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的人生感悟全集
14488300000023

第23章 希望引导人类

不要对我们的信念产生怀疑、虽然时候信念确实遥不可及,但是它至少给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正因为这样,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中,我们才会找到达到目标的力量并最终一步一步接近它。对自己信念的深信不疑,是能创造奇迹的,正如哥伦布所说的“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上天或许会辜负你的生命,但它不会辜负你的信念

15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航海家哥伦布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

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船员都在甲板上默默祈祷:“上帝呀,请让这和煦的阳光一直陪伴我们返回到西班牙吧。”

但船队刚离开海地岛不久,天气就骤然变得十分恶劣了。天空布满乌云,远方电闪雷鸣,巨大的风暴从远方的海上向船队扑来。这是哥伦布在航海中遭遇的最大的一次风暴,有几艘船已经被海浪打翻了,它们只一闪,便沉入了大海的深处。船长悲壮地告诉哥伦布说:“我们将永远不能踏上陆地了。”

哥伦布知道,或许就要船毀人亡了,他对船长说:“我们可以消失,但资料却一定要留给人类。”哥伦布钻进船舱,在疯狂颠簸的船舱里,迅速地把最为珍贵的资料缩写在几面纸上,卷好,塞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加以密封后,将玻璃瓶抛进了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有一天,这些资料一定会漂到西班牙的海滩上!”哥伦布自信而肯定地说。

“绝不可能,”船长说,“它可能会葬身鱼腹,也可能被海浪击碎,或许会深埋海底。”

哥伦布自信地说:“或许一年两年,也许几个世纪,但它一定会漂到西班牙去,这是我的信念。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幸运的是,哥伦布和他的大部分船只在这次空前的海上风暴里死里逃生。回到西班牙后,哥伦布和船长都不停地派人在海滩上寻找那个漂流瓶,但直到哥伦布离开这个世界时,漂流瓶也没有找到。

1856年,大海终于把那个漂流瓶冲到了西班牙的比斯开湾,而此时,距哥伦布遭遇的那场海上风暴,已经整整过去了3个多世纪。

一分钟感悟

不要对我们的信念产生怀疑,虽然有时候信念确实遥不可及,但是它至少给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正因为这样,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中,我们才会找到达到目标的力量并最终一步一步接近它。对自己信念的深信不疑,是能创造奇迹的,正如哥伦布所说的“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心中要有具体的目标,它让我们有前进的动力。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梦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

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而且一阵阵战栗。她抬头眺望远方,只见眼前雾霭茫茫,仿佛陆地离她还十分遥远。

“现在还看不到海岸,看来这次无法游完全程了。”她这样想着,身体立刻就瘫软下来,甚至连再划一下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她对陪伴着她的小艇上的人说。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只剩1海里远了。”艇上的人鼓励她。

“别骗我。如果只剩1海里,我就应该能看到海岸。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于是,浑身瑟瑟发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小艇开足马力向前驶去。就在她裹紧毛毯喝了一杯热汤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线就从浓雾中显现出来,她甚至都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她的人群。

此时查德威克才知道,艇上的人并没有骗她,她距成功确确实实只有1海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一分钟感悟

没有希望就等于没有目标,人们会因此失去奋斗的动力,甚至于生活的勇气。心中有了希望,再加上一点坚持的耐心,曙光终会照耀到我们心中。

让我们重建家园的力量,它的名字叫希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而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

“难说。”一名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诺非常坚定地给予了纠正。

“为什么呢?”随从人员不解地问道。

波普诺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

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的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们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一分钟感悟

希望为我们描绘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人们就靠着这股憧憬才有奋斗的信念。

此路不通,也许转个弯就是阳光道。

一个喝醉酒的人,走出酒店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踉踉跄跄地寻找着回家的路。

他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就醉熏熏地朝前走。忽然“咚”的一声,头撞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面,他被撞得两眼直冒金星。

他朝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醉汉眨了眨眼,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走了一会儿,他又来到了这块路标前,不小心“咚”地又把头撞得很疼。

他朝后退了两步,抬起头一看,原来又是一块路标,上面仍写着“此路不通”。醉汉定了定神又糊里糊涂地走了起来,走着走着,头又被“咚”的一声撞痛了。

原来,他又来到了这块标牌前,然而醉汉并不知道。

他摸摸头上撞出的疙瘩,稳了稳神,又继续走路。

走着走着,头又被“咚”的一声碰痛了。

他朝后退了几步,抬头一看,又是一块路标,上面还是写着他熟悉的字。“此路不通”。

“天哪,我被围住啦!”醉汉绝望地喊道。

世上之人,如醉汉者实在太多。他们只知道自己多次碰壁,以为无路可走了,然而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同一条路上绕弯。

一分钟感悟

中国人习惯说“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希望的念头有如一粒看似柔弱的种子,但只要一旦在心中种下,无论外界是一片沃土还是贫瘠得让人心冷,最终都会发芽、开花、结果。

就算我们的人生在某一个时期被告知“此路不通”,我们依然要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

不要盲目相信外力,那只会将自己的命运拱手交出。

澳洲曾经出现过一个野蛮民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各个孔武有力,赤手空拳也能和狮虎搏斗。残暴的性情加上天赋的力量,令其他弱小的族群长期生活在他们的欺凌之下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们都打不过野蛮的民族,远远不是这个民族的对手。

但经过调查,这支民族后来却是澳洲所有民族中最先灭亡的一支。

原来,有人暗查出这个民族传袭着一种奇怪的信仰——禁止洗澡。他们认为身体的污垢是神赐的礼物,若是加以洗净,力量就会消失,形同软弱的兔子,毫无反抗之力,只有任敌人宰割。

于是,几支弱小民族联合起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将暴涨的河水导进他们所居住的洞穴。

突如其来的河水冲刷,令他们发出惊惶的哀号,一时之间,他们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一各个痴呆地瘫倒在地。

一支支石刀刺进他们的胸膛,尽管鲜血四溅,他们却在相信力量已经完全消失的心理因素下,不做任何抵抗。

对此,研究人类学的专家说:如果野蛮民族的人们当时没有那种令人难以理解的信仰,那他们就不会被轻而易举地灭亡。

信仰是来自人们内心的力量,其利守断金。但是倘若把自己的未来系于他人,盲目相信外力,那么就不再是信仰,而是迷信。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就信任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外界的干扰与障碍。我想看看天堂鸟的模样,于是我第一次学会了走路。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父母欣喜享受到天伦之乐,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从此,所有认识这名小女孩的人都断定她一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包括她的父母和医生。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

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

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

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境界里,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在困境中,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老鼠,否则肯定会被猫吃掉。

一分钟感悟

奇迹是因为希望的信念与专注才产生。没有这份忘我便没有奇迹。美国著名政治家马丁·路德·金说:“希望是坚强的勇气,是新生的意志。”生活总会前进,人生只能向前。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

看到未来的模样,她微笑生活。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奶奶。在她26岁的时候,丈夫外出做生意,却一去不返。是死在了乱枪之下,还是病死在外,还是像有人传说的那样被人在外面招了养老女婿,都不得而知。当时,她唯一的儿子只有5岁。

在丈夫不见踪影几年以后,村里人都劝她改嫁。没有了男人,孩子又小,这守寡得守到什么时候?然而,她没有同意。她说,丈夫生死不明,也许在很远的地方做了大生意,没准哪一天就回来了。她被这个念头支撑着,带着儿子顽强地生活着。她甚至把家里整理得更加井井有条。她想,假如丈夫发了大财回来,不能让他觉得家里这么窝囊寒碜。

就这样过去了十几年,在她儿子17岁的那一年,一支部队从村里经过,她的儿子跟部队走了。儿子说,他到外面去寻找父亲。

不料儿子走后又是音信全无。有人告诉她说儿子在一次战役中死了,她不信,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她甚至想,儿子不仅没有死,还做了军官了,等打完仗,天下太平了,就会衣锦还乡。她还想,也许儿子已经娶了媳妇,给她生了孙子,回来后一家人就团圆了。

尽管儿子依然杳无音信,但这个想象给了她无穷的希望。她是一个小脚女人,不能下田种地,她就做起刺绣的小生意,勤奋地奔走四乡,积累钱财。她告诉人们,她要挣些钱把房子翻新了,等丈夫和儿子回来的时候住。

有一年她得了大病,医生已经判了她死刑,但她最后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她说,她不能死,她死了,儿子回来到哪里找家呢?

这位老人一直在这个村里健康地生活着,已经满百岁了。直到现在,她还是做着她的刺绣生意,她天天算着,她的儿子生了孙子,她的孙子也该生孩子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那布满褶皱的沧桑的脸,即刻会变成像绣花一样绚烂多彩的花朵。

一分钟感悟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认为,“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希望”,无论我们是否赞同他的论断,但谁都不能否认希望之光是照亮黑夜的光明女神。没有它,人生将到处充满冰冷、荒凉。

亚历山大大帝只有一个财宝,它的名字叫希望。

希腊神话中有一则神话叫“潘多拉的匣子”。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因为普罗米修斯违背了他的意愿,盗了天火给人类,因此大怒,开始惩罚普罗米修斯和人类。他命令手艺最高明的匠神赫淮斯托斯按照女神的模样打制出一名女子,起名叫潘多拉,即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之意,并且让每一个神都送一样礼物放在潘多拉随身携带的匣子里。之后,宙斯把潘多拉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因为普罗米修斯是个先知,所以他知道潘多拉的匣子是宙斯用来惩罚人类的工具,因此,他事先反复郑重地提醒和警告埃庇米修斯:千万千万不要动潘多拉的匣子。但普罗米修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语重心长的警示反而引起了埃庇米修斯强烈的好奇心。埃庇米修斯趁人不在,偷偷地打开了潘多拉的那个匣子,顿时,匣子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飞了出来,埃庇米修斯定神一看,天哪,从匣子里飞出来的是战争、疾病、瘟疫、灾难、痛苦、妒忌……埃庇米修斯被吓坏了,他急急忙忙关上了匣子,结果,最后一样东西被关在了匣子里,这个东西恰恰就是:希望。

从此以后,人类经历各种各样的战争、疾病、瘟疫、灾难、痛苦、妒忌……唯独缺少的是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的青春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珍爱的财宝和所有的土地,几乎全部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他有位部下名叫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陛下带什么起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庇尔狄迦斯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带着“希望”起程的亚历山大帝最后征服了无数的地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分钟感悟

莎士比亚说:“希望是苦难的唯一药方。”希望是引领人们成功的信仰。如果没了希望,便一事无成。

有了希望,无论我们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处于怎样的逆流困境之中,它都告诉我们人生可以变得更好;有了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地改变现状,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永远上升。

绝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

有这样一则报道,发生了一次事故,在秦岭隧道中施工的8名工人因塌方被困在洞里了。

塌方十分严重,把巨大的洞分为两截,里面情况如何,输送氧气的管道是否破裂都不得而知,据推测里面大约只有30米的空间,很难维持8个人所需的氧气,况且已过了10多个小时。大家心急如焚,用挖土机挖,可是挖一点儿塌一点儿,挖得多塌得更多,外面的人各个眼睛都要冒出血来。

于是重新研究抢救方案,组织10名抢险队员,从洞的一侧挖,这是十分危险的,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被困了一天一夜的8名工人得救了。这时候,无论是被救生还的人,还是外面的领导和工人,大家都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各个眼里含着泪水。事后,被救的工人说:“我们知道你们比我们还要急,你们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的。所以我们在里面一动不动,节约氧气,保存体力。”

一分钟感悟

每个人都难免要遇到挫折和失败,遇到生与死的考验。只有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生死面前信心百倍,始终保持胜利的希望,具有坚韧不屈的性格的人才能以成功者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

拥有希望的光亮,生命不再阴霾。

麦吉对于他遭遇的第一次意外,已全无印象。他只记得那是10月的一个温暖的晚上。当时他只有22岁,刚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他聪明英俊,人缘很好,在踢美式足球及演戏剧都表现突出,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光。

那辆十几吨重的车从第五大道驶出来时,麦吉一点儿都没看见。他记得的下一件事就是醒来时自己身在加护病房,左小腿已经切去。

其后8年,麦吉全力以赴,要把自己锻炼成全世界最优秀的独腿人。他康复期间饱受疼痛折磨,但从不抱怨,终于熬了过来,并开始在舞台和电视上演出,还交过不少女朋友。

失去左腿后不到一年,他开始练习跑步,不久便常去参加10公里赛跑。随后又参加纽约马拉松赛和波士顿马拉松赛,成绩打破了伤残人士组纪录,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接着他进军3项全能。那是一项极其艰难的运动,要一口气游泳3.85公里、骑脚踏车180公里,跑42公里的马拉松。这对只有一条腿的麦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993年6月的一个下午,麦吉在3项全能运动比赛中,骑着脚踏车以时速56公里疾驰,带领一大群选手穿过米申别荷镇。群众夹道欢呼。突然间,麦吉听到群众的尖叫声。他扭过头,只见一辆黑色小货车朝他直冲过来。

按理说比赛场地周围马路大部分已被封锁,几个并未封锁的一字路口也有警察把守,没人知道是什么缘故,让这辆小货车闯了进来。

麦吉对于这次挨撞可记得一清二楚。他记得群众尖叫,记得自己的身体飞越马路,一头撞在电灯柱上,颈椎“啪”地折断。他还记得自己被抬上救护车,随后便昏了过去。

麦吉接受紧急脊椎手术后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重伤病房,一动也不能动。他清楚记得周围的护士个个都流着眼泪,一再说:“我们很难过。”

麦吉四肢瘫痪了,那时他才30岁。

麦吉的四肢都因颈椎折断而失去功能,但仍保存少量神经活动,使他能稍微动一动——手臂能抬起一点点,坐在轮椅上身子可以前倾,双手能做一些简单动作,双腿有时能抬起几厘米。

麦吉知道四肢尚有感觉时,有点激动。因为这意味着他有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无须24小时受人照顾。经过艰苦锻炼,自认为“很幸运”的麦吉渐渐进步到能自己洗澡、穿衣服、吃饭,甚至开经过特别改装的车子。医生对此都大感惊奇。

医院对脊椎重伤病人的治疗好似施行酷刑。他们先给麦吉装上头环,那是一个钢环,直接用螺钉装在颅骨上,然后把头环的金属撑条连接到夹在麦吉身体两侧的金属板上,以固定麦吉的脊椎。安装头环时只能局部麻醉,医生将螺钉拧进麦吉的前额时,麦吉痛得直惨叫。

两个月后,头环拆掉,麦吉被转送到一家康复保健中心。在他住的那层楼里,全是最近才四肢或下身瘫痪的病人。他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和他命运相同。跟前的处境也并不陌生,伤残、疼痛、失去活动能力、复健、耐心锻炼——所有这些他都经历过。

于是,他过去顽强不屈、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又回来了。他对自己说:“你是过来人,知道该怎样做。你要拼命锻炼,不怕苦,不气馁,一定要离开这鬼地方。”

其后几个月,麦吉再度变得斗志昂扬,复健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

脖子折断后仅仅6个月,他便重返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又大约6个月之后,他在3项全能运动员大会上,以《坚忍不拔和人类精神力量》为题,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会后人人都围着他,称赞他勇敢。

即使复健过程起先顺利,病人迟早会遇上一道墙:复健中止,残酷的现实浮现。麦遇上了这道墙。当时他身体可复原的已复原了,不管怎样努力,有些事实始终无没改变手臂永远不可能再抬到高过头顶,而且他永远不能再走路了。

明白一点儿之后,向来不屈不挠的麦吉也泄气了。

1996年,麦吉获得380万美元赔偿金,决定迁居夏威夷。当时他对朋友说,去那里他开始写回忆录。其实,完全是为了逃避。麦吉有个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秘密他患上了毒瘾。他脖子折断之后两年左右,认识了一个女人,那女人递给他一些可卡因,温柔地说:“试试这个吧。你够苦了,没人会怪你这么做。”

麦吉心想:“对啊,没人会怪我。”

一天凌晨,麦吉吸毒之后,转着轮椅来到一条寂静公路的中央。那是阿里道,他曾经在这条公路跑过马拉松并赢得辉煌胜利。而这时他却在道上思考:要死还是要活?“我才33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他想,“当然我也不想四肢瘫痪,但既然无法改变这事实,那就这样子好好活下去。”

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但有一点很清楚:要是继续沉沦,一生就完蛋了。于是,他试着从另一角度看自己的问题:“也许我的遭遇并非坏事,而是上天给我的美妙恩赐,令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从此,他彻底改变了。目前,麦吉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市。天气好的早晨,他会从床上下来,插上导管,冲个淋浴,穿上衣服,准备离开寓所。这一切,他不用3个小时就能完成。然后他到体育馆去锻炼一两小时,例如在水里步行、骑健身脚踏车。

他也埋头撰写论文,主题是神话史上的伤残男性。他正在加州圣芭芭拉市帕西非某研究所攻读神学博士学位。

一分钟感悟

人在极端状况下爆发的潜能有时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相信。但不可否认,人的确有超越自己、超越自然的潜能。只要自己的希望不倒,不利的环境并不能阻碍一个人的发展。在逆境中、在得不到人们的支持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往往带给你更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