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14849900000044

第44章 行窃病理类(2)

张老师及时地与青的父母交流了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同时也沟通了对她今后的教育方向,一个不会做人的人,将来也做不了事;一个见利忘义贪图享受,言而无信,不知道堂堂正正站着做人的人很难成器。老师们都可以宽容青,也将尽力挽救她,看着她父母沮丧无奈的表情,张老师一点都没有取得破案后的欣喜。张老师和青斗智斗勇之后的快乐消失殆尽,青的检讨书交上来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张老师的宽容的感激,但张老师深深地感到,挽救这颗已经浸在谎言的阴影里有太长历史的女孩需要花费巨大努力。老师们多么希望学生个个都像花园里的鲜花,争奇斗艳,但是世界并不是为了让老师们满意而存在的,而是老师们为了世界和社会的美好而存在的。学生不是为了让老师们喜欢而活着,而老师们却要尽力矫正学生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的内心、言行、人际处于和谐状态,让他们的心灵面对阳光。老师得承认学生的任何表现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有些表现曲折迂回,云山雾罩,但终究掩盖不了其实质。很多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老师们既要矫正他们的错误,又要避免给他们今后人格的健康成长留下阴影,做到教育无痕,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典型案例二

一个文静女孩偷窃的背后

一个午后,心理咨询室来了一家人。张老师接待了他们,主人公叫小兰。下面是张老师作为咨询师的一些记录。

小兰的父亲是某单位的领导,小兰长得不错,成绩也还可以,是属于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女孩儿。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近乎完美的女孩,背后竟然隐藏着一种让人不齿的恶习:偷窃。而且她偷东西的习惯从小学开始就有了,小兰的母亲告诉张老师:她一开始只是偷家里的东西、钱,父母亲也没有太在意,以为女儿还小不懂事,说两句就算了。

后来渐渐发展至偷班上同学的,大到随身听、手机,小到橡皮、饼干、牛奶,甚至连手套、袜子和同学的纸巾都偷。由于她在学校里成绩优秀,乖巧听话,家境又富裕,所以一开始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她会偷东西。有一次,她趁上早操的时间溜进隔壁班的教室,把一个女生的笔袋给偷走了,结果正好被人撞了个正着。班主任联系班上屡屡发生的失窃事件,深入追问,才发现原来都是她一人所为。他的父亲被老师找到学校时,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回到家怒火中烧,把女儿狠狠揍了一顿。班主任为了惩戒小兰,让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自己偷东西的过程写下来,然后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念。原以为小兰经过这么一次教训,“三只手”的毛病能改掉,谁知反而愈加严重,小兰的父母一次次到学校帮女儿善后。

她的母亲哭泣着问张老师:“她又不是没钱。她要什么我们就给买什么,平时给她很多零花钱,她干吗要去偷别人的呢?”

她的父亲告诉张老师,面对老师和家长反复的批评、处罚,每次小兰都像感到错了,又是道歉又是写保证,发誓痛改前非。但过后却又会故伎重演,让他们都感到绝望。

由于女儿成绩一直还是不错的,除了偷东西以外也没什么其他问题,所以他们还是觉得女儿“本质不坏”,期待着女儿有朝一日终于“懂事”,摈弃这个坏毛病。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小学毕业,她的父亲把她安排进了市里最好的中学,并再三叮咛她不要再犯老毛病。谁料到还没过多少日子,班主任就此事打电话来了……

张老师打断她父母的叙述:“你们还记不记得,在你们第一次发现女儿偷东西之前,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

父母思索了半天,一脸茫然。

张老师看着小兰,她怯怯地低着头,一言不发。她自从进张老师的咨询室后还没有说过一句话,张老师又抬头看了看她父亲铁青的脸,立即感到气氛不适合心理治疗的继续进行。于是,张老师让小兰的家人到门外等候,自己想和小兰单独谈一谈。

和小兰随意地聊了一会儿,消除她的紧张和戒备情绪后,张老师问道:“你父母亲平时对你好吗?”

她点点头。

“爸爸妈妈经常打你吗?”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挨过爸妈的打。爸爸第一次打我就是因为我在学校里偷东西,后来经常因为偷东西挨打。”

“那你爸爸打你,你恨他吗?”

小兰摇摇头:“我知道他是为我好。”

“那你每次挨打了以后,偷东西的行为会收敛一点吗?”

她想了想:“我也恨自己这个样子,我想改掉。可是每次好像反而更厉害了……”

“你父母亲之间关系如何?融洽吗?”

“挺好的。”

“那你小的时候,你爸爸妈妈会经常陪你照顾你吗?”

“我爸爸从小就很疼我……我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他经常辅导我功课,陪我玩。后来,等我上小学三年级以后,他工作开始变得忙起来了,我妈妈就辞了工作专心照料爸爸和我。但爸爸还是会抽时间,带全家一起出去玩。”

张老师陷入了沉思。小兰的异常行为,非常符合“偷窃癖”的特征,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她之所以要偷窃,是因为她内心有一种想偷的冲动,这种冲动非常顽固,她自己难以控制。

平时接待来访者的时候,张老师也偶尔会遇到偷窃癖的患者,这种患者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家庭模型: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受到父母疏忽或粗暴对待等,结果使家庭中的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的仇恨,通过偷窃的行为引起家长的注意、让父母羞恼不堪,从而报复自己的父母。但是在小兰的这个案例中,这些要素张老师都没有发现。

张老师之前治疗过的“偷窃癖”的孩子,几乎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那样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是个问题青少年,但是现在站在张老师面前的这个女孩儿,就像一个受了惊的小动物,她文静秀气,讲话声怯怯的,和张老师之前遇到的都不一样。愤怒、嫉妒、孤独、仇恨……这些张老师通常会在问题儿童中发现的“阴暗特质”,在小兰的身上都没有明显察觉的。张老师唯一发现的就是她的焦虑指数稍高一些:她坐着和张老师谈话的时候,每隔半分钟不到就要变换一下姿势;她的手一会儿捋头发、一会儿搓衣角;她的左手食指和中指上有咬痕……这些不光说明她容易紧张,而且说明她化解焦虑情绪的方式有幼稚化的特点。因此,张老师深入追问,发现她的社会经验非常缺乏,她非常不善于解决人际冲突和内心矛盾,当张老师问到她“当……你怎么办”的时候,她常常显得手足无措,言语明显幼稚,反而问张老师:“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吧?”她的心理年龄比她的实际年龄小了许多。问过之后,张老师才知道,原来从小到大,她生活中的重大决定几乎都是父母给安排的。她遇到麻烦,也首先就想到向父母寻求帮助。特别是她的父亲,就是她的保护伞。

幼稚、依赖、焦虑,并不能成为“偷窃癖”的原因。第一次咨询快近尾声,张老师却仍然没能挖掘出引起小兰迷上偷窃的根源,而小兰的父母却心急如焚要尽快帮女儿治好这个“坏毛病”。用行为矫正疗法可以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对症治疗,张老师于是给了小兰一根橡皮筋,告诉她:每次她有偷东西的冲动时,就拿这根橡皮筋狠狠地弹一下自己的手背,这就是行为矫正治疗中著名的“橡圈厌恶疗法”。由于每次这种疼痛刺激,会伴随病人的冲动欲望重复出现,时间一长,她的潜意识中就会留下认知,即偷窃冲动必然伴随而来痛苦。理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可以慢慢弱化病人的这种“偷窃”欲望。

张老师同时和她的父母,约好了下次咨询的时间。

过了才三天,她母亲打电话向张老师反映:小兰偷东西的毛病还没纠正,就不肯继续用张老师教给她的方法治疗了。听到电话那头焦急万分的声音,张老师让她带女儿提前来做第二次咨询。

小兰告诉张老师,用橡皮筋弹手背以后,她有的时候刚冒出一点偷窃的念头,就被及时阻止了,一开始还挺有效果的。可后来她想偷东西的冲动越来越强烈,终于忍不住在一个音像超市里偷了一盒CD,结果被当场抓住。可能是因为她偷的东西也不值什么钱,店主阿姨没有报警就把她放了,回到家后她用橡皮筋在自己手背上狠狠地弹了好几下,又悔又恨。但是没过一会儿,当她走过邻居家的超市的时候,她又控制不住把手伸向了货架上。她哭着说:“我明明知道这样不对,明明知道偷来的东西对我根本没用,可我就是忍不住!”

张老师盯着她手背上清晰可见的几条红印,突然心生一念:“你在用橡皮筋弹自己手背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自己罪有应得。”

“把自己弹得生痛了以后,有没有觉得心里反而舒坦一些?”

她略略沉思了一会儿,轻轻点点头:“好像有一点……”

张老师断定,小兰心里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正是这个秘密,造成了她的持续焦虑情绪。

张老师决定对小兰做放松治疗,并挖掘她潜意识的东西,以找出她的深层次的原因。

给她做完放松训练后,她的潜意识慢慢地被打开了,然后引导她进入更深层面的治疗中。

“……你现在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很快就要到家了。你看到的脚下的路是什么样子的?”

“小路,弯弯曲曲的……我越来越累了……我觉得胸口闷。家在眼前越来越近……家变成了一个……山洞……里面也是一片漆黑,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有人在说话……我看见了家里爸妈房间里的那张床……”

“请你再仔细观察你面前的床,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床上有什么东西吗?(小兰顿了一下,摇了摇头)床边有什么东西吗?(小兰又摇了摇头)床底下有什么东西吗?”

“礼品。”

“什么礼品?有多少?”

“都是很贵重的礼品,很多很多……”

“你知道这些礼品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小兰突然激动起来,不停地摇头。

“放松、放松下来,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出来——仔细想一下,礼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你一定能想起来的。”

小兰皱紧了眉头,表情显得非常紧张,胸壁随着呼吸急剧地上下起伏:“……是偷来的!是爸爸偷来的!不是我偷的,不是我偷的!”

她尖叫着,情绪难以自制,眼泪夺眶而出,安抚也毫无效果,于是张老师立即结束了治疗。

等到小兰身体不再颤抖,呼吸也平稳下来,张老师把刚才治疗中发生的事告诉了她。

小兰这次比较平静,她承认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把父亲的书橱弄倒了,在散落一地的书籍中,她发现有好几本书的硬外壳里面掉出来很多一百元的钞票!

小兰告诉张老师,书橱“轰隆”一声倒下就已经把她吓坏了,然后又看到父母都铁青着脸埋头整理,知道自己闯了祸的她哪敢再问什么,只好一声不吭站在旁边听候发落。不过事后父母也没有责罚她,甚至提都没有再提,所以慢慢地她也就把这件事给遗忘了。

“我长大后在爸爸的书橱里翻书找书的时候,一次都没有再发现里面有钱,也没有发现家里有那么多的贵重礼品,所以我都觉得可能是自己记错了。可刚刚经过刚才的治疗后,这段记忆就像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又突然浮现在了眼前……”

至此,深埋在小兰心底里的秘密终于被张老师揭开了:张老师确定,这就是她长期紧张焦虑的根源。小时候的小兰无意中发现了家中很多不明原因的贵重礼品和很多的钱,得不到家人合理解释的她,虽然能够把记忆尘封起来,但是仍如一颗定时炸弹压在了她的心底。随后又在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把她心里那颗定时炸弹引爆了。

在幼稚、依赖的小兰眼中,父亲一直是她坚强伟岸的靠山,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现在却又把父亲和“罪犯”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本来就缺乏判断、处理各种问题能力的她,一下子思维混乱起来。生活在令他人艳羡不已的富裕家庭中,小兰心里反而燃起了强烈的“罪恶感”——因为这些都是靠“贪污”而获得的。

她因此而焦虑、不安,但是却无力去改变父亲做的事,也没有勇气告发,她甚至根本不敢把矛头对准自己的父亲。因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她,荫庇在父亲阴影中幼稚弱小的她,必须得依靠父亲为她遮风挡雨。然而就像附属品一般,享受父亲各种好处的同时,父亲的“罪责”也理所当然一一投射到她自己的身上。

只有通过惩罚自己,小兰的焦虑情绪才能找到发泄的出路,从而获得微弱的心理平衡。而偷窃,只是自己需要被惩罚的证明形式。就这样,“父债女还”,小兰通过偷窃,把潜意识对父亲的责难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但是颇具讽刺的是,每次小兰偷了东西被抓,却又还是父亲用“贪污来的东西”来为她“破财消灾”,结果她不仅没有惩罚到自己,却愈发地离不开父亲的荫庇,这更加重了她的罪恶感,使得她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心理越来越扭曲。

小兰在治疗时有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是爸爸偷来的!不是我偷的!”——张老师相信,这其实是她埋藏了很久很久的心声。

张老师找到小兰的父母,讲述了这次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并把张老师的分析结果也告诉他们。张老师的话说完,他们两个人却呆了半晌之久,特别是小兰父亲一脸的阴霾,不自觉显露出了心底的五味杂陈。他嘴唇微微翕动了两下,却什么也没说,最后只是深叹一口气,意味深长地问张老师:“那你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