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知识
14499700000005

第5章 气象知识锦集(2)

降水

降水是指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人工降雨等。

降水虽然主要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都有降水。这是因为云滴的体积很小(通常把半径小于100微米的水滴称为云滴,半径大于100微米的水滴称为雨滴)。只有当云滴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抬升,并且在下降过程中不被蒸发掉时,才能降到地面。因此降水的形成,就是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并降至地面的过程。一块云能否降水,就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能否使一百万个左右的云滴转变成一个雨滴。

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降水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飘浮的小云滴增大以后,不能再被空气或上升气流托住才下降到地面的。云滴的增大有两种过程:水汽分子继续汇集在云滴的表面上,即由凝结方式增大起来;但是这种过程需要空气中的水汽压大于云滴面上的水汽压,如果云中有冰晶存在时,因为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同温度下水面的饱和水汽压要小,因此,水汽便由液面向冰晶体上转移,而使其体积增大。大云滴的曲率小,饱和水汽压小,因此它比小云滴容易增大。

云滴相互碰撞合并增大其体积:云内的云滴大小不一,它们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大云滴下降速度比小云滴快,因而大云滴在下降过程中很快追上了小云滴,大小云滴黏附起来,成为较大的云滴,在有上升气流时,当大小云滴被上升气流向上带时,小云滴也会追上大云滴与之合并,成为更大的云滴。云滴增大以后,它的横截面积变大,在下降过程中又可合并更多的小云滴,犹如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

云滴碰并增长的速度与云中的含水量、云滴的大小有关。云中含水量愈高,云滴大小愈不均匀,云滴的碰并增长愈快。

上述两种过程自始至终存在于云滴转化为降水的过程。观测表明,在云滴增长的初期,凝结增长为主,合并为次。当云滴增大到一定阶段后,凝结过程退居次要地位,而以合并为主。

降水形式

雨为滴状的液体降水。水成云(由液态水滴组成的云体)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成云(冰晶组成的云体)和混合云(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后也成为雨滴下到地面。

雨按强度的大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

长期的连绵阴雨或大雨和暴雨,使得短时期内出现大量降水,形成巨大的地表径流,淹没低洼地区,或江河泛滥,淹没大片土地,致使作物被淹死,农产歉收,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水涝天气。在我国常出现“南涝北旱”或“北涝南旱”的情况。

如华中地区梅雨期持久,降水多,则长江流域水涝,而华北、东北地区却干旱无水。

抗旱防涝的最好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如建造大、中、小型水库,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等。我国许多地区在这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是由冰晶构成的各种各样的固体降水,雪花的形状很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的。

雪花为什么多呈六角形,花样又如此繁多呢?

这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状的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关系。

由于六角形冰晶的面上、边上和角上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中角上最大,边上次之,面上最小。当突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形成柱状雪花;当突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边上、面上都有水汽凝华,就形成片状雪花;当突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边上、面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就形成了枝状或星状雪花。

雪按照降水强度的大小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雨夹雪是融化的雪或雪与雨同时下降的降水。

是表面为各种形状的冰块,直径为5~50毫米,个别也有更大的,雹的中心是一个不透明的冰核,周围包着若干层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冰壳。

冰雹天气是一种严重农业灾害性天气。它出现的范围虽小,时间又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伴随狂风暴雨,雹粒降落在作物茎、叶和果实上,引起很大的机械损伤。严重的冰雹能使处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作物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

冰雹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目前人工防雹有两种方法,即催化法和爆炸法。催化法其原理和人工降雨一样,往冰雹云内加入大量碘化银微粒或食盐粉末,破坏冰雹的形成过程,使云内水分分散凝结成小冰雹或水滴,避免造成严重危害。我国许多地方在人工防雹上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

此外,降水还有霰等形式。

人工降雨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有效地人工影响局部天气,防御不利的农业天气的出现,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58年,我国在吉林省用干冰催化降水进行大规模人工降水试验获得成功,以后,在全国广泛开展了人工降水试验。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引用了新技术,在云、雾、降水宏观微观结构的探测以及催化方法和技术、效果检验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人工降雨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云是由很微小的水滴组成的,云滴的体积增长100万倍才能成为一个普通大小的雨滴。为了使云滴迅速长大,就要在云内首先形成一部分冰晶或大云滴,但是自然界中并不常常具备这种情况,所以,在不少情况下,有云而无降水。

为此,就需要人为地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使云中能生成一些冰晶或大云滴,促使云滴迅速长大成雨滴而降落。使用的催化剂有多种,对于温度低于0℃的云层多用干冰或碘化银来“引晶”,叫冷云催化。对于高于0℃的云层,多用盐粉或氯化钙来引进大云滴,叫暖云催化。

另一方面,云中降水量一般与云的体积成正比,所以通过大量引晶使云上部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化,同时释放潜能,导致云中上升气流发展,增大云的体积和生命期,从而增加云的降水量。目前,虽然进行了大量地面人工降水试验,然而,飞机播撒催化剂仍是人工降雨试验的主要方式。

人工降雨对缓和局部地区的旱情起到了一定作用,为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但抗旱的最好措施还是兴修水利,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

有关风的知识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空气流动的呢?

推动空气流动的是太阳。太阳照耀着地球,但是,太阳赐予地球的热量是分布不均的,当赤道正处在炎炎夏日,太阳当空照时,而地球的南北两极却是冰天雪地,温度只有零下几十摄氏度。正是由于太阳给地球的热量分布不均衡,使大气这部巨大的机器发动起来。

赤道附近所受的热量比较多,空气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热空气上升,到高空后又向高纬度地区流去,并逐渐变冷,到南北纬度30°附近,向地面下沉;与此相反,南北两极的冷空气下沉,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同时,又逐渐升温,然后又上升,如此重复循环。在这两组由热力作用所生成的空气环之间是中纬度环,环内的气流一股追赶向上冲的极地环,另一股跟随向下沉的热带空气,好像一组反向运转的齿轮装置。

由于上述空气运动情况,全球各地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气压带。在南北两极,气流下沉,形成稳定的极地高压区。在纬度60°附近,气流上升,产生了低压带。中纬度与热带交接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无风带。

靠近赤道的热带,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叫做赤道无风带。

这样,热带空气流向两极,两极空气又流向赤道。按照道理,我们全球所刮的风应该是一致的,但事实情况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时刮东风,有时刮西风,或其他方向的风,风向和风力都是飘忽不定的。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使空气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再加上地球上各个地区地形不相同,有的山峦起伏,有的却是广阔的海平面,因而对气流产生进一步影响。尤其是在小地形和下垫面的综合作用下,使局部地区风况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地面地形地况,海陆分布不均,尤其是小环境的下垫面及其他地形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使局部地区的大气流动发生变化,也就会产生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风。

在海滨地区和较大岛屿上生活的居民,都有这样的经验: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晚上,常有风吹向海洋。这种有规律的风,我们称它为海陆风。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造成的。陆地的比热较小,白天增温快,晚上冷却也快;而海洋的比热大,白天和晚上增温和降温都没有陆地快;变化不明显。于是,白天陆地上的空气膨胀上升,变成低压区,较冷和较重的空气从海洋流入陆地,补缺上升的较热空气,形成海风,到了夜间,陆地冷却得快,变成高压区,而海洋仍保持着与白天差不多的热量,海面上的空气增温上升,为陆地吹来的较冷较重的空气代替,于是就形成陆风。

海陆风的强弱与海陆温差有关。春末夏初,海水温度仍然很低,而陆地有明显的增温,这时,海风比较大。到了夏末秋初,海水温度比较高,而陆地,夜间辐射冷却显著,这时陆风比较强。

季节性海风,通常出现在10~11时,14~15时逐渐平息,19~20时全部消失,随后陆风开始增强,依此周而复始。天气越热,海风越强劲,吹得也越远。平均来说,海风在温带吹入内陆的纵深只有15千米左右,高度约200米;但在热带,海风可深入内陆远达160千米,高度达1200米。

与海陆风形成的原理相似,在山谷地区会出现一种日夜风向相反的山谷风。它是这样形成的:白天,太阳把岩石山坡烤得很热,比各地同一高度的空气热得多,产生上升气流。各地上空较冷较重的空气向下沉,这样就形成了从山谷沿山坡向上吹的谷风。日落后,山坡岩石冷却较快,比周围同高度的空气冷却得快,于是,谷地上空较暖的空气垂直上升,较重而较冷的空气顺山坡下滑,形成山风。长年累月的山谷风,会使生长在其风路上的树木变形。

还有一种地方性的风叫焚风,也叫钦诺克风,这是一种很强的阵性的干暖风,它发生在山的背风面。当气流沿着山坡上升时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降落,这样,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相当少,这样的空气越过山顶时,往下沉,空气压缩增温,气温变得异常干燥。据统计,我国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地区,出现焚风时的日平均气温比平时高出10℃。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提前融化,有利于农田灌溉。夏末的焚风,会造成水果、粮食作物的早熟减产。强大的焚风,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

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风在短时间内,风速会忽大忽小地变化,风向也会不停地左右摇摆。空气流动这种小范围和短时间的不规则变化,就叫湍流。我们经常看到烟囱里冒出一股股很不规则的烟团会慢慢地扩散开来;飞机飞行时会突然发生颠簸。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大气湍流造成的。

形象地说,湍流就是空气中流动的、大小不同的涡旋,如同水里的涡旋一样。

大气中的湍流在近地面层有,在10~20千米的高空也有;在云中有,在无云的晴空万里的天气中也有。

大气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这也是大自然显示能量的一种主要形式。

对于风,人们最害怕的、最具破坏力的要数台风了。一次大台风的突然袭击可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台风的强大风力能把参天大树和成排的电线杆连根拔起,使建筑物倒塌,强风暴可以掀起巨浪,吞没猝不及防的渔船。

风,又可以把工厂排出的废气、有害气体和烟尘扩散得很远。强大的大气湍流又会使飞机失事,无线电通讯中断。

但风,又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风能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

如果整个大气圈以和风(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运行,即在每一瞬间所做的功,就抵得上新安江水库的发电机日夜不停地运转几万年所产生的能量。我们可以在风力资源比较多的地方建立风力发电站,这是一种无污染的资源。

有些地方,利用风能进行抽水灌溉。

也正是有了空气的运动——风,才使得地球上南北之间、上下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以交换,不同性质的气团得以互相接近、相互作用,制造出如此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天气变化。

风,还可以促进植物、森林的生长。有些植物的种子就是依靠风来撒播四方的。

龙卷风的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0年内,世界各地大约有80万人死于龙卷风。在地球上,龙卷风光顾最多的地方是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我国幅员辽阔,每年也总有一些省遭受龙卷风的袭击。

龙卷风又称旋风。通常它的风速可超过超音速飞机,因此,它带有很大的破坏性。龙卷风虽然出现时间短、消失速度快,然而,在它存在的一瞬间,却留下了几个颇为人注目的“之最”:1925年3月18日在美国出现的一次龙卷风,穿过密苏里、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三州,行程达360千米,沿途造成689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强劲的一次龙卷风;1956年9月24日在上海出现的一次龙卷风,把一个重达11万千克的储油桶轻轻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掷向120米远的地方,可见龙卷风的威力了!

龙卷风按形成地点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

它们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柱形空心柱,其速度可达100~200米/秒,比12级台风的速度要大3~6倍。就像水里的漩涡一样,龙卷风就是空气里的漩涡,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

那里空气扰动得非常厉害,上下温度相差悬殊:当地面上的温度在30多摄氏度时,位于4000米的高空,温度仅有0℃左右,在8000米的高空,温度已降到-30℃。

这种温差,使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交流速度过快,从而形成许多小漩涡在空中旋转滚动。当那些小漩涡逐渐扩大,加上激烈振荡,就容易形成大漩涡,成为袭击地面或海洋的风害。

北美中部是世界上陆龙卷多发地区,每年春末夏初,约有200次陆龙卷袭击美国。海龙卷要是不接近航船和海岛,也就没有多大的破坏性了。但它通常更为凶猛、壮观。

火龙卷是一种不为大家所熟悉的龙卷风,它通常发生在火山爆发和大火灾时。由于大量的石浆向外喷射或大火灾的热烟上升,水分被加热成水蒸气随之冒出,在短时间内蒸气升到一定高度时,会结成巨大的灰尘云。因为这种云和积雨云十分相似,因此,也同样会有闪电和暴雨发生。这时产生的龙卷风有烟火夹杂,称为火龙卷。

目前,人们还没有办法预报和测量龙卷风的发生及其旋速。根据1953年一个把高压电线钢塔摧毁的“纪录”估算,旋速肯定超过每小时6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