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统特务实录
1457700000042

第42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二13

1945年1月30日,蒋介石无法再容忍徐恩曾的所作所为,他直接发布命令,撤掉徐恩曾“中统局一把手”的职位,并且将其一撸到底,直接贬为庶民。徐恩曾苦心经营中统这么多年,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朱家骅在得知徐恩曾被“老板”炒鱿鱼的消息后,兴奋异常,连续几宿合不上眼,他认定自己的好日子到了,他觉得徐恩曾苦心经营的中统,如今就是自己的天下了。朱家骅高兴得太早了,自己的炮郭紫峻,在吃掉徐恩曾之后,便成了“炮灰”,顶替徐恩曾的人不是郭紫峻,而是CC系成员叶秀峰。

叶秀峰顶替徐恩曾,成为中统局一把手之后,对朱家骅大为不屑,他不但没有提拔郭紫峻,反而对朱家骅百般嘲讽,说朱家骅是个吃里爬外的家伙,对中统局根本就没有什么贡献。朱家骅见叶秀峰来势汹汹,且身后有陈立夫和陈果夫撑腰,最后选择了全身而退,直接脱去了身上那层兼职中统局局长的外衣。于是叶秀峰便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中统局的正局长!

其实,并不是叶秀峰水平高,要说“搞特务”、玩手段、耍阴谋,叶秀峰与朱家骅都比不上徐恩曾,只是徐恩曾太贪心了,后来把中统局弄得太张扬,成了蒋介石心中的隐患。叶秀峰是典型的“鹬蚌相争”后的得利渔翁。时隔15年之后,叶秀峰再次当上中统局局长,也算是一吐“前朝之恨”吧!

上任中统局局长之后,叶秀峰的“门庭”也开始热闹起来。人就是这么现实,趋炎附势、攀龙附凤,虽然叶秀峰不是龙、也不是凤,但手中有了权力,大家就都来攀附了。叶秀峰进行了一番大范围的改革,将徐恩曾的老部将悉数撤下,换成自己的心腹。不过好景不长,解放战争全面开始,蒋介石的阵营节节败退,中统局逐渐沦为空架子!叶秀峰虽然掌权,但此时的中统局,已经破败不堪了!

13.踉跄下台

徐恩曾为官许多年,一辈子做了那么多“好事”,也算是个“人物”了。虽然他杀过人、放过火、夺过官、清过党……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蒋介石手下的一个小卒而已。随着政局变化,蒋介石对这个小卒越来越不当回事。

一个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能塞牙!1944年,徐恩曾的好运彻底结束了!

1944年,豫湘桂战役打响。在这场战役中,拥有40万精兵的国民党,竟然被十几万的日本人打得溃不成军,仅仅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丢失了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丢掉了146座城市,丢失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面对民众的一片咒骂,蒋介石干骂“娘希匹”却无可奈何!

为了分析局面,蒋介石召开了一个甲种汇报会议。

与会期间,与会人员纷纷向蒋介石汇报工作。轮到戴笠发言时,戴笠沉着冷静、有理有据、声情并茂地将军统的情报工作阐述了一遍。蒋介石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了戴笠:“雨农的工作非常扎实、认真,在座的各位要像雨农同志学习啊!”蒋介石的表扬声落在徐恩曾的心坎里,似乎就变成了雷声。军统与中统势不两立,此时蒋介石表扬军统,无疑是在向徐恩曾施压。

蒋介石随后看了一眼徐恩曾,开口问道:“可均啊,延安那边有什么进展?”

徐恩曾毫无准备,只得匆匆搪塞:“中共戒备森严,中统局还在坚守战线,想必不久就会打开局面,请总裁耐心等待!”

蒋介石一听立马变了脸,“迟迟打不开局面,是你徐恩曾的问题,还是我蒋中正的问题?是不是等到共党剿了我们的老巢,你才能打开局面?看来你比雨农差远了!”

汇报会上,除了徐恩曾,其他人的汇报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豫湘桂战役”的大败,让蒋介石心情颇为糟糕,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十分小心,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掉以轻心。只有徐恩曾的汇报,让蒋介石怒不可遏。徐恩曾自己也清楚,这一次,是的的确确触了霉头。

回到家中,费侠见徐恩曾脸色不好,问道:“可均,发生什么事了?”

徐恩曾不愿多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答:“没事儿,最近压力有点大!”

费侠越看徐恩曾越觉得他神色黯然,便接着问道:“是不是总裁批评你了?”

“没有啊,大家分析了一下战事……战事不利啊!”徐恩曾竭尽全力隐藏自己的郁闷。

第二天,来到中统局,徐恩曾也召开了一个内部会议,点名批评了几名特务,说他们办事不力,借此发泄发泄自己的情绪。

不久,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内,竟然发生了“倒蒋风波”。

那段时间,蒋介石也走霉运,绯闻和风波不断。中国百姓反对蒋介石的呼声愈演愈烈,最后竟然还有人贴出了标语:“总裁独裁,中正不正”,气得蒋介石咬牙切齿,迅速致电徐恩曾,令其限时抓捕贴标语的反动人员。

徐恩曾得到这个指令后,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才好。当然,他非常高兴总裁给了他表现的机会,如果能迅速破获,自己就能将功补过了;沮丧的是,时下的中统局已如一盘散沙,如果案子不能及时告破,自己就要更倒霉了!

接下来,徐恩曾紧蹙眉头,发出动员令,责任落实到人。中统局倾巢而出,昼夜不停四处巡捕。徐恩曾为此三天三夜没合眼,脑子里全是“呜哇呜哇”的警笛声。

折腾了三天,徐恩曾竟然什么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找到。蒋介石打来电话询问,徐恩曾无言以对,蒋介石恼怒地指责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事先没有加以防范,现在又迟迟不能破案,失职、失职啊!”

倒蒋风波还没结束,报纸上登出了两则令人啼笑皆非的蒋介石的花边绯闻。

这两则花边绯闻令大家啼笑皆非,第一则是这样的:

“蒋介石与美国归来的前妻陈洁如和好了,为什么和好了呢?陈洁如为了赢回蒋介石的芳心,竟然扮演性感小护士,以致蒋介石旧情复燃……后被宋美龄捉奸在床!”

第二则是这样的:

“蒋介石‘老牛吃嫩草’,喜欢上姚琮(前南京市警察局局长)之女,时常与其携手至秘密官邸共度良宵!”

这两则新闻让蒋介石脸面尽失,他无处撒气,就将一肚子怨气撒到了徐恩曾身上。蒋介石在一次会议上,当着与会人员的面怒骂徐恩曾:“娘希匹!共产党大造我的绯闻,破坏我的威信,毁坏我的清誉!你身为中统局局长,竟然纵容此类事件一再出现,你们中统局是干什么吃的?”

徐恩曾低头挨训,像个受委屈的小学生。

蒋介石继续怒斥:“共党的《新华日报》天天刊发诋毁党国的言论,你为何置之不理,任其言论四处传播?这是你的无能,还是中统局的无能?”蒋介石的训斥,就像一枚又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徐恩曾的头上。

这一次,徐恩曾不仅郁闷,而且不解起来,为什么同为特务机构,中统却得不到和军统一样的待遇?难道是他徐恩曾不够忠心?还是戴笠抓住了蒋介石的什么把柄,所以蒋介石只能迁就于他?

徐恩曾不服气,为了“重振雄风”,他在中统局内部提出了一个新口号:争取时间,追求效果!

然后,徐恩曾对中统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项目有三:

一、要求行动一致,上下不脱节;

二、责任落实到人,人人都有任务;

三、增加办公时间,将原有8小时工作日改为10小时工作日。

徐恩曾自己也下了狠心,以身作则,每天一大早就到中统局上班,先是巡查工作,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中统局内定期举行会议,每个人都要汇报工作进展,徐恩曾每次都按时主持会议。

然而,徐恩曾没能坚持很久,他懒散惯了,加上家里还有美女费侠做伴,所以不到一个月,他就开始“迟到早退”。而中统局各科室的特务人员,见徐恩曾放松了下来,也就逐渐恢复了老样子,开始像某些处于半倒闭性质的“国企员工”一样,不再忙于侦察业务,而是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水、看看报纸、斗斗地主。时任徐恩曾机要秘书的张国栋眼看中统局又成了一盘散沙,心中焦灼,提醒徐恩曾是否应该再强调一下纪律?徐恩曾颇为无奈地摇摇头,说:“我们都积重难返,难以改变啊!”

中统局之所以“破落”至此,关键在于徐恩曾不善管理。

首先,徐恩曾不重视基层特务的生活质量。徐恩曾早晨总要吃一碗香喷喷的鸡汤面,中午是精心搭配的营养餐,晚上则常常参加高档宴会。而中统的基层特务们在中统局的机关食堂里,却只能吃到掺沙子的大米饭。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特务们能不离心离德、涣散懒散、消极怠工吗?

其次,闲差太多。徐恩曾盲目扩大中统局的阵容,最后的结果就是中统局成为了一支臃肿的足球队,除了场上的11名队员,其他替补皆是“打酱油”的货色。当时中统局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专员多似狗,科长满街走,秘书无人问,组长人人求。这样一个臃肿不堪、充斥了大量闲职的机构,怎么能够令行禁止,怎么能够行动迅速?与戴笠的军统相比,中统就是一个巨大的肥胖症患者!

第三,队伍纪律涣散。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徐恩曾生性懒散,虽然心机重重,却很难带出纪律严明的队伍。中统局的各个科室内,常常出现男的聊天,女的打毛衣的场景。觊觎中统局宝座的郭紫峻向朱家骅打小报告的时候,就这样说:徐恩曾经常旷班。

不过,真正导致徐恩曾下台的直接原因,并不是管理不善,而是假钞案和王素卿走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