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
1464500000010

第10章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彻底扭转朝鲜战局(1)

1、“最后的攻势”

★作战时间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作战地区 西线:博川、安州、价川、球场、宁边、三所里地区;

东线: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地区

★作战目的

在第一次战役即将结束时,彭德怀即于11月4日,根据敌人可能重新组织进攻和我军疲劳、粮弹供应困难等情况,提出了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为此,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诱至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对其突然发起反击作战,务求全歼。

从1950年11月3日开始,美国当局为了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意图和寻求相应的对策,接连几天进行了磋商。他们经过磋商后认为,志愿军参战的意图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保护中国边防安全和鸭绿江的电力设施;二是从战略上牵制和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消耗战;三是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半岛。同时认为,这三种可能,又以第一种可能为最大。

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在建国伊始、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不敢同美国大举较量;而且认为当初“联合国军”退守釜山滩头的有利时机和仁川登陆的关键时刻中国均未出兵,而迟至“联合国军”迫近朝中边境时才出兵,也表明中国无意同美国大举较量。再加上志愿军结束第一次战役时没有进行深远追击,他们更以为这种判断不会有错。不过他们又因为估计中国东北地区可能集结有庞大的军队而感到不安。

基于上述判断,他们认为采取对策应以加强侵朝战争为前提,特别是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扩大战争规模。麦克阿瑟认为,中国的大队人马和物资自中国东北地区涌过鸭绿江,将有被“联合国军全部歼灭的危险”,因而要求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基地和鸭绿江上的一切桥梁,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投入朝鲜战场。

这时,英、法等国也在揣测中国出兵的意图和寻求对策。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是中国人迫使美国停止对重建欧洲的援助的诡计”。因此,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害怕扩大朝鲜战争的规模,反对轰炸中国东北地区,认为那样做有挑起世界大战的危险,主张在鸭绿江两岸设置“缓冲地带”,尔后寻求政治解决。

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从维护其称霸世界的战略利益出发,最后确定在未完全判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意图以前,在军事上,继续坚持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原定计划,批准麦克阿瑟“在军事方面可以相机行事”,并批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在政治上,向英、法等国重申“无意于扩大冲突”,也不放弃“在欧洲所承担的义务”,并通过瑞典、英国向中国试探,图谋以所谓“保护中共利益”为诱饵,换取中国坐视其侵占整个朝鲜。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批准麦克阿瑟在军事方面可以相机行事,正符合麦克阿瑟的想法。因为他早在“联合国军”开始向清川江以南撤退时,就在着手制订发动一次“最后的攻势”的计划。

麦克阿瑟的计划是: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查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力和行动企图,同时以航空兵摧毁、封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随后,即发起攻势,以美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以美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两军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衔接后,围歼在朝鲜北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尔后再向朝中边境推进,并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抢占全朝鲜。

为了实现上述计划,麦克阿瑟将担任警卫汉城和“清剿”其后方朝鲜人民军任务的美第9军第25师,新到朝鲜的土耳其旅、英第29旅调到西线;将从美国本土调来的美第3师调到东线。这样,“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前线的地面部队已有5个军13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共22万余人,比志愿军进行第一次战役时增加了9万余人,而且主要是美军。空军也增加了2个新式喷气战斗机团,各型飞机增加到1200余架。

麦克阿瑟对他计划的攻势非常乐观,要以此一战“消灭最后一批残存的北朝鲜人民军,平定朝鲜半岛”。当“联合国军”发动攻势时,麦克阿瑟还飞临战场督战,向他的部下宣传这次攻势是“最后的攻势”,战争“在两星期内就会结束”,有些部队可以“回家过圣诞节”。因此,这次总攻势也被称作“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2、彭德怀的一步诱敌妙棋

彭德怀司令员于11月4日第一次战役接近结束时,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提出了对战局的发展及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的见解。他说: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对稳定朝鲜北部人心,使志愿军站稳脚跟,坚持继续作战是有意义的。但消灭敌人不多,志愿军实力未完全暴露,敌人还可能重新组织反攻。而志愿军部队在敌机袭扰下粮弹运输也已发生困难,且寒冬将至,长期露营,难于保持战力。因此,“拟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让其深入后歼灭之”。

毛泽东对彭德怀提出的方针、部署表示同意,同时指出:下一步作战,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志愿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战线推到元山至平壤一线,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才能对长期作战有利。另外,毛泽东还通知彭德怀,已命令集结在济南以南地区的第9兵团立即入朝,全力担任江界、长津方面的作战,以求转变东线战局。

在此以前,10月2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到山东第9兵团驻地,对该兵团干部作了抗美援朝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指出:美国侵略者不顾我国警告,越过“三八线”,直趋朝中边境。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为加强入朝参战的兵力,中央军委决定第9兵团立即入朝。他要求第9兵团部队以旺盛的战斗意志,肩负起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光荣任务。

11月5日,志愿军领导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定了迎敌再进的部署:西线各军分别以主力控制新义州、龟城、泰川、云山及熙川以南新兴洞、苏民洞、妙香山地区;而各以一个师分别置于宣川、南市、博川、宁边、院里、球场地区,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如小敌进攻则歼灭之,如大敌进攻则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向敌侧后转移,以便配合主力消灭之。东线第42军主力仍置于古土里、旧津里、赴战岭地区,以一个师位于宁远,并以该师1部位于德川向阳德方向游击活动。

为配合彭德怀的诱敌行动,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也仅仅让新华社以“朝鲜北部某地”的名义在国内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参加下,朝鲜人民军获得重要胜利,11天歼敌6000余人,收复广大地区。”

为了迷惑麦克阿瑟,不让其发现中国的出兵意图和参战实力,连这份为鼓舞国内人民而发的新闻都大大缩小了战果。

一连串的欺敌措施采取后,志愿军的将帅们焦虑地观察着麦克阿瑟的反应。

“太慢了,进得太慢了。”彭德怀看着地图摇头。

“是啊,11月6日敌人开始进攻,东西两线10天仅分别前进9至16公里,距我预定歼敌地区还远啊。”解方点点头。

“可能是112师在飞虎山把沃克顶得太狠了,吓住他了。”洪学智分析。

将帅一合计,彭德怀断然下令:“电令各军,再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反击,大步后撤,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麦克阿瑟上钩了!

中国军队一退再退,乐观主义者、情报处长威洛比更加乐观了:“来的只是义勇军,已经证实的中国师,实际战斗力相当于一个营。”有人当即问他,“云山周围已证实有3个师,按你的估计其实际兵力可说是3个营。那么,为何第8骑兵团失败得那么惨?”威洛比神气活现地解释:“因为该团缺乏警惕!为少数敌人果敢的奇袭所压倒,在暗夜中陷入溃败!”

麦克阿瑟傲慢地宣称:“(中国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他自以为所实施的空中战役已使中国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已入朝部队则被炸得支离破碎、彻底溃散了。

错误的判断导致了错误的行动,麦克阿瑟又开始盲目冒进了。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已进至“攻击出发线”,完成了战役展开。

22日、23日,麦克阿瑟继续大举北进。他是如此轻敌,以至于中国军队甚至仅靠收听美国、日本、韩国的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哪支敌军进到何方,目的地是何处。而中国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直到30年以后,美日军界的主流看法还认为率军入朝作战的是林彪、黄永胜。

24日,彭德怀在地图前微笑着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计划。彭德怀使出中国兵学几千年积淀的精髓,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西方军界巨擘麦克阿瑟不识厉害,终于一头钻进彭德怀东方式战略战术的陷阱。

3、攻防两军的兵力部署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于11月21日完成战役展开,其兵力部署是:

美第24师进至博川西之嘉山,南第1师进至博川北之长新洞;英第27旅进至龙山洞;美骑兵第1师进至宁边北之立石;美第2师进至球场南之江亭;南第7师由军隅里地区东移德川、龙门山;南第8师进至宁远及其以北,美第25师、英第29旅、土耳其旅也相继由二线前调。

东线敌军美陆战第1师进至下碣隅里以北;美第7师主力进至丰山,其先头团进至鸭绿江边之惠山镇,南首都师进至清津以南之永院洞;南第3师正进犯合水;美第3师进至咸兴、永兴。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全部转至预定的集结地域。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军主力已分别转移至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以北及宁远东北地区。东线第9兵团第20军已到上养里一线,第27军已到达旧津里地区,第26军进至厚昌江口地区。至此,第9兵团3个军12个师已全部秘密地完成了战役集结(该兵团开进和集结的行动,不仅未被敌发动的空中战役所阻止,而且也未被敌察觉。因此,美舆论界人士惊叹为“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志愿军主力完成集结之后,各部队均抓紧时间进行了战役准备:总结初战经验,进行战役动员,组织各军侦察部队深入敌后破坏交通、侦察敌情地形,以及组织后勤保障(准备了5至7天的生、熟给养,一个到一个半基数的弹药)等。同时志愿军还释放了100名战俘,以瓦解敌军,扩大志愿军政治影响。

西线敌人进抵其“攻击开始线”后,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判断英第27旅可能向新义州、美第24师可能向朔州、美骑兵第1师可能向碧潼或昌城、美第2师可能向楚山、南第2军团所属3个师(第6、第7、第8师)可能经熙川向满浦等地进攻。

为歼灭进犯之敌,志愿军首长于21日下达命令,准备在西线南第6、第7、第8师进到熙川以南妙香山、下杏洞之线后,首先以第38、第42军和第40军一部,分从该敌之东西两翼实施侧后攻击,歼灭该敌,并在占领德川、宁远后,分向军隅里、三所里方向攻进,断敌退路,以打开战役缺口,造成整个战役扩张战果之战机;得手后,即集中主力攻歼清川江西岸之敌,视情况或先歼灭美第24师于龟城、泰川地区,或先歼灭美骑兵第1师、美第2师于温井以南利洞、龙浦洞之线。

在东线,我第9兵团准备以第20军、第27军歼灭美陆战第1师第5、第7两团于长津湖地区,得手后再歼灭美第7师1部;第26军暂留厚昌江口地区(因前方粮食困难),准备阻击可能沿鸭绿江西进的美第7师和随时投入第一线作战。

23日,西线,南第7、第8两师进抵德川、宁远线,并继续向北推进;南第6师由价川地区东移北仓里、假仓里;美第2师已接替南第6师价川地区防务(球场至德川以西西仓线);美骑兵第1师、第24师、英第27旅及南第1师均已进至球场、龙山洞、博川线。东线,美陆战第1师主力和美第7师1部已分别进至柳潭里、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地区;美第3师第65团及南第3师第26团已东移宁远东北横川里、社仓里。

中央军委根据这一情况(特别是西线情况),于是日21时电示志愿军,指出:我在清川江东岸发起进攻后,美第2师、骑兵第1师有向东增援的可能。如该两敌东援,我位于清川江西岸之第39、第40军均难达到配合第42军、第38军歼灭南第7、第8两师之目的,因而可能影响到下步的作战。

同时,也将因第42军、第38军所形成的迂回突击力量不够,使战局难以发展。因此建议:以第40军东进与第38军靠拢,增强我军左翼的突击力量。而以第42军3个师全部首先歼灭宁远地区之南第8师,然后向孟山、北仓里进击南第6师,以第38军全力首先歼灭德川地区之南第7师,以第40军对付球场、院里方面可能向东增援之美2师和骑1师,以保证我第38、第42军首先歼灭南第7、第8两师,并对下一步对美敌作战造成战役迂回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如果第40军东移,则同时应令第39、第66、第50军向前推进至适当地区牵制美2师、美24师等东援。在东线歼击美陆战第1师第5、第7两团的部署中亦应加强向敌后迂回的力量。

志愿军首长根据军委上述指示和当时敌情的变化,决定将歼敌部署作如下调整:第38、第42军由韩先楚副司令员直接指挥,首先分别歼灭德川、宁远、孟山之南第6、第7、第8三个师;第40军东移新兴洞、苏民洞以北地区,以一个师接替第38军第112师防务阻击敌人,主力向杜日岭、西仓(德川西)插进,阻止美军东援;第40军东移后,第39、第66、第50军亦逐次东移,逐次接防,保持战线的完整,当我发起进攻后,积极钳制和抓住各自当面之敌,并求得歼敌一部。

同时,令东线第9兵团以一个师围歼社仓里、黑水里之南第26团,得手后向黄草岭以南之上、下通里攻击,并阻敌北援;另以一个师向黄草岭、堡后庄(美陆战第1师指)攻击,得手后协同主力围歼古土里、柳潭里地区之美陆战第1师第5、第7两团;第26军亦前出至长津地区集结,准备围歼可能西援的美第7师,并准备向丰山一带美军进攻。我军进攻时间,西线为25日黄昏,东线为26日黄昏。

遵照以上部署,志愿军各部队一面抗击敌人进攻,一面积极地进行临战准备。

4、毛岸英牺牲详情

11月25日,这是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发起的日子,但也是一个令毛泽东、彭德怀、志愿指战员乃至中国人民痛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地沉睡在了朝鲜的国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