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知识
14499700000012

第12章 土地资源介绍(2)

在世界各地,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了困扰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危及全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问题之一。为此,1994年12月19日,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呼吁人类共同采取行动,制止地球被荒漠化吞噬,拯救人类生存的土地。

撒哈拉沙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大饥荒席卷了非洲撒哈拉地区,在干旱荒漠区的多个国家中,至少有上百万人被饥饿和四处蔓延的疾病夺去了生命,有上千万人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

这场饥荒起源于连续的干旱。1958—1975年的17年间,非洲遇到了大干旱,干旱区的面积近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非洲土地总面积的60%。恶劣的气候使撒哈拉沙漠向周围扩展,东南部原本脆弱的环境急剧恶化,植被完全被毁,成为大片荒漠。北部也由于沙漠的扩展,牧场每年退化约1000平方千米,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沙漠侵吞掉约13平方千米。

干旱严重的非洲是受到撒哈拉沙漠扩展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在1968—1974年期间,撒哈拉大沙漠每年向南延伸50千米。在最近50年内,撒哈拉沙漠吞掉了南部宜农宜牧的土地近65万平方千米,流沙前沿总长达350千米以上。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周围,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一片热带树木草原风光,20年后,却只有在该城以南90千米以外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景观。

撒哈拉沙漠的扩展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远期效果。人口增长与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给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的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大旱灾是20世纪60年代西非大规模扩大农作物耕种面积的直接后果。人口激增驱使人们扩大耕种面积,农田面积的增加使牧场面积更加减少,而牧畜量却有增无减,只能进一步扩大放牧范围……这种连锁式的人类活动使原本多样性的植被被破坏,持续的单一块茎农作物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地失去了调节气候的功能,风蚀和水蚀带来水土流失和干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涉与异常气候相互叠加使生态环境轻而易举地崩溃,并失去复原能力,最终逐渐演变为一场持续的灾难。

干旱、荒漠化和饥荒——世界上贫困地区与环境脆弱区大致重合的事实,使人类摆脱贫困的努力举步维艰。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形式。侵蚀强度受地面坡度、坡长、坡形与坡向、土质、地面覆盖、温度与湿度,以及降水强度等许多因素控制。当地球自有地质和自然地理过程以来,就开始了侵蚀过程。因此,可区分为人类出现以前和以后的侵蚀。人类出现以前的侵蚀完全受制于地质和自然地理过程,一般来说,速率是比较缓慢的。人类出现以后发生的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生产活动,或加剧了人类出现以前的侵蚀过程的发展,或造成新的流失区域。

水土流失可表现为面蚀、沟蚀和塌失等形式。它的危害不仅造成受蚀地区肥沃表土的损失,地面的支离破碎,导致土地退化,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个十分典型的例证。侵蚀还可危及相邻的下游地区,造成堆积和掩埋,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黄河下游的淤积与河床不断提高所引起的洪涝危害。

土壤侵蚀同样是个世界性问题。为此,联合国组织的250多名科学家用了3年时间对全球规模的土壤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时发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土壤侵蚀及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及不当的农耕方法,毁坏了10.5%的肥沃土地。从百分比看,中美洲退化的情况最严重,24%的耕地受到影响。从绝对面积看,亚洲退化的耕地最多,达4.5亿多公顷。全世界大约有900万公顷耕地完全被毁,而且不可能恢复利用。

关于防治水土流失的问题,应视流失地区的具体条件而定,但总的不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从目前看,任何一种措施要根治水土流失都是很难的,只能是尽可能减缓侵蚀强度和速度。在上述三种措施中,长期以来不少人偏爱工程措施。但一般而言,工程措施不仅耗资量大,而且工程的寿命也短,因而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物措施的重要性。然而过多地强调封育,这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近几年我国山东省在沂蒙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区域的经验较理想,他们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使群众在通过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使治理活动变成了农民的自觉行为。管理措施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和合理的农耕措施,或其他农事活动来减缓侵蚀过程的发展。对此,在理论上认识并不难,难就难在在土地利用者中进行贯彻。

环境污染对土地的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当其进入的数量超过土壤自身净化能力而又缺乏有效的除污措施时,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就会发生累积,使土壤中的可溶性元素失去平衡,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土壤肥力降低和危害作物生长。有些污染物可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中累积,食用后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污染物使土壤严重中毒,甚至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土壤的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不同的污染物性质、危害状况各异。比如醛、酚、多环芳烃类等,大多在土壤中能较快地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一般不会在土壤中发生大量累积,可以依靠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来解决。但一些高残留、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农药、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旦进入土壤,残留时间长,而且很难排除,对土壤、作物及人畜产生严重的危害,严重时甚至绝产弃耕。如1992年和1993年,河北省洋河流域的下游,由于工厂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水,农民又用这种被污染了的水进行灌溉,造成上万亩水稻减产与绝产,使一些农民产生了弃耕另谋出路的倾向,影响很坏。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可从大气降水(尤其是酸雨)、大气尘降、污灌、施用农药与肥料等途径进入土壤。一些没有采取除污措施的工厂,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的事例也不少,且后果更为严重,甚至在很短时期内就会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

污染对土地的危害,有些已被人们所认识,也有未被土地使用者引起重视的。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大量进行污灌就不是长远之计,最终将导致土地的毁坏。

世界上最早的沙漠公路

1989年10月19日,中国勘探工作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发现了石油,不久探明了亿吨级储量的塔中四油田。当时,从库尔勒到达那里要环绕沙漠边缘穿越5个地州24个县市,来到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的安迪尔,然后再换乘从美、德、俄进口的沙漠车向北走两天到达塔中。其全程计2000多千米,相当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时间需要10天。开发塔中油田需要运输几百万吨物资,运输费用高得令人无法承受。因此修建一条从北部进入沙漠腹地的公路成为大规模开发塔中四油田必须立即要做的工作。

塔克拉玛干沙漠除了灼热和难忍的干旱之外,还常出现可怕的沙暴。当沙暴来临的时候,塔克拉玛干成了魔鬼的世界。沙浪疯狂地起伏,仿佛风暴中的大海,成千上万吨的黄沙卷上几千米的高空,空气中充满了沙粒。一位司机说:“这时候就是50吨重的巨型沙漠车都不敢行走。把胳膊伸到窗外都看不到手指。”当沙暴停止的时候,一切标记都荡然无存。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地方修建永久性的公路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

1989年11月,中国几十位沙漠专家汇集库尔勒,提出了20多种筑路方案。

经过复杂的论证,筛选了其中的8种方案进行实地施工,修建了2千米的科学试验路和25千米的工业试验路。最后他们掌握了在流动沙漠中修筑永久性公路的技术。

沙漠公路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控制和固定住流动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成功的基础是使用了这样一种技术:在公路两旁100米的范围内用芦苇束编成边长40厘米的固沙网格。芦苇束的2/3埋在沙子里,1/3露在沙面上(约有30厘米)。远远看去,整个沙漠好像撒了一张巨大的渔网。当沙漠中起风的时候,风在稠密的芦苇网格内受阻形成涡流,使得网格内的沙粒无法飞走。

这样,流动沙丘就被固定了。然后在芦苇网格的尽头挂上一道用化学纤维编织袋做成的防风屏障。这种防风屏障不仅能把细沙挡在外面,而且还有效地减弱了风力,保证了固沙网格不致被流沙淹没。

这种简单、低廉、实用的技术,防风固沙效果十分显著,沙漠公路最令人伤脑筋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修建沙漠公路必须克服的另一个困难是怎样在柔软的沙子上建筑坚固的永久性路基。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也找到了满意的办法。先用推土机把沙丘推平,洒水压实形成原始路面,然后喷上一层特殊的化学胶剂使沙面板结,接着覆盖一层致密的土工布。在这层织物上堆积一层层厚厚的砾石,最后铺压沥青混凝土。这样,整个路基就像一个“千层饼”。试验证明,用这种方法铺设的路面非常坚固,完全达到了二级公路承压标准,60吨的重型卡车可以任意驰骋。

宽7米的沙漠公路从库尔勒向南延伸219千米到沙漠腹地的塔中四油田。1994年7月12日,在这条举世罕见的沙漠公路举行的开通典礼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自驾车以140千米的时速飞奔100多千米。他对这条世界上首条沙漠公路赞不绝口。

空中刮起了微风,细细的流沙在光洁的路面上像烟雾一样疾速飘游,沙漠公路在无穷无尽的沙海中像一条黑色的长带伸向天际。沙漠公路在塔中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贯通了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质灾害

地质,通俗地讲就是踩在我们脚下的坚实的大地。地质是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基础,是由岩石、土壤、地球内部物质构成的一个实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当一种或多种自然力和人力施加在大地内外并超过某一阈值,就会导致地质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便称之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个灾害大家族。因能量释放方式的不同,地质灾害可以具体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山体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地裂缝等灾害现象。这种能量的释放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以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就像地震,既有单纯的构造地震,也有人工诱发的地震。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一条带状区域内,大致从我国西南边陲的中缅边境向东北一直延伸到黑龙江下游,跨越边界进入俄罗斯境内。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一条地质灾害多发地带,我国至少有13个省会城市和京津两市都分布在此带上,所以危害很大。

俗话说,地震是群害之首。这一说法丝毫也不过分,因为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蔽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一般而言,全世界平均每年共约发生1500万次大小地震,其中约10万次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震级大于或等于里氏3级的“有感地震”;约1000次是会给人类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震级大于或等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约18次为7级以上的“大地震”。作为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破坏性地震尤其是大地震的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其破坏力却极强。它不仅会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和交通阻断,而且还时常伴生山崩地陷,诱发火山、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火灾、煤气外泄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从而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抵御的冲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地震特别是大地震的发生实为人类面临的第一大天灾。

滑坡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系指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大量松散土体和岩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一种地质现象,并常与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相伴而生。当滑坡这种地质活动造成了公路、铁路、航道的堵塞,或者引起各类工程项目、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时,就形成了灾害。

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滑坡灾害的多发区,仅四川省近十年来就已发生过上万次这类灾害,死亡人数达25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1981年,宝成铁路因滑坡而中断运行达2个月之久,修复费用达数亿元之多。1982年,长江鸡耙子滑坡造成航道壅堵,耗用工程费8000多万元才得以疏通。1983年3月7日下午5时40分,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洒勒山北麓发生了一次不多见的大滑坡:轰隆一声巨响,仅一分多钟的时间,只见一座宽达17千米的巨大山体带着刺耳的呼啸声迅速向山下滑去,6000多万立方米的滑塌土石顷刻之间就掩埋了面积达3平方千米范围内的3座村庄、200公顷水田和1座水库,270多人被土石掩埋。当时正在山上干活的一名农民眼见山摇地动,赶忙就近抱住一颗大柳树,结果转瞬间连人带树滑出了1000多米而幸免于难。另外,类似于滑坡的地质灾害还有泥石流、山崩地裂等。我国东部平原地带和沿海地区以及一些矿业城市,地面沉降和塌陷现象也较为广泛。

绿化土地防治土地沙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多处于大陆性气候控制之下,季风频繁,风力强劲,天气干旱,土质疏松,加之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植被的破坏,每遇强风极易引起土地沙化,地力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沙尘危害往往波及千余千米,恶化区域性大气质量。

全世界各沙漠边缘的这类潜在沙漠化土地,共约2000万平方千米,全世界每年约有5~7万平方千米土地沦为沙漠。

我国的这类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36%,沙漠化土地面积还在以每年1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沙漠化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采用地面植物覆被,营造防护林,对防止土地沙漠化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据测试,缺乏植物覆被的沙质土地,当风力达到五六级时,0.05毫米到0.25毫米粒级的沙粒开始沿地表跳跃移动,小于0.05毫米的粉粒多是浮于大气中,随风飘移。在防护林和林带的保护下,可以防止和减轻风的危害。当刮风时,气流受到林木的阻挡和分割,迫使一部分气流从树梢上绕过,一部分气流透过林间枝叶,分割成方向不同的小股气流,风力互相抵消,强风变成了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