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的人生感悟全集
14488300000005

第5章 走出逆境,就是成功

人生就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弄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当别人看扁我们的时候,只有成绩才是最好的证明

阿兰·米穆是一位历经辛酸从社会最底层拼搏出来的法国当代著名长跑运动员,法国10000米长跑纪录创造者、第14届伦敦奥运会10000米赛亚军、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5000米亚军、第16届墨尔本奧运会马拉松赛冠军,后来在法国国家体育学院执教。

米穆出生在一个相当贫穷的家庭。从孩提时代起,他就非常喜欢运动。可是,家里很穷,他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这对任何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来讲都是很难堪的。例如,踢足球,米穆就是光着脚踢的,他没有鞋子。他母亲好不容易替他买了双草底帆布鞋,为的是让他去学校念书穿的。如果米穆的父亲看见他穿着这双鞋子踢足球,就会狠狠地揍他一顿,因为父亲不想让他把鞋子踢破。

12岁时,米穆已经有了小学毕业文凭,而且评语很好。他母亲对他说:“你终于有文凭了,这太好了!”妈妈去为他申请助学金。但是,遭到了拒绝!

没有钱念书,于是米穆就当了咖啡馆里跑堂的。他每天要一直工作到深夜,但还是坚持长跑。为了能进行锻炼,他每天早上5点钟就得起来,累得他脚跟都发炎了。为了有碗饭吃,米穆就没有多少工夫去训练。不过,他还是咬紧牙关报名参加了法国田径冠军赛。米穆仅仅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训练。他先是参加了10000米比赛,可是只得了第三名。第二天,他决定再参加5000米比赛。幸运的是,他得了第二名,就这样,米穆被选中并被带进了伦敦奧林匹克运动会。

对米穆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在当时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从来想象不到奥运会是如此宏伟壮观。全世界好像都凝缩在那里了。在这个时刻,他知道自己是代表法国。

但有些事情让米穆感到不快,那就是,他并没有被人认为是一名法国选手,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比赛前几个小时,米穆想请人替自己按摩一下,于是他便很不好意思地去敲了敲法国队按摩医生的房门。

得到允许以后,他就进去了。按摩医生转身对他说:“有什么事吗,我的小伙计?”

米穆说:“先生,我要跑10000米,您是否可以帮助我?”

医生一边继续为一个躺在床上的运动员按摩,一边对他说:“请原谅,我的小伙计,我是被派来为冠军们服务的。”

米穆知道,医生拒绝替自己按摩,无非就是因为自己不过是咖啡馆里的一名小跑堂罢了。

那天下午,米穆参加了对他来讲具有历史意义的10000米决赛。他当时仅仅希望能取得一个好名次,因为伦敦那天的天气异常干热,很像暴风雨的前夕。比赛开始了,同伴们一个又一个地落在他的后面。米穆成了第四名,随后是第三名。很快,他发现,只有捷克著名的长跑运动员扎托倍克一个人跑在他前面。米穆最后得了第二名。

米穆就是这样为法国也为自己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银牌的。然而,最使米穆感到难受的,是当时法国的体育报刊和新闻记者。他们在第二天早上便边打听边嚷嚷:“那个跑了第二名的家伙是谁呀?啊,准是一个北非人。天气热,他就是因为天热而得到第二名的!”瞧瞧,多令人心酸!

米穆感到欣慰的是,在伦敦奧运会4年以后,他又被选中代表法国去赫尔辛基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了。在那里,他打破了10000米法国纪录,并在被称之为“本世纪5000米决赛”的比赛中,再一次为法国赢得了一枚银牌。

随后,在墨尔本奥运会上,米穆参加了马拉松比赛。他以1分40秒跑完了最后400米,终于成了奥运会冠军!

他不用再去咖啡馆当跑堂的了。可是,米穆却说:“我喜欢咖啡,喜欢那种香醇,也喜欢那种苦涩。”

一分钟感悟

人生就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弄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不断地自我挑战,终究会看到上帝的微笑

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个正常的婴儿,能看、能听,也会牙牙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既盲又聋的小聋哑人,那时,小海伦刚刚1岁半。

这样的打击,对于小海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每当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沙莉文老师照顾她。

在老师的教导和关怀下,小海伦渐渐地变得坚强起来,在学习上十分努力。

一次,老师对她说:希腊诗人荷马也是一个盲人,但他没有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是以刻苦努力的精神战胜了厄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要在你的心中牢牢地记住“努力”这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词,因为只要你选对了方向,而且努力地去拼搏,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脚更高的山。

老师的话,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小海伦的心,她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话。

从那以后,小海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别人多付出了10倍的努力。

在她刚刚10岁的时候,名字就已传遍全美国,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强者。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在这一日建立了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正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颠扑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1900年,这个年仅20岁,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超过常人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

在她24岁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写了7册书,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她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还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5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认出你来,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幽默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

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热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伦·凯勒以一颗爱心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由弱而强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痛苦,却能克服残疾并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伦·凯勒,以及她的老师沙莉文女士的成功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案是很简单的:如果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信心与热爱以及努力作为支点,再高的山峰也会被踩在脚下,你就会攀登上生命之巅。

一分钟感悟

每个人成长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在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摘取了迷人的桂冠,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呢?成功者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就在于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选择了努力作为人生和生命的支点,直到登上了理想的高峰。

在卢梭毕业的学校中,苦难是受益最大的一所

在法国里昂的一次宴会上,人们对一幅是表现古希腊神话还是历史油画发生了争论。主人眼看争论越来越激烈,就转身找他的一个仆人来解释这幅画。使客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仆人的说明是那样清晰明了,那样深具说服力。辩论马上就平息了下来。

“先生,您是从什么学校毕业的?”一位客人对这个仆人很尊敬地问。

“我在很多学校学习过,先生,”这年轻人回答,“但是,我学的时间最长、收益最大的学校是苦难。”

这个年轻人为苦难的课程付出的学费是很有益的。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个贫穷低微的仆人,但不久以后他就以其超群的智慧震惊了整个欧洲。

他就是那个时代法国最伟大的天才——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卢梭。

一分钟感悟

凡是天生刚毅的人必定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但凡在年轻时遭遇苦难而能做到坚忍不拔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半会走得豁达、从容。

想获得他人的掌声,先要做个坚强的人

世界上的雄辩家,有很多都是在最初被认为说话笨拙的人,狄里斯就是其中一个。

狄里斯生于382年,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的声音很低,而呼吸很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不过,他的知识非常渊博,因此他的思想也相当深奥,很擅长分析事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首都雅典,有很严重的政治纷争,因此,能言善辩的人格外受到重视,一向能先提出时代潮流和趋势的狄里斯,认为自己缺乏说话技巧是很不适宜的,于是他作了一番充分的考虑,并且准备好演讲的内容,从容走上了演讲台。但是,很不幸,他遭到了可怜的失败。

原因就在于他那发出的低音和肺活量不足,口齿不清,以至于别人无法听清楚他所说的话,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了,努力训练自己的胆量和意志力。

他每天都跑到海边去,对着浪花拍打的岩石大声喊叫,回家以后,又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口形,作发音练习,一直持续不辍,狄里斯就是这样努力了好几年,直到他27岁时,终于再度走上台向众人演说。辛苦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果他这次盛大的演讲,得到了许多的喝彩与掌声,而狄里斯的名气,也就这样打响了。

一分钟感悟

人的天性就是敬仰强者,唾弃弱者。想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先要变得强而有力。

面对逆境,只有坚毅者才能到达荣誉的圣殿

凡尔纳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但是在他成名之前可谓饱尝挫败的滋味。凡尔纳的父亲是一名颇有成就的律师,正因为此,父亲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然而这并不是凡尔纳的兴致所在。

他从小喜欢幻想,爱海洋,也爱冒险,一次他偷偷地报名作为海上见习生想航行印度,但计划未能如愿,因为他的行踪被家人获悉。回到家后等待他的是一场猛烈的拳头。从此,凡尔纳开始了他的幻想之旅,利用想象来表达他眼中的世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个伟大作家的诞生注定要一波三折。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14次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某某出版社。”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都是心里一阵绞痛:这次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采用。

凡尔纳此时已深知,对于出版社的编辑来说,一个籍籍无名的作者是多么微不足道。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感情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不妨再试一次,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要知道在荣誉的大道上,从来没有放弃的容身之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手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手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版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分钟感悟

在人生的旅途中谁都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被拒绝、挫败等事情时,不要太早放弃努力,也许你与成功就差这一点坚持的距离。一切都是暂时的状态,对此我们要对自己说:“我只是还未成功。”切莫因放弃而与荣誉失之交臂。

没有经历风雨的生命,不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很久以前,上帝还住在地球上。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神啊,也许是您创造了世界,但是您毕竟不是农夫,我得要教您点儿东西。”

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对他说:“那你就告诉我吧。”

农夫说:“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让您看见,世界上再不会有贫穷和饥饿。”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提出的所有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当农夫觉得该出太阳了,就会阳光普照;要是觉得该下雨了,就会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让雨停雨就停。

风调雨顺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

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儿去了,对上帝说:“您瞧,要是再这么过10年,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人们就算不干活也可以安逸地生活了。”然而,等人们收割小麦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都没有,这些长得那么好的麦子,竟然什么都没结出来。这让农夫惊讶极了,于是又跑到上帝那儿去了:“上帝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为小麦都过得太舒服了,没有经历任何打击是不行的。这一年里,它们没经过任何风吹雨打,也没受到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小麦也还是时不时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上帝说。

一分钟感悟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没有退路时,必须相信自己

老教授和他的两个学生准备进溶洞考察,溶洞在当地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魔洞”,曾经有胆大的人进去过,但都一去不复返。

随身携带的计时器显示着,他们在漆黑的溶洞里走过了14个小时,这时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晶岩洞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兴奋地奔了过去,尽情欣赏、抚摸着那迷人水晶。待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其中那个负责画路标的学生忽然惊叫道:“刚才我忘记刻箭头了!”他们再仔细看时,四周竟有上百个大小各异的洞口。那些洞口就像迷宫一样,洞洞相连,他们转了很久,始终没能找到出路。

老教授在众多洞口前默默地搜寻着,突然他惊喜地喊道:“在这儿有一个标志!”他们决定顺着标志的方向走。老教授走在前面,每一次都是他先发现标志的。

终于,他们的眼睛被强烈的太阳光刺疼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出了“魔洞”。那两个学生竟像孩子似的,掩面哭泣起来,他们对老教授说:“如果没有那位前人……”而老教授缓缓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块被磨去半截的石灰石递到他俩面前,意味深长地说:“在没有退路可言的时候,我们唯有相信自己。”

一分钟感悟

在绝境时相信自己,或许还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怀疑自己,只会让自身在困境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

拿破仑出生于穷困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家庭。

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就到法兰西共和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就这样,他忍受了5年。但是,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暗下决心,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以此证明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

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是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使自己既富有又出名。

他经常避开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游戏活动,躲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研究科西嘉的历史地理,他对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书尤感兴趣。

在他16岁当少尉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他父亲的去世。由于哥哥约瑟夫既无能又懒惰,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拿破仑身上。在那以后,他不得不从极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来帮助母亲。当他接受第一次军事征召时,必须步行到遥远的发隆斯去加入部队。

等他到达部队时,看见他的同伴正在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不受人欢迎的性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以前的那个职位,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了后来争取到的职位。于是,他改变策略,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自己将来的理想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他选择图书时,也就往往有一个选择的范围。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他却在不停地读书。

通过几年的学习,他所摘抄下来的记录,印刷出来的就有400多页。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因此,他数学的才能获得了提高,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示他能做什么。

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任务,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获得了新的机会,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了。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拥到他面前来,想分享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揶揄他是一个矮小、无用、死用功的人,现在也都改为尊重他。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一分钟感悟

丘吉尔说:“做人就要做坚强和刚猛的大雄狮!”

人生是一个与困难作战的过程,你不打败困难,困难就会打败你。当困难降!临在你头上,你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呢,还是知难而退,落荒逃走?这是一个做人的大问题。

每个人都有两个简历,一个叫成功,另一个叫失败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两次,他一直没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分钟感悟

没有什么人会轻易地平步青云,在成功的背后隐匿着许多他人所不了解的辛酸与苦楚,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要想得到成功的鲜花,就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

当塞洛斯·W。菲尔德从商界引退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这时他却对在大西洋中铺设海底电缆这一构想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一来欧洲和美洲就能建立电报联系。塞洛斯·W。菲尔德倾其所有来完成这一事业。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建造一条从纽约到纽芬兰的圣约翰的电话线路,全长1600多公里。这其中有600多公里需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为此他们不得不在铺设电话线的同时修建一条穿越纽芬兰的道路。这条线路中还有200多公里要通过法国的布列塔尼,建设者们在那儿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此相同的还有铺设通过圣劳伦斯的电缆。

通过艰苦的努力,塞洛斯·W。菲尔德得到了英国政府对他的公司的援助。但是在国会里,他遭到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团体的强烈反对,在参议院表决时,塞洛斯·W。菲尔德的方案仅以一票的优势勉强获得通过。英国海军派出了驻塞瓦斯托波尔舰队的旗舰阿伽门农号来铺设电缆,而美国则由新建的护卫舰尼亚加拉号来承担这一工作。但是由于一次意外,已铺设了8公里长的电缆卡在了机器里,被折断了。在第二次实验中,船只驶出300多公里时,电流突然消失了,人们在甲板上焦急沮丧地来回走动,似乎死期就要来临。正当菲尔德先生要下令切断电缆的时候,电流就像它消失时那样,突然又神奇地恢复了。接下来的一个晚上,船只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移动,而电缆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延伸,但由于刹车过于突然,船只猛烈地倾斜了一下,电缆又被卡断了。

菲尔德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重新购买了1100多公里长的电缆,委托一位精通此行的专家设计一套更好的铺设电缆的机器设备。美国和英国的发明家齐心协力地工作,最后决定从大西洋中央开始铺设两段电缆。于是两艘船开始分头工作,一艘往爱尔兰方面,另一艘驶往纽芬兰,每艘船都各自承担一头的铺设工作。大家希望这样能够把两个大陆连接起来。就在两艘船相距5公里时,电缆断了。人们重新连上了电缆,但是当两艘船相距120多公里时,电流又消失了。电缆再次连上了,大约又铺设了300公里之后,在距阿伽门农号不远处,不幸电缆又断了,阿伽门农号随即返回了爱尔兰海岸。

项目负责人都感到非常沮丧,公众开始怀疑,投资商开始退却。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说服众人,整个工程项目早就被放弃了。终于开始了第三次尝试,这一次成功了,整条电缆线顺利地完成铺设。几个信号在大西洋上传送了将近1000多公里之后,电流突然中断了。

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只有菲尔德先生和他的一两个朋友仍然对此抱有希望。他们继续坚持工作,并且说服了人们继续投资进行试验。一条崭新的更为高级的电缆由大东部号负责铺设。大东部号慢慢地驶向大西洋,一边前进一边铺设。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距离纽芬兰1000公里处,电缆突然折断沉入海底。几次捞起电缆的尝试都失败了,这一项目也因此停顿了将近一年。

但是菲尔德先生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继续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他组建了新公司,并制造了一条当时最为先进的电缆。1866年7月13日,试验开始了,这一次成功地向纽约传送了信息,全文如下:

“无比满足,7月27日。我们于早上9点到达,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铺设成功,运行良好。塞洛斯·W。菲尔德”

那条旧的电缆也找到了,重新连接起来,通往纽芬兰。这两条线路现在仍在使用,而且将来也会用。

一分钟感悟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愿。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打不碎的意志,跌不破的成就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3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和瘫痪在床的祖母。

20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3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并且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辆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后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后来他却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记得有这样一个情节,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那我们试试看。”他说。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一段经典绝妙的对话。这样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气,他也会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他的生命。

一分钟感悟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在跌倒后能一次一次爬起,在苦难中毫不退缩、不言放弃的人。就像玻璃钢的杯子,哪怕摔得再多,它还是能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完好证明着自己的韧性。不倒翁并非不倒,只是它在倒了之后能重新站立!

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能逐渐给你带来好处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来到了。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凭借在《上帝的孩子》中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玛莉·马特琳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的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但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这个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女。

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

玛莉·马特琳出生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个月后,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8岁时加入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9岁时就在《盎司魔术师》中扮演多萝西。

但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所幸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使玛莉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19岁的玛莉参加了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饰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可就是这次演出,使玛莉走上了银幕。

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为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使导演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竟然都没找到中意的。

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观看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她发现了玛莉高超的演技,决定立即起用玛莉担任影片的女主角,饰演萨拉。

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玛莉·马特琳实现了人生的飞翔。她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

是的,如果你想成功,不管自身条件如何,都不能坐等和指望苍天,一切取决于自己。

一分钟感悟

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误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面对困难,你强它便弱

一个女儿对她的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着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心爱的女儿,走向厨房。他烧了3锅水,当水沸腾之后,他在第一个锅里放进萝卜,第二个锅里放了一颗蛋,第三个锅则放进了咖啡。

女儿望着父亲,不明所以,而父亲只是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静静地看着滚烫的水,以炽热的温度煮着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一段时间过后,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过滤后倒进杯子,问:“你看到了什么?”

女儿说:“萝卜、蛋和咖啡。”

父亲把女儿拉近,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得软烂;他要女儿拿起这颗蛋,敲碎薄硬的蛋壳,她细心地观察着这颗水煮蛋;然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笑起来,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

女儿谦虚而恭敬地问:“爸,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解释:这3样东西面对相同的环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滚水中却变软了;这个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壳起初保护了液体似的蛋黄和蛋清,但是经过滚水的沸腾之后,蛋壳内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却非常特別,在滚烫的热水中,它竟然改变了水。

“你呢?我的女儿,你是什么?”父亲慈爱地问虽已长大成人,却一时失去勇气的女儿,“当逆境来到你的门前,你有何反应呢?你是看似坚强的萝卜,痛苦与逆境到来时却变得软弱、失去了力量吗?或者你原本是一颗蛋,有着柔顺易变的心?你是否原是一个有弹性、有潜力的灵魂,但是在经历死亡、分离、困境之后,变得僵硬顽强?也许你的外表看来坚硬如旧,但是你的心灵是不是变得又苦又倔又固执?或者,你就像是咖啡?咖啡将那带来痛苦的沸水改变了,当它的温度高达100摄氏度时,水变成了美味的咖啡,当水沸腾到最高点时,它就越加美味。如果你像咖啡,当逆境到来、一切不如意时,你就会变得更好,而且将外在的一切转变得更加令人欢喜。懂吗,我的宝贝女儿?你要让逆境摧折你,还是你主动改变,让身边的一切变得更美好?”

一分钟感悟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过去的历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与将来

位于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古老小镇上,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26个孩子被编在同一个班。这些孩子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进过管教所、吸过毒,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里堕胎3次。家长对他们束手无策,老师和学校也几乎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这个时候,一个叫腓娜的女教师被安排担任这个班的辅导老师。新学期开学头一天,腓娜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首先对这些孩子训斥一顿,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而是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

有这样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迷信巫医,有两个情妇,嗜酒如命,有多年的吸烟史。

B:曾经两次被从办公室赶出来,每天要到吃午饭时才起床,每个晚上都要喝将近1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吸食过鸦片。

C:曾获国家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有良好的素食习惯,有艺术天赋,偶尔喝点酒,青年时代从没做过违法的事。

腓娜给大家的问题是:

“倘若我告诉你们,在上面这3人中间,有一位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你们认为最可能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想象,孩子们一致把票投给了C;第二个问题,大家也几乎一致认为:A和B将来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要么成为人人唾弃的罪犯,要么成为需要社会照顾的寄生虫。而C呢,必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然而,腓娜的答案却大大出乎孩子们的意料。“你们的结论也许符合一般的判断,”她说,“但实际上,你们都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是二战时期的3个大名鼎鼎的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总统的伟大人物;B是温斯顿·丘吉尔,拯救了英国的著名首相;C的名字同学们也很熟悉,他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头目。”孩子们都听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腓娜继续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过去的错误和耻辱只能说明过去,真正能代表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没有人会是完人,连伟人也会犯错,走出旧日的阴影吧,从今天开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人人景仰的杰出人才。”

腓娜的这番讲话,使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得以改变,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当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最爱调皮捣蛋的小个子罗伯特·哈里森,现在已经成了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看我们。是腓娜老师第一次让我们认清这一点:过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把握现在和将来。”孩子们长大后这样说。

一分钟感悟

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

享受苦难的岁月,拥有成功的人生

1564年,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一个小镇上。他家祖辈务农,父亲经营手套生意赚点小钱来维持家用。母亲则是一位淳朴的农家妇女。小时候的莎士比亚很顽皮,很喜欢捉弄人,是一个“孩子王”,常常带领着一群小孩子到处游玩。

七八岁的时候,他被送到一家文法学校,学习法文、拉丁文和修辞,也接触过一些古罗马的诗歌和戏剧。他聪明伶俐,对知识的领悟非常快。但是,五年之后,因为家里破产,他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回家后,他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继续学习知识。只要有时间,莎士比亚总会阅读和写作,并开始喜欢上了当地剧团表演的戏剧节目。平时,他最看不习惯的就是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吏。

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当时的一个国会议员。对方非常恼火,要捉他坐牢。莎士比亚被吓坏了,只好躲到伦敦去。

伦敦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但它不属于贫困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到处求人,才在一家戏剧院里谋到一个替绅士牵马的差事。开始时,他对戏剧并不了解,只是在闲暇时透过门缝和小洞窥看舞台上的演出,渐渐地,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地,他已经成为一个戏迷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临时抓差,扮演了一个仆从,他很努力地表演,演得惟妙惟肖,非常出色。从此,他得到了大家的赏识,最后竟然成了正式的演员。

他演戏很认真,为了把戏演得更好,经常深入到伦敦的下层社会,接触一些下层农民,熟悉他们的语言谈吐,还细心观察那些流浪汉、江湖艺人和乞丐的一言一行,收获很大。

另一方面,莎士比亚深知自己知识浅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发愤读书,钻研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他还结识了一大批青年大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经验。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他很快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掌握了相当广博的知识。

于是,莎士比亚开始为剧团润色、修改旧剧本,并在演戏、排练、打杂之余,尝试写作新剧本。莎士比亚受雇于女王剧团,伦敦的世俗生活、剧场的锤炼、为宫廷和庆祝举行的献演差不多已把他打造成“生活通”。在自己的剧本里表现这些社会风物已是游刃有余。

莎士比亚穷困潦倒。他不得不疯狂摇晃着手中的鹅毛笔,渴望写出惊世之作,以此改变贫困的境况。濒临破产的剧院老板每天游魂般地来找他催稿。莎士比亚“疯”了——他疯狂地渴望灵感。

在一次选角考试中,莎士比亚认识了一位富家小姐——薇奥拉!薇奥拉拥有上流社会女子的一切:倾国倾城,冰清玉洁,不菲的嫁妆,大把的追求者。然而薇奥拉却想成为一名演员。

莎士比亚疯狂地爱上了她。

不幸的是,薇奥拉的父亲趋炎附势,把薇奥拉许配给一个穷伯爵,还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的亲授,悔婚没有一丝可能。莎士比亚的心碎了。

后来,这个经历成为莎士比亚写作《罗密欧与海盗之女埃塞尔》的素材。在预演中,薇奥拉反串的罗密欧大获成功。从此以后,莎士比亚开始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自由地驰骋。

一分钟感悟

苦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人生的旅途中,苦难是成长的必需,逆境犹如一年四季中的酷暑和寒冬,没有经过漫漫寒冬和酷暑的煎熬,万物就很难迎来生命的春华和秋实。

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他还会为你开一扇窗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脖子之外,全身瘫痪。

乔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家里人怎样劝慰她、亲戚朋友们如何安慰她,她总认为命运对她实在不公。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她注视着那蓝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台。她,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洁白的跳板上了,那蓝盈盈的水波再也不会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拥抱她了,她又掩面哭了起来。从此她被迫结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离开了那条通向跳水冠军领奖台的路。

她曾经绝望过。但是,她拒绝了死神的召唤,开始冷静思索人生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借来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一本一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她虽然双目健全,但读书也是很艰难的,只能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伤痛常常迫使她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她又坚持读下去,通过大量的阅读,她终于领悟到:“我是残了,但许多人残了后,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有的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学时代曾喜欢画画。“我为什么不能在画画上有所成就呢?”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起来了,变得自信起来了。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练习画画。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用嘴画画,她的家人连听也未曾听说过。

他们怕她不成功而伤心,纷纷劝阻她:“乔妮,别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画画的,我们会养活你的。”可是,他们的话反而激起了她学画的决心,“我怎么能让家人养活我一辈子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头晕目眩,汗水把双眼弄得咸咸的,而且辣痛,有时委屈的泪水把画纸也弄湿了。为了积累素材,她还常常乘车外出,拜访艺术大师。多年过后,她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

不知为什么,乔妮又想到要学文学。她的家人及朋友们又劝她了:“乔妮,你绘画已经很不错了,还学什么文学,那会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是那么倔强、自信,她没有说话,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约稿,要她谈谈自己学绘画的经过和感受,她用了很大力气,可稿子还是没有写成,这件事对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写作水平差,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

这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艺术的桂冠在前面熠熠闪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这是一个很美的梦,乔妮要圆这个梦。终于,这个美丽的梦成了现实。1976年,她的自传《乔妮》出版了,轰动了文坛,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热情洋溢的信。两年后,她的《再前进一步》一书又问世了,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残疾人,应该怎样战胜病痛、立志成才。后来,这本书被搬上了银幕,影片的主角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千千万万个青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榜样。

一分钟感悟

英国一名叫索斯的传教士说:“失败不是气馁的来源,而是新鲜的刺激。”

确实如此,上帝不会把所有的门窗同时关死,他总会留下一线希望、一线生机,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