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记忆的片段
14837200000007

第7章 我的梦之三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去读三国,看三国类的电视剧,那时的自己大概读懂的是人物的仁义忠奸,是沙场的激扬澎湃,还有那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最近不知何时又将三国翻起,此时不再像牛嚼牡丹那般读,我要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味,读出三国外的体会,也许这只是一种目标,毕竟对一个未经世事多少的青年来说,是多么的困难,但我对三国的痴迷不会亚于其他人。

我把品读三国分为三步:一为读三国、二为品三国、三为悟三国。读三国,读那东汉末年,纲断常分,天下大乱,世家门阀对寒门的压榨。其次品三国,品味三国众豪杰,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也有时势造英雄,英雄成就时势,汉末,天下三分,诸位豪杰俊才纷纷创霸业,天下良将、谋臣投入麾下,一代枭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曹孟德,旬氏八杰之中——荀攸荀公达,荀或荀文若,鬼才郭嘉,军师戏隆,这蜀汉政权也有一代哭君的刘大耳,过五关斩六将的号美髯的关羽关云长,长坂桥前喝退千军的猛张飞,也有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的赵云。而江东吴国,美公子周瑜羽扇纶巾,还有双瞳权君的孙权。最后悟三国,有人或许会问:三国吗?有什么可悟的,悟三国,是悟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皇朝,不可能万世长存,消亡是历史的选择,或许不同的只有那时间长短罢了。妄图长久存立,永不消逝是不存在的。前车之鉴,秦始皇帝为求长生,统一八方,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所以不要谋求永存,只求存在的价值。

翻翻三国志,看看三国演义,听听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个人身上都共存着魔鬼与英雄的两面,每每读到那些由文字构造的兵哥沙场,刀光剑影,战旗飘扬的场面,心中也不由地方涌现出澎湃的豪情。也许我们都幻想过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封妻荫子的功勋,做那卫霍、班固的壮举,为汉室中华而抛头颅散热徐,举三尺青锋,创万世太平。而当今的社会恰恰缺失的便是这样的豪情,为之惋惜。

说道三国,有人问我在三国中,我最中意哪位,我调笑道:当然是美女貂蝉啊!还有那才女蔡琰,洛神甄宓,当然还有大小二瞧喽!可是正式的回答这个问题时,答案变多了起来。有人说三国我独爱刘备,玄德公,说他为人仁义,待人真诚,视兄弟为手足,视女人为衣服,又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说道我不同意,三国豪杰当属曹操,曹孟德,虽有好疑之鄙病,但他却有治世之能,平乱世之功,前有为汉室谋求,刺董卓,招诸侯,十八路诸侯举兵攻董之壮举,后又平乱救驾还朝。并且在三国争霸之霸战争中,杀伐果断,举贤纳谏,有龙吞九州之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曹操的决心。

而刘大耳呢,他心机深沉,有哭才,假仁义,时常又做不明智之举,虽然古代女子身份地位不高,但是刘备是女人为衣服之举着实令人费解,不予以苟同。不得不说的是刘备是三国中虽战力不强,但是生命力却尤为旺盛,将“败不馁”发扬光大。他先投公孙,后投陶谦,得徐州,让徐州于吕布,又连曹灭杀吕布,最后三顾茅庐求的卧龙,兴于新野。在三国中吕布降董被冠以三姓家奴,而刘备呢他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投降多少次。有人说刘备仁义,我却不赞同,在刘备数次逃亡时,带领百姓逃亡,口中说着:表面看似仁义德行,往深层次想,带领百姓逃亡,一则会延缓时间,二则会使得百姓在逃亡的时候陨于乱军之中,最终能逃出者不及三分之一,这还是仁义吗?

三国之中的忠义,论忠则首推赵云,论义首推关云长。赵云在长坂坡上面对成群结对的追兵,面不改色,在其中杀进杀出,截江救阿斗,一身是胆。关云长,美髯公是也,其武力让曹操所动,欲招其在帐下,然面对种种诱惑的关羽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一心一意辅佐刘备。然而为义所缚的皇朝会是坚固的吗?我想不会。一个皇朝没有尊卑阶级,只是单凭一身义气,以义为绳,一情相缚,蜀汉王朝也因关羽、张飞的死而衰败。关羽何等自负,为何刘备不将其指出,促其改之,因为义气,因为是兄弟,不是属下,说了恐伤及兄弟之义,但最终也害了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有人看了三国,问了一个问题,君,何以驱天下。如果这个问题放在袁绍身上,他可能会答道:君以权衡驱之,这是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所想,他欲掌汉室大权,一生谋算,最终也不过让许攸背投曹操致官渡大败,自刎的下场:而将这个问题问向曹操,他可能会说;君,以其利驱天下,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大家有共同的利益才会同心同德,这也是为何三国之初,他的帐下聚集如此多的良将谋臣。如果让刘大耳回答:他则会说:君,以情驱天下。他不就是依靠哭出的情谊而谋取天下的吗?然,让太宗皇帝回答,却会不同意,他会说以民驱天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看了三国,领略了东汉末年,将近百年的兴衰变换,见识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看了三国,心中会涌出一股英雄梦,看过众多的小说,其中不乏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人物,在黄巾之乱中如彗星般崛起,在伐董之战中声名鹊起,以原著中曹操的做法,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屯田发展农业,以后世的种种经验而刺激经济的发展,训乱军队,练百战之病,聚天下名将谋臣,一统天下,这就是现在网文中常见的例子。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人塑造英雄的时代,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将星纷呈,也有鬼才、卧龙、凤雏、等一流名士,这是一个将梦寄托的世界,攻城略地,招将纳贤,成千古帝业。

有时,看完三国后,自己闭上眼睛,让思绪自由飞翔,降临到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否也会有一段精彩的经历啊!或许会成就一番功绩,或许凭借对三国脉络的发展而被招为谋士,幻想很多,但是当自己真真的降临时,或许生存也是问题,更不要说谋求天下了。

读三国,品三国,悟三国,看那三国风云变换,看那群雄风起云涌,看众谋臣,羽扇纶巾,出谋划策。

这是我的三国之想,也会我的三国之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