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诚实求信
14514200000036

第36章 石奢请罪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石奢的,曾做过楚昭王的国相。这个人平时办事公正,执法很严,从不阿谀奉承,无论是谁犯了法,他都坚持依法治罪,因而威信很高,那些贪官们都非常害怕他。

有一次,石奢出京去外地视察,在路上远远看见前面一人正在行凶杀人,便飞快跑向前去,一心要抓住这个杀人犯。不料,杀人犯竟是自己的父亲,这让石奢大吃一惊。他一下子愣住了,怎么办呢?上前抓住吗?那父亲依法要被杀头的。哪有做儿子的捕杀自己父亲的呢?这样不就是大不孝吗?想到这里,石奢停下脚步,有意放走了父亲。

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可是石奢心里非常不安。回到都城以后,吃不进,睡不香,想到自己一直倡导执法无私,对别人犯法,从不放过,可是自己父亲犯了法,怎么就徇私包庇,私自放过了自己的父亲呢?石奢感到自己实在是无脸见人,于是就用绳子把自己绑起来上朝,请求楚昭王给自己治罪。

楚昭王见石奢自绑上朝,请求治罪,惊讶不已,忙站起来问:

“你犯了什么大错?怎么自请治罪呢?”

石奢沉痛地说:“我昨天在路上看见一个杀人犯逃跑,便迅速上前捉拿,没想到杀人犯竟是我的父亲,就有意放跑了他。我身为执法大臣,徇私包庇,就是失职,罪当处死。”

楚昭王从孝道这一点看出石奢的忠诚,便不想治石奢的罪,就打圆场说:“你这是没有追上嘛,有什么罪呢?这是不该治罪的。你不必内疚,照常做你的事去吧。”

石奢感到楚昭王还没听清楚自己的意思,便直率地强调说:“不是我没有追上,而是追上了,发现是自己的父亲,怕落个不孝之名,故意把他放跑了。我想忠于孝道,竟违犯了国法,变为不忠之臣。

这是应该治罪处死的。”

楚昭王见石奢把问题讲得这样明确,一时找不到借口为他开脱了。但考虑到石奢平时执法严明,忠于圣上,现在又能主动地请罪,十分难得,便硬着头皮说:“你虽然是违法了,但属初次,我下令赦免你。”

石奢坚决地说:“大王下令赦免我的罪,这是大王对我的恩惠。

但国家的法令,决不能因我而废。现在依法领死是我的职责。圣上的开恩,我石奢至死不忘。但大王的赦令我决不能接受。”

一个要请死,一个要赦免,双方争执不下。旁边的大臣顺着楚昭王的意思,也纷纷劝说石奢不要固执己见。这一来倒更加坚定了石奢的态度。他想,如果自己违法被赦,带了个坏头,那将置国法于何地呢?石奢见请死不成,便毅然决然地拔剑自杀了。

楚昭王和许多大臣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满朝文武触动很大。

石奢生前虽然犯了违法包庇父亲的错误,但他却用请死自刎的行动维护了国家的法令,所以仍然长期受到人们的称赞。

名师点评: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英国的大哲学家培根也曾经说说“读史使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