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14495500000016

第16章 监督和透明(4)

四、培养企业的自我净化能力

透明管控的精髓在于培育企业的自我净化能力,企业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保证透明管控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才能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记得上小学的时侯,每天都要经过一条小河。每到傍晚,那里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聚在河边,洗刷物件。到了夏天的时候,河滨里更是热闹,洗的洗、刷的刷、游的游,把河里的水搞得一片欢腾。每当人们洗刷完毕离开河边之时,河里已是混浊一片了。可奇迹总是每天在发生,当你第二天清晨再经过那里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河水依旧是那么的宁静和清澈。那时,幼小的我产生疑问:河里的水怎么会在清晨变得清澈、透明呢?后来,等自己大了,学到的知识多了,就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河水是活的,具有多种微生物的自我净化能力。

同样,企业也要像河水一样具有自我净化能力,那么,就需要管理者把企业的“微生物”(员工)协调和管控好,管理者首先应该承认并学会欣赏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因为企业的功能之一,就是包容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并将其揉合成一种向心力。

比如在能力差异上,能力强的员工恰恰在能力较弱的员工那里获得自信感,而能力差的员工又以能力强的员工为荣耀,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双方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一种彼此依赖和满足的关系。这样,使得每个员工在团队中都发挥其作用,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有助于每个员工进行自我管控,使得企业获得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

五、阳光管理

所谓的阳光管理,其实与透明管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程度上说,阳光管理就是透明管控的缩影,我们有必要来具体了解一下。推行“阳光管理”,让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使企业管控过程中的权力见著于阳光,透明、公开、公正,杜绝官僚主义体制,这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集中体现,也是建设现代企业的内在要求。具体要求管理者通过“四抓”务求实效:即抓引导,形成共识;抓典型,分类指导;抓规范,稳步发展;抓检查,跟踪落实。阳光管理是切实有成效的。

管理者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阳光管理”宣传栏上,将员工关心的相关问题公布于榜上,让大家看后明明白白,架起一座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桥梁。凡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和员工反映问题的结果,一律在“阳光管理”宣传栏张贴公布,自觉接受职工们的监督和质询。员工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意愿和利益,应当加以足够的重视。

如果员工不愿意当面讲清的话,还可专门设置反映问题记录本,每天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员工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做到员工所反映事项日日有整理、每周有反馈,每旬有改进、每月有落实。如果员工反映的问题在部门权限范围内而没有得到解决的,将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把一切矛盾、不规范的事件化解在底层,消灭在底层,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利益都不受损害,实现双赢。

【透明管控实际操作案例】

透明管控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要时刻维护透明管控的长期性,有效性。很多时候,像古语说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的确,在日常具体的企业管控中,管理者对有些事情开头很重视,很正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包括人的主观故意以及意识的疲劳,重视程度就会慢慢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执行力下降,即所谓“虎头蛇尾”,最后只剩形式,而无实际内容。

所以管理者要善始善终地推进透明管控。我们来看笔者熟知的一个企业所进行的透明管控形式。

庆丰公司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对话沟通进行透明管控,受到了与员工的欢迎和支持。该公司结合企业民主管理发展趋势和新的实现方式,创建了推行透明管控制的重要措施——员工与与管理者对话会制度。其优点在于:

(1)会议规模小,更易于频繁召开和临时召开。在一般情况下,召集30多名来自各部门,小组和层级的员工的代表,人数较少,对会议场地的要求也相应降低,在一个普通会议室就可以召开,而且几乎不需要任何会议准备工作,为会议的每月召开和临时召开提供了便利条件。

(2)对话会召开的间隔时间短,不容易造成问题的积压;结果反馈快,不满意可以继续反映。

(3)实现“零距离”对话,不再局限于“台上台下”的举手交流方式和“提案”交流方式。该公司的员工民主管理对话会一般采用圆桌会议,管理者和代表们围坐在会议桌前,进行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没有了台上台下的距离感,使员工代表更容易代表职工说出心里话。这种交流方式,更加直接,更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话会上,员工代表们畅所欲言,管理者听取意见、询问情况时认真、诚恳。参加过对话会的员工纷纷表示,像对话会这样,面对面有问有答的方式才更适合我们反映问题、诉求利益、参与企业的监督管理。

(4)对话会的信息传递更加畅通,成为管理者与员工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对话会这个平台上,信息传递更加畅通,管理者脑中闪现的任何一个思想火花,在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前,都可以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完善思路;厂务公开的内容,尤其是该公司员工普遍关心公司的经营情况,可以在这里向大家公布,更有利于员工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公司事务;员工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各种利益诉求,无论事情的大小,都可以在对话会上和盘托出,得到负责任的答复。对话会真正成为了管理者传达管理理念、推进厂务公开的平台,员工工提出建议、诉求利益的平台,成为了管理者与员工工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5)对话会为员工搭建起参与公司管控事务的重要平台。该公司的对话会由于具有召开方便、沟通顺畅、反馈及时等特点,真正成为了员工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平台,使员工代表能够充分行使参与企业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为该公司管理工作的改革、完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员工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6)对话会受到公司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得到员工充分信赖。在管理者的精心组织下,民主对话会举办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员工的欢迎。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呼声给予高度重视,为员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已经不计其数,让广大职工越来越喜欢通过民主管理对话会来反映问题,越来越信赖这个参与民主管理的新形式。

例如:该公司变压吸附制氧机投运以后,其主控室内的低频噪音为66~85分贝,岗位职工长期在此状态下工作,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员工代表在对话会上提出了治理噪音的要求。听到员工的呼声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将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当作急事、特事来办,迅速制订了主控室搬迁方案,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实行了变压吸附制氧机主控室的整体搬迁工作,搬迁后主控室的噪音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该制度成为庆丰公司领导与员工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员工参与公司透明管控的理想平台。在近十年的对话会上,员工共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上万条,被采纳和实施的1000余项,有力地推动力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