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14518100000008

第8章 水稻虫害(3)

27.水稻叶片中上部被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受害处出现枯白斑,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叶片中上部被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受害处有枯白斑,是稻巢螟造成的。稻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又称稻巢草螟、日本稻巢螟、稻筒巢螟,危害水稻。严重受害稻株出现枯黄莲叶,分蘖和抽穗明显减少。分布于全国各稻区。

【危害特点】幼虫先在叶片中上部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幼虫先在筒巢内取食叶肉,受害处出现枯白斑,后携筒巢移至稻丛基部,咬断四周叶片或嫩Y拖人巢内,食后的剩余物被推出巢外。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4晕米,翅展20-33晕米,雌大于雄。体灰黄白色,雄蛾色较鲜艳。雌蛾触角细锯齿状,褐色。雄蛾触角柿齿扁阔,各柿片一侧生锯齿。前翅灰黄褐色,翅脉铅灰色,脉间有许多纵列黑点,外缘有波状灰褐色横纹,外侧有银色光泽;后翅灰白色。卵长约1毫米,形似直立的馒头,聚产的形似板栗。卵面有纵行隆起纹,初产时纯黄色,后变淡褐。末龄幼虫体长毫-20毫米,长圆柱形,淡灰黄色。头、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暗红色纵线5条。每节各生1对短剌。气门黑褐色。蛹长12厘米左右,黄褐色。体背色较浓。全体光滑,翅芽和足末端达第5腹节。体背有3条暗褐色细纵线,尾端有1对突起。

【发生规律】中国南方每年发生3代。末龄幼虫在稻桩或杂草丛中筒巢里越冬。第2年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1代在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发生,2代在8月下旬至毫月中下旬发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或杂草中,夜间飞出活动,交酉后把卵产在稻株根际或茎叶上,数十粒聚在一起,上覆疏茸毛。成虫产卵历期1-9天,每头雌虫产卵毫0-700粒。

【防治措施】防治直纹稻苞虫时可兼治此虫。

28.水稻茎秆蛀孔大,略呈方形,从穿孔处往往排出大量黄白色虫粪和被害组织的混合物,有强烈臭味,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茎秆蛀孔大,略呈方形,从穿孔处往往有卩出大量黄白色虫粪和被害组织的混合物,有强烈臭味,是台湾稻螟危害症状。台湾稻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寄主有水稻、甘蔗、高粱、玉米、粟等。分布于中国南方稻区台江苏、浙江也有发生。

【危害特点】幼虫从叶鞘、叶耳处侵人,先集中在叶鞘内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人茎内,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台幼虫常转株危害,蛀孔大,略呈方形,从穿孔处往往有卩出大量黄白色虫粪和被害组织的混合物,有强烈臭味。

【形态特征】雄蛾体长6.5-8.5毫米,翅展18-23毫米,触角略呈锯齿状台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雌蛾体长为9.2-11.8毫米,翅展23-28毫米,触角丝状台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椭圆形,长0.67-0.85毫米,宽0.个-0.65毫米台初产时白色有光泽,后呈淡黄色。幼虫共5-7龄。末龄幼虫体长16-25毫米,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体背具紫红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有别于二化螟。头色与侧线是与二化螟幼虫相区别的两项重要特征。蛹长为9-15毫米,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第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发生规律】我国南方每年发生3-6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多以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越冬,但在稻草中越冬成功率低。广东越冬代发蛾期与二化螟相近,以后各代早于二化螟,3月中旬进人盛发期。广西各代成虫发生期为:越冬代3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7月上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4代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5代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虫白天多潜伏于稻丛基部,喜阴凉潮湿环境。成虫多在夜间羽化,当晚或次晚交尾,产卵前期为1天,喜在粗壮、浓绿的稻株上产,在秧苗期及分蘖期,卵多产于叶片表面,在孕穗期多产于叶片背面,在水稻灌浆至黄熟期,多产卵于无效分蘖的叶片上。每头雌虫产卵4-6块,每卵块有卵30多粒,个别高达200粒以上。初孵幼虫爬行或吐丝借风飘散,后在稻苗离土面或水面2-3厘米处咬孔,或从叶片伸展处的缝隙侵人叶鞘内,喜集中危害叶鞘组织,后转至心叶或拔节后的茎秆内取食。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在叶鞘内危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人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月厘米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仅留一层薄膜,然后在茎内化蛹,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

【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同水稻“二化螟”。

29.水稻秧苗叶片上出现缺刻,成刀割状,稻株被吃成扫帚把状,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秧苗叶片上出现缺刻,成刀割状,稻株被吃成扫帚把状,是稻螟蛉造成的。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危害水稻、高粱、玉米、甘蔗、粟、茭白、稗草、看麦娘等。

【危害特点】幼虫啃食叶肉,吃成缺刻,严重时可把秧苗吃成刀割状,稻株被吃成扫把状。

【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6-8毫米,翅展16-18毫米。前翅深黄色,上有2条略平行的暗紫色斜带;后翅暗褐色,缘毛黄色。雌蛾体长8-10毫米,翅展条-24毫米,前翅黄色,有2条断续的暗紫色斜带;后翅淡黄色,近外缘色稍深。卵扁球形,直径0.5毫米,表面有放射状纵横隆线交织成方格状,初产时深黄色,继而有紫色环纹,近孵化时变灰紫色。幼虫体长20毫米,头黄绿至淡褐,胸腹绿色,背线及亚背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胸足3对,第1-2对腹足退化。蛹圆锥形,雄蛹体长7-9毫米,雌蛹8-10毫米。初期绿色,后转褐色,有臂棘4对,中央1对最长,羽化前全体有金黄色光泽。

【发生规律】从北至南每年发生3-6代。蛹在田间、稻丛、杂草的叶苞或叶鞘中越冬。秧苗期前期多雨,后期干旱,常发生较重。8月以前,气温偏低,阴雨天多,易使前1-2代虫口数量积累在8月主发生代成灾。营养生长旺盛的水稻受害重。植物群落复杂,在水稻上成灾可能性较小;;一种植水稻,易形成灾害。一般成虫期4-7天。成虫白天隐伏稻丛,夜出活动,趋光性强,交尾多在晚上7-12时之间进行,交尾后当晚或第2天产卵,卵散产或成行产,每头雌虫产卵毫-534粒,卵期5-15天。叶片生长青嫩,产卵量大。幼虫期11-16天。初孵幼虫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条,3龄后蚕食叶片。幼虫老熟后爬至叶端吐丝折成粽子状,并咬断下部落人水面化蛹。蛹期4-5天。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抓好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人工摘除虫苞。虫苞飘落水面时,在排水。

(3)药剂防治掌握在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用下表中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用。

30.水稻叶片边缘出现锯齿状口子,几片叶片横卷在一起形成一虫苞,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叶片边缘出现锯齿状口子,几片叶片横卷在一起形成一虫苞,是稻苞虫危害症状。水稻稻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害虫,又名稻弄蝶、苞叶虫用种类较多,在我国主要发生危害的是直纹稻苞虫,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食性较杂,除危害水稻外,也可危害多种禾本科杂草。

【危害特点】稻苞虫孵化为幼虫后,啃食卵壳,然后爬至叶鞘附近,在叶片边缘咬一小缺刻,随即吐丝将叶缘缀合成圆筒小叶苞或吐丝将叶片先端折卷成苞,虫体栖居其中,黄昏出苞觅食。取食时一般咬成缺刻,不留表皮,可与稻纵卷叶螟危害症状相区别。重则吃光叶片,严重发生时,可将全田,甚至成片稻田的稻叶吃光。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0晕米,翅展36-40晕米。

体及翅均为黑褐色,并有金黄色光泽,翅上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白斑,即前翅有7-8枚排成半环状的白斑;后翅有4个白斑,呈“一”字形排列。卵,半圆球形,直径约1毫米,顶端平,中间稍下凹,表面有六角形刻纹,散产在稻叶上。初产时淡绿色,后变褐色,快孵化时为紫黑色卵幼虫,两端较小,中间粗大,似纺锤形。老熟幼虫体长30-40毫米,头大,正面有“W”形黑褐色形纹,胴部第1-2节细小似颈,中段肥大,末端又细小,故虫体略呈纺锤形。腹部两侧有白色粉状分泌物。蛹长节毫米,近圆筒形,腹面淡黄白色,背面淡褐色,快羽化时腹背均变为紫黑色,第5-6腹节腹面中央有1个倒“八”字形褐纹,体表常有白粉,外有白色薄茧。

【发生规律】直纹稻荷虫在我国每年可发生2-8代。在广东、海南、广西每年发生6-8代;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如湖北、江西、湖南、四川、云南每年发生5-6代;长江以北每年发生4-5代;黄河以北每年发生3代;辽宁每年发生2代。在湖南、江西、四川、贵州、湖北等地的一季中稻区并稻苞虫的主害时期在6月下旬到7月,尤其对山区中稻危害较重。在湖滨地区的一季晚稻也常会遭受较大面积的危害。

成虫昼出夜伏,白天活动最盛时间为上午8-11时和下午4-6时。阴雨天,大风天和盛夏中午则静伏于植株丛间。喜在芝麻、南瓜、棉花、千日红等植物上吸食花蜜并故可根据这些植物上的成虫数量预测下代幼虫发生程度。成虫多在上午6-9时羽化,经1-4天交配,交配后1-3天产卵。卵散产,在水稻上以叶背近中脉处为多,每头雌虫一生产粒,多者300粒。成虫产卵后对水稻生育期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成虫盛发期,以在叶色浓绿、生长茂盛的分蘖期稻田里产卵量大,圆秆拔节期的着卵较少。产卵持续期因温度而异,毫-18°C为5.2天,22-24°C为4.1天,28-30°C为2.6天。

1-2龄幼虫在靠近叶尖的边缘咬一缺刻,再吐丝将叶缘卷成小苞,自3龄起所缀叶片增多,一般为2-8张叶片缀成一苞。一头幼虫可吃掉10多片稻叶,4龄后食量大增,取食量为一生的93%以上,故应在3龄盛期前防治。幼虫有更换虫苞的习性。老熟幼虫在苞内化蛹,蛹苞两端紧密,呈纺锤形。在南方稻区,幼虫通常在避风向阳的田边、沟边、塘边及湖泊浅滩、低湿草地等处的李氏禾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或在晚稻禾丛间或再生稻下部根丛间、茭白叶鞘间越冬。该虫为间歇性猖獗的害虫,其大发生的气候条件是适温24-30°C,相对湿度75%以上。6-7月,雨量和雨日数多,尤其是“时晴时雨,吹东南风、下白昼雨”可作为大发生的预兆;高温干燥天气则不利其发生。在山区或水稻与芝麻、棉花等作物交替种植的地区,蜜源充裕,稻苞虫发生严重。在卵期,寄生蜂作用大,重要的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等;幼虫期重要天敌有螟蛉绒茧蜂、螟蛉痩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有多种蜘蛛、步甲等。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好自然天敌,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及茭白残株,减少越冬虫源。幼虫虫量不大或虫龄较高时,可人工剥虫苞、捏死幼虫和蛹,或用拍板、鞋底拍杀幼虫。

(2)化学防治一般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此虫也有效,故常可兼治。若发生量较大,当百丛水稻有卵80

或幼40头,防治,3龄期药,药种方法同稻“纵卷叶螟”。由于稻苞虫晚上取食或换苞,故在下午4点以后施药效果较好。施药期内,田间最好留有浅水层。

31.水稻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稻丛中下部群集大量小虫,是什么害虫?

水稻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稻丛中下部群集大量小虫,是稻飞虱。稻飞虱常见的种类有3种,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3种稻飞虱均属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其中褐飞虱又称褐稻虱。白背飞虱耐寒力较强,海南岛南部和云南最南部地区为终年繁殖区,越冬北界暖冬年份在北纬26°

左右。灰飞虱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华稻区发生较多,其中长江中下游仅在早稻上发生数量较多,但近年在局部地区对晚稻穗期亦有危害。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寄主较多,除危害水稻外,还可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作物。而褐飞虱只可危害水稻和普通野生稻。

【危害特点】

(1)白背飞虱以成虫和若虫群栖稻株基部剌吸汁液,造成稻叶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也能造成死秆倒伏,但未发现传播病毒病。穗期受害还可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穗变褐色、秕谷多等危害状。

(2)灰飞虱成虫、若虫均以口器剌吸水稻汁液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近年来发现部分稻区水稻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大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现为相应的病害特征。灰飞虱不仅直接对作物造成危害,而且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可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若、麦条纹叶枯病若、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等病毒病,近几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玉米粗缩病发病趋重,与灰飞虱发生密度高密切相关。

(3)褐飞虱食性单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吸食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剌破叶鞘和叶片,还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并样泄物常导致霉菌孳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轻者,下部叶片枯黄,影响千粒重;重者,生长受阻,下部茎秆变黑,茎上褐色卵条痕累累,甚至死苗,毁秆倒状,全田枯死似火烧状,俗称“冒穿”、“透顶”或“塌圈”。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