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14429900000008

第8章 理财活动(1)

理 财 活 动

(第一节)青少年对零花钱的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宽裕了,吃穿不愁了。由于我国优生优育计划的实行,现在的家庭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就受到了格外的宠爱、溺爱,家长们不愿让孩子受到什么伤害,所以孩子要的就会尽量给予,这就养成了现在青少年任性、自主能力差,零花钱挥霍的厉害的不良习惯。不懂得爱惜,只懂得挥霍是当今青少年的一个首要的严重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大部分学生的家庭都比较富裕,手头上的零花钱相对较多。于是,摆阔、攀比、乱花钱等现象在学生中逐渐产生并蔓延。

以下是我们的一份调查问卷: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多少?

A.100以下B.100~200之间

C.200~300之间D.300以上

2.你父母每月的收入是多少?

A.500以下B.500~800之间

C.800~1200之间D.1200以上

3.你平常用零花钱干什么?

A.买文具B.买零食C.玩具D.其它

4.你平常多长时间去一次超市?

A.一星期1次B.一星期2次

C.一星期3次D.一星期4次

你觉得怎么样花零花钱才是最值得的?(可随喜好回答)

5.你平常捐款吗?

A.经常B.有时候

C.被逼的才捐 D.从不捐

6.你花钱去买一样很贵重的物品的时候会心痛吗?

A.非常心痛B.有一点

C.反正花的是老爸老妈的钱

D.是我喜欢的我就要买,不心痛,不管多贵

调查结果发现:

1.4%的同学零花钱在100以下,26%的同学选择了B,40%的学生是200~300之间,而30%的同学是D。

2.而父母的月收入是A的同学占了5%,而B的是35%,月收入是800~1200的占了45%,D的占了15%。

3.同学们平常用零花钱去买文具的占了10%,买零食的占40%,C的有2%,D的占了48%。

4.A的为45%,B的为45%,C的有7%D的有3%。

5.大多数同学认为只要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觉得最值得,价钱是次要。还有一部分的同学觉得一件东西向往了很久,买到之后就觉得非常有价值。

6.A的为10%,B的为30%C的为58%,D的为2%。

7.A的为15%,B的为50%。C的为5%,选择D的是30%。

由此看出,现在的青少年是多么的挥霍金钱。

他们似乎只是使用者,从没想过那些钱是多么来之不易。

现在的家长和长辈过分的保护和溺爱,使得孩子产生一切为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任性的性格,而家长们又忙着赚钱,对于不能给予孩子太多的爱而觉得愧疚,于是就在经济上满足他们,在长期宽裕的生活中,孩子不知不觉就养成了爱花钱的习惯。

我国目前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

而现在校园的“人情债”似乎也是越炒越火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的是请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

学生: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

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一些学生说,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

“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

同学们说,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听说有一次有同学生日,班上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她家,她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

现在的青少年的心目中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中,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

曾有人就《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中的18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

在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

在服装类中,中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中,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克、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

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

而送“人情债”,穿名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要花钱,很多很多的钱。

现在的学生只知道怎么拿钱,怎么花钱,却不知道怎么合理的去利用、管理零花钱。

据《中学生》杂志一份《青少年理财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79%的中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总结,64%的中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用钱开销,只有12%的人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定期的总结和预算。

他们一般不会想到对零用钱进行定期结算和预算的必要,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现在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怎样认识到这个错误,并及时纠正。

要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然后,合理安排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钱,并改掉不是名牌不穿的坏习惯。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

(第二节)从压岁钱看青少年理财

春节时长辈们给晚辈们送压岁钱的习俗由来已久,它体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据说压岁钱必须用红纸包着,因为红颜色避邪,压岁的岁通“祟”,亦即驱除怪邪、健康成长之意,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时至今日,送压岁钱成为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里必需的也是最令人鼓舞的内容,特别是孩子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笔钱怎样管理和使用,这些现象又体现出怎样的观念,针对这些问题,春节期间济南市青少年调查网对济南市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情况令人乐观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说明中小学生对此类问题较感兴趣,参与意识较强。通过分析发现,中小学生对压岁钱的把握较有理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压岁钱数额逐渐增加。

调查200名学生中有190名收到压岁钱,占95%,也就是说在我中小学生基本上都能收到压岁钱,并且数额较高,其中100元至500元的占38%,500元至1000元的占26%,1000元至2000元的占17%,2000元至3000元的占7%,3000元以上的还有2人,压岁钱数额主要集中在500至3000元之间,占全部人数的一半。

(2)管理方法较恰当。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管理压岁钱,占全体调查人员的62%,他们通过设立自己的账户存到银行、自己保管,作为学习及其它活动的专项支出、或自己在家保存不做支出等方式进行管理。由此看来中小学生理财意识在增强,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使用较合理。

调查发现,学生们对压岁钱的使用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多数是较合理的,由56%的人将其运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等学习专用,用于其它用途的,例如购买吃穿用品及小零食等,也大多是将钱合理安排,既能用于学习,又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更体现出一定的理财才能,这部分比例占到28%,更令人可喜的是有很多同学将“用压岁钱献爱心”作为自己的首选,说明我们的孩子不但正在逐步学会理财,而且也在学会奉献,学会做人。

2.现实中的忧患

压岁钱现象也显现出令人忧虑的另一面,尽管比例不大,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调查中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存在着一定的攀比现象。

有46%的调查对象曾向父母要求过增加压岁钱,甚至有的向祖父母等老人直接提出要求,原因是同学的压岁钱比自己得多,这种攀比现象助长了孩子追求奢华的不良习气,又伤害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2)个别人对压岁钱使用不当。

调查中,尽管拿压岁钱上网吧、买彩票等不恰当行为没有,但也有2人选择了“请同学朋友吃饭”,有些学生认为钱来得太容易,一天就能得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拿出几百元上饭店吃个饭没什么,因此也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掷百元。

(3)部分学生理财能力差反映出生活上的高依赖性。

有33%的调查对象将压岁钱直接交给父母管理,还有5%的学生干脆就不再过问自己压岁钱的来龙去脉,认为反正自己的一切都由父母代办,不用自己操心。有55%的调查对象对压岁钱不会分项处理,生活的高依赖性使得孩子缺乏责任感、爱心和自主意识,危害极大。

3.几点建议

(1)控制压岁钱的膨胀速度,以身作则,勤俭节约。

家长们对金钱支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很多家长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充分发挥物质的作用,错误地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只要有条件,对孩子宽松一点是应该的。还有些家长虽然也认识到对孩子应该严要求,但一碰到实际问题,就放松了要求。这些行为造成了孩子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追求。首先家长平时应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其次一定要把握好压岁钱地支出,不能无止境的增加数量,给孩子造成金钱来之很易的错误观念。

(2)疏导孩子正确使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有些家长碍于孩子压岁钱的不当使用,就不同意给压岁钱,这样一味地用“不”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压岁钱该给,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培养符合实际的消费观,教育孩子将钱用到改用的地方,或为社会做点贡献,或为家庭急需尽点力量,或用于学校活动及自己学习所需,使孩子对这笔钱有恰当的使用,千万不能放任自流。

(3)教给孩子良好的理财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需要各种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后天的培养,理财能力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要提高孩子的能力,首先要教给孩子理财方法,例如:将压岁钱分成几部分,分别作不同的使用,如同家庭财务的合理分配,使孩子掌握综合问题、统筹安排的能力;再以孩子名字建立一个专门账户,让他将暂时用不着的钱存入银行,存折由孩子自己保存,这个存折不只是存压岁钱,平时零花钱若存到一定的数额也可自己存入账户,这样既能使孩子的压岁钱及零花钱合理运用,又使孩子掌握了存取款业务。

其次,家长应放手让孩子独立理财。充分的信任是能力提高的前提,多鼓励孩子自己管理使用好压岁钱,使他们从中得到更多的自信,但放手不等于不管,还应分时段的进行监督、提示,使孩子逐步提高理财能力。

(第三节)理财从零花钱开始

一、理财从零花钱开始

理财是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曾经由交通银行长沙分行、市教育局和长沙晚报联合举办的“七彩帆杯”《我的暑假生活》征文比赛活动,在长沙市的中学、小学进行。其中,征文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计算成长的成本和代价,感激父母的付出和恩情”,并结合对孩子们进行储蓄、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品德。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宠爱,使得大多数孩子对于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的概念十分模糊,家长们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养成了少数孩子铺张浪费、随意攀比的不良习惯,而孩子们对如何获取金钱和家长辛勤劳动没有概念,不理解父母挣钱养家的辛苦。将来一旦他们离开家庭,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时,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缺乏正确理财的能力和必要的心理准备,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理财从零花钱开始。理财专家指出,小孩子虽然不会赚钱,但如果把每年的零用钱、压岁钱等积攒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家长除了帮孩子规划投资理财之外,还应该告诉他们如何储蓄或花费。可以给孩子开个活期账户,以储存平时零散的小钱,譬如家长给孩子20元去购买15元的东西,剩下的5元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到银行存起来,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培养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所必需的理财能力。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以金融产品为载体,特别推出了专为少年儿童设计的“七彩帆少儿理财”产品,鼓励小朋友将自己的零用钱、压岁钱、学费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存入银行,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使用或储存。值得一提的是,存折上的记录可以准确地反映孩子平日里的开支情况,理财收支栏可以自己记载收支用途,“七彩帆”存折还可以让孩子永久保存(一般的银行存折用完后要收回),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目前,交通银行“七彩帆”发折已突破3万个,进入了70多所学校,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二、合理使用零花钱

同学们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零花钱。这些钱有的是节日、生日时长辈送的,有的是自己做了家务或是取得了好成绩,家长们给的奖励,也有的是家长让你买早点、文具用品自己省下来的,那么如何接受、保管、使用这些零花钱呢?

1.正确对待长辈们给的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