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36

第36章 “基地”玩变脸 (1)

第二十一章 “基地”玩变脸 (1)

你不折腾敌人,敌人就迟早会回来折腾你。

美国忙着折腾伊拉克的时候,拉登和他的“基地”也没闲着,忙着进行“升级”工作,仅仅几年时间里,不仅网罗了大量“粉丝”,而且还在斗争策略上实现了转型。

首先是将拉登打造成一面旗帜,进而与西方开始了思想战。

事实证明,国际恐怖组织十分善于煽动和利用反西方情绪。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平等状况不断加剧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各国本土的恐怖主义浪潮也在不同程度地高涨,这种浪潮不仅来自感到无望和怨恨的人,更来自那些希望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恐怖主义势力。

与此相关的便是利用所谓的“文明的冲突”。正如美国学者所担心的那样,世俗的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广为传播促成了一种逆反倾向的形成,即激起人们狂热地推崇以宗教为基础的本土文化,比如在伊斯兰世界,这通常表现为反美主义。

随着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外露的分裂情绪也变得更激进、敌对和愤怒。因而,对于美国来说,了解伊斯兰文化及其反美情绪产生的根源,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减少或限制甚至根除各国的恐怖分子。但遗憾的是,美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够。

过分地宣扬“基地”的威胁,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英国的一份题为《5年后的“基地”组织:威胁与挑战》的报告指称,美国及其盟友对“9.11”袭击作出的反应,无意中提升了“基地”组织作为一支全球力量的地位。在此之后,“基地”组织巧妙地通过让恐怖主义与伊拉克战争和以巴冲突等地区危机有联系的想法深入人心,为自己作了很好的宣传。

伊拉克战争是一个转折点。

客观上,美国放松围剿给了“基地”组织复苏的机会,主观上,“基地”组织则利用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增加了自己的影响力,也使伊拉克成为其训练新一代恐怖分子的新基地。

由于有着大量流动的“靶子”和反美情绪做基础,“基地”组织的新成员在伊拉克迅速提高了恐怖袭击技巧,而新一代“基地”特工则在这里磨砺他们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各恐怖分子、各恐怖袭击小组之间的关系也在这里变得越来越成熟。

在那些初露头角的恐怖分子看来,伊拉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把一个超级大国赶出穆斯林世界,来证明自己的非凡勇气,就好像20世纪80年代本?拉登的军队把前苏联军队逐出阿富汗一样。

在一个地区犯的错会削弱美国在另一个地区的成果,除去伊拉克战争的连锁反应之外,部分原因是,这些错误很可能会被拍下来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对此,美国媒体称,通过羞辱敌人以获得信息的审问技术却能帮助敌人“证明”美国的目标就是羞辱穆斯林。这也正是虐囚丑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性后果。

就像五角大楼负责反恐战争的罗伯特?卡斯伦所说的那样:“我们消灭他们的速度比不上别人制造他们的速度。”

真正让人们担心的,是“基地”的“旗帜化”、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和反美情绪的扩散。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曾提到过“一种受到‘基地’组织激进思想影响的全球运动”,在他看来,“有关方面的反美情绪的增长,以及‘基地’组织的破坏技术广泛散布使得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无论有没有‘基地’组织的存在”。

事实上,本?拉登在被击毙之前的最大威胁可能在于,只要声称以他的名义采取行动,各地区组织就能够更好地招募人员并协调行动。

这也给国际反恐带来了四项新任务:针对阿拉伯世界的公众外交工程,对极端主义理论传播的限制和打击,加强针对恐怖组织进行小规模机动作战的能力,更有效的国际合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在旗帜化之外,恐怖主义还有很多细致的变化。

首先是组织规模变小,出现连锁化趋势。与“9.11”不同,越来越多的恐怖袭击的策划都不再讲求周密和精细,而是追求效率。

用《基地内幕》一书作者罗汉?古纳拉特纳的话说,“基地”组织不是一个一次就办齐所有东西的恐怖超市——追随者在这里领取金钱和武器,并接受对袭击目标的指令。它更像一个快餐特许经营权,允许当地组织根据自己的计划策划阴谋,不用担心他们的敌人给他们打上“基地”组织的标签,还是别的任何标签。

与此相关,整个“基地”组织的结构都已发生重大转变,由过去的一个统一性组织变成多个地区性恐怖小组的集合体,而且这些地区性恐怖小组越来越倾向于采取自主行动。

由于美军和巴基斯坦方面对“基地”老巢施加了巨大压力,“基地”组织出于长远考虑,将核心移到了诞生地以外的地区,并建立了许多新据点。它就像是一个转移了的癌一样,将癌细胞扩散到了世界各地,并同当地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积极结合。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基地”组织已经不再是一个国际性的单一组织,而是一系列地区的当地组织。

在转移过程中,这些“癌细胞”的杀伤力也更大了。

较之以往,现在的恐怖主义动机在发生变化,恐怖主义活动变得更加血腥了。为了造成更大的影响,他们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到尽可能地伤害更多的人,手段和武器越发具有破坏性,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落到恐怖分子手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经济目标、平民目标和城市正在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开放的后工业社会,大城市对恐怖行动的防范呈现弱化趋势,平民和经济目标更加易于伤害。恐怖分子也正是喜欢“攻其不备”,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袭击。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而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是恐怖分子一个重要目标。

不仅如此,由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各国在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恐怖主义袭击,尤其是动用化学、生物、辐射和核武器的袭击,也更有可能造成地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全面瘫痪。

恐怖主义的战略目的十分明显,一方面是要证明政府无力保护本国人民,从而导致人们对上班和购物等过去感到安全而平常的事情产生恐惧;另一方面是造成极端反应,反应越极端越好。

对恐怖主义来说,美国打击伊拉克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由此强化反美情绪;并且,伊拉克的乱局,给了恐怖主义更大的“回旋余地”。

恐怖主义还搭上了信息快车。恐怖主义分子对互联网的利用反映出他们的手段越来越狡诈,不仅善于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也善于利用传媒大造声势,加剧大众的心理恐慌。

利用互联网浑水摸鱼,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也是更加防不胜防的地方。

坏事情,最怕产业化。造假如此,恐怖活动更是如此。

过去十年间,“恐怖链”的形成和壮大也使得反恐斗争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了。在“9.11”事件爆发之前,还没有一个像“基地”那样令人恐怖和“杀伤力”如此巨大的恐怖组织,更多的是松散的恐怖组织,它们之间还缺乏“配合”,尚未形成“链条效应”,对全球整体安全的影响也有限。

但“9.11”却改变了这一切。

尽管阿富汗战争和塔利班政权的垮台一度使得“基地”组织遭受重创,但由于布什政府未能把针对“基地”组织的打击进行到底,而是很快把矛头转向了伊拉克,不仅给了“基地”组织以喘息之机,还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削弱了国际反恐阵营的“合力”,并在客观上为“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势力在伊拉克开辟了新的战场。

就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一场不彻底的战争(未能乘胜追击的阿富汗战争)和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导致反恐联盟分裂的伊拉克战争)联手在客观上为“恐怖之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基地”组织悄悄地实现了“新老交替”,一大批新的骨干分散到世界各地与那些本来不成气候的恐怖组织联合,构成了一个以“基地”组织为核心的庞大的恐怖组织网络。

透过一系列恐怖袭击的迷雾,人们意识到,各种恐怖主义组织之间有组织的相互协作现象已明确显现出来,例如,“基地”组织、科索沃阿族恐怖团体、克什米尔极端分子、车臣匪帮和东南亚伊斯兰激进团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