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14425800000002

第2章 大禹治水显仁爱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滔滔洪水淹没了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大批人口和牲畜死亡,房舍和积蓄也被洪水所吞噬。大水常年不退,灾民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流。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

唐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当时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主要由“四岳”,即四个部落首领组成。他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之大,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在九年中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没有能制止水患。尧的助手舜巡视各地,发现鲧治水无方,便把鲧放逐到羽山(今山东郯城附近),将他处死在那里。

唐尧死后,虞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继续向洪水展开大规模的斗争。他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筑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说他以水为师,善于总结水流运动规律,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为了掌握下游地区的地形情况,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带着测量工具,到各处勘察地形,测量水势。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群众,“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

“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于是,人民纷纷从高地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诗经》歌颂禹的功绩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说他治平了水灾,把梁山之野开辟为良田。

大禹不仅聪明能干,更为可贵的是,他富于牺牲精神,勤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治水工作艰苦而繁忙,他和涂山氏女结婚后的第四天,就离家去参加治水。他作为一个部落首领,“身执耒锸,以民为先”,亲自指挥和带领大家劳动。由于风吹日晒,栉风沐雨,他的脸孔都变黑了。由于经常光着双脚下水干活,他腿上的毛都磨光了。他就这样“劳身焦思”,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干了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

大禹很注意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生死攸关的危机面前,各氏族部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保证了治水的成功。大禹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发展生产有功,得到人民的拥护,人们把这位治水英雄推举为政治领袖。

当虞舜去世以后,禹就接替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领袖。

(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由各氏族部落的首领民主推举产生,这种推举制度叫做“禅让”。)禹是原始社会末期由民主推举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领袖。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自然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望,形成了对部落联盟的强有力的领导。他“铸九鼎”、“定九州”,按照行政区划加强对各氏族部落的管理。并且使“人物高下各得其所”,划分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原始的民主制度逐步被打破,后来大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大禹治水成为中国古代国家历史的开端。因此,在我国历史上治国与治水始终密不可分。

言行导航

“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民美名传”。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有4000多年,但在民间的影响却与日俱增,广为流传。可见,千百年来大禹一直深受人民的钦佩和尊敬。

大禹治水的故事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又说明“亲民、爱民、为民”的政府必然能够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