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14812300000006

第6章 军舰(1)

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

“林肯”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第五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以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名字来命名。“林肯”号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编号“CVN72”。

“林肯”号航空母舰上装备有“海麻雀”导弹和密集阵武器系统,载有约80架战斗机和支援机,其中大部分为FA-18“大黄蜂”和F-14“雄猫”歼击机,其余是EA-6B“入侵者”电子干扰机、S-3B“北欧海盗”反潜机、E-2“鹰眼”预警机等。“林肯”号航母编队系统比较完善,各类舰种协同作战能力超强。

1988年2月13日“林肯”号下水,并在1989年11月11日开始服役。

1990年9月“林肯”号转移到太平洋,1991年5月在海湾战争中前往波斯湾。

1992年初,“林肯”号支援了南方守望任务,监视伊拉克南方的禁飞区。

1993年10月,“林肯”号前往索马里的沿海地区,协助联合国在当地执行任务。

1995年4月,前往波斯湾,再次协助执行南方守望任务。

1998年6月,开始第四次部署任务,同样是前往波斯湾协助执行南方守望任务。

1999年,“林肯”号参与了几次美国海军的内部演习,接着再次前往波斯湾协助执行南方守望任务。

2002年7月20日,“林肯”号前往支援恒久自由行动,并再次支援了南方守望任务。

2003年,参加伊拉克战争,“林肯”号的机队和其战斗群一同参与了最初对伊拉克的轰炸行动和空袭。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时,“林肯”号正停留在香港,之后前往受灾严重的苏门答腊西海岸协助正在进行的国际性救济和救援行动。

2005年1月,“林肯”号离开了印尼。在公共海域,“林肯”号继续为印尼提供人道援助直到同年2月4日。

法国“戴高乐”级航空母舰

“戴高乐”级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第一种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采用核动力的中型航空母舰。

1980年,法国海军正式提出了代号为PA-88的航母建造计划,以取代舰体老化、设备较为陈旧的“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在接下来的4年中,法国海军通过技术论证,最终确定新型航母为核动力、中型、搭载固定翼飞机的新型航母,并以法国已故总统夏尔·戴高乐的名字为新航母命名。

和其他中型航母不同,法国海军没有为“戴高乐”级航母单独研制核反应堆,而是将两艘法国导弹核潜艇已经装备了的K-15型反应堆直接搬到了航母身上。这种“偷懒”的设计让“戴高乐”的航速比常规潜艇的30节速度还慢(只有28节)。

“戴高乐”级航母继承了法国军舰一贯的艺术特性,舰体光洁流畅,富有现代气息。为了迎合法国海军倡导的隐身性,“戴高乐”级从舰体到上层建筑全部进行了隐形处理,大大减少了雷达和红外线反射截面,堪称完美的“海上艺术品”。

由于“戴高乐”级航母的载机数量只有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一半,因此该航母只在轴向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安装了两部美国的C-13型蒸汽弹射器,最大弹射距离为99米,足以将法国海军所有现役飞机送上蓝天。由于C-13型蒸汽弹射器可以每隔20秒送一架飞机上天,航母上的40架作战飞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飞离母舰。

“戴高乐”级航母的标准载机方案是30~33架“阵风”M型战斗机、3架E-2C“鹰眼”预警机、4~6架“黑豹”反潜直升机,攻击能力直逼“尼米兹”级航母。此外,“戴高乐”级航母还装有多种以防空为主的舰载武器,其中“紫菀15”“西北风”防空导弹再加上舰载20毫米防空高炮构成了一道防空“天网”。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1983年2月22日,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11435级。“库兹涅佐夫”号航母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

“库”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2座30毫米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毫米炮4座,射程2500米,发射效率为3000发/分。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000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坐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身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2架卡-29RLD预警直升机。

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1998年7月25日上午,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12号军港码头彩旗招展,“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全舰挂满旗帜,而且挂着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盛大的航母服役典礼即将举行。上午11时,海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美国总统亲自主持这一次超级航母的入役庆典。

早在1988年6月“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就批准了建造合同,1993年11月开始铺设龙骨,1996年9月举行宗教仪式和洗礼,1996年9月下水,1998年5月进行高速巡航试验,1998年6月美国海军组织接收试航,同月底交付使用,直到1998年7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

“杜鲁门”号大胆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对舰艇的改造工作。该舰广泛使用光纤电缆,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布设IT-21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练系统和舰艇图片再处理装置等连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等。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装有3座八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4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和SPS-49对空搜索雷达。舰载机主要包括F-14战斗机、F-18战斗攻击机、“北欧海盗”反潜机、“鹰眼”预警机和“海鹰”反潜直升机等。

驱逐舰

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DDG-51“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在世界海军中可谓声名显赫。它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宙斯盾”系统并全面采用隐身设计的驱逐舰,武器装备、电子装备高度智能化,具有对陆、对海、对空和反潜的全面作战能力,代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最高水平,堪称尖端之舰、典范之作,是当代水面舰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该级首舰“阿利·伯克”号于1988年12月开工,1991年7月正式服役。这是一个兴旺的大家族,不仅建造数量大,而且型号也多,所以又分为几个子级(或称“批”):DDG-51Ⅰ型、DDG-51Ⅱ型和DDG-51ⅡA型,未来可能还将会有新的型别。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舰体和动力装置,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伯克”级驱逐舰装有“宙斯盾”作战系统,并采用整体装甲防护和隐身技术,具有同时对上百个目标进行探测并排序交战的能力。该舰有两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分别设有29~81个作战单元,可通用各种导弹90枚。另外,该舰有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在上层建筑前舷后端各有1座密集阵近防系统;舰首有1座单管127毫米舰炮;两舷各设MK32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1座;尾部有直升机平台,但没有机库。“伯克”级舰首次采用了“集中式保护系统”,装有三防装置。该级舰的另一特长是出色的适航性,舰体的长宽比只有7.5,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可以平稳航行。

“伯克”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6500吨,满载排水量8300吨,舰长142.1米,宽18米,吃水9.1米;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燃汽轮机,总功率9.2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20节时6000海里。

英国“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20世纪时,英国的8艘“郡”级导弹驱逐舰需要有新一级的驱逐舰来替换;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由原航母改装的两栖攻击指挥舰需要由新一代的驱逐舰护航。有鉴于此,1966年英国海军参谋部正式发布了设计新一代驱逐舰的要求,主要用于特混编队的区域防空,同时要求有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既可作为海军特混编队的成员,又可独立作战。“谢菲尔德”级舰应运而生。“谢菲尔德”级42型驱逐舰为高干舷平甲板型的双桨双舵全燃动力装置驱逐舰。它的线形船体是按在静水和风浪中具有最佳的巡航速度和最高航速设计的。主船体由主横隔壁划分为18个水密舱段,舰内设二层连续甲板,主横隔壁至2号甲板为水密结构。

42型舰的通信系统由ICS综合通信系统组成。第一批舰装备的是ICS-2A综合通信系统;第三批舰装备的是ICS-3综合通信系统;根据ICS-3综合通信系统开始装备舰艇的时间判断,第二批舰很可能既有装备ICS-2,又有装备ICS-3的,即前2艘装ICS-2,后2艘装ICS-3。

“谢菲尔德”级驱逐舰装备有1座MK-8型单管114毫米主炮、1座两联装“海标枪”中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门“厄利孔”20毫米单管炮、2座MK-32型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这些武器共同承担着反舰、反潜、防空和对陆的作战任务。另外,舰载4架“山猫”反潜直升机用于执行远程反潜任务。

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使命是攻击敌航母编队和其他大中型水面舰艇,在两栖作战中实施火力支援、保卫海上交通线和破坏敌军远洋补给等。中国也购入了几艘“现代”级驱逐舰。

生存能力是现代军舰决胜远洋的保障。“现代”级驱逐舰特别重视军舰的防护。它的舰体由高强度钢制成,15道横壁将舰体分隔成16个水密舱段,它能够保证任意相邻三舱进水而使军舰不致沉没。“现代”级驱逐舰继承了苏联优良的造船传统,整体结构十分牢固。

“现代”级驱逐舰采用了低噪声五叶螺旋桨。为了减少雷达截面积,该级舰除了上层建筑壁采用内倾方法建造外,还在舰体上涂敷了数毫米的吸波材料,减少了被敌方雷达识别的概率。

“现代”级驱逐舰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军官5平方米、士官3平方米、士兵2平方米的标准,并配有空调。“现代”级驱逐舰的生活环境可以算得上是“星级”旅馆标准。

“现代”级驱逐舰装有2座四联装“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有效射程达到120千米,可在海面20米的高度以美国“鱼叉”反舰导弹3倍的速度超低空飞行,只要一枚命中就可以让一艘8000吨级的大型战舰彻底丧失战斗力。

俄罗斯“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苏联“克里瓦克”级护卫舰是苏联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一种新型水面作战舰,为远洋反潜型,是苏联海军最大型的护卫舰,共有三种型号:Ⅰ型、Ⅱ型和Ⅲ型。

“克里瓦克”级舰采用宽体结构,提高了整个平台的稳定性,便于使用武器,携带的燃料及弹药均有明显增加。它与传统驱护舰的长宽比差别较大,达8.82∶1,所载弹药量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导弹装载量达44枚,续航力为4600海里)。该级舰采用了全燃动力装置,舰上共装有4台燃气轮机,2台为巡航机组,2台为加速机组。

该舰在载弹方面堪称世界“护卫舰之最”,仅导弹就有44枚,包括2座双联装SA-N-4型对空导弹发射系统,2座四联装SS-N-25对海导弹发射系统,1座四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系统,2座十二管RBU6000火箭深弹发射系统,2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巡洋舰

俄罗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

俄罗斯海军“基洛夫”级改进型“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于1998年加入俄罗斯北方舰队服役。该舰满载排水量24400吨,于1986年在波罗的海船厂开工建造,因资金不足,一再拖延,历时12年才建成服役。

该舰采用2座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锅炉。其中,2座核反应堆的总功率为58800千瓦,所产生的电能可以保障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需要。该舰的武器配备极强,有20座甲板下“花岗石”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96枚“堡垒”远程舰空导弹,128枚“匕首”舰空导弹,2座“瀑布”反潜导弹发射系统,6座“短配剑”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备和多管齐射的火炮系统以及3架卡27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