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一步
江苏卫视2011跨年演唱会上,孟非一身黑色西装,酷酷的,颇有江湖老大的范儿。在女嘉宾和全场观众的尖叫声中,他把《非诚勿扰》主题歌《往前一步》演绎到了极致。随后,这首歌很快窜升至各大网站歌曲TOP榜前列,从人们手机中频频传出的旋律就能知道,它的下载量大得惊人。
“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在纷纷扰扰之间我明亮了双目,找能与我相爱的人一起到老。”这是那些在爱的路上苦苦追寻的人们内心深处发出的真切渴望。
其实不只爱情,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的“向前一步”,有时是欢笑,有时是沮丧,有时还会是与幸福相伴的泪水。
时间回到2008年7月5日。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值得永久地纪念。
我半梦半醒地在黑暗中摸到手机,看了看表,才凌晨4点半,实在等不到平日讨厌的闹钟叫我起床。我轻轻起身,悄悄地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吉美。格尔木的大街上一派寂静,只有昏暗的路灯和停在路边的卡车为我们站岗。
连日来,青藏线上一直阴雨绵绵,这让我有些揪心,一来怕行车不安全,二来若是因为天气错过了沿途的好风景那就遗憾死了。不过,皎洁的月光和闪烁的星星正在向我播报:今天的天气还不错。
闹钟还是无情地响起。等吉美洗漱完,我已经打好了背包。我们下楼,在饭店的大堂等待司机老白来接。老白很准时,在他的安排下,我坐在皮卡的副驾驶位置,吉美坐在后排,让两个大背包“睡”在她旁边,座位底下放满了我们这两天要消灭的食物。
打火、开灯、挂挡、起车,这时我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5点半,与计划出发的时间几乎分秒不差。我们怀着倍感内疚的心情告别了被我们叫醒退房的服务员,在夜色中走上了1160公里的青藏线。
随着飞奔的车体我们的海拔不断地被抬高,远方渐渐放亮的天空出现了山的轮廓和云的影子,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在N多次相遇和N多次分离中向更高的高原延伸。南山口、纳赤台、昆仑神泉,一个个地被我们甩在身后,美丽的玉珠峰和温柔的沱沱河也无法让我们的脚步过多停留。我们一路向着唐古拉山口前进。
青藏线的美是我愚钝的大脑想也想不到的。一再压抑着自己的兴奋,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高原反应突然间降临。我在自己位置上不时地晃着脑袋,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头疼。
5231米,世界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唐古拉山口,我们一点一点地接近它,当感觉伸手马上就能触摸到天上的云彩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青藏线的最高点。高高矗立的交通路牌告诉我们,西藏就在前方一步之遥。
走下车,一股无法抗拒的兴奋袭遍全身,深深地吸了一口本已十分稀薄的空气,整个人竟然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这时,从远处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跑出几个孩子,他们围着我们的车绕来绕去,好奇地看看车又看看我们,但始终没有伸手要东西。吉美从车里拿出一些铅笔和彩色橡皮放在孩子们的手里,一个小男孩马上把橡皮塞进了嘴里,我急忙让他吐出来,一边说一边比划,告诉他这个东西不能吃。他们对这些漂亮的文具似乎并不感兴趣,如果是糖果和薯片也许更能让他们欢喜。
吉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一边向爸爸妈妈报平安,一边向他们炫耀着我们的高度。我拿着相机一通乱拍,尽可能地把这里的风景收进记忆。
只要再往前一步就踏上了西藏的土地,我们站在青藏交界处,八年将足迹遍布神州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西藏,多年来被我们精心“血藏”,将最美、最神圣的土地留到了最后。在迈出这珍贵的一步之前,我俩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我们为这一步付出了太多,等待了太久。
八年走过的点点滴滴都在此时一股脑地涌现,却又仿佛什么也记不起来,复杂的心情和缺氧的大脑不再允许我过多地抒发感慨,老白也用汽车喇叭提醒我们不宜逗留太久。
钻进车里,当车轮再次滚动时,我们已经“爬过了唐古拉山”,纯洁的雪莲在为迎接我们而盛放。听着郑钧的《回到拉萨》,我看到藏北羌塘草原的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还有迎风飘扬的五彩经幡。我知道,这是西藏正在舒展双臂拥抱两个在祖国游荡了八年的孩子。
轮回
从故宫到唐古拉山,再从唐古拉山到故宫,一个往返快则四天的时间,而我们却跨越了十二年。
2000年初秋的某一天凌晨,男生宿舍二层的楼道里还亮着灯。借着昏暗的光线,我还在一遍遍地翻看摘抄在本子上的故宫导游词,想将它们记住并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灯是声控的,我不敢跺脚,因为同学们早都已经睡了,我只好轻轻地用响指来让它不间断地工作。
有关故宫的解说就像一部辞海,内容庞杂,典故众多。我所记录的故宫历史沿袭、建筑格局、奇珍异宝以及皇宫轶事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不管我能说出多少,到现场都不用紧张,因为我的听众不是旅行团,只是吉美一个人。
故宫是一个让无数人做梦的地方,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在凝视过这里的蓝天、红墙、黄金瓦之后,都会不自觉地迷幻其中,陷入梦境。而且,在这里做梦好像很神奇,做梦的人会一梦不醒、如痴如狂、坚贞不渝,倾其所有也要让梦实现。
皇帝的梦是千秋万代,江山永固;臣子的梦是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读书人的梦是状元高中,位极人臣;在老百姓的梦里是皇帝的生活和红墙禁地里的样子。而我们在走过故宫之后,也做起了畅游天下的旅行梦。
进入午门后,我小心翼翼地将两张崭新却已打过孔的门票夹在书中放进背包,迈出了行游中国的第一步。当时谁会知道这将是历史性的一步。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每一步、每一个决定对我们后来的旅行都是有“战略意义”的。比如,每一张门票收藏、人物照片入册、攻略和游记的存档、景物照片电子版分类归整等。做这些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为了记录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切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六年之后,正阳门前出现了一个地标性纪念物———“零公里”。“零公里”标志由青铜合金铸造,造型古朴庄重,它标志着中国公路的起点从这里开始。在它北面不远就是那座见证过中华民族六百年兴衰荣辱的建筑群,我们环游中国的“零公里”———故宫。
回看当年的故宫游记,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
我们走出神武门,登上了景山俯看故宫。琉璃瓦在微弱的阳光斜照下已经不那么刺眼,宫殿给人一种恬静、安然的感觉。远处的角楼华美地矗立,昔日的皇家卫士,如今已变成热情洋溢的迎宾绅士。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护城河里,一阵风掠过,影子像被打散的珍珠零乱起来,而上面的真身一直都清晰可见。
当我们走远,回头再次眺望时,只能看见故宫角楼的顶尖在深蓝色的空中渐渐模糊黯淡下来,像老朋友踮着脚、挥着手与我们作别。随后,他的身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以后的日子里,当我们怀着梦想行游于祖国的江河山岳时,一定会想起还有一位老朋友正等待着我们平安归来,给他讲外面的故事。
……
八年之后,在跨越唐古拉山口的一刻,我们终于实现将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梦想。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整理回顾这些年的旅行经历,出版了《“穷玩”中国》,还在学校、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宣传自己的旅行理念,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上路。
十一年后,就像先前在佛祖面前许过愿一样,我们再次站在故宫的角楼下,这次是还愿。角楼仍然悠闲地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岁月在它身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反而倒是我,铺在地上的影子发福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多了几道。
十二年后,这本用心而作的《挥洒在路上的青春———一起背包旅行的十二年》已然呈现在你的面前。我们会手捧着它再像当年一样地走进午门……
吃喝玩乐是学问
平时我和吉美都不是话多的人,但偏偏一提到旅行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说起来没完没了。朋友们看着我们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的样子,都不知道这俩人究竟中了什么邪。
旅行就是吃喝玩乐!
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一直都这样以为。到一个城市,像走马灯一样的逛景点,最后在景区大门口摆个POSE照张相,任务完成,收工走人。我们和旅行团的区别就在于是自己买车票,自已找地方住。不过,票买得比人家贵,住得还不比人家好,除了可以不进购物店之外,没什么可炫耀的。有时因为乘车住宿讨价还价,还经常挨别人的白眼。
旅行在继续,旅行者也在进步。我们渐渐地总结出了一些旅行的经验和心得。2005年的“云贵之旅”着实让我们长进不小。在29天中行程一万多公里,是前六年旅行中时间最久、路程最长的一次。
出发前,我用了两个月时间“做功课”,把线路和预算弄得贼详细。翻看当时的攻略,上面写着:
第一天:北京飞昆明,CA1403早上7:40起飞,机票540元(不含50元机建)。时间太早只能坐出租车去机场(1.20元的夏利)约90元,中午到昆明巫家坝机场。机场有公交52、67、78到市区,52路至白塔路口换乘62路到西华园,下车前行80米,右手边就是提前预定的招待所。下午可乘62路从西坝到塘子巷,过街到北京路换乘47路到世博园,此时间段优惠50元/每人。昆明公交车投币1元,备好零钱……
虽然在旅途中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周密的准备还是会让旅行变得顺利很多。这一次我们不仅尝到了“做功课”的甜头,还在丽江和泸沽湖住了当地人开的客栈,在大理第一次泡了夜吧,在香格里拉跟青年旅舍的旅友一起去藏民家家访,在虎跳峡山腰的哈巴小道上徒步两天成功逃票,在梅里雪山和腾冲结伴包车,漂流过后在马岭河游了一回野泳,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新鲜的事儿。原来旅行可以这么丰富,谁说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上车吹牛,下车撒尿”?那是旅行团过的窝囊日子吧?哈哈!对于背包客来说,旅途中的每一天都是让人充满期待的。
云贵归来,我们真正爱上了旅行,才知道原来旅行不只是吃喝玩乐,它也是一门学问。
有人说我,你在学校呆久了,脑子傻掉了吧?还什么都是学问。
你当怎么着?这里的门道可大了去了!
我们60块钱住过西双版纳的傣楼别墅,在酷讯网上找到了北京飞西宁的0.5折机票,在车票卖光的情况下搭上了去黄龙的车,没花钱玩了江南的三个古镇,30块钱在张家界景区内干掉了四菜一汤,6块钱吃了把开封第一楼。旅行不是穷扣,在花钱少的情况下不降低旅行质量,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在旅行中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除了怎么省钱,我还学会了相面,一个对视、几句话就能把对方是什么人猜个大概,走眼率极低。这本事在选择同行旅伴和包车的司机时得到了小小的发挥。
在我们的第一本书《“穷玩”中国》中,专门有一章的内容是用来介绍吃住行游技巧的,这是我们前八年旅行的总结。比如,怎么设计旅行线路才合理、如何利用立体化的交通方式、学会与旅游团错开走、选择住处要注意些什么、怎么能让家人放心你出行、旅行中现金和银行卡该如何分配、怎样尽量避免旅行风险……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评价。一位“老驴”说:“里面的建议也太小儿科了,可能完全没有旅行经验的小朋友看看还不错。”也有“新驴”给我们的博客留言:“很实用的一本书,教你旅游前做准备工作,教你旅游中如何处理事情,看过之后会帮助你了解很多你不清楚的事情。”还有人评价说:“不矫情,感悟都是实实在在的;很实用,‘穷玩’的技巧很给力,旅途的提醒很贴心。”
批评也好,表扬也罢,我们都感谢大家给予的关注。我的日常工作除了教学以外,就是做旅游学术研究。我可以负责地说:“学问不等于学术。旅游学术也许是枯燥的,而旅行中的学问是能带给人无尽乐趣的。我愿意一辈子去追求后者。”
给别扭找幸福
我听过一种说法,觉得有道理。“幸福与财富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它与你最近一次的财富增加直接相关。随着时间推移,幸福感也会逐渐消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遇到的别扭事不断,抱怨越来越多,幸福好像正离人们远去。你要做的是,走出家门把失去的幸福拽回来。
前不久盖洛普健康调查结果出炉。在对中国人的抽样调查中显示,感觉生活“蒸蒸日上”的只有12%,与阿富汗和也门相同;“勉强糊口”的占71%,与海地、阿塞拜疆和尼泊尔差不多;“非常痛苦”的为17%,比苏丹、巴勒斯坦地区和伊拉克还要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关于公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印证了老外们得出的结果———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当中,绝大多数人对生活并不满意。《中国日报》对此给出了解释,认为人们情绪低落的部分原因在于现代生活的严酷、竞争激烈、担心失业、偿贷压力和日益增长的物质主义。
别管这些数字是否可信,先听听人们是怎么说的。
公务员说:“这个职业撑不死、饿不死,但与市场经济的弄潮儿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
企业家说:“幸福并未与财富成正比,不能随便外出,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企业形象,享受不到常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