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特色花生
14439500000011

第11章 栽培管理技术(1)

花生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露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等,管理关键是以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原理为基础,以水、肥、气、温等调控为手段,采取配套的技术措施,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收益。

(一)花生高产栽培基本原理

花生具有喜温、好光,耐旱、怕渍,固氮、喜钙和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等特性。在栽培上,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高产规律,以前期促全苗、壮苗早发,中期争早花多果,后期保绿叶增果重为目标,采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1.前期促全苗、壮苗早发

花生花芽分化开始较早,而争得全苗、壮苗早发就能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早开花,多结果。

(1)全苗、壮苗的标准

全苗:高产花生要求田间出苗率90%以上,基本不缺穴。出苗至齐苗不超过3天。播种至出苗的天数,春花生不超过14天,夏花生不超过10天。

壮苗:花生出苗后至始花时,主茎一般生出7~9片真叶,在主茎第3片真叶和第5~6片真叶展开时,分别生出第1对(子叶节)和第2对侧枝(即第3、4条一次分枝),主根入土深50~60厘米,以达到根深苗健壮、枝多花芽藏的壮苗长势长相。

(2)全苗、壮苗的主要技术要求花生全苗、壮苗主要受种子的大小、质量、播种期、播种深度及肥料等因素的影响。

争取花生全苗、壮苗的途径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芽生长和侧枝早生快发的环境。其技术环节包括:必须在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土肥墒足的基础上,精选种子,分级播种;药剂拌种防病;选择播种适期,将种子置深浅适宜的土层中;合理密植;齐苗后及早清棵蹲苗,及时看苗追肥。

2.中期(花针期和结果期)争早花多果

花生开花至结果期(叶龄8~17)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分枝、叶面积均达一生中最大值,而荚果等生殖器官也处发育盛期。中期营养生长量大,田间通风透光差,加之正值高温、高湿时期,病虫发生频繁,易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失调,造成徒长倒伏。所以,搞好中期田间管理是花生高产的重要一环。

(1)群体生育动态花针期末的良好长势长相为:节密长势旺,入土果针多。主茎高20~25厘米,第1对侧枝长25~28厘米,单株分枝8条以上,叶龄12左右。结果期要求植株不徒长、双仁荚果多,主茎高35~40厘米,侧枝长40~50厘米,单株分枝8~9条,主茎叶龄16左右。花针期叶面积指数3~3.5;结果期叶面积指数4~5。开花后迅速进入盛花期,增加有效花量,是早花多果的具体表现。

(2)早花多果的主要技术要求早花多果的限制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养分、果针着生节位高低等,而花生高产栽培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花量(即盛花期前的开花数量)来达到早花多果的目标。促进花生早花多果的途径,是要在苗期侧枝健壮,花芽早生多生的基础上,促使花针期及早形成开花高峰,使果针大量下扎,入土结荚,控制无效果针。因而早花多果的主要技术要求为:播种前要调节好土壤质地和结构,使其水、气、肥适下针结荚的需要;播种时要选好播种期,保证花、荚期温、光、水的基本要求;在全苗、壮苗的基础上,始花期培土迎针,促进下针结荚;看苗施用氮、钙肥,满足营养生长和荚果发育生长两旺的需要;酌情应用生长调节剂,防止徒长,抑制无效果针生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

3.后期养根保叶增果重

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后,荚果不断充实,干重迅速增加,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日益缓慢,叶片由下而上枯黄、脱落,根系活力、根瘤固氮能力下降。因此,生育后期在栽培管理上,应围绕养根保叶增果重的目标,达到老健不早衰、果大粒饱满的长势长相要求。

(1)群体生育动态进入饱果成熟期,植株生长缓慢,茎高、枝长、叶龄基本达到最大值,主茎高、侧枝长均在40~50厘米,单株分枝8~9条,叶龄20左右。叶面积指数保持在1.5以上。

(2)提高果重的技术要求影响荚果充实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分、钙肥的供给等。其中结果层土温在30.6益时荚果发育最快,果重最大,过高过低均不利荚果发育。同时荚果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土壤缺钙即妨碍荚果发育,增施钙肥能有效促进荚果的发育。提高果重的关键,首先是要中期及早开花结荚,保证后期有较好的温光条件供植株利用;同时使群体生长协调,以保持后期有较大的绿色叶面积利用光能。进入饱果期,则以养根保叶为目标,实施清沟理墒、排涝降渍、根外追肥及防治叶斑病、锈病和地下害虫等田间管理。

(二)露地栽培技术

1.深耕与整地

(1)深耕深耕深翻,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增强抗旱耐涝能力。二是能加速土壤的熟化,扩大根系的营养范围,因为深耕促进了耕层土壤微生物活化,使土层中难溶性的有机养分和矿质养分得以释放,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并扩大了花生根系营养吸收范围,促进根量增加。三是减轻病、虫、草害,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深耕的技术要求:一是深耕的时间应越早越好,争取在秋末冬初进行。这样能使部分生土冻融熟化,使深层的垡块风化和自然沉实,也有利消灭越冬病虫害,还能积蓄冬春的雨雪,缓解春旱,并使所施肥料与土壤融合,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二是深耕的深度要适宜。露地栽培的花生有70%的主要根群集中在30厘米土层里。地膜栽培的花生根系30厘米土层内约占盛根量的90%以上。因此要求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但也应因地制宜,对经多年深耕而土层深厚的高产土壤,可适当深些(可达30~35厘米);多年浅耕而熟土层较浅的地块,要适当浅些(可为25厘米左右)。冬耕可深些,春耕可浅些。三是深耕不要打乱原来的土层。生土翻出过多,当年冻融熟化不透,会达不到预期增产效果。四是深耕要增施肥料。为提高深耕当年的增产效果,必须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料和部分化肥。如冬耕深25~30厘米,每亩施用土圈肥2500~3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此外,冬耕后要耙平耢细,以防风蚀。春耕要随耕随耙,以免透风跑墒。

(2)整地精细整地,能使土地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作用。为此,整地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上下两平,不乱土层。地上平是为了减小雨后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和有利排灌,故应根据水源和排灌方向,保持一定坡降比例或将田面整成公路的饱面式,以便排水、爽水。

地下平是要求土层保持一定的厚度,不能一边厚一边薄或一头深一头浅。如果土层深浅不等,花生的生长就不会一致,达不到平衡增产的目的。一般土层深度要求保持在50厘米以上。同是注意掌握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不乱土层。即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时,先填生土,后垫熟土,使熟土层保持在20~25厘米为宜。或者采取“两生夹一熟”的办法,即在熟土上垫上3~5厘米生土,进行浅耕混合,以促进生土熟化。

增施肥料,灌水沉实。为促进土壤熟化,要结合冬春耕地,增施有机肥料,重施氮磷钾复合肥料,特别是增施腐熟的有机氮素肥料,对花生发苗增产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施腐熟土杂肥2500~3000千克,15鄄15鄄15高浓度三元复合肥40~50千克。近年新复垦的农田由大起大落,土层悬空不沉实,没有形成上松下实的土层结构,水、气矛盾激化,有的在土层内还有许多垃圾或砖块,透风跑墒,播种的花生,往往因底墒不足,落干旱死,引起缺苗断垄;或遇雨水过多,土壤蓄水过多,地温下降,造成芽涝;或土层塌陷,拉断根系,造成弱苗或死苗。因此,在复垦田整地后,应采取灌水沉实的办法,使上下悬空的土层上松下实。灌水要在冬季封冻前或早春解冻后进行。灌水过迟,会造成土壤粘湿、地温回升慢,影响适期播种和正常出苗。灌水时要开沟、筑埂,以便灌透灌匀。灌水后及时整平地面,耙平整细,以利保墒防旱。灌水量不宜过多,以润透土层为宜,以免造成土层板结,影响整地效果。

“三沟”配套,能排能灌。新整及复垦农田要建成高产稳产田,必须在规划、建设外“三沟”的同时,抓好内“三沟”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使沟沟相连,排灌自如,雨止田干,墒无积水。

2.肥料与施肥

(1)肥料的种类主要包括农家肥和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的种类、性质和肥效:农家肥是花生的基本肥料,来源广,种类多。常用的有厩肥、人粪尿、堆肥、草木灰等。这些肥料除草木灰外,都是有机肥料,不仅含有氮、磷、钾、钙4大要素,而且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大量有机质,因此,它们都是完全肥料。在农家肥料中,厩肥、人粪尿、草木灰等,所含速效养分较多,属速效肥料,宜作种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和追肥;其他为迟效肥料,宜作基肥或种肥。

厩肥:为花生的主要肥料,由牲畜粪尿、秸秆、杂草和泥土混合沤制而成,其肥效高低与掺土比例、肥源种类、沤制方法和腐熟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含全氮0.15%~0.45%、磷酸0.15%~0.4%、氧化钾0.3%~1.1%、有机质2%~20%。

所以施用厩肥,不但能供给花生各种矿质养分,且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化和疏松土壤。长期施用,能改良土壤结构,使沙土不散不板,提高蓄水保肥力,使土松软变活,增强通透性,起到用地养地结合和不断培肥地力的作用。据调查,亩施500千克厩肥,当年可增产花生荚果10~15千克。

人粪尿:为一种易腐熟的速效肥料,一般含全氮0.5%~0.8%、磷酸0.2%~0.4%、氧化钾0.2%~0.3%、有机质5%~10%。不论与厩肥混合作基肥、种肥或者加水稀释作追肥,均有显着增产效果。据调查,亩施500千克人粪尿作基肥,可增产荚果15~25千克。

草木灰:草木灰不含有机质和氮素,主要成分为可溶性钾,含氧化钾0.5%~1.6%。此外,还含有钙、磷和其他微量元素,是花生钾肥的重要来源。草木灰临时与有机肥料混合作种肥或单独作追肥,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据调查,亩施100~150千克草木灰,可增产荚果7.3%~16.5%。

化学肥料的种类、性质和肥效:化肥有效养分含量高,与有机肥料配合作基肥或单独作追肥,增产效果都十分显着。

氮素化肥:目前施用的氮素化肥主要为碳酸氢铵和尿素,其全氮含量分别为17%和46%。生产实践表明,氮素化肥在中等肥力和低肥力的花生田与有机肥料配合作基肥和追肥都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据试验,亩施尿素8~10千克,平均增产7.3%~16.5%,折合每千克尿素增产荚果2.2~4.1千克。除作基肥施用外,幼苗期追施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着。

磷素化肥: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两种。

过磷酸钙含水溶性磷酸15%~20%,属生理酸性肥料,有效磷可溶水,肥效快,可以施中性和碱性土壤。钙镁磷肥属生理碱性肥料,含水溶性磷酸12%~18%,有效磷不溶水,能溶微酸性溶液,肥效较慢,宜施中性和酸性土壤。我国花生产区多数土壤缺乏磷素营养,所以施用磷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江苏泰州旱作研究所试验,平均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较对照(不施磷肥)亩增荚果23.7千克,增产9.6%。

另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分析,花生施用磷肥还能提高和改善荚果品质。

钾素肥料:常用的有氯化钾和硫酸钾,都是高浓度化肥。

氯化钾含氧化钾50%~60%,硫酸钾含氧化钾48%~52%。

为生理酸性肥料,适用中性和碱性土壤。在酸性土壤施用,应配合有机肥和石灰。钾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应作基肥施用。钾离子与钙离子有拮抗作用,结实层施多了,易造成烂果,因此须注意深施。施用钾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据江苏泰兴在沙土及高沙土试验,亩施氯化钾10千克,平均亩增荚果26.3千克,增幅达11.2%。

钙素肥料:常施用的有石灰和石膏。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都是生理碱性肥料,主要用酸性缺钙的土壤,既补钙又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减轻铁、铝等三氧化物聚积对花生的毒害。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其中氧化钙含量达80%,能溶水,属生理酸性肥料。适宜在中性缺钙的棕壤土和石灰性盐碱地施用。如江苏泰兴的沙土地每亩基施生石膏15千克,较对照田(不施钙)亩增荚果23.5千克,增幅为9.7%。石膏在盐碱地不仅可以补充活性钙,而且也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减少土壤溶液中过量的钠盐对花生根系的危害。因此,在江淮和黄泛平原及内陆盐碱沙土区种花生,施用石膏能显着增产。

复合肥料: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是当今化肥施用的重点。它的优点是:能同时供给花生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可解决单一元素化肥造成的养分失调,并避免单一元素化肥的挥发、吸潮、结块等不良性状,且肥效成分含量高,施用量相应减少,能节省运费和人力,降低成本。此类肥料多为颗粒状,便人工和机械施用。按复合肥中所含肥料要素种类,可分为二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和多元复合肥。按合成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合成和机械混合两大类。

化学合成复合肥:肥效成分固定,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等。磷酸铵(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含氮12%~18%,含磷46%~52%,是一种以磷为主的磷氮复合肥,特别适合豆科作物用作基肥和追肥施用。在花生田的施用效果,比施等量磷肥和等量氮肥的综合肥效高。磷酸二氢钾,含磷酸24%,含氧化钾27%,呈酸性反应,在作物细胞中具有缓冲作用,能减缓花生在碱性条件下的影响,适合碱性土壤施用。目前花生用磷酸二氢钾的0.1%~0.5%溶液根外追肥或0.1%溶液浸种,均有良好的效果。

机械混合复合肥:为几种单元素化肥的机械混合物,肥效成分不固定。如氮、磷、钾各10%或15%的三元复合肥。生产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单一元素肥料,根据不同作物及土壤的要求,配制成不同的比例,多为颗粒状,有吸湿性。多元素颗粒肥,是一种既含氮、磷、钾常量元素,又配合多种微量元素在内的新型复合肥料。一般是将10多种元素按不同比例配合,用腐殖质作粘合剂,粘结成颗粒肥料。其既有化肥的通性,便作物吸收,又具有机肥的特点。目前国内花生专用复合肥种类繁多,各地可根据需要及说明选用。

(2)花生的施肥原则和方法施肥的目的是既养地又养苗,不断培肥地力,获取高产。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潜力,必须根据肥料的性质,掌握施肥的原则和方法。

花生的施肥原则:

一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我国花生多种在山丘旱薄地,土层浅,质地次,结构差,肥力低。为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