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钓鱼的小孩
获得好的成绩不能只依靠大把的时间和漫无目的的重复,要学会抓住学习的关键环节,好成绩只属于善于运用智慧的人。
老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小朋友,大多数人认为拥有了学习道路上的钓竿,就会无惧路上的风雨和困难,如果真这样想,那么就难免会跌倒在泥泞里。因为只有钓竿,没有钓鱼技巧的话,还是钓不到鱼。所以,学习不仅仅在于环境、工具,还在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
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
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小孩为什么要老人的钓竿?
经典语句: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学习箴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为自己做个“五年计划”吧——
小朋友,学习不是盲目地随着时间流逝而忙忙碌碌的,这种没有目的、没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是错误的。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制订完善的计划,因为它会指导我们更有效率地学习。
§02 五年后你在做什么
1976年的冬天,19岁的迈克尔在休斯顿一家实验室里工作,他希望自己将来从事音乐创作。写歌词不是迈克尔的专长,他找到善写歌词的凡内芮同他一起创作。凡内芮了解到迈克尔对音乐的执着以及目前不知从何入手的迷茫,她决定帮助他实现梦想。她问迈克尔:“能想象一下你五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
迈克尔沉思了几分钟告诉她:“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张很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销售。第二,我能住在一个很有音乐氛围的地方,能天天与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接着他的话说:“我们现在把这个目标倒推回来: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第四年你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第三年你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唱片公司听;第二年你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第一年你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好;第六个月你就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改好,然后让自己可以逐一筛选;第一个月你就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现在的第一个礼拜你就要先列出一张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好了,现在我们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
“你说你五年后,要生活在一个很有音乐氛围的地方,然后与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对吗?”她补充说,“如果,第五年你已经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第四年你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录音室;第三年,你可能得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第二年,你应该搬到纽约或是洛杉矶去住了。”
凡内芮的“五年规划体系”让迈克尔受益匪浅。次年他便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休斯顿,搬到了洛杉矶。
大约在第六个年头,一位当红歌手诞生了——迈克尔的唱片专辑在北美每年畅销几千万张,他一天24小时都与顶尖的音乐高手在一起工作。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凡内芮是怎样一步步帮助迈克尔规划梦想的?
经典语句:能想象一下你五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
学习箴言:每个学期开学之前都要做好学期计划,并严格执行。
这样,你就会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
孔子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
小朋友,学习中我们要像孔子那样,对待学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03 孔子学弹琴
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便认真练习。十天过去,师襄子说:“你学得差不多了,另学一曲吧!”孔子说:“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另学乐曲了。”孔子却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我还没有体会出来!”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你已经弹奏出来了,该学新的乐曲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弄清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个人呢?”
师襄子在孔子旁边坐下,仔细地听了一会,高兴地说:“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孔子兴奋地说:“我想除了文王,别无他人。”师襄子惊喜道:“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叫作《文王操》。”
这个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于思考、肯于动脑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我们不得不叹:孔子真不愧为一代圣人!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孔子是如何学习弹琴的?
经典语句: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
学习箴言:学习不能仅限于模仿,要精益求精,把知识吃透。
专注一个目标更容易成功——
小朋友,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孜孜以求地吸收着知识,来增加我们的广度,但最后却发现,我们什么都只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还要增加其“深度”。
§04 爱迪生的读书方式
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爱迪生正在专心读书。这时,坐在他旁边的,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教师模样的人,不知为什么,时不时地放下书本,抬起头来仔细端详着爱迪生。
终于,他站起身来,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道:“我在这儿经常看到你,我想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吧?”“我已经读了15英尺厚的书了。”爱迪生说。
“能够告诉我你是怎么读的吗?”来人问道。“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所以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爱迪生十分认真地答道。
那人很惊叹,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值得敬佩。可是,你要知道,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你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百万册,你就是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两类书读。如果你能够这样做,我相信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会有一番作为的。”
说完后,他注视了爱迪生一会儿,拍了拍他的肩膀便转身走了。爱迪生呆呆地坐在那儿,望着那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悟。
短短的一席话,竟使爱迪生终身获益。自此之后,爱迪生改变了以往读书的习惯和方式,开始主要选读机械、物理类的书籍,要是有空再看些政论、文学著作等。
如我们所知,爱迪生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位同自己只谈过一次话的“终身教师”。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涯的,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有选择地学习,专注一个目标,才能有所成就。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爱迪生最初是怎样选择要读的书的?
经典语句:你要知道,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你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
学习箴言:专注于某一方向,更容易作出一番成绩来。
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行动的能力——
小朋友,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探索“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丢开书本知识不学,相反,只有首先掌握了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才有思考和探索的基础,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05 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学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位被人们称为有“超级”智慧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呢?
1922年,爱因斯坦到美国时,有许多好奇的美国人,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你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你如何记忆这么多东西的?”“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把它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带笔记本,我常常让自己的头脑放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现在我很难确切地回答你们,必须查一下书才能回答,因为我从来不记书上已经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的。”
爱因斯坦的回答,使那些美国人感到惊奇。今天读来,也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爱因斯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但有非凡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非常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他在《论教育》一文中写道:“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在学习中,应侧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这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要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需要我们经常自觉地进行锻炼。对一个平常注意思考问题的人来说,因为有些问题早已想过,所以他学习起来,搞起研究来,就可以比别人节省时间,而且也有可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更透,更容易出成果。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爱因斯坦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经典语句: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学习箴言:遇到问题要多想想,有助于我们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优秀的学习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小朋友,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学习的各种能力上。
§06 从画地图说起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于1984年5月2日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在他与少年班的同学座谈时说过:“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当时李教授问:“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少年大学生回答。
“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吗?”
“差不多都熟悉。”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少年大学生:“好,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的内容是画上海地图,要求标出全部主要街道的名称。”然后,李教授又回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俩来画地图。你们大家说,他们俩,哪一个地图画得好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那位没去过上海的同学,齐声说:“当然是他画得好一些。”
“大家说得对!”李教授很兴奋。接着说,“他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是他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不过,再过一天,如果把他们俩都带到上海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你们说,他们俩哪一个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答案是明显的。
李教授说,“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没有路牌的地方走路。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可以得100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这才是学习最本质的东西。”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哪个学生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经典语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
学习箴言: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汲取、消化知识。
学习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小朋友,学习正如上台阶和吃饭一样,一步跨十个台阶和一口吃成个胖子都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有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07 学习要循序渐进
爱因斯坦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连续研究了几年却进展不大,成果甚微。仔细查找原因,才发现自己在大学读书时,忽视了对数学的学习和钻研,因此这门基础课的底子较差。为了研究广义相对论,他只得搁置起眼下的研究工作,重返学校再次补习了三年的数学课程。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有类似的教训。他在自学高中课程时,时常犯急躁病,一个劲地加速,结果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片面求快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必须循序渐进。
后来,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五六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课程。看起来高中课程学得慢了一些,但因为学得扎实,所以给后来大学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生的课。
古人云:“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愈向前看,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即学习、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为更大、更快的进步奠定基础。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我们怎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经典语句:学习、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学习箴言:学习要脚踏实地,因为一切伟大的成绩都来源于扎实的基础。
学习应善于观察与思考——
小朋友,学习过程中,在教材、参考书里,常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08 伽利略和吊灯
古人云:“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发现钟摆的等时性原理,就是关于通过思考获得成就的案例。
有一天,伽利略去比萨教堂做礼拜。在教堂祈祷时,伽利略被教堂顶部垂吊的油灯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吊灯可能由于有风而在来回不停地摆动。他注视良久,发现灯的摆动很有节奏,尽管摆动的幅度不同,可往返的时间却大致一样。这个现象激发了他的思考。
如何证明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呢?他想到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一样长,于是他一面摸脉,一面注视灯的摆动,果然,他测试到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到家里,他又继续做试验。
他找来两根一样长的绳子,各坠上一块同样重的铅块,并请来教父帮助做实验。测试结果,虽然两条绳子摆动的起点不同,但每次摆动的时间却完全一样,并在同一时间内各自回到垂直线上。就这样,伽利略从一个偶然的生活现象中,经过思考与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的节奏规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其奥秘的。如果我们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我们对所观察的周围事物的现象不去深入思考和探究,就像我们也看过类似吊灯摆动的现象而无动于衷,那么成功的喜悦也许就会从我们身边一次又一次地悄悄溜走。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伽利略为什么能发现钟摆原理?
经典语句:伽利略从一个偶然的生活现象中,经过思考与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的节奏规律。
学习箴言: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应该深入思考。
学习要敢于怀疑,并提出问题——
小朋友,学习不是简单地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我们应该有质疑的态度,培养善于敏锐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常常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09 郑板桥改诗
郑板桥10岁在扬州兴化镇私塾读书时,聪明敏捷,善于思考,勤学好问,老师很喜欢他。一年暮春时节,他随老师到野外游玩,不久来到一个石桥上面,郑板桥突然发现桥下有一具少女的尸体,随即喊到:“老师,你看,桥下有一个死人。”
老师俯身一看,果然有一具少女的尸体在水中漂浮,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未被冲走。再一详看,那女子上身穿粉红衣,下面系绿丝裙,头上青丝随波漂动,面容未变,像刚落水不久。
看到此,老师痛惜万分,遂赋诗一首。诗句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老师吟完,十分恭敬地说道:“老师的诗不对吧?”
老师不由一惊——根据平时对郑板桥的了解,这个学生说话总是有一定道理的——便和颜问道:“哪里不对?”板桥问了老师三个问题:“你如何知道这个少女是16岁?又怎知她是被风吹落小桥的?你怎么看见她三魂七魄随波逐浪翻转的?”问得老师无法回答,老师停了半晌才说:“依你看,此诗该如何改呀?”
郑板桥想了一下,便改了几个字,诗成了这样:“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这时,大家都称赞诗改得好。
他敢于疑,又肯于问,这确实是求学者良好的品质。所以,郑板桥自己也说:“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我们应该像郑板桥那样,敢于疑、肯于问。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郑板桥是怎么修改老师的诗的?
经典语句: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学习箴言: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会多得到一些收获。
做好手头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小朋友,我们每天的学习中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恨不得长个三头六臂,但是这样反而每件事都会做不好。静下心来,要全心投入地做一件事。
§10 生命中最重要的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
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还是在剥一个橘子。”
有个青年当总医师时有一个室友,这个室友刚开始刷牙,就离开浴室去挑上班要穿的衣服,这时,嘴里还满是泡沫,接着,他又忙着整理桌上的资料,还一边说今天有哪些事要办。他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在医学院教书时,这个青年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都不看他,他们一直忙着抄笔记。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他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他们无法全然了解。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他的话写下来,他已经又讲了其他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
有人问凡·高:“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几天之后,那个人再问。凡·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刻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真正了解。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现在你最重要的是什么事?
经典语句: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还是在剥一个橘子。
学习箴言:学习中不要好高骛远,认真做好现在正在做的事。
拥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小朋友,不要苛求学习中一定要无所不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解答每一道题,或许很实际、很简单,但确实是最有价值的。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行动就会创造机遇,然后改变你的命运。
§11 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参加过上百次画展。无论参观者多少,有没有获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
他微笑着反问记者:“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后来,他讲了他儿时的一件事情。
“我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还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试成绩竟排到全班的最后几名。
“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骂我。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放在桌子上,告诉我说:‘今晚,我想给你做一个试验。’
“父亲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玉米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玉米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种子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种子相互挤着,竟然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都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2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对生活。”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漏斗代表什么?
经典语句: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种子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种子相互挤着,竟然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学习箴言: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你每天都会有收获和快乐。
增强自己的专注力,拒绝外界干扰——
小朋友,学习时最大的敌人就是混乱,而专注地做一件事,心无旁骛,才能提高效率。相反,精力分散会阻碍你的思维,让你慌乱不知所措。只有专注才会让你如鱼得水,应对自如。
§12 一天只做一件事
世界上,最紧张的地方可能要数只有10平方米大的纽约中央车站问询处,每一天,那里都是人潮汹涌,匆匆的旅客都争着询问自己的问题,都希望能够立即得到答案。对于问询处的服务人员来说,工作的紧张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思维要飞快地转动,嘴巴要随时保持运动,吐字要清晰。所以,倦怠总是写在他们的脸上。
可柜台后面的那位服务人员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他身材瘦小,戴着眼镜,一副文弱的样子,显得那么轻松自如、镇定自若。难道他不忙吗?不是的,在他面前同样站着一大排人,他一个一个地回答着。
现在,在他面前的旅客,是一个矮胖的妇人,头上扎着一条丝巾,已被汗水湿透,脸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问询处的先生倾斜着上半身,以便能听到她的声音。“是的,你要问什么?”他把头抬高,集中精神,透过他的厚镜片看着这位妇人,依旧是那么沉着,“你要去哪里?”
这时,妇人身后那位穿着入时,一手提着皮箱,头上戴着昂贵的帽子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这位服务人员却旁若无人,只是继续和这位妇人说话:“你要去哪里?”
“春田。”
“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吗?”
“不,是马萨诸塞州的春田。”
他根本不需要行车时刻表,就说:“那班车是在10分钟之内,在第15号月台出车。你不用跑,时间还多得很。”
“你是说15号月台吗?”
“是的,太太。”
女人转身离开,这位先生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位客人——戴着帽子的那位男子身上。他们之间的谈话依然简短、急促却平稳。但是,没多久,那位太太又回头来问了一次月台号码。“你刚才说是15号月台?”这一次,这位服务人员集中精神在下一位旅客身上,不再管这位头上扎丝巾的太太了。
有人请教那位服务人员:“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并保持冷静的呢?”
那个人这样回答:“我觉得我并没有同时回答很多人,我只是单纯回答一位旅客,忙完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纽约中央车站问询处的服务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经典语句: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学习箴言:贪多嚼不烂,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才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