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恨交织话烟草
14615600000017

第17章 烟与名人(1)

倡导种粮禁烟的雍正皇帝

清世宗胤禛(1678~1735)是继康熙之后的清代第五位皇帝,他的年号为雍正,所以又称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为爱新觉罗氏,满族,是圣祖(即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帝1722年~1735年在位,共计13年。

提起雍正皇帝,人们可能会想到他比较残暴,因他在即位后,即杀死了与他争位的诸位弟弟,还有的被长期幽禁或被削籍,并将其父的许多亲信贬斥,还禁锢和杀害了当初辅佐支持他的隆科多、年羹尧等大臣政要。

然而雍正帝仍不愧是一位勤于政事,有一定治国韬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人口的增长已大于粮食的增长,这一点曾使他认为是件事关国民生存的大事。当时米价不断上涨,“闽、广之间颇有不敷之虑”,良田地上之所产如旧,而民间之食者愈多,所人不足以供,在市场上米少而且价格昂贵。于是雍正帝一方面提出“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一方面要求节约粮食。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雍正帝处于“民以食为天”的考虑,决定禁止烟草的种植。在《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述了雍正帝在雍正五年(1727年)关于禁止种植烟草的谕旨。雍正帝认为:烟叶这东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毫无裨益,然而要种植它,却又必须择其肥饶的良田,这样对农业就更为不利,对百姓就更加有害。然而有的人却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从民要吃饭这个长远之计去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如不给他们讲道理,宁要令其舍多取寡,弃重就轻,必非情之所愿,是很难办到的。即使让地方官对种烟者绳之以法,强行制止,恐怕也会滋生出一些事端来。因此,他主张要做好百姓的工作,讲只有种植粮食才是事关身命的大事,而其他(包括烟草)则皆不足恃。

雍正帝尽管没有用刑律的办法解决禁烟的问题,但他所采取的上述办法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爱吸水烟的慈禧

慈禧太后嗜好众多,有一项是喜嗜水烟,在故宫的博物馆内还藏有她用过的水烟袋遗物。据清内务府档案册记载,在慈禧的随葬品中有铜水烟袋、银水烟袋和银潮水烟袋。吸水烟也是一种高雅的嗜好,见过水烟袋的人大都知道,水烟袋造型奇特有趣,多以黄铜和白铜为制作材料,也有锡制和银制的。它主要由烟管、吸管、盛水斗、烟仓、通针、手托等构成。烟管一头为烟碗,其下连一细管,伸入水斗的水中,这一部分往往放在最前面,吸管一般长30厘米左右,也有更长的。位于烟管之后,或并列,或稍有间隔,上端向后弯曲,便于吸烟,下端便插入水斗,但在水斗的水面之上。累管、吸管、水斗一般为一整体。烟仓多为桶形,上均有盖,以防烟丝风干。手托主要起连接作用,水斗部分与烟仓都是插在其中的。一般系整体铸成的,考究的水烟袋,或雕、或镶宝石、或嵌墨银、或烧珐琅等。其纹样有花、鸟、草、虫、鱼,亦有吉祥图案、诗词联句等,加上有趣的造型,遂成吸烟者把玩之物,成了一种名贵的工艺品。那烟具一头进气,一头吸食,两头上翘,中间一处贮水、装烟,吸食时,烟气穿过贮水的地方,既可滤掉一些烟气中的杂质杂气,还能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响,犹如鸟啼凤鸣,听起来倒也十分悦耳。烟具的高雅贵贱之分,既在于质料,也在于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作为太后,慈禧的烟具自然都在上乘之列。

近年,随着反映慈禧太后生活影视作品的增多,人们时常看到她边吸着水烟,边操纵着政事的场景。那一阵阵的“咕噜噜”的声响之后,余音袅袅,烟云缭绕,把慈禧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云雾之中。那一项项残酷的政令,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云如雾地喷吐而出。

慈禧为何不闻吸鼻烟、旱烟,不去玩赏那剔透玲珑的鼻烟壶,而唯独钟情于水烟呢?大抵有四点:一是,出于太后本人的嗜好,生来喜嗜此物;二是,区别于众多有吸食旱烟的男人,包括明清以来的皇帝和宫廷的大臣们;三是,太后为满族人,满族人像其他吸食烟草的少数民族一样,闻吸鼻烟和水烟的人所占比例,要远多于汉族人,这大概是生活习性和爱好所致。蒙古人习惯闻吸鼻烟,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吸烟点火而引起火灾;四是,吸水烟既高雅,又卫生,既能过瘾,又能增添几分的闲情逸致。

当时宫廷吸烟分为水、旱、潮和鼻烟4种。水烟的原料主要以兰州皮丝、青丝、幼丝(以上皆烟叶切制成丝之名称)燃吸之。

慈禧太后吸烟,必须有人侍候,端茶点烟之事,都有小太监精心去作。据记载:当主子要吸烟的时候,太监须跪在地上,把仙鹤腿水烟袋用手握紧,站在那里捧在手里,随时装烟,吹点火的纸媒儿。还要掌握好点烟的时间。什么时候吸烟大体也有其规律,但也有破例吸食的时候。

胡耀邦与烟草企业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分别到许昌县、许昌烤烟厂、许昌卷烟厂、襄城县视察工作。

9月25日上午,胡耀邦等来到许昌县俎庄青年试验场,详细询问了烟叶的产量、施肥情况,指出“要把措施搞足”。下午,胡耀邦和许昌市、县300多名团干部、青年一起到许昌县河街参加深翻土地劳动。

9月26~27日,胡耀邦到许昌烤烟厂视察,听取了副厂长刘逵的工作汇报,参观了复烤生产车间,询问了烤烟生产出口任务的完成情况。许昌烤烟厂是全国三大烤烟厂之一,青年工人占85%以上。当他了解到厂里的团员、青年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非常高兴,称赞烤烟厂不仅生产搞得好,共青团的工作搞得也很有特色。他风趣地说:“你们‘烟叶王国’的人真不简单,种的烟比我胡耀邦两个人都高,烤的烟也好。”在青年工作座谈会上,他就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发挥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当好党的得力助手的问题,做了激动人心的报告,他勉励大家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胡耀邦热情洋溢的讲话,谈笑自如的风度,朴素近人的作风,使大家深受鼓舞。二车间团支部书记张玉珍拿来日记本,说:“胡书记,请给我们题个词吧。”胡耀邦愉快地接过日记本,挥笔写下了“作共产主义建设者”。胡耀邦在烤烟厂视察活动将近两天,每天不是到生产车间,就是和团员、青年座谈。即将结束视察时,他和厂里的团员、青年合影留念。

9月27日下午,胡耀邦从烤烟厂来到许昌卷烟厂,参观了卷烟生产过程。在厂会议室,厂业余宣传队为胡耀邦表演了河南坠子。之后,听取了厂领导的工作汇报。在和团员、青年座谈中,胡耀邦同大家一起高唱革命歌曲。

9月27日晚上,胡耀邦不顾视察的劳累,召集在许昌县农村做基层工作的团干部座谈。当人们称他“胡书记”时,他说:“不要称胡书记,应该称耀邦同志。”他还诙谐、风趣地说:“我这个人很好认,身高不过5尺,体重不过百斤。”他和大家座谈了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农村工作中发挥团员、青年的突击队作用问题。他鼓励基层团干部要积极带领团员、青年学习新技术,为争取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做贡献。座谈中,他让烟、倒茶,就像谈家常一样,一直座谈到夜里11点钟。为了不影响他第二天的工作,在人们的几次催促下,胡耀邦才和大家握手道别。

郑板桥与《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

在中国烟草文物中,刻有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手迹的《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引人注目,这一出自著名书画家的石碑,堪称中国烟草文物第一碑。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元年(1737)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因请赈济民冒犯豪绅,为上官所斥而罢归。

《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立于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十一年(1746),郑板桥由范县调任潍县,恰逢水、旱大灾,饿殍遍地,他体察民情,忙于赈济救灾,著名的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是到任后不久写出的。因县城年久失修,郑板桥到任第三年又开始修筑城墙,他动员全县士绅出资,本人也捐出三百六十千钱,这笔捐款相当于他半年的官俸。他的身体力行带动了一批乐善好施的士绅,共捐银八千七百八十六两及若干粮食。城墙完工后,部分土城依然存在隐患,一批烟行商贩又捐钱二百五十千钱(折合纹银近三百六十两)修补土城。烟商虽然捐资不多,但其志可嘉,为表功彰德,郑板桥亲自写了《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碑文并勒石,规定今后该县的烟草,一律由出资修城的众烟行专卖,以后不再批设烟行,如发现有私卖烟草者,举报者可执碑文报官,对违规者“重责重罚不贷”。

碑文不长,兹引录如下:

乾隆十四年三月,潍县城工修讫,谯楼、炮台、垛齿、碑貌焕然一新,而土城犹多缺坏,水眼犹多渗漏未填塞者。五六月间,大雨时行,水眼涨溢,土必崩,城必坏,非完策也。予方忧之,诸烟铺闻斯意,以义捐钱二百五十千,以筑土城,城遂完善,无复遗憾,此其功岂小小哉。

查潍县烟叶行本无经纪,而本县莅任以来,求充烟牙执称者不一而足,一概斥而挥之,以本微利薄之故。况今有功于一县,为民保障,为城阙收功,可不永革其弊,以报其功、彰其德哉?如有再敢妄充私牙与禀求作经纪者,执碑文鸣官重责重罚不贷。

有人认为,《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是郑板桥表彰捐资义举、赏罚分明、治县有方的物证。但细想一下,郑板桥立此石碑似乎是一时冲动、诗书风流之举,对后任官员并没有多少约束力,因此不很妥当。以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此碑更是有失偏颇,有不正当竞争之嫌。

从碑文来看,当时的烟行利润不像今天这样丰厚,属于薄利,为了保护这些烟行的利益,因此永远禁止再设烟行。郑板桥在任上,当然不会有人再开设烟行,但后任官员又有几人会买他的帐呢?

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措施则可看成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因为有了这块石碑,烟商们可世世代代垄断经营,这岂不是不正当竞争?

这一石碑保护潍县烟商经营了多少年尚不得而知,但笔者猜想肯定长不了,因为4年后郑板桥即因得罪豪绅而被罢官,后任又有几人能维护一位罢职县令不甚合理的清规戒律呢?

对一位封建时代清正廉明、享有盛誉的县令,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他完美处事。在此不管怎样,这一石碑可看作是记录郑板桥修筑城墙、为民办事的政绩纪念碑。

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郑板桥以“六分半书”名闻天下。观此碑文虽然以“六分半”入书,但布局工整谨饬,并非其常用的“乱石铺街”布局,属珍稀遗作,因此,此碑又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

国画大师齐白石与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1957)年轻时吸烟,一度烟瘾还较大,后听从朋友劝告彻底戒了烟,成为烟文化中的一桩佳话。

1.制作牛角烟盒

齐白石14岁学木匠,15岁开始拜著名的雕刻木工周之美为师,学习木雕。周之美吸烟,齐白石经常买水烟或旱烟孝敬师傅。大约20岁时,齐白石的工艺已非常出色,除木雕外,他还经常制作一种水牛角样的烟盒子,这种烟盒既能装水烟条丝烟,又能装旱烟叶子,工艺精细,携带方便,很受烟客欢迎。常与烟客交往,齐白石自己也爱上了吸烟,他经常将卖牛角烟盒的钱用来买烟,配齐了旱烟管、水烟袋,俨然一个老烟客。

2.诗友劝阻

1895年,31岁的齐白石参加了湘潭罗山诗社。其时,齐白石在画坛已享有盛誉,诗、书、画、印四艺皆绝。一次,诗社社员聚会,齐白石提议起草社章,诗友们均表示赞成。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议论开了。说到不打麻将、不谈女人等条时,齐白石都表示同意。当有人提出不嗜烟酒这一条时,齐白石却沉默不语,大家知道他嗜好烟,就不难为他了。过了几天,诗友们又组织登山,途中,一位诗友突然发问:孔老圣人最爱好什么?诗友们各抒己见,但说不出权威结论。这时,一位诗友突然语出惊人:“我看孔老圣人最爱吸烟!”

此语一出,众人迷惑,因为印第安人14世纪才发现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更迟,孔子时代还根本没有香烟,他怎么能爱上香烟呢,岂非天方夜谭?

看到众人不解,这位诗友慢慢道出了原委:“去年我去王秀才府上拜年,见到他在孔夫子灵位上贴的一副对联:‘茶烟待人客,笔墨不当差’,据说请他作文写字的人实在太多,他贴出这一对联,意思是他常以茶烟待客、自用,希望求文求字的人能出些茶烟钱。王秀才是孔夫子门生,门生吸烟,作为老师的孔夫子当然喜爱香烟了。”一席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3.赋诗戒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了这位诗友讲的故事,齐白石深有感触地说:“不瞒诸位,我吸烟已有十多年历史,平时写诗、作画都喜欢吸几斗水烟,现在大家这样诚意劝我,我一定要把烟戒掉。”

齐白石一边说,一边从口袋中掏出精美的烟盒扔到山溪中,并口占一联:烟从水上去,诗自腹中来。

众诗友为齐白石的举动拍手称好。

从此以后,齐白石再也没有吸过烟。

蒲松龄和他的旱烟袋

提起蒲松龄,人们便想到了这位清代著名小说家的小说集《聊斋志异》,想到了他笔下那栩栩如生的由鬼由狐而幻化成的人。蒲先生正是用这种手法在《聊斋志异》中,着力刻划了:一是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政治,鞭挞了贪官污吏恶霸豪强的残酷与贪婪;二是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弊端;三是描绘了男女之间那曲折动人的恋爱故事。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写了一幅对联,联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判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幅共计16字的短联,集中而概括地对蒲松龄的小说创作,作了既有高度又很贴切的评论。

作为小说家,蒲松龄喜爱用烟袋吸烟。“文革”期间,蒲松龄的墓被红卫兵挖开,在陪葬品中,有蒲松龄当年使用过的烟袋,后很快被收缴珍藏于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陈列馆内。他用的烟袋,烟管大约长二尺,在烟嘴下垂着一个装有烟丝的烟布袋。他生前时常是旱烟袋不离身,不离手。在蒲松龄纪念馆内,还陈列着他叼着烟杆吸烟的画像。

蒲松龄的吸烟,不仅仅是自己的嗜好,还是他收集创作素材的一个工具。据有关资料介绍,蒲松龄为了收集有关鬼呀、狐呀的民间故事,常常于山东潍坊蒲家庄柳泉水井旁设置桌案长凳,接待过往行人。免费让来往过路的行人吃茶,同时也让会吸烟的行人吸一吸自己的烟,意在请行人给提供一些他创作所需要的故事素材。我们可以想象,蒲松龄时常是在殷勤亲切的情景中,给人沏茶敬烟,倾心地聆听,不停地发问和不停地记录着一个个曲折而生动的故事,沏茶敬烟也自是蒲先生为《聊斋志异》素材的提供者 — 口头文字传播者的一种报酬。

烟袋及吸食旱烟成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中须臾不可离开之物。也可以说,品茗 — 吃烟 — “闲聊”,是《聊斋志异》这部不朽著作素材产生的主要方式。

鲁迅的烟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