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理财教育
(第一节)国外青少年理财教育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我们不妨来品味一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儿童理财教育中的独特“菜肴”。尽管社会背景存在着差异性,但这些理财教育的独到之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历史很短,所以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的钱。美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浓厚的商业社会氛围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
美国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学会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有钱、与人分享钱财。一般的美国人没有“铜钱臭”的思想,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并教导小孩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收入。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各种切合实际的金钱教育,美国的孩子基本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经济意识以及经济事务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如果必要的话,一个十五六岁的美国少年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大都不成问题。
提起英国人,向来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作为发达国家,英国人的这种精打细算不完全是为生活所迫。英国税率和物价都很高,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英国人的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计算,每人每月能挣3万多元。但他们认为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尤其善于理财的英国女性,年轻的时候,她们积蓄钱财,省吃俭用,热衷于在各地购买房产,退休后,把多余的房产出租或出售,获得大量收入。
自然,英国人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了下一代。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勤俭持家的观念愈加被日本人推崇,家庭内部则分外重视对孩子们的理财教育。在日本,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节省使用零花钱以及储蓄压岁钱。而在给孩子买玩具时,无论高收入的家庭还是低收入的家庭,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第二节)德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
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德国人开始把钱包攥得越来越紧,国内购买力急剧下降。于是,零售商们开始把目光转向15~16岁的少年一代。
德国经济研究所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少年的购买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50亿欧元。据统计,德国6岁到19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月可支配的零用钱在75欧元左右,比两年前增加了四分之一。
这个变化主要不是来自家长所给的零用钱。德国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每月基本上都固定在25~30欧元之间,与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少年已不满足于向家长伸手,他们宁可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朗格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今天已有50%以上的学生拥有一份课余工作。”16岁或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商场里帮店主整理服装,或者在收银台旁边为顾客收货打包。年龄小一点的也有许多挣钱的机会。小女孩莉佳达说:“我帮人照看孩子、浇花。”小男孩黑宁则说:“我帮人洗汽车,一个月至少一次。”
莉佳达帮人照看小孩一个月大约可以赚40欧元。哈娜牵着狗出去散步,一个月也可以赚到50欧元。
这些十几岁的花季少年,都是如何使用自己的零用钱的呢?“好看”是当今的时尚,因此,几乎90%的少年都把购买服装放在首位。除了服装以外,他们还越来越多地把钱用在打电话上:现在,每5个德国少年中就有4个拥有手机。
不过,当前的经济不景气也波及到了这些花季少年:课余工作岗位少了。16岁的皮阿说:“我正在争取一个工作,但也许得不到。现在的工作真是越来越难找了。”15岁的黑宁也说:“我询问了许多家公司,但他们不是说要16岁以上的,就是说已经雇了人了。”
(第三节)美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
一、美国人的理财教育观念
在我国,家长无偿付给未成年的孩子零花钱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在家庭困难时为给孩子钱而去卖血也愿意。有些成年的孩子靠父母抚养,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也心安理得。美国的家长也认为付给孩子零花钱应是无条件的,但他们多了一种教育意识,即采用鼓励孩子靠付出劳动来获取收入的方式进行理财教育。美国的家长们常常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来作为得到零花钱的代价。目的是让孩子懂得:想要钱得自己去挣。这种看起来不近人情的刻意要求,与美国人崇尚独立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父子在餐馆里各付各的账,成年子女向家里借钱打借条订契约已成惯例。美国式的做法并非“绝情”,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他们认为放纵子女的过分消费而放松对子女学会挣钱的教育,容易形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缺乏节俭的习惯。待他们离开家庭自立时,就会因缺乏理财能力而遭遇麻烦。为此,美国人给孩子零花钱时也结合进行理财教育。美国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般有以下的准则:
1.父母自己的理财方式对孩子而言是最具说服力的。
2.零用钱应当定期、准时发到孩子手中,这是教孩子学习花钱的关键所在。
3.应尽可能少地把零用钱预付给孩子,以便让孩子学会把握收支平衡。
4.零用钱的数额取决于期望孩子用它做些什么,同时也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乐意接受的程度,需要以及家庭景况。
5.给一部分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的零花钱,以便使他学会在花钱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6.父母有资格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一些约束,以便使其消费习惯符合家庭的规定及家庭价值观。
7.不要用零花钱代替父母花时间去教育培养孩子,或者去购买孩子们对父母的爱。
二、美国人的理财教育
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十分精明,无论购物还是算账,都强于东方国家的孩子,甚至十五六岁的孩子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养活自己。这源于美国人理财教育有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法。
当孩子3岁时,美国人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他金钱的重要性以及它的来之不易;4岁时让孩子知道金钱的面额,教育孩子花钱时必须有所取舍;5岁时让他知道何种面额的钱能买到哪种东西,以及钱是从哪儿来的;6岁时让孩子认识金融货币,并学习找零和点数,明白处理财务时会遇到一些困难;7岁时帮其认识标价,以及找打折商品;8岁时让孩子了解可做额外的工作赚钱,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也让他们学着存钱,通常,家长会带他们去银行,开一个监护账户,要他们知道银行的地点和如何存钱。这样,孩子可以定期去存钱,而且保管好存折。9岁时让孩子简单地制订一周的花钱计划,并在逛街时学着货比三家。从10岁起,对孩子经济意识的培养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孩子每花一笔钱时,都让他知道从存小钱起积少成多。11岁时,孩子基本上通晓了买卖关系,认识电视广告的事实,可试着在银行定存。12岁的孩子,已有能力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这时要教育他们学会作预算,有计划地花钱。如孩子要买一个芭比娃娃,先得帮助他作预算,每周存钱,直到足够买一个芭比娃娃为止。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为得到某物而储蓄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使用储蓄。如果他们在周末的下午发觉没有钱用了,不妨就让他在下一周内身无分文,如此让他懂得用钱应该有一定的计划。
三、美国家庭子女理财教育经
随着理财热的兴起,理财也自然成了市民阶层的热门话题。茶余饭后大家对自家理财的独门绝活儿可谓津津乐道,可是对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理财教育,却没人有多少高招。
泰德在大学任教前是一家知名跨国公司亚洲区的高层主管,是个中国通,所以讲起话来带点中国味儿,他说:“我当年坚持教育要从娃娃开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一面培养孩子的艺术爱好,一面培养孩子们的理财爱好。尽管他们没有变成音乐工作者,但却都成了理财爱好者。”
1.财商也能“遗传”
虎父无犬子,泰德自己就是个人理财方面的行家里手。几十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个人理财迅速把自己的薪水收入增值了十几倍。不过他谦逊地说:“我的成绩在美国中产家庭当中并不稀罕,我们希望下一代会比我们更懂得理财。”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他计划在遗产里给每人十万美元,余下的大部分则捐献给教会。“因为我已经教会他们出海捕鱼的方法,留点‘种子’给他们就可以了。”对于如何言传身教,他自有一套独到的观点。
泰德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幼年时期的一举一动都模仿成年人的做法,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父母“财商低下”,父母不良的理财习惯会像DNA一样“遗传”给子女。例如,许多孩子看到长辈毫无计划地花钱,就可能误以为钱是可以像“芝麻开门”一样从提款机“冒”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经常透支信用卡而为债务发愁,又怎能期望子女们长大以后能够根据家庭预算来开支呢?泰德的心得是:“财商低下”的父母就往往养育出“弱财商”的子女。
2.“妈妈银行”与“爸爸股票交易所”
理财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培养子女良好的理财习惯,父母应如何开始着手呢?对于的这个疑问,泰德摸着花白的大胡子笑道:“我的方法很简单,我和太太为我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开了一所银行。”开办银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原来,泰德所说的“妈妈银行”不过是一个近似于真实的家庭游戏,其参与者仅限于家庭成员:由泰德的夫人掌管“银行”,而“储户”和“股民”则是儿女。儿女们每个月都会领到一笔固定数额的“津贴”,以及帮父母做家务活儿得到的“奖金”,还有在社会上打零工所得的“额外收入”,一并储存在“妈妈银行”的“个人账户”中。孩子能干点活的时候,泰德夫妻就设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零花钱了。小儿子彼德赚的第一笔钱就是协助爸爸洗车得到的。这些钱都将存在“妈妈银行”里,有计划地用于交学费、买玩具和零食等开销。银行的“存折”都是父母帮着孩子用彩色的硬纸精心制作的,上面由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了每笔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细节。此外,每个孩子还制作了有自己的“预算本”,其中开列了未来一年计划中的大小开销。这样子女在5~12岁的时候就明白了花钱要做计划、多劳多得、积小成多的道理。
连学费都靠平日的储蓄积累,这个做法与目前国内父母有求必应,随意给子女零花钱的现象实在大相径庭。有人曾好奇地问泰德:“孩子有钱了以后,闹着要买玩具品怎么办?”泰德答道:“‘妈妈银行’采用灵活的‘税率’来引导孩子们消费的行为。如果是交学费或买学习用品,我们用免税、退税等政策鼓励,对于玩具等奢侈品,要征收特别的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