通、授课的过程中,真正体验于社会、学习于社会、成长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活动实施心得

本活动意在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社会,了解民生,将大学生与民工两个群体联系起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在活动中,大学生不但联系实际,用平实自然的语言普及科普知识,而且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民工在亲切活泼的氛围中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专家点评

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战略任务。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委组织的“民工学校志愿讲师团”走进民工,结合学科背景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参与民工学教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深入群众、奉献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 王苑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农民工子弟教育帮扶行动

一 活动创意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农民工子弟教育帮扶行动,通过给农民工子弟家教的方式,找到了一个让同学们直接关注农民工生活状态的途径。

在教育帮扶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加直接地观察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农民工生存发展现状,并在服务社会、方便他人的基础上,增长了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二 主要内容及运作模式

通过杭州市青年志愿者中心的联系,确定与杭州市育才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派往育才小学与农民工子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结对帮扶。三名志愿者负责一名民工子弟,在结对基础上开展每周定时定点帮扶。志愿者来自不同专业,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根据结对学生实际情况,指定合理的学业辅导计划、心理辅导计划、综合素质培训计划,使结对学生获得全面的提升。

互动联谊。在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以郊游、游戏、博物馆参观、校园游览等为主要形式,联合志愿者和结对小学生开展寓教于乐的互动联谊活动,帮助小学生在收获欢乐的同时,树立团队意识,学会坦诚交友、真诚待人。

创新授课。创新授课方式,开展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乐于思辨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临场表现力。

主题班会。结合个人发言、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形式,运用PPT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帮助小学生了解时事政策,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

通过和他们一起畅谈人生理想,畅想美好未来,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各类竞赛。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文艺竞赛等形式。通过各种竞赛挖掘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 开展情况及效果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农民工子弟教育帮扶行动利用结对帮扶、互动联谊等活动形式,努力改善民工子弟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在双方的共同协作下,共举办专题活动大小20余场,结对辅导40次,互动联谊5次,学科与艺术竞赛5次。活动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志愿者也与结对小朋友结下了深厚情谊。

四 活动实施心得

要结合学院学科特色,积极创新活动主题和形式,使志愿者活动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特色要求学生关注社会,要善于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