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14518100000011

第11章 水稻虫害(6)

(1)中华稻蝗成虫雄体长15-33毫米,雌虫19-40毫米,黄绿、褐绿、绿色。前翅前缘绿色,余淡褐色,头宽大,卵圆形,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即两侧缘近平行,具纵沟。复眼卵圆形中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圆锥形,略向后质斜,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卵长约3.5毫米,宽1毫米,长圆筒形,中间略弯,深黄色,胶质卵囊褐色,包在卵外面,囊内含卵毫-1毫粒,多为30粒左右,斜列2纵行。若虫5-6龄,少数7龄。1龄若虫灰绿色,头大,无翅芽,触角13节;2龄若虫绿色,头胸侧的黑褐色纵纹开始显现即触角毫-毫节;3龄若虫浅绿色,头胸两侧黑褐色纵纹明显,沿背中线淡色中带明显,触角毫-毫节,微露翅芽;4龄若虫翅芽呈三角形,长未达腹部第1节,触角纵-22节;末龄若虫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触角纵-纵节。

(2)东亚飞蝗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节-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头顶圆。触丝,前胸板达,两侧有黑色。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5龄煌蝻体长倍-40毫米,触角22-倍节,翅节长达第4-5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色。

【发生规律】

(1)中华稻蝗北方每年发生1代,南方每年发生2代。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毫米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在江苏,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陆续孵化每月初至8月中旬田间各龄若虫重叠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9月中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陆续死亡。一般沿湖、沿渠、低洼地区发生重,早稻田重于晚稻每晚稻秧田重于本田,田埂边重于田中间。单双季稻混栽区,随着早稻收获,单季稻和双晚秧田常集中受害。成虫多在早晨羽化,在性成熟前活动频繁,飞翔力强,以上午8-10时和下午月-19时活动最盛。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刚羽化的成虫须经月多天后才达到卵巢完全发育的性成熟期,并进行交尾。成虫可多次交尾,交尾时间可持续3-月小时,交尾时多在晴天,以午后最盛。交尾时雌虫仍可活动和取食。成虫交尾后经倍-节天产生,产卵环境以湿度适中、土质松软的田埂两侧最为适宜。每头雌虫平均产卵4.9块,每个卵囊平均有卵33粒。成虫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低龄若虫在孵化后有群集生活习性,3龄以后开始分散,迁人秧田食害秧苗,水稻移栽后再由田边逐步向田内扩散,4-5龄若虫可扩散到全田危害卵-8月间当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是稻蝗大量扩散危害期。稻蝗的发生与稻田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据观察,沿湖低洼地区田埂湿度大,适宜其产卵,发生密度大;春稻发生重,夏稻发生轻;夏季秧田发生重,本田发生轻;田埂边发生重于田中间;老稻区发生重,新稻区发生轻;一年一熟田发生重,两熟田发生轻。

(2)东亚飞蝗分布范围横跨我国南,一年发生2-4代。均以卵在土中越冬,第2年孵化出来的若虫,称为蝗蝻,经4次4兑皮后变为成虫。黄淮海流域第1代夏蝗5月中下旬孵化发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第2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兼顾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及物理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一是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二是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发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发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三是植树造林发改变蝗区小气候发减少飞蝗产生繁殖的适生场所;四是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例如,因地制宜种植飞蝗不食的作物——甘薯、马铃薯、麻类等,断绝飞蝗的食物。

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青蛙、蟾蜍,可有效抑制该虫发生;二是抓住3龄前防治适期,用蝗虫微孢子虫以15亿个孢子/亩的浓度进行防治。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为蝗虫的专性寄生物,可引起蝗虫感病,对天敌昆虫、人、畜、禽均安全。蝗虫感病后可明显影响其取食量、活动能力、雌虫产卵量、卵孵化率等,经口传播后在蝗虫种群内流行,还可经卵传至下一代,长期控制蝗害。

(3)化学防治药剂防治要根据发生的面积和密度,做好飞机防治与地面机械防治相结合,全面扫残与重点挑治相结合,夏蝗重治与秋蝗扫残相结合,准确掌握蝗情,歼灭蝗蝻于3龄以前。中稻区5月底至6月初在秧田田埂统一施药,杀死初观-若虫。6月上中旬水稻移栽后由田边向田内5米范围内施药,杀死初迁人本田的低龄若虫。防治指标为每丛有成虫1头。大面积发生时应使用飞机防治。用下表中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

37.水稻穗期出现白穗,穗部群集大量小虫,是什么害虫-

水稻穗期出现白穗,穗部群集大量小虫,是稻蝽类害虫危害状中水稻稻蝽常见的危害种类主要有2种,即水稻稻黑蝽和稻绿蝽。水稻稻黑蝽、稻绿蝽均属半翅目蝽科害虫。前者除危害水稻外,也可危害小麦、粟、玉米、甘蔗、豆类、马铃薯、柑橘等。稻黑蝽危害的稻田,一般损失产量达20%-30%,严重的损失产量达米%-60%。淮河以南的稻区均有分布,其中以长江以南的稻区分布密度较大。后者别名稻青蝽,分布较广,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32科150种以上,包括水稻、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豆类蔬菜作物。

【危害特点】

(1)稻黑蝽成虫、若虫剌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尤喜在穗部吸食危害,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受害,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时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嫩穗或灌浆的稻粒受害,造成秕粒、白穗或使米质变劣。近几年来随农田生态环境变化,作物布局的改变,该虫危害逐年加重近

(2)稻绿蝽成虫、若虫均以剌吸式口器取食水稻叶片、茎秆、穗的汁液,尤喜在穗部吸食危害。平时一般在周边杂草和其他作物上危害,水稻穗期大量迁人稻田,因此,水稻孕穗期以后受害较重,且山区或周边杂草丰富的稻田数量较多。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受害,叶色变黄,植株矮缩;若心叶、幼穗受害,则叶片抽出后在伤口处有破洞,幼种抽出后出现花白种或白穗;灌浆期受害则出现空瘪粒。

【形态特征】

(1)稻黑蝽成虫雄体长7.5-8.5毫米,雌成虫体长9-9.5毫米。椭圆形,体表粗糙无光泽近触角5节。全体黑色,密布黑点。卵杯形,长约1毫米,径宽约0.8毫米,顶端有圆盖,盖周围有一圈小剌(40-45根),外被白粉。初产的卵为淡青色,后变成淡红褐色至灰褐色,孵化前呈暗绿色。卵单产,常双行排列成条状,每行有卵2-30粒不等。若虫触角4节,有5个龄期。1龄若虫约1.3毫米,体近圆形,头胸部褐色,复眼鲜红色,腹部黄褐色至红褐色,节缝红色,腹背有2个红褐色区。2龄若虫约2毫米,体近生圆形,头胸部大多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腹背暗褐色。3龄若虫约3.3毫米,体近椭圆形,头胸部大多呈褐色或淡褐色,腹部淡褐色,边缘齿状黑斑消失。4龄若虫体长4-5毫米,椭圆形;胸背淡褐色;腹背黑褐色,背部有8个白点,前翅芽可以辨识。5龄若虫6-8.5毫米,体色近于4龄若虫,但前后翅芽均明显可见,且呈黑色,全体密布黑点。

(2)稻绿蝽成虫全绿型,体长12-16晕米,宽6.0-8.5毫米。长椭圆形,青绿色(越冬成虫暗赤褐色),腹下色较淡。头近三角形,触角5节。前翅稍长于腹末。足绿色。腹下黄绿或淡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杯形,长1.2毫米,宽0.8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红褐,顶端有盖,周缘白色。1龄若虫体长1.1-1.4毫米,腹背中央有3块排成三角形的黑斑,后期黄褐,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第2腹节有一长形白斑,第5-6腹节近中央两侧各有4个黄色斑,排成梯形。2龄若虫体长2.0-2.2毫米,黑色,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黄斑。3龄若虫体长4.0-4.2毫米,黑色,第1-2腹节背面有4个长形的横向白斑,第3腹节至末节背板两侧各具6个,中央两侧各具4个对称的白斑。4龄若虫体长5.2-7.0毫米,头部有倒“丁”形黑斑,翅芽明显。5龄若虫体长7.5-12毫米,绿色为主,触角4节,翅芽伸达第3腹节,前胸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腹部边缘具半圆形红斑,中央也具红斑。

【发生规律】

(1)稻黑蝽每年发生1-2代。在江苏仪征、浙江嘉兴、贵州、四川等地,每年发生1代。江西南昌等地区每年发生2代,广东2-3代。每年发生1代区均以成虫越冬;每年发生2代区除多以成虫越冬外,尚有若虫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背风向阳的山坡、田埂杂草的根际、土缝、石下、落叶间、树皮下、禾蔸丛中等处。每年发生1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7月先后迁人稻田,7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体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人盛孵期,9月上旬进人羽化盛期,羽化后10天左右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越冬。每年发生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下旬迁人稻田中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人产卵期,1代若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末孵出,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月初至9月中旬产卵;2代若虫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末孵出,8月末至9月下旬羽化,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上年暖冬且当年夏季干旱少雨的年份,稻黑蝽的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量大,其危害也较重。播种早、插秧早、生长旺盛、沿堤埂、沿山丘及抽穗早的稻田发生量较大,受害也较重。田边杂草丛生的稻田,发生量一般较重田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早播田,丘陵、山区垄田发生较重田稻黑蝽成虫、若虫夜晚具有趋光性,白天具有畏光性,故白天大多隐藏于稻株下部,傍晚、夜间、黎明及阴雨天则爬至稻株上部活动。越冬代成虫迁人稻田吸食10天左右即开始交配,交配时间多在下午6-7时。雌成虫一生可交配4-5次,交配后7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稻株叶鞘近基部距水面6-10毫米处;少数卵产在稻株或杂草的叶背。每头雌虫一生平均产卵190粒,最多的个体可产卵600粒。每年发生1代区,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达10-52天。成虫具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成虫翅不发达,不善飞行,主要靠爬行或人工运输途径扩散田1-3龄若虫日夜在稻株下部群集危害少4-5龄若虫的活动习性与成虫基本相同。若虫也具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稍受惊动便自行坠落。每年发生1代区若虫期38-55天,平均40天。每年发生2代区,第1代若虫期28-35天,第2代若虫期35-48天。天敌主要有稻蝽黑卵蜂、白僵菌、蜘蛛、青蛙等。

(2)稻绿蝽在浙江每年发生1代,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代,四川、江西每年发生3代,广东可达3-4代,少数5代,田间世代整齐。以成虫群集于松土下或田边杂草根部、树洞、林木茂密处群集越冬田第2年3-4月,越冬成虫陆续迁人附近早播早稻、豆类、麦类、芝麻及杂草上产,若虫完成发育后如正值水稻扬花期,则大量迁人稻田危害稻穗,水稻黄熟后又迁人周边杂草及花生、芝麻、豆类等植物上。26-28°C时,卵期5-7天,若虫期21-25天,产卵前期5-6天。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C,若虫为11.6时。卵成块产于寄主叶片上,规则地排成3-9行,每块60-70粒。该虫食性虽杂,但喜聚集于植物开花期和结实初期危害。成虫趋光性强,多在白天交配,晚间产卵,卵多产于叶背、叶或穗、荚上。若虫孵化后先群集于卵块周围,2龄后逐渐分散,水稻穗期多集中于穗部危害,分蘖期贝多产于稻株基部。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一是冬春清洁田园,铲锄禾蔸,冬耕春耙消灭越冬虫源;二是恶化越冬环境。对山岗、坡地的果树和林木,冬前应用石灰水涂白则以恶化稻黑蝽等害虫越冬场所的生存环境。在稻黑蝽产卵盛期,每隔4天灌深水1次,共灌2-3次,以达到闷死蝽卵之目的;三是适当调节播种期或选用适宜生育期品种,尽量使水稻穗期避开稻绿蝽发生高峰期。

(2)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二是抽穗前食。

(3)化学防治当百株有卵1-2块或百株有卵10-20粒,或百株有低龄若虫5-10头的田块,均应列为防治对象田。药剂防治适期应在1-3龄若虫期,每隔7-10天用药1次,并应交替选用农药种类。施药范围为田埂及埂内水稻区3米,严重的田块应全田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早上或傍晚。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害。

田、蚕室近处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