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4544300000078

第78章 民主运动方兴未艾(1)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中国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共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的。在这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在这以后,中国社会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这个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入了中国。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又接连不断地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像1857年的英法联军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战争,等等。这些侵略强盗打败中国之后,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许多领土,取得了很多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特权。他们任意在中国驻扎军队,开办工厂、银行,控制中国的海关、对外贸易、通商口岸,随便传教、办报纸、办学校以及进行其他文化侵略,等等。为了压制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强盗并且和中国反动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就这样,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国家,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急剧变化,使它产生了和封建时代明显不同的特点。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要地位,男耕女织是这个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那时,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受到了破坏,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封建经济受到破坏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除了原先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外,又出现了两个新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国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半封建社会了。可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因而他们和中国腐朽的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极力压迫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这时的中国社会,地上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依然保存着,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占显著地位,使中国一天天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所以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不仅使中国人民生活曰益贫困,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革命觉悟。为了解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使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主席说:“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太平天国战争,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都失败了,于是再有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辛亥革命,这就是到辛亥为止的近代中国史。”在上述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不屈服干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八十年的中国近代史,以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中心,可以划分为三个革命时期。三个革命时期都属于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各个革命时期中,参加革命的动力和革命领导力量不同,革命的主要打击方向不同,斗争的形式、策略、门号不同,革命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第一个革命时期,从1840年至1864年,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

十九世纪前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主义侵略浪潮席卷全世界,封建的中国处在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危机之中。英国资产阶级对中国率先发动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人民在外国强盗的侵略下,陷于水深火热之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英、法、俄、美四个国家勾结起来,向中国人民进攻。它们掠夺的赃物远远超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特别是沙皇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当时,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格斯愤怒地谴责了老沙皇的侵略行径,指出它“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进行了猛烈的反抗。1851年爆发了伟大的农民革命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时间最持久的农民革命,是旧式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各地区各民族发动了广泛的抗清斗争,革命的烽火燃遍全中国。但是,由于这次革命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农民群众不可能克服自己的散漫性、保守性,革命仍被强大的中外反革命势力所绞杀。

第二个革命时期从1864年到1901年,包括各地的反洋教斗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引起革命的基本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尖锐。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更为加紧,中国面前临着被瓜分和亡国的危险。同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日益深入的侵略而进行了持续的斗争。斗争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农民为主力并有部分地主阶级参加的反洋教斗争,这种斗争从六十年代开始,曰趋高涨,直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止,农民群众充分地表现了革命爱国主义的意志和力量;第二种是如像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反八国联军战争那样有清政府领导或参加的民族革命战争,清政府在对外反侵略战争中愈来愈软弱无能,终于完全走上投降的道路;第三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其中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把这个时期作为整体来看,民族矛盾占着主导的地位,中外关系一直呈现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扑向中国,互相争夺势力范围,灭亡的危机迫在眉睫。中国人民为挽救危亡而奋不顾身地和许多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无数革命人民虽然牺牲了,但人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它们瓜分和灭亡中第三个革命时期从1901年到1919年。

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毛主席称它是“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已经成长起来,做好准备,披挂上阵,担负起领导革命的责任了。从此,旧式农民战争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是一支新兴力量,它既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联系,又受它们的压迫,和它们有矛盾,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把人民聚集在自己的周围,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冲击。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做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工作,多次举行武装起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又害怕群众,因此不可能把革命进行到底。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很快地被帝国主义的新走狗袁世凯和各派军阀所窃取。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向独立、繁荣和富强,中国仍然是处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卜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历史并没有停顿,革命志士的鲜血并没有自流,人民在长期斗争的风暴中成长、觉醒。当资产阶级革命派屡遭失败,彷徨无计的时候,中国无产阶级正在发展、壮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出现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高举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昂首阔步,战斗前进,把农民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未能单独完成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引向胜利。

二、中国近代史纪事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表面上支撑着天朝大国的门面,实际上已经远远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十八世纪末发生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终于在欧洲大陆战胜了封建主义。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生产上的革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784年,第一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纱厂建成,以后蒸汽机被其他工业部门广泛采用,大机器工厂迅速代替了手工业工场,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极为惊人。英国棉织品1785年为四千万码(一码等于0.9144米),1850年增至二十亿码;煤产量1800年约为一千万吨,1850年增至四千九百万吨;铁产量1800年为二十万吨,1850年增至二百二十万吨。除英国之外,西欧的法国、荷兰等国以及立国较晚的美国等,经济技术的发展也很快,到了鸦片战争时,均已大大地超过中国以及其他亚、非、拉国家。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虽然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有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但还处在一个量变的过程,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生产技术保守落后。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广大农民生活极其悲惨,而统治阶级则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官吏贪污成风,统治机构运转不灵,军事腐败,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朝的统治完全是一幅腐朽没落的景象。

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军队装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配备强大炮火的战舰遍于世界各大洋,陆军也全部用大炮和火枪装备起来。军队的组织、指挥、战略战术,适应于现代装备而发生相应的变革。英、法、美、荷、西班牙等国家用他们数量不大但装备精良的海陆军打败了许多在人数上超过他们的军队,在世界各地占领了大片大片的殖民地。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却仍在使用几百年前铸造的或仿照几百年前式样铸造的大炮,水师的船只只能用于内河巡逻,士兵使用的武器,除少数命中率低、射不及远的鸟枪而外,绝大部分仍是刀矛弓箭等原始武器。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也是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和剥削的过程。在亚洲许多国家(印度、尼泊尔、印尼、菲律宾等等)降为殖民地之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经济落后的中国,便成为资本主义侵略者眼中的一块鲜美的肥肉。

最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早在1793年(清朝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就曾经派了一个名叫马戛尔尼的特使到中国来,他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减低关税等等无理要求,这种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侵略要求遭到了拒绝,没有得逞。此后,在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又派了一个各叫阿美士德的人来到中国,重弹二十多年前马戛尔尼的老调,也同样被拒绝了。

英国侵略者在耍“文”的花招同时,还进行了武装试探,早在1808年(嘉庆十三年),英国政府就曾经把它的兵舰十三艘开到我国广东海面,劫掠澳门,闯入虎门,后来被中国水师击退。阿美士德到中国来的时候,护送他的英国舰队也曾经在广东海面轰击中国炮台和船只。1832年(道光十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在中国刺探情报的传教士郭士立,甚至狂妄地扬言“全中国的一千只师船,不堪一只兵舰的一击”,气焰十分嚣张。到了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到达中国,他为了执行英国资产阶级的侵略意志,竟指挥兵舰侵入虎门要塞,发炮攻击,由于中国军队的反击,才狼狈退出。

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试过了,但中国的门户还是没有被打开。怎么办呢?英国资产阶级最后竟然丧心病狂地利用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作为打开中国门户的工具。

鸦片俗名叫大烟,它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是一种吸上了瘾就不易戒绝的毒品。吸食鸦片的人,中了毒以后,慢慢就变得身体虚弱,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而且吸上就会上瘾,一旦不吸,就浑身瘫软,如同得了重病一样。所以,人们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断绝鸦片的输入,而且,随着吸食鸦片人数的增加,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就这样,英国资产阶级用非常卑鄙恶毒的手段,把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来。

本来鸦片早就输入到中国来了,不过那时只作为治病的药物,而且数量不大。可是到十八世纪后半期,特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独占了鸦片贸易后,把印度的鸦片大批运到中国来。1800年(嘉庆五年),鸦片输入中国是4,570箱,到了1838年(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已经激增到40,200箱了。据1835年的估计,吸鸦片的人数,大约有二百万以上,可见鸦片的流毒已经很广了。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但使得中国人民日益衰弱和贫困,城市工商业和农村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使中国的货币(白银)大量地外流,国家的财政经济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人民对鸦片贸易的激烈反对,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利益,也被迫进行反对鸦片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