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于谈钱”的中国人
(代前言)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在想,现在市场上相关图书这么多,谁愿意翻看这本书呢?这本书的价值又在哪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在决定购买一本书前总要反复斟酌,除非确定它对自己是有价值的。“你希望我为你的书付钱吗?给我一个理由吧!”这是读者们对图书出版机构提出的一个挑战,无疑也是最合理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个合理要求,值得所有同道中人殚精竭虑地塑造图书价值,为读者朋友提供购买理由。
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在哪里呢?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羞于谈钱”的国度。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从生产生活方式来说,人们的普遍观念是“重农轻商”;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说,人们尊奉的是“勤于教子,耻于经商”、“君子不言利”、“重义轻利”。这使得“金钱”这个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被”异化”甚至“丑化”,追求金钱成为腐朽、堕落的思想。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虽然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羞于谈钱”仍然是人们的普遍心理,针对少年儿童的金钱和理财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片空白。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钱,担心跟孩子谈钱或者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会使孩子“钻进钱眼里”,或者给孩子造成阴暗、负面的心理影响。这使得很多孩子从小不能对金钱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花钱”,更谈不上规划钱,规划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然而,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社会,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作为一个天然的“消费者”来到这个世界。因此,与物质和金有关的教育——孩子的理财教育,便成为全社会,特别是每个家庭无法回避的一项任务。
现实,让人遗憾的是,即便对理财知识教育有如此迫切的要求,我们的大中小学校仍普遍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虽然近两年社会曾出现的“儿童理财体验活动”、“中小学生理财夏令营”等,也都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组织的商业性活动,能够普遍持续地对孩子进行相关理财教育的实践活动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