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痛风百问百答
14439000000017

第17章

苯溴酮又名苯溴香豆酮、苯溴马龙,商品名痛风利仙。本药特点为半衰期长(即在体内排出50%所需要的时间),故每天只需服药1次即可。常用剂量为每日100-200毫克,最大量每日不应超过300毫克。血尿酸下降后可改为维持量最P每日25-50毫克。本药副作用小,偶尔有消化道反应及皮肤过敏,故远比丙磺舒安全。Xt有肾功能轻度损害的痛风病人,使用本药仍有一定的功效。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肝功能异常,白细胞降低等。当有这些副作用出现时,应停止服药,等肝功能恢复正常、白细胞数上升至正常范围之后,可考虑更换其他抗痛风药物。

204.苯磺唑酮(磺酰吡唑酮、硫氧唑酮)常用量是多少?它有哪些副作用?

苯磺唑酮的常用量为每日1-2次,每次0.1-0.2克,饭后口服,最局剂量为每次0.4克,每日2次。它的副作用和丙磺舒相似,但发生的频率要低于丙磺舒,程度也较轻。服药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与丙磺舒大致相同。

205.能否合用两种以上的促尿酸排泄药物?

两种促尿酸排泄药物合用时,可进一步增强排尿酸之功效,故完全可以合用,但合用时每种药物的剂量比其单独服用时应酌情减少。

206.已有痛风性肾病,但肾功能正常的痛风病人应如何防止肾脏病变之发展,保护肾功能?

已有痛风性肾病者,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肾脏饭在几年内(通常是5年左右)将发生肾功能减退而最终演变为氮血症与尿毒症。下列措施可使肾脏病变发展延缓甚至静止:

(1)积极治疗痛风,使血尿酸保持正常,尽量减少或中止痛风急性发作。

(2)防止并积极治疗泌尿道感染。有肾盂积水及泌尿系结石者应尽早予以彻底治疗。

(3)有高血压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

(4)避免使用一切伤肾的药物及造影检查。

(5)积极防止各种感染性疾病与高热。

207.对已进入肾功能不全的晚期痛风性肾病应如何治疗?

晚期痛风性肾病若不采取特殊治疗措施使使口、f旨存活半年至一年左右。一般的药物治疗不能延长病人生命。此时可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疗法(人工肾)。血液透析疗法可大大延长病人的寿命,有的可长达10年以上,所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特殊治疗措施。另夕卜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就是肾移植。这种治疗方法远比血液透析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很难选到适合于病人的肾脏作供体,所以目前在国内尚未普及。至于腹膜透析疗法,由于其效果较差、副作用也较多,尤其是容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故临床上很少采用。

208.无症状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应如何治疗?

所有无症状的高尿酸症病人均应进行医学监护与治疗。监护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定期测血尿酸;②检查有无其他伴随的代i射紊乱友卩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治疗方案如下:首先采用饮食控制尤卩予以低嘌呤饮食及上述一般治疗措施,包括适当体育活动、改变生活方式、戒除烟酒、减肥等。当这些治疗措施不能使血尿酸恢复正常时,则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磺酰吡唑酮、苯溴香豆酮等,直至血尿酸完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然后再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停药。如果在停药后血尿酸又升高,则应立即恢复用药,以保证血尿酸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当为了系统观察自己的血尿酸变化情况及其他一些健康检查指标,最好备一本“健康记录”,用来记载各阶段检验指标和服药情况。并每年均应定期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年1-2次),这样就会有效的防患于未然。

209.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与方法是哪些?

根据中医疾病分类,痛风属于“痹症”。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都属中医痹症。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袪风为主。偏于寒者,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清热为主。痛风病人应根据其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症的性质,是属于风寒湿痹,还是风湿热痹,有无痰瘀痹阻证,然后再对证下药当例女卩属风寒湿搏者可用薏以仁汤加减或者防已茯苓汤加减;风湿热痹者可用白虎桂枝汤或四妙丸加减;如属痰瘀痹阻证,可用杉红饮加味。

许多单方草药也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特别是对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单方。

(1)鲜毛茛或威灵仙根洗干净后捣烂,外敷于红肿之关节表面,可止痛消肿。

(2)虎杖根250克(半斤),洗干净后切碎,浸人低度白酒内泡半个月左右,每日饮5钱。

(3)鲜生地150克(3两),水煎服。服3-5天后停两天,再继续服用,如此间歇服药。

(4)威灵山研成碎末,每日2次,每次15克(3钱)。

(5)伸筋草、老鹳草各25克(5钱),水煎服,每日1剂。

(6)五加皮、徐长卿各25克(5钱),水煎服,每日1剂。

(7)柳枝50克(1两),水煎服,每日1剂。

(8)豨莶草剂0克(2两),水煎服,每日1剂。

痛风病人在采用中药治疗时应请中医师确立自己的病证属于哪一类,然后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由医师指导用药。对上面列举的一些单方草药及民间验方,必须严格掌握用量,以防因剂量过大引起中毒。

必须指出:中药及单方草药在消除关节红肿及止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能否使痛风病人血尿酸恢复正常,尚无临床验证。因此,它不能取代西医的降血尿酸药物之功效。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优于单用中药治疗。

210.皮下痛风结节是否会由于长期受尿酸的刺激而发生癌变?

皮下痛风结节即使长期存在,也不会发生癌变。结节内的尿酸结晶可引起结节皮肤破溃,但无致癌作用。到目前为止,在医学文献上尚未发现痛风结节引起癌变的报告。

211.皮下痛风结节热敷或理疗是否可促进其吸收或缩小?

局部热敷、理疗或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均不能使痛风结节缩小或消失。关键性的治疗仍然是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合理服用抗痛风药物。

212.判断痛风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包括哪些?

经过综合性的治疗后,如果能达到下列几项指标,则表示治疗效果良好。

(1)痛风性关节炎不再发作。关节功能及形态均保持正常。关节线摄片正常。

(2)血尿酸至少低于6.5毫克/分升(400微摩尔/升),最好低于6毫克/分升(360微摩尔/升),并长期稳定而无大波动。

(3)尿常规无异常,肾功能保持正常。

(4)无皮下痛风结节及泌尿系统结石形成。

(5)“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应得到控制。

对已发生皮下痛风结节、泌尿系统结石及尿酸性肾病、或已进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阶段者,综合治疗常难使痛风石消失,及关节变形恢复正常,也不易使肾脏病变逆转如但如果在积极治疗后能达到以下几点,也应视为治疗有效:①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低于360微摩尔/升;②慢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完全控制,关节病变不再进展;③肾脏病变相对稳定,肾功能维持原有状态未见恶化或稍有改善;④皮下痛风石不再增大,或者有所缩小,数目不再增多。泌尿系统结石亦保持原状或者在彻底清除结石后不再发生新的结石。

如果在充分治疗后达不到上述所列之指标如U表示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应当重新拟定治疗方案。

213.如何早期发现痛风?

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现血尿酸浓度。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这对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痛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尚无条件进行大规模血尿酸检现的情况下,至少应对下列人员进行血尿酸之常规检狈: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男女及是否肥胖。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之女性。

(3)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患者。

(如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

原因未定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尤其是足拇踱趾关节)。

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患者。

有痛风家庭史的成员。

长期嗜食肉类,并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以上成人。凡属于以上所列情况中之任何一项的人,均应主动去医院作有关痛风的实验检查,以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要等到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尤卩皮下痛风结石)后才去求医。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后应定期复查,至少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这样可使通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