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好奇到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你时刻处于一种充满求知的状态,兴趣让你有动力去完成一个又一个探索,积极、自信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好奇心激发兴趣,打开探索之门——
小朋友,好奇心就像爆竹,一点它就噼啪作响,带给我们许多“爆炸性”的想象。每个人的兴趣,乃至梦想,最初都源于一点点的好奇心。好奇心让我们在学习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1903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个世代打鱼的家庭。
小时候的贝时璋虽然沉默寡言,却勤于思考,不论遇到什么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父亲带他到上海办事,一路上,他看到“江天火轮”在江上航行,就奇怪地想: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江天火轮”怎么会动呢?船舱里的灯没有油,怎么就能亮了呢?繁华的南京路上,商店橱窗里黄头发的“洋模特”为什么会转动?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短暂的上海之行让贝时璋大开眼界,也开启了他心中的好奇与探索之门。
1921年秋,贝时璋从同济医工学堂医科预科毕业。在父母的支持下,1922年3月,赴德国留学,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
贝时璋到德国后,先后在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三个大学学习自然科学。贝时璋整天与书本和仪器为伍,以实验室为家,刻苦攻读。他不但学习生物学的课程,还学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多门课程,又自学了数学。这几所大学的学习生活使贝时璋受益匪浅。
贝时璋在德国8年,掌握了学科理论,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积累了研究工作经验,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学风。他注重秩序,做什么事情都细致周密,有条不紊。论文写出初稿,总是反复推敲或补充实验。
当初,贝时璋在德国初露头角,引起了德国学术界的重视。然而,物质上的诱惑、导师的相劝,都没有动摇贝时璋报效祖国的决心,1929年秋,他告别图宾根大学,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贝时璋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经典语句:他注重秩序,做什么事情都细致周密、有条不紊。
学习箴言:在好奇心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努力探索,终有一天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身边小事带给你的大启示——
小朋友,你注意过身边的小事吗?这些小事通常会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培养你仔细认真、寻根问底的学习态度。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热爱观察、喜欢问问题的人。只有多问“为什么”,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02 壶盖为什么会跳动
瓦特是英国的发明家。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饭。火炉上,有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啪啪地响。瓦特觉得很奇怪,就问祖母:“祖母,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
瓦特又问:“为什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
祖母回答不上来。
后来,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蒸气直往上冒,推动了壶盖。他想:壶盖是被水蒸气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蒸气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次研究,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你平时注意到生活中让你不解的现象了吗?
经典语句:壶盖是被水蒸气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蒸气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学习箴言:只有多看、多问、多学,才能解开小事情中蕴藏着的大奥秘。
人生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小朋友,你喜欢学习吗?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即使靠毅力坚持到最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你的心里没有它!所以,学习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兴趣,找到兴趣点,才会事半功倍。
§03 人生的秘密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一所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五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钥匙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四把钥匙锁在哪一个或哪几个抽屉里?
一位刚到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个抽屉里。
后来,他的这位美国同桌写信去向比尔·盖茨请教答案。比尔·盖茨在回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还有一句话,很多人都认同: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时间浪费在对你最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一个人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一定要做到最好。
不要逼着自己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如果非做不可,那就去找那件事的乐趣,深入其中,慢慢培养兴趣吧!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你觉得比尔·盖茨会带着哪把钥匙呢?
经典语句: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
学习箴言:想要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先要培养热爱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能启发科学发明的灵感——
小朋友,每一件伟大的发明都包含着伟大的科学真理,它们的发明灵感缘于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所以,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说不定未来的发明家就是你。
§04 无形的磁场
爱因斯坦在童年时,有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事。
一天傍晚,下班回来的赫尔曼先生一踏进家门,就对着爱因斯坦的房间大声喊:“阿尔伯特,快来看看爸爸给你买什么礼物啦!”正在专心练琴的爱因斯坦一听“礼物”两个字,便立即兴高采烈地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只见爸爸从他的包里取出一个纸盒,然后小心翼翼地慢慢打开它。
爱因斯坦好奇地接过来一看,里面装的是一个圆圆的、像大个儿怀表一样的东西。只是这个“大怀表”的四周除了均匀的刻度,还相对写了四个字母:N、S、E、W。它与怀表更大的不同还在于它只有一个指针——正在不停地左右摇摆。
“这是什么呀?是不是一块手表啊?可是,上面似乎多了点东西。”爱因斯坦惊疑地问爸爸。
“听我给你讲。它不是表,表是用来计时的,而有了这个东西,你就可以知道方位了,它是用来确定方向的。”父亲耐心地做起了讲解员。
当爱因斯坦发现这个罗盘如此神奇时,眼睛便开始发亮,已经爱不释手了。他拿着罗盘不停地晃动,不管怎样摇动,磁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北方。
“磁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北方呢?”爱因斯坦望着神奇的罗盘,自言自语地说。
“这是因为我们所住的地球,有一种磁力,这种磁力将磁针引向北方了。”爸爸听了爱因斯坦的话后,耐心地解释道。
“这种磁力到底是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呢?”
“可以说,整个地球到处都有。”
一连几天,爱因斯坦常常双手捧着那个小小的罗盘发愣。他不断地尝试着把它翻转,或是缓缓地转动方向,可无论他怎么做,那个小指针始终指着北方。他知道,这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球磁场在起作用呢。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指南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经典语句:他拿着罗盘不停地晃动,不管怎样摇动,磁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北方。
学习箴言:好奇心是最好的引领者,它会带你找到科学的真谛。
兴趣驱使我们主动去实践——
小朋友,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地去解决,去问老师或者和同学讨论,直到找到答案。如果不去解决问题,我们就会越来越没兴趣,最后就会变得不爱学习了。
§05 孵小鸡的爱迪生
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影等很多东西,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总爱问:“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5岁时,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他就学着鸡叫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窝里一堆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这么多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
“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蛋上,蛋就暖和了,蛋暖和了里面就会长出小鸡的小嘴、小脚和羽毛,然后,小鸡长大了,啄破了蛋壳,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后,立刻跑到邻居家里,用干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鸡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在蛋上面,也能孵出小鸡来。
积极主动地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即使方法错了,也会明白这条路走不通,反而会对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有兴趣,也会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爱迪生蹲在鸡蛋上面,能孵出小鸡来吗?
经典语句: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在蛋上面,也能孵出小鸡来。
学习箴言:兴趣驱使我们去实践,无论实践方法对与错,都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坚持所爱,才能打开一片天——
小朋友,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希望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界限;要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我们不必非要做成功的人,我们只需要做一个找准自己位置的人,坚持做自己所爱的,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06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初中二年级时,就带着用投漫画稿赚来的250元稿费到台北画漫画。那年他才15岁。
蔡志忠很快就面临学历的问题。在他打算到以外制电视节目而著称的光启社求职时,看到求才广告上“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一项条件,他傻眼了。不过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理会学历限制而参加应征的考试。结果他击败了另外29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
之后蔡志忠在漫画界异军突起,尤其“庄子说”“老子说”系列更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他也一度成为全台湾纳税额最高的作家之一,他本人也以此为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连初中都没读完的情况下,有勇气踏入这个文凭至上的社会呢?
蔡志忠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他只会一生痛苦,受尽挫折。而我,不偏不倚,就是适合做一个漫画家。”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能画,所以他15岁就开始画,尽早地画,不停地画,终于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蔡志忠的说法让人想到巴西的世界足球之王“黑珍珠”贝利,他曾经说:“我天生是踢球的,就像贝多芬天生是音乐家一样。”
能够彻底地认清自己,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啊!别以为只有那些天才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得自在,活得快乐,这不也是一种成功的人生吗?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蔡志忠为什么能成为优秀的漫画家?
经典语句: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能画,所以他15岁就开始画,尽早地画,不停地画,终于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学习箴言:认清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成功。
兴趣是实践的动力——
小朋友,我们不要因为失败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敢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07 捕捉雷电的富兰克林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雷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做起他们的试验来。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以避免试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了。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电了。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了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试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在此之前,他做了很多研究,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他才冒着危险,做了风筝试验。富兰克林从风筝试验中,不但了解了雷电的性质,而且证实:雷电是可以从天空“走”下来的。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富兰克林是如何解开雷电的秘密的?
经典语句:在此之前,他做了很多研究,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他才冒着危险,做了风筝试验。
学习箴言:敢于冒险的勇气以及永不减退的兴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好奇心是学习的必备要素——
小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会捂住了好奇的耳朵,闭上了好奇的双眼,于是,我们就很难发现新的东西了。所以,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才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08 跟随好奇心的脚步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11岁那年的一天,他在一家餐厅的厨房外玩,忽然听到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循声走进了厨房。原来,那是厨师用刀叉敲打盘子发出的声音。
其实,这是一种很平常的声音,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种声音,而且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奇怪。但帕斯卡却不同,他不仅在意这种声音本身,他的脑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号:为什么会有声音发出呢?为什么当刀叉离开盘子后声音并没有立即停止呢?为什么敲盘子的声音和敲桌子的声音不一样呢?为什么……
有了满脑子问号的帕斯卡决定亲自敲打盘子,通过实验来揭开声音的奥秘。几次实验之后,他发现敲打盘子的刀叉离开盘子后,盘子仍然有声音。但当他用手按住盘子时,声音便立刻停止了。原来,声音是从盘子里发出来的,发声的关键不在于刀叉的敲打,而在于盘子的振动。就这样,11岁的帕斯卡发现了振动能产生声音。
好奇心是新发现的必备要素,世上但凡新的发现,无一不是好奇心驱动的结果,发明者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也改变了这个世界。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帕斯卡的故事吗?
经典语句:世上但凡新的发现,无一不是好奇心驱动的结果。
学习箴言:好奇心是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学习方法之一。
学习要专注才能有所成就——
小朋友,除学习以外,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兴趣。但是我们的精力有限,而学习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不得不舍弃一些个人兴趣,把精力专注在学习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09 苏步青的读书故事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他的研究成果被许多科学家引用。
苏步青出生于农家,父母种田,但苏步青却对读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亲见儿子对书如此爱不释手,就咬咬牙,将他送入县城的小学去读书。
来到县城,苏步青样样都感到新鲜,他整天玩耍,把功课丢在一边,期末考试,他考了倒数第一名。第二年,他转到离家近一点儿的一所镇中心小学。班里有一位叫陈玉峰的老师发现苏步青挺聪明的,就是贪玩儿不用功,就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启发他说:“你吃的饭、上学所花费的钱,都是你父母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你不好好念书,对得起谁呢?”陈老师的话使苏步青倍感羞愧,他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此,苏步青发奋读书。这一年,他的学习成绩一跃成为第一名。
上中学时,受到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影响,苏步青把兴趣转移到了数学上。他不管酷暑隆冬、霜晨晓月,都用心看书、思考、解题。为了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这一定理,他采用了20种方法并写成一篇论文,在浙江省的一个学生作业展览会上展出。
从此,苏步青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大了。大学三年级时他写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在日本学士院学报上,这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他所写的41篇微分几何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在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的数学刊物上,国际数学界把他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1931年,苏步青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当时国内条件很差,抗战时浙江大学还为躲避日寇不断迁移,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苏步青从没放松过对数学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造船工业、航空工业、汽车外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为我国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在学习和其他兴趣上,我们该怎样取舍呢?
经典语句:你吃的饭、上学所花费的钱,都是你父母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你不好好念书,对得起谁呢?
学习箴言:学习需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全神贯注。
梦想源于不可思议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喜欢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梦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并把它发挥到极致,终有一天,从兴趣中诞生的梦想会张开翅膀,把最美的姿态展现出来。
§10 如果一支铅笔有了梦想
1968年3月,苏联西南部索契市第一中学,海姆高举着手,示意老师提问自己,他刚刚动手完成了一项搞笑的发明:他想用磁力让一只青蛙悬浮在半空中。
索诺斯基老师让他站起来,海姆向周围的同学们做着鬼脸,展示着自己伟大的成就。他站在课堂上,将一只青蛙放在课桌上,然后将一枚巨大的磁铁高高举起来,青蛙神奇地被吸了起来,虽然只有短暂的几秒钟,但令现场的同学万分惊讶。
海姆的解释让大家茅塞顿开:他将一枚巨大的铁块塞进了青蛙的身体里。索诺斯基老师对他的恶作剧表示反感,大声地怒斥他:“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你这样折磨它,它会生气的。”
海姆下课后受到了惩罚,许多同学对他的这项发明嗤之以鼻,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十足的小丑罢了。
海姆又对铅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铅笔中的石墨。他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能将固体石墨变成液体石墨,岂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于是,他将石墨刮了出来,加入了各种液体,结果发生了爆炸。
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后,他与同伴合作,想从铅笔的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为这是一种公认的最薄的、最坚硬的,也是传导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项技术,但他们都无法成功剥离出石墨烯。
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地用一根胶带,采用撕裂的方法从铅笔的石墨中成功地分离出了石墨烯,这个方法的问世,震惊了整个世界。
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得了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实验过程,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有时候,梦想+努力+自信+机遇,也可能成为一首成功的交响曲。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你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兴趣吗?
经典语句:梦想+努力+自信+机遇,也可能成为一首成功的交响曲。
学习箴言:为不可思议的梦想多做准备,努力学习吧。
培养自己细致的观察能力——
小朋友,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奥秘,你不想一探究竟吗?那我们从现在就要开始认真学习了,因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解开大自然的秘密。
§11 喜欢虫子的法布尔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前小溪流水,村外树林遍山,环境十分优美。
法布尔小时候没有识字画片,也没有图书,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不论是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还是花丛中的蝴蝶……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于是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深秋的夜晚,睡在祖母身边的法布尔突然听见房屋后的荒草滩里响起一阵“唧——唧唧唧”的虫鸣声,声音清脆好听。是蟋蟀?比蟋蟀的声音小多了。是山雀?山雀不会连续叫个不停,更何况是在漆黑的夜晚呢。
“奶奶,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尔问。祖母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许……是狼。”法布尔不想推醒奶奶,又挡不住虫鸣的诱惑,他悄悄地穿上鞋,开了门,摸黑到草丛中去,想看个究竟。结果野草划破了他的手,他也没有把那只小虫找到。
法布尔七岁那年,家里送他到邻村的一所小学读书。这是一所非常简陋的学校,全校只有一间茅草屋和一名教师。这位老师是一位动物爱好者,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法布尔在这儿除了学习功课,还学到了不少小动物方面的知识。
小法布尔对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一天,父亲赶集回来,给他买了一张“动物挂图”和一本寓言集。寓言集里有许多禽兽、小虫的精美插图,法布尔爱不释手,他逐渐迷上了对昆虫的研究。
有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么繁忙的劳动场面!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有时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还有的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一年冬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当他看到几只冻僵了的昆虫时,便把它们放进自己的怀里。昆虫慢慢地苏醒了,法布尔特别高兴。法布尔研究昆虫,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1858年,法布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生物学和昆虫行为学研究,成果卓著。
法布尔抱着对科学真理的挚爱精神,去探索昆虫世界,从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好方法助学习
阅读提示:小朋友注意观察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吗?
经典语句: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
学习箴言:对于学习,我们可以始于兴趣,但不能止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