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14851800000002

第2章 主题(1)

第一节 主题的含义

我们在提笔作文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要说什么,为什么说,怎样说以及要达到什么效果和争取什么目的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文章的重要要素,它们通常被分别称为主题、材料、表达方式、结构、文风等等。

此外,写文章还有一个对谁说的问题,可惜过去很少有人提到。其实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如果作者不清楚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话是对谁说的,就不能使文章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写了些不得体或引起读者反感的东西。这个具体问题我们留待本书文体部分去说明,这里暂按传统体例先谈主题等。

一、主题

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或基本观点,亦称中心思想。“主题”两字,本来是文艺作品通过描述现实生活或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是作品内在的思想核心。但是,如何称谓非文艺作品通过描写、叙述、说明、议论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呢?清人刘熙载称之为“主脑”。他在《艺概·文概》中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刘熙载所说的“用意”、“主脑”,也即是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它是文章的灵魂,是统帅文章其他要素的主帅。

1.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常说,“集句成段,集段成文”。作者所写的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都包涵某种观念。句、段集中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哪怕它只有几十个字、几百个字,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甚或丰富的思想内容。而在文章所包含的全部思想内容之中,有一个贯穿全篇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思想,一切其他思想都要围绕着它而展开,这就是主题或中心思想。

2.主题不同于问题 问题是文章表现和论述的对象或范围;而主题则是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例如:“中国当前物价上涨水平是高还是低?”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有篇文章说,“中国当前物价上涨水平低于50%”,这就是主题了。又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和弊”,这也是个问题。如果有篇文章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家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或说,“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利大于弊”,这都是文章的一个重大主题。

3.文章的主题可以用一二句话来概括 文章的主题是全文的准确而又精炼的概括。

它从形式上看是一二句话;从内容上说是一个命题;或从思想上说则是一种明确的思想。因此,对作者来说在动笔之前写出明确的主题句,有助于鲜明地表达中心思想,防止偏题、离题。对读者来说,善于概括主题句,是把握主题思想和准确理解文意的前提。

4.根据文章内容的单纯与复杂和主题的小或大,主题可以不带子题,也可以由几个子题构成 一般主题比较重大或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往往在主题下面分列几个子题,以便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周详而透辟地阐明文章的基本思想。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通过),这个文件旨在提出如何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方针。这个主题由以下几个子题组成: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三)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四)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六)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七)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八)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其中第一个子题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第二个子题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第三至第六个子题,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第七、八两个子题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这样就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全部内涵,既周密又深刻。

主题比较单纯或内容比较简明的文章,一般不需要配设子题;没有必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5.通常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 意多乱文。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主题,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文章的体裁确定、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作以至遣词炼句,都要服从于主题的需要。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这里说的就是主题的统帅作用。虽然他是就诗歌创作而言“意犹帅也”,但也适用于文章。

6.文体不同,主题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在议论文中,它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意见和看法;在记叙文中,主题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客观的、或带倾向性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陈述、记录或报道;在说明文中,主题是对某个事物或事理的解说和解释;在应用文中,主题往往是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或具体事务所提出的指导原则、方针政策、实施方案、计划总结等等。

二、主题与标题

1.标题的含义 标题又称题目。标题的地位固定在文章的前面,它最先为读者所看到。因而好的标题容易引起读者把文章读下去的兴趣;反之文章则可能被人弃置不顾。

标题一般要求准确、简明、醒豁、生动。不要题不达旨,语不撮要;不要泛而寡当,也不要落俗入套。对应用文来说,标题应和文章的内容相一致,一般要求严肃、质直、明晰;要避免无用的花哨,切不可哗众取宠。

2.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标题与主题是两个概念、两种东西,这点必须明确。但是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标题与主题的联系方式不尽一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一关系。标题即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一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

(2)提示关系。标题只提示主题的核心。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周培源)、《“大锅饭”养懒汉》(《人民日报》社论)等。前一篇文章提示成才的基础,后一篇文章揭示一般的倾向。

(3)导引关系。标题只提出主题所回答的问题,或所陈述的事物。如《苏步青效应》(赵红州、蒋国华作,刊《光明日报》)、《记朱光潜同志生平》(刊《人民日报》)等,均属此种。

(4)其他关系。在非应用文中还经常出现其他形式的关系。如象征性的标题《科学的春天》(郭沫若);如设问性的标题《你听见冰川的脚步声吗?》(费金深,刊《兰州晚报》)等等。

3.标题的种类 主标题,又称正题。文章如果使用不止一个题目时,这些题目便有了正副、主次、大小之分。其中在内容上揭示文章的主体内容和在形式上占据显著位置的题目,称之为主标题或正题。

主标题而外的题目,总体上都称为副题。但由于作用、位置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

副标题。副标题一般写在主标题的下面、前面,在副标题之前或加破折号,其作用主要是对主标题加以补充和说明。主标题和副标题往往是一虚一实,主标题重在揭示意蕴,副标题重在概括事实,两者虚实配合,相得益彰。

引题(又称肩题、眉题)和脚题,它们是副标题的一种具体叫法。有的文章特别是消息,为了充分显示题意,常常采用多行标题:在主标题之上的称为引题,又称肩题或眉题;在主标题之下的称为脚题,即上述的副标题。引题的作用一般是交代背景,烘托气氛,引出主标题;脚题往往是对主标题的补充和说明。

此外,一篇文章的主标题如果带有若干个子题,其子题就往往出现在文章正文之中。如党的十五大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一文,就有若干个小标题: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二、过去五年的工作;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九、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三、主题与主题词

文章的主题是传统就有的,关键是题目出得如何,即是否能最切题、最引人注目和最能概括文章主要思想。现在在论文、公文和其他应用文中,又出现了“主题词”。主题词在正式论文之中,写在文章正文之前的“摘要”之后;在公务文书和其他文件之中则写在正文的最末落脚处。它也有种种特殊规定,通常用比正文为大的黑体字排印,目的是为了醒目,便于归档和检索。

主题词作为一个概念,和主题并不一致。主题两字当然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有关系,但加上一个“词”而为“主题词”,便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实际上主题词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其中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小范畴。比如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传媒……这都是一些社会层次;在每个层次之下又分成若干小层次,如工业又分成钢铁、机械、造船等。然后又可以再分更小的层次。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类的事物和问题,就有多少用来概括它的主题词。这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