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14599500000094

第94章 常见外科疼痛门诊(2)

由于脊椎局部的解剖、生理特殊性,临床表现的腰痛和腿痛常常互为因果,或同时并存。腰腿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痛症,腰腿痛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而是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状和主诉。

一、腰部韧带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是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多因脊柱突然猛烈前屈,使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过度牵拉而造成。

[问诊要点]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者。

2.询问患者的工作环境,有无长期弯腰工作,使韧带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若有则易导致韧带损伤。

3.疼痛主要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脊柱前屈时加重,后仰时减轻。

4.急性损伤时患者常可感觉有一突然响声。

[体检要点]1.棘上韧带损伤时压痛多局限在一个棘突,局限而表浅;棘间韧带损伤时在棘突和棘间均有压痛,且多为深压痛。

2.棘上韧带损伤者在韧带断裂之间隙可有凹陷感。

3.腰椎前屈压痛更明显。

4.无明显脊神经根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1.X线、CT检查有助于排除椎间盘突出症。

2.韧带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要点]1.有腰部损伤病史。

2.有腰部局部疼痛及局部压痛。

3.腰椎前屈疼痛或压痛加重。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患者的职业或工作性质。

2.描述疼痛的起因。

3.记录局部压痛有无向下肢放射。

4.X线、CT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方]1.急性损伤、症状较轻者,可卧硬板床休息或仰伸位石膏背心及腰围固定6—8周。

2.慢性损伤患者以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为主,内容包括休息,局部热敷,物理治疗等。

3.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予以局部阻滞治疗,处方:

0.5%—1%利多卡因2—3ml+曲安奈德2.5mg,用法:病变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处做局部浸润4.对症状严重者可行手术探查及修补术或韧带切除后局部脊椎融合术。

二、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指腰部软组织因慢性、损伤性病变所引起的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是慢性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病因常见有:(1)长时间强迫体位负重,使腰肌持续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造成腰肌损伤,可使局部软组织出现充血及渗出等炎性反应;(2)腰部急性损伤后腰肌受损的组织未能完全恢复,使局部组织对正常活动和负荷承受力下降,进而产生慢性劳损;(3)不利的环境因素使腰肌局部受潮着凉,女性更年期内分泌紊乱也可以是易患本病的诱因。

[问诊要点]1.曾有过劳、损伤或腰部外伤史。

2.询问疼痛特征:本病为持续性隐痛、酸痛、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范围不局限,常出现在两侧腰肌、腰骶部,有时可涉及臀部或下肢。

[体检要点]1.在疼痛范围的软组织处可找到不固定的压痛点,劳损肌群触之有紧张感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2.直腿抬高试验可以阳性,但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阴性。

[辅助检查]1.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均为阴性。

2.X线检查常无明显脊椎病变。

[诊断要点]1.有诱发本病的病史。

2.病史及体检所见符合上述特征。

3.X线摄片、CT无椎间盘突出;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均为阴性。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起病的缓急。

2.疼痛的程度、范围及与劳作和休息的关系。

3.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方]1.加强劳动卫生指导,注意劳动中的体位和姿势,围宽腰带护腰,并行腰背肌锻炼,以“飞燕式”为佳,坚持每日锻炼,逐渐增加强度,同时也需要做一些腹肌锻炼,如屈膝仰卧位做仰卧起坐。

2.超短波、低频波或磁疗等物理治疗。

3.针灸治疗。

4.药物治疗,处方:

(1)双氯芬酸,25mg×30片,用法:25mg,口服,一天3次

或,塞来西布,100mg×6片,用法:100mg,口服,一天2次

(2)曲马多,50mg×10片,用法:50mg,口服一天3次

(3)苯丙氨脂,0.2g×30片,用法:0.2g,口服,一天3次

或,氯唑沙宗,0.2g×30片,用法:0.2g,口服,一天3次

(4)双氯芬酸二乙胺盐,20g×1支,用法:2—4g,局部揉擦,一天3—4次

5.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局部神经阻滞,处方:

0.5%利多卡因1—2ml+曲安奈德2.5mg,用法:局部多处痛点浸润阻滞每7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

三、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也称为腰背筋膜纤维织炎。这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的痛症,除好发于腰背部外,也可发生于四肢等活动频繁的肌肉群。

[问诊要点]1.询问工作环境,本病多发于寒冷、潮湿地区野外作业者。

2.询问疼痛的特征,本病之疼痛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其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为明显。疼痛晨起明显,日间轻,傍晚加重。

3.病程长,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

4.患者常能在广泛的痛区明确指出最痛点(末梢神经卡压征)。

[体检要点]1.在患者明确指出的最痛点上按压时,疼痛向邻近部位扩散。

2.在腰背痛区深部可触及大小不等之硬结或“脂肪瘤”样结节(又称筋膜脂肪疝),此处加压常伴有放射痛。

[辅助检查]无特异性的检查,但X片、CT及抗“O”等检查可作为排除其他疾病的手段。

[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病程、症状及体征对本症诊断并不困难,一般无需做影像学检查。

2.应注意与增生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后者X线摄片常有腰椎器质性病变。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描述疼痛发作的特点及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3.记录体检时有无明确的压痛点或压痛结节。

[门急诊处方]1.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加强户外活动和腰背部肌肉锻炼。

2.经上述治疗,疼痛仍不缓解者,可行药物治疗,处方:

(1)双氯芬酸,25mg×30片,用法:25mg,口服,一天3次

或,消炎痛,25mg×30片,用法:25mg,口服,一天2次

(2)维生素B1,100mg×10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

3.除上述治疗外,尚可采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针灸等物理治疗,有条件的可进行水疗。

4.针灸疗法。

5.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行局部痛点阻滞,处方:

0.5%利多卡因1—2ml+曲安奈德2.5mg,用法:局部多处痛点浸润阻滞每2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

6.发生筋膜脂肪疝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四、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增生性脊椎炎,本症为退化性脊椎病的一种表现,与椎间盘变性关系密切,好发于腰椎和颈椎。病因多为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使椎体边缘及小关节反应性骨质增生并形成骨刺,严重者骨刺直接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腰骶部神经痛。多见于男性,好发于40—50岁。

[问诊要点]1.了解疼痛特征性,本病为慢性腰部钝痛、酸痛或僵硬感,起病缓慢。

2.疼痛有无规律性,本病一般于晨起疼痛,稍活动后减轻,受凉或劳动后疼痛加重。

3.若骨刺侵入椎间孔引起椎间孔狭窄,可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即坐骨神经痛。

4.若骨刺侵入椎管内,可引起椎管狭窄,出现腰部疼痛、间歇性跛行、腰部能屈不能伸、行走困难等症状。

[体检要点]局部压痛,腰脊柱活动时可诱发疼痛,为此病人可处于某种强迫姿势以减轻疼痛。

[辅助检查]X线摄片常显示椎体边缘有唇样骨赘,受累较重的椎体呈滑车状变形,椎间隙变窄,斜位片可见关节突增大,关节间隙变窄,骨刺甚至可突入椎孔内与椎弓根接触而形成假关节。

[诊断要点]1.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疼痛特征及X线、CT检查。

2.排除下列疾病:

(1)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呈放射状,疼痛牵涉至臀部、大腿后、小腿外侧,X线摄片和CT、MRI可鉴别。

(2)腰背肌筋膜炎多发于寒冷、潮湿地区野外作业者,腰背痛区深部可触及大小不等之硬结,X片、CT等检查无异常。

[病历记录要点]1.描述疼痛特征,记录其与姿势、活动和劳作的关系。

2.X线、CT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方]1.加强身体锻炼,多作一些较柔和的功能锻炼。

2.物理治疗,以温热疗法为主,如超短波、红外线、超声波;也可以采用磁疗、干扰电等。

3.针灸,推拿按摩。

4.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神经阻滞疗法,处方:

0.5%利多卡因2—3ml,用法:局部痛点浸润阻滞或,0.25%利多卡因10—15ml+曲氨奈德5—10mg,用法:腰椎侧间隙或腰椎旁注射,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

5.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椎管狭窄者,可行手术治疗。

五、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是指盆腔出口处因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该出口处狭窄,致使从其间穿过的坐骨神经受到卡压或刺激,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病因见于臀部外伤、慢性劳损、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以及不正确的手法推拿等刺激,这些情况可引起臀部深层组织的纤维织炎、水肿、充血,最后发生纤维粘连、瘢痕形成、脂肪组织堆积或肌肉变性。

[问诊要点]1.询问发病的诱因,多有外伤史、紧张的体力劳动或着凉、受潮史。

2.病程一般较长,起病可急可缓,且为间歇性、起伏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