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CD 3.ABCDE 4.BCD 5.ABC 6.ABCDE 7.CE 8.AB 9.ADE 10.AB 11.ABE 12.ABCD 13.BD14.ABCD 15.ABC 16.ACD 17.ABD 18.ABCD 19.ABC 20.ABD
三、名词解释
1.酶的活性中心:酶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2.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3.酶的相对特异性:一些酶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不太严格的选择性称为酶的相对特异性。
4.最适温度:酶促反应的速度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
5.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和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
6.非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与底物没有竞争关系。
7.反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仅和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结合,使中间产物的量下降。
8.变构调节:某些代谢物与关键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变构而改变其催化活性。
9.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一些基团或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也称为酶的共价修饰。
10.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或在其发挥催化功能前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
四、简答题
1.答:(1)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可逆结合,可用透析、过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的活力。
(2)根据抑制剂与酶的关系,可逆抑制作用通常分为三类:
①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和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竞争性抑制中,Vmax不变、Km值增大。
②非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与底物没有竞争关系。非竞争性抑制中,Vmax降低、Km值不变。
③反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仅和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结合,使中间产物的量下降。反竞争性抑制中,Vmax降低、Km值减小。
2.答:(1)概念:有些抑制剂和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
(2)特点:竞争性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中心而生成酶-抑制剂复合物(EI),从而使可以与底物结合成中间复合物(ES)的酶相对减少,酶活性因此降低,在作图时表现为Km值增大;另一方面,抑制剂并没有破坏酶分子的特定构象,也没有破坏酶的活性中心,且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可用加入大量底物消除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在作图时表现为Vmax不变。
(3)举例:磺胺类药物治疗细菌性传染病、属于抗代谢物的抗癌药物等。
3.答:(1)酶的必需基团是指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
(2)酶的必需基团包括:①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其组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能够和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构成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②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其不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但为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的空间构象和(或)作为调节剂的结合部位所必需。
(第四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E 6.E 7.D 8.D 9.C 10.C 11.C 12.B 13.B 14.B 15.E 16.E 17.C 18.D 19.A 20.D 21.E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E 29.B 30.A 31.B 32.B 33.E 34.B 35.E 36.B 37.A 38.E 39.B 40.B 41.B 42.D 43.D 44.D 45.E 46.C 47.E 48.D 49.B 50.E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CD 3.AD 4.BCD 5.ABD 6.BE 7.AB 8.CE 9.ABDE 10.ACD 11.BCE 12.ABCE 13.ACE 14.AD 5.ACE 16.ACD 17.ABD 18.ABE 19.ACD20.ABE
三、名词解释
1.糖酵解:机体缺氧时,在胞液中由葡萄糖转变为****酸再还原为乳酸的过程。
2.糖的有氧氧化:在机体氧气供应充足时,由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3.糖异生:由乳酸、****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4.糖原分解: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的过程,是空腹状态补充血糖的主要来源。
5.三羧酸循环:由****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经一系列脱氢、脱羧,最后又转变为草酰乙酸,生成的草酰乙酸又可与另一分子****CoA缩合重复这个过程。由于此过程为一循环过程,且该循环过程中第一步反应产物为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因此叫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6.糖原合成:在肝脏或肌肉组织中,由葡萄糖合成糖原以贮存葡萄糖的过程。
7.乳酸循环:肌肉组织的葡萄糖经酵解产生乳酸,进入血液,经血液转运到肝脏作为糖异生的原料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重新进入肌肉组织所构成的循环途径。
8.高血糖:指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6.9mmol/L。
四、简答题
1.答:在肝脏中,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酵解途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分解代谢,也可参与糖原合成以贮存葡萄糖,还可经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水解为游离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以补充血糖。
2.(1)答:肌糖原作为肌肉组织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主要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而肝糖原作为能量的贮存形式,主要水解为葡萄糖用以补充血糖。
(2)答:肝脏具有而肌肉缺乏的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该酶催化糖原分解过程中最后一步反应——葡萄糖6磷酸水解为游离葡萄糖,因而肝糖原能分解为游离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但肌肉缺乏此酶,肌糖原分解的产物葡萄糖6磷酸只能在肌肉进行代谢。
3.答:硫胺素参与构成TPP,后者为****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助因子之一,参与****酸氧化脱羧转变为****CoA。缺乏硫胺素导致TPP含量减少,****酸氧化脱羧受阻致使****酸堆积从而转变为乳酸,最终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4.答:血糖的来源包括:①正常情况来自食物糖的消化吸收;②空腹状态来自肝糖原分解;③饥饿状态来自非糖物质的糖异生。血糖的去路包括:①在全身组织细胞氧化供能;②在肝脏或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③转变为其他糖,如核糖;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
5.答: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生成5磷酸核糖及NADPH。
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及进一步核酸的合成提供核糖。
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多种代谢:①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反应,如脂肪酸、胆固醇等生物合成;②作为供氢体参与羟化反应,与某些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有关;③作为供氢体参与氧化型谷胱甘肽的还原,还原型谷胱甘肽作为抗氧化剂保护一些蛋白质或酶分子中的-SH免遭氧化,可以维持RBC膜的完整性。
6.答:维生素B1通过形成TPP参与糖代谢中α-酮酸氧化脱羧。维生素B2、维生素PP通过形成FAD及NAD在糖代谢中传递氢。泛酸通过形成CoA在糖代谢中参与酰基的转移。生物素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羧化反应。
(第五章)脂类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E 4.A 5.B 6.B 7.E 8.C 9.B 10.E 11.C 12.C 13.E 14.B 15.D1 6.B 17.C 18.E 19.D 20.C 21.A 22.A 23.D 24.A 25.A 26.A 27.D 28.A 29.A 30.A 31.C 32.B 33.B 34.A 35.D 36.D 37.A 38.E 39.B 40.E 41.A 42.A 43.B 44.C 45.D 46.E 47.C 48.C 49.C 50.A 51.E52.B 53.B
54.B 55.C 56.D 57.E 58.C 59.E 6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D 2.BCD 3.AD 4.ACD 5.ABD 6.ABCD 7.BD 8.BCD 9.ABCD 10.ACD 11.ABD 12.AC 13.ACD 14.ACD 15.ACD 16.ACD 17.AC 18.BD 19.CD 20.BC 21.BC 22.C 23.AB 24.AC 25.CD 26.ABC 27.A
三、名词解释
1.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人体必需脂肪酸是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2.酰基载体蛋白(ACP):在脂肪酸合成的过程中,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是负责携带不同长度的脂肪酸中间体进行逐步延长。ACP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kD,不同来源的ACP其氨基酸组成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的活性基团,巯基与脂肪酸形成硫脂键。当延长至16个碳原子时,在硫脂酶的作用下,水解释放出软脂酸。
3.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即****CoA。
4.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酸、β-羟丁酸及****,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5.HMGCoA还原酶:在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HMGCoA还原成甲羟戊酸,是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
6.脂肪动员:在病理或饥饿条件下,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在脂肪动员中,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起决定作用,它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7.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四、简答题
1.答:脂肪酸合成和氧化的不同点是:
(1)脂肪酸合成在胞质中,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中。
(2)脂肪酸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CP,脂肪酸氧化的辅酶是NAD+、FAD。
(3)脂肪酸合成的辅酶是NADP+、FAD。
(4)转运系统不同,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原料****CoA是通过柠檬酸穿梭系统进行转运的,脂肪酸分解起始物脂酰CoA是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的。
(5)两条途径完全不同,另外脂肪酸合成消耗能量,脂肪酸分解产生能量。
相同点:都是从羧基端开始,以2个碳原子为单位水解或延长。都需载体的携带,而且都是通过硫脂键与载体结合。
2.答:当脂肪分解旺盛时就会产生大量的****CoA。这时如果****CoA不能全都进入三羧酸循环,就会两两缩合,产生****乙酰CoA,进一步转变成酮体。酮体在肝中产生可被肝外组织所利用,如脑、心肌、肾上腺皮质等。在糖供应不足时,可以利用酮体作为代谢原料。
3.答:(1)人体胆固醇的来源有:①从食物中摄取;②机体细胞自身合成。
(2)人体胆固醇的去路有:①用于构成细胞膜;②在肝脏可转化成胆汁酸;③在性腺、肾上腺皮质可转化成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④在皮肤可转化成维生素D3;⑤还可酯化成胆固醇酯,储存在胞液中。
4.答:在机体脂质代谢中,****辅酶A主要来自脂肪酸的β-氧化,也可来自甘油的氧化分解。在肝脏,****辅酶A可被转化成酮体向肝外输送。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辅酶A是基本原料之一。****辅酶A也是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之一。
5.答:胆固醇合成的关键是HMGCoA还原酶,该酶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调节:
(1)当外源性胆固醇摄入量或自身胆固醇合成增加时,可反馈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同时抑制其mRNA的合成,使肝细胞中胆固醇合成停止。
(2)细胞内高水平的胆固醇可导致HMGCoA还原酶的降解。
(3)HMGCoA还原酶受AMP活化的蛋白激酶的磷酸化调节,当体内ATP水平降低AMP水平升高时,激活该酶活性,使HMGCoA还原酶被磷酸化而失活,胆固醇合成停止。
减少能量的消耗。
6.答:在长期饥饿或糖尿病时,脂解作用就会加强,这样脂肪分解会产生大量的****CoA。然而由于长期饥饿和糖尿病,糖的异生作用就会增强而草酰乙酸浓度就会降低,使得****CoA不能全部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而是两两缩合形成****乙酰CoA,****乙酰CoA进一步转变成酮体。因此长期饥饿和糖尿病时,血液中酮体的浓度会升高。
7.答:有一定道理。因为奇数脂肪酸代谢产物除产生****CoA外,还产生丙酰CoA;后者可羧化为琥珀酸(琥珀酰CoA),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相当于补充了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更有利于循环的进行,间接提高了糖代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