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4598200000028

第28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个区域或区位都有无限可分的属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隶属、不同组织结构、不同企业制度的企业对于区位属性及所构成的条件的要求会各不相同。因此,就无法简单套用某一种区位理论或模型进行分析,而是应该根据自身内部的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地区。一般来说,政策法律环境、劳动力数量及其素质、资本进出的方便程度、原料的供应量及价格、能源保证及价格、运输保障及价格、市场规模及层次等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选择条件。但是许多企业在选择区位的时候还会参考一些特殊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某种特殊的区位条件就会成为选择区位的决定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1.政策法律因素

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力量中,政府的作用一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选择区位的时候,也必须高度重视政府的重要作用。有的区位政府通过改善区位属性所构成的条件引导企业的选择和区位投资。具体来说,政府对于某一地区进行规划,增加或减少资金、设施投入,增加或减少补助,设置限制或取消限制并鼓励投资等手段,来降低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费用,同时还扩大其收入使利益空间界限发生变化。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不受政策的影响,而一个地区政策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也会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发展的同时,还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的竞争活动,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在某一地区实施促进企业进入的政策,增加市场开放程度,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的法制环境建设,都会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增强其竞争力。有的区位政府还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市场中来。此外,政府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常常是政府作为一个必要手段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时候,用来调节和刺激市场有效需求的做法,这些手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许多国家建立特别行政区、单独关税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还有的国家对某一地区进行所谓的“大开发”。可见,在其它条件和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区位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有显而易见的不同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同时建立很多的经济特区,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的独创,欧美国家也有这种情况。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其法律制度就属于大陆法法系并非英美法法系,这对投资贸易都会产生影响,企业应该在区位选择时考虑这一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构造、山脉河流、气温雨量等,这些都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强弱具有重大的影响。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C。L。Montesujeu)在其著名的《法意》(又名《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考》等书中对自然环境有非常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寒带民族勇敢坚毅,热带民族懦弱懒散,所以,北方民族常常以南方民族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历史上。显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自然也就会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几百年的工业文明在为人类社会创造无限的财富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福利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开始采取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这样一来,就使得化学、石油、造纸、电力、煤炭、冶金等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废水、废气、废渣的问题。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环保标准也不相同,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许多污染型企业已经开始转向环境质量标准设定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些行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就应该着重分析各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决定区位选择。

3.土地因素

土地自身的特性包括空间位置、自然形态、地表构成等。这些自然特性在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中虽然不一定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对某些行业的企业来说就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土地空间位置的不同,与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高低具有直接关系,与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并抓住商机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地所处的不同经济区位差异决定了土地价格的高低,而这种价格本身就是企业区位选择的成本。因此,是否选择土地成本比较高的区位,关键是正确评估选择该区位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否明显地大于选择该区位所增加的土地成本。农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的价值是不同的,城市中心和郊区的土地价值也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的产业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农业、工业、轻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对土地的不同要求也决定了土地的价值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钢铁、石油冶炼、车辆制造等大规模工业生产来说,需要地势平坦、面积大的土地,因此这些行业对于区位的选择大多都分布在郊外,而服装业、饮食业、娱乐业等通常都在城市中心的区域。

4.劳动力因素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劳动力,没有劳动力也就无所谓企业。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并不均衡,其增长更不均衡,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劳动力的多寡不等。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与程度也就不同,从而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也就是说,劳动力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决定着区位属性及其构成条件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要求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更多的是强调数量,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劳动力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数量很多且供应极为充足,但劳动力素质和各种专业技能还不理想。例如,我国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诸如家电、纺织、服装等在国内具有竞争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这些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果到海外投资就必须考虑劳动力成本问题,否则就可能不再具有竞争力。在国内缺乏竞争力的某类企业,不一定到海外投资就没有竞争力,有些行业尽管非常有前途,但国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特定的发展环境,如果投资到海外也可能更适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交通通信业不断地跃上新台阶,世界地理空间相对缩小,企业选择区位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对于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在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却在大幅度增加。因此,能够获得高素质劳动力的区位逐渐成为了最适合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的首选。美国的硅谷和我国的中关村都属于这种区位选择类型。除了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外,劳动力的价格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当工业企业从运费最小的地点转到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时,所增加的运费应该小于节约的劳动力费用。

5.原材料与能源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原料、材料、燃料、工业用水、电力等则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这些生产要素,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就都不复存在。因此,原料、材料、燃料获得的途径、可行性以及价格在企业的区位选择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企业获得原料、材料、燃料的成本差异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原料、材料、燃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那么它们是否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及时便利地取得,并且取得的费用也比较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区位选择。这种考虑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那样把企业设立在最接近原料、材料、燃料产地的区位,而是更重视现代物流企业的存在及其服务能力。电力供应对任何一个产业活动都是极为重要的,很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都把电力的保障供给程度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能源在各个地域分布的差异、蕴藏条件的不同导致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因而也造成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这也是企业在选择区位时必须要参考的指标。

6.交通运输因素

交通运输是国际市场的黏合剂。工业革命创造了对国际市场的强烈需求,以蒸汽机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则把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成了现实。可见,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只是交通运输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而已,因为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要完成原料、材料、燃料的运入和任何形式的有形产品不论是半成品还是最终产品的运出,物流的链条一旦中断,企业必然出现危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分离的,要使企业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就必须把生产者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因此运输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原始的运输工具、险恶的运输环境、昂贵的运输费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商业活动,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粜”就是这个道理。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交通运输技术与手段不断进步,运费在产品成本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在总成本中依然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如果运费在生产经营全部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则交通运输问题成为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内容。决定运输成本高低的根本因素是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交通设施及交通工具,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交通设施及交通工具的规模和水平更是千差万别,那么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就必须考虑交通运输的空间结构、发展水平及所形成的运输费用。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用和站场费组成,站场费用与距离无关,但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线路运行费用和运输距离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用都可以减少总运费。当产品的供给地与消费地的距离一定时,这两部分费用却可以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就站场费而言,水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公路,但是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则正好相反。所以,综合两方面考虑运输费用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得出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则适合远途运输的一般结论。如果是大宗低值货物,则重点考虑水陆运输;如果是体积较小价值较高的货物,则应该重点考虑空运。

7.目标市场因素

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并且是动态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地区的所有消费者的全部需求。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细分市场,把最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市场作为抢占的目标市场。所谓目标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细分化后,从所有细分市场中选定的、决定要进入并开展营销活动的若干细分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供过于求已经不再是偶然的状况,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消费者越来越挑剔,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于是,企业必须面对现实,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部分作为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开发产品和制定营销计划,有针对性地满足某一类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惟有以顾客为中心,才能体现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以顾客为中心就是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企业选定目标市场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显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自己的各项业务,获得资源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同时获得利润。所以目标市场因素是企业经营活动必须要参考的区位因素之一。

8.产业结构环境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就是企业的产业环境,产业结构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因素,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等措施来影响产业结构,并以此来吸引某类企业的进入。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生产商、供货商、专门化服务机构、零售商和用户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几种主体之间的地理分布就决定着他们之间能够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相关行业的生产商如果能相对集中,他们之间就可以在信息方面互通有无,即使是非正式的信息也有可能激发某些新的思路,从而促进了创新发展。同时,生产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还会促进当地产业环境的完善;供货商与生产商、零售商的地理位置关系直接决定了交易成本,而且供货商与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会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人文环境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专门化服务机构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商的区位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会为生产商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零售商是最接近消费者和用户的一个环节,零售商的密集程度、素质高低,甚至是否勤劳,都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因此,零售商业也就成为了产业环境的一部分。任何一家企业都从属于一定的产业,并与其它产业形成密切的关系。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来说是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

(二)企业自身因素

1.企业规模

企业的规模不同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也不一样。大型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实力比较强,既可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又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和分割市场中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因此在选择区位的时候,主要是选择那些能够发挥其自身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地区。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生产量少、运作灵活、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种特殊需要等特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与邻近的企业或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营运联系,也就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中小企业在选择区位时,应该强调符合自身发展的要求,只要当地的市场规模能满足产品的一定规模经济的要求,就可以发展企业。

2.发展阶段

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追求利润,那么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的生产或经营,都必须保证原料、材料和能源供应,保证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并且不断降低成本。企业总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通常会局限在较小的地域内。当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时,在空间上会从一定小范围转向更大的区位范围,进行跨国经营及投资,企业内部的功能也开始分化,生产部门、研究开发部门、销售部门都要在空间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区位。这时的区位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发展目标

获取利润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但获取利润是由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来完成的。表现在区位选择上就是根据某种直接的动机进行选择。比如,选择在某一区位主要是获取廉价劳动力,目的是绕过各地的贸易壁垒,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料、材料产地或供应站;或者为了更方便地调研市场、预测市场和占领市场;也有可能是为了谋求充足具有很高素质的劳动力或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时候也就不一定以成本最小化为原则,而可能更多的以满足这些直接的投资动机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由此可见,发展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决策。

此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等许多因素也都很重要,在其它章已经有所论及,不再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