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14442000000007

第7章 感染管理

98.何谓医院感染?

答: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9.医院感染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排除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除外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获得的感染;⑤由于诊疗措施所激活的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结核菌感染;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100.医院感染的促发因素有哪些?

答: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执行无菌和消毒隔离制度。客观因素:①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②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③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④易感病人增加;⑤环境污染严重。

101.何谓医院感染的暴发?

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2.何谓医源性感染?

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103.何谓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04.标准预防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105.标准预防应采取哪些隔离措施?

答: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后,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认真洗手;②接触上述物质和病人黏膜及非完整皮肤时均应戴手套,接触两个病人之间要更换手套,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之间也要更换手套;③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护衣;④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⑤被污染的医疗用品、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⑥污染的床单要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防止微生物传播,禁止在病房、病区过道清点污物;⑦防止尖锐物刺伤。

106.何谓病原携带者?

答:指感染病原体后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07.何谓随时消毒?

答: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称随时消毒。

108.何谓终末消毒?

答: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称终末消毒。

109.何谓卫生洗手?

答:卫生洗手是通过机械去污的方法清除大部分暂居菌来降低手的污染程度。

110.卫生洗手的指征有哪些?

答:诊间;处理干净与污染物品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入厕前、后;诊疗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病区前。

111.何谓医疗废物?

答: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12.医疗废物可分为哪几类?

答: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损伤性废物;④药物性废物;⑤化学性废物。

113.常见医院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②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消毒;③紫外线消毒;④臭氧消毒;⑤熏蒸或喷雾消毒。114.如何进行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的监测?

答: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的监测包括:①日常监测: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等内容;②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应≥90μW/cm2,旧灯管应≥70μ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③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消毒后物品或空气中自然菌减少90%以上,或人工染菌减少99.9%。

115.何谓酸性氧化电位水?

答: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水,具有较强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116.酸性氧化电位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由于酸性氧化电位水在一定程度上受有机物的影响,故待消毒物品应清洗干净;②由于酸性氧化电位水稳定性较差(遇光、空气、有机物可还原成普通水),最好现生产现用;③酸性氧化电位水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浸泡器械时间不宜过长;④储存宜选用深色、非金属容器避光保存。

117.何谓等离子体?

答:等离子体是指高度电离的气体云,是气体在加热或强电磁场作用下电离而产生的,主要有电子、原子、分子、活性自由基及射线等。

118.等离子体的杀菌机制是什么?

答:等离子体中含活性自由基及射线,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