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验方,大疗效
14497500000017

第17章 血液系统疾病(1)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原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以青壮年发病为多,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再障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获得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出血和感染发热。

属于中医学中“血虚”、“虚劳”、“血枯”、“急劳”、“血证”范畴。其基本病机多由肾精亏损,或为阳虚,或为阴耗,也可病涉肝脾,气血两衰。

治疗大法主要为补肾益精,或宜补阳,或宜滋阴,兼以益气、养血,或健脾、益肝等法。如急性再障多呈现“急劳湿热型”,当以补肾滋阴,凉血解毒为主。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加味保元汤

【配方】党参30~50克,黄芪30~60克,肉桂2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煎3次,口服。

【功效】补气温阳。主治元气不足,阳虚劳损,现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随症加减】阳虚型加补骨脂、仙茅、淫羊藿,如无效再加鹿角霜、附子;阴虚型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枸杞子,如无效再加玄参、桑葚;阴阳两虚型加熟地、制首乌、菟丝子、补骨脂,如无效再加鹿角、玄参。

【方药解析】本方源于明朝《景岳全书》。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取“血脱须益气,阳生则阴长”之义。现代也常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减少症等病,以阳虚气弱型为宜。

健脾温肾汤

【配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熟地15克,肉桂6克,补骨脂12克,鹿角胶(烊化)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阿胶(烊化)12克,巴戟天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另每日吞服红参粉3克,鹿茸粉0.3克。

【功效】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型。

【方药解析】慢性再障没有出血、感染时,使用本方,健脾温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

大菟丝子饮(造血Ⅰ号方)

【配方】菟丝子15~20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20克,制首乌12克,山茱萸10克,旱莲草20克,补骨脂15克,肉苁蓉12克,桑葚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

【功效】滋阴补阳,益精养血。主治肾虚血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型。

【方药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复杂而难治的病证,中医都从补肾人手,或补阴,或补阳,根据辨证,不能偏执一端,而补阴之中,亦须顾阳,辅以少许阳药;补阳之中,亦须少佐阴药。故本方用菟丝子、女贞子、枸杞、熟地补肾养阴益精,旱莲草于补肾养阴之中,更有清热止血作用;桑葚能滋阴养血;同时佐以补骨脂、肉苁蓉补益肾阳,以促进气血的生化。

二仙温肾汤

【配方】仙茅10克,淫羊藿12克,巴戟天15克,黄芪(炙)20克,人参3克,当归10克,赤小豆30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用法】煎汤,每日2次,口服。

【功效】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型。

【随症加减】偏脾阳虚者加用理中汤;偏肾虚者加用补骨脂、肉苁蓉、锁阳、菟丝子、紫河车粉等;如肾阳虚明显者加鹿角片(先煎)15克。

【注意】本方能温补肾阳,对心脾两虚患者,可出现男性相火妄动或夜寐不安的副作用。

【方药解析】本方用仙茅、淫羊藿补命门、温肾阳,巴戟天补肾阳而养精血;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补脾生血,当归、赤小豆补血活血;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具有温补肾阳,振发脾阳,益气养血之功。

造血Ⅱ号方

【配方】仙茅12克,淫羊藿12克,胡芦巴12克,肉苁蓉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女贞子15克,当归12克,桑葚子15克,黄芪30~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

【功效】补阳温肾,益气养血。主治肾虚血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阳虚型。

【随症加减】阳虚重者改用十四味建中汤(当归、白芍药、白术、人参、甘草、麦门冬、川芎、肉桂、附子、肉苁蓉、半夏、黄芪、茯苓、熟地黄)。

加味七宝美髯丹

【配方】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茯苓、当归、牛膝各15克,黄芪、熟地各20克,人参、补骨脂各10克,肉桂10克。

【用法】每日1剂,煎汤。日服3次。另:紫河车粉胶囊3克,开水吞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补血,温养肾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随症加减】阴虚型加玄参、麦冬、桑葚、晚蚕沙、山茱萸、乌梅炭、栀子炭、杜仲炭、棕榈炭;阳虚型加仙茅、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附子、鹿茸;阴阳两虚型加小茴香、续断、黄精、山药。

生脉二至汤

【配方】人参(另煎冲)6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黄芪30克,菟丝子20克,甘草6克,紫河车粉(吞)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功效】益气敛阴,补养肝肾。主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随症加减】用于急性再障,发热、贫血,且有明显出血倾向,面色萎黄,头昏疲乏,气阴受损,肝肾耗伤,邪热内侵之证。如发热加水牛角片、白薇、地骨皮、连翘;皮肤紫斑、齿鼻衄血者,加槐花、鹿茸草、羊蹄;咳血、便血者,加花蕊石、地榆炭、白芨、阿胶珠、三七粉。

【方药解析】本方取生脉散合二至丸加味而成。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敛阴,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之阴,菟丝子、紫河车补益肾精,黄芪以益气,甘草以和中。全方滋阴而不腻,补阳而不燥,且有救阴清热之功。

血复生汤

【配方】菟丝子20克,女贞子20克,熟地10克,制首乌10克,肉苁蓉10克,补骨脂1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巴戟天20克,淫羊藿10克,紫河车10克,鹿角片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儿童酌减。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以上。

【功效】补肾填精,益髓生血。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方药解析】方中以菟丝子、女贞子、熟地、首乌补肾养阴,填精益髓;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温肾助阳,阳生则阴长;紫河车、鹿角片大补精血;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通过临床证实,以本方为主的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较好疗效,能促使造血功能的逐步恢复。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一种症候群,而不是一种疾病。多由于需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慢性失血或胃酸不足、慢性腹泻、小肠吸收不良等影响铁的吸收所致。

临床表现可见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眼花,或有口腔炎、舌炎、浅表性胃炎等。

属于中医学“虚劳”、“萎黄”等范畴。治疗方法一般为健脾和胃,养血益气,并同时补铁等。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健脾生血丸

【配方】潞党参、茅苍术、陈皮、生鸡内金、六神曲、醋煅针砂、煅绿矾各30克,米醋1500毫升。

【用法】前6味分别研为细末,红枣煮熟去皮核。将绿矾、米醋置沙锅内溶化后放人枣肉,煮烂,浓缩,再人药末,捣和为丸。日服3次,每次1克,白开水下。

【功效】健脾和胃,补铁生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方药解析】本方是《医学正传》绿矾丸和《小儿药证直诀》异功散加减组合而成,以针砂、绿矾补铁生血,党参、苍术、陈皮、鸡内金、神曲健脾和胃。健脾和胃药对促进铁的吸收利用有着重大作用。尤其对胃液中缺少游离酸的患者,单用绿矾制剂效果不显著时,加用健脾和胃药后,可出现网织红细胞反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上升。

黄芪乌梅饮

【配方】黄芪30克,乌梅12克,党参15克,白芍12克,桂枝6克,制首乌15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醋煅代赭石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连服3个月。

【功效】益气生血,甘酸养胃。治疗缺铁性贫血。

【随症加减】脾阳虚者加附子理中汤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归脾汤加减;气阴不足者加生脉散加减;脾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纳谷不香,脘腹胀满者加白豆蔻、木香、陈皮、砂仁;经来量多加蒲黄炭、煨木香、炒阿胶;湿浊中阻或宿食壅滞者,先用平胃散、保和丸等,邪尽再用原法。

【注意】忌服或少服茶、咖啡等碱性食物,防止铁的吸收率降低。

绛矾丸

【配方】绿矾(煅红)90克,苍术90克,厚朴、陈皮各30克,大枣120克。

【用法】各研极细粉末,制成丸剂,如绿豆大,每次1.5克(约20丸),日服3次。相当于每日服绿矾0.6~1.8克。服药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疗程8周。

【功效】健脾燥湿,补血和胃。治疗缺铁性贫血。

【注意】忌饮茶。孕妇、消化道出血者忌服,胃弱者慎服,如出现副反应,需停药观察。

【方药解析】绿矾主含硫酸亚铁。绿矾煅赤称“绛矾”,主成分为氧化铁,能刺激造血机能,促进红细胞新生,用治血虚萎黄,肿胀。苍术、厚朴燥湿理脾,陈皮和胃行气,大枣养血益胃,又能减轻绛矾对胃的副反应。又,绿矾补血丸方由绿矾、薏苡仁、党参、红枣组成;绛枣丸方为绿矾、白术、山药、黑枣组成。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低于4×10(上标9)/升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800~2×10(上标9)/升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10(上标9)/升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①由放疗、化疗、药物引起。②感染引起。③不明原因。

临床症状主要为乏力,肢软,眩晕,食欲减退,低热等非特异性表现,可继发各种感染。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虚劳”、“劳热”等病。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保兀汤

【配方】潞党参10克,黄芪30克,炙甘草10克,肉桂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每周服5天,停2天,4周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温阳。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方药解析】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肉桂温阳补肾,甘草益气和中。气旺则生血,阳生则阴长。常用治气血两衰之证。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保元汤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肉桂的有效成分桂皮醛及桂皮酸均能升高家兔的白细胞。这可能是本方对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理。

补骨脂丸

【配方】补骨脂(微炒)500克。

【用法】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约6克。每服1~3丸,每日3次,盐开水送下;或用粉3克,盐开水冲服。每4周为1个疗程。停约1周,再开始第2疗程。

【功效】补肾助阳,生精血。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方药解析】实验表明,补骨脂对cFu—D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保护动物在注射环磷酰胺后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升白宁

【配方】八角茴香。

【用法】从八角茴香干燥成熟果实和叶中提取主要成分,制成肠溶胶囊。每次3粒(每粒含生药150毫克),每日2次,空腹时吞服。

【功效】促进白细胞增生。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注意】少数患者服后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等肠道反应,可自行消失。

【方药解析】本品有明显升高白细胞作用,其中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经电镜观察用药后骨髓细胞分裂相显著增多,成熟粒细胞比例增加。另据报道,八角茴香的成分茴香脑有明显升高白细胞作用。

小檗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