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师曾问她的学生:“你幸福吗?”
“是的,我很幸福。”学生回答。
“经常都是幸福的吗?”老师再问道。
“对,我经常都是幸福的。”
“是什么使你感觉幸福呢?”老师继续问道。
“是什么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幸福。”
“一定是有什么事物才使得你幸福的吧!”老师继续追问着。
“是啊!我告诉你吧!我的玩伴们使我幸福,我喜欢他们。学校使我幸福,我喜欢上学,我喜欢我的老师。还有,我喜欢上教堂,也喜欢上主日学校和其中的老师们。我爱姐姐和弟弟。我也爱爸爸和妈妈,因为爸妈在我生病时关心我。爸妈是爱我的,而且对我很亲切。”
老师认为在她的回答中,一切都已齐备了——和她玩耍的朋友(这是她的伙伴)、学校(这是她读书的地方)、教会和她的主日学校(这是她作礼拜之处)、姐弟和父母(这是她以爱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圈)。这是具有极单纯形态的幸福,而人们最高的生活幸福亦莫不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老师又向一群少年、少女提出过相同的问题,并且请他们把自认为“最幸福的是什么?”一一写下来。他们的回答益发令人觉得感动。这是他们的回答:
“有一只雁子在飞,把头探入水中,而水是清澈的;因船身前行,而分拨开来的水流;跑得飞快的列车;吊起重物的工程起重机;小狗的眼睛……”
以下则是少女们对于“什么东西使她们幸福”的回答:
“倒映在河上的街灯;从树叶间隙能够看得到红色的屋顶;烟囱中冉冉升起的烟;红色的天鹅绒;从云间透出光亮的月儿……”
虽然这些答案中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完整性,但无疑却存有某些宇宙美的精华。想要成为幸福的人,重要的秘诀便是:拥有清澈的心灵,可以在平凡中窥见浪漫的眼神,保有赤子之心,以及单纯的精神。
很多知足者都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也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幸福,拿破仑.希尔在其《满足》一文中,对满足与幸福有如下描述:
全世界最富裕的人住在“幸福谷”。他富有历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东西,这些东西能给他提供满足、健康、宁静的心情和内心的谐和。
下面是他的财产清单,它们本身说明了他是怎样获得这些财产的:
“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我获得健康的方法就是生活有节制,我仅仅吃维持我的身体健康所必需的食物。
“我不仇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热爱和尊敬全人类。
“我从事我所热爱的劳动,我还把游戏同劳动相结合,因此我很少感到疲劳。
“我每天祈祷,不是为了更多的财富,而是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认识、利用、享受我所已经拥有的大量财富。
“我不使用辱骂的语言。
“我不要求任何人的恩赐,只要求我有权把我的幸事分享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和我良心的关系良好,因此它总是指导我正确处理一切事情。
“我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多于我的需要。因为我清除了贪婪之心。我只需要在我有生之年能用于建设的那部分财富。我的财富来自分享了我的幸事而受益的那些人。
“我所拥有的‘幸福谷’的资产当然是不课税的。它主要以无形财富的形式存在于我的心里,这种财富无法估量价值,也不能被占用,除去那些能接受我的生活方式的人。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努力观察自然的规律,形成了遵循自然规律的习惯,从而创造了这种财产。”
“幸福谷”中的人的成功信条是没有版权的。这些信条也能给你带来智慧、宁静和满足。
感悟:
宾斯托克在他的著作《信任的力量》中谈到幸福的问题时曾这样说:人类是一起诞生的,整个人类原是一个整体。正是人类所形成的世界把人类分裂开了。多么愚蠢的世界!多么虚伪的世界!多么恐惧的世界!如果人类有了信任的力量,就可让人类重新聚集到一起——信任他自己,信任他的同胞,信任他的命运,信任他的上帝。那时,只有那时,人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整体。那时,只有那时,人类才能找到幸福和宁静。
23.做生命的舵主
我们应该做命运的主人,而不应由命运来摆布自己。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曾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因病而仅剩下数周生命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亡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称的蓝姆·达斯当时便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活呢?”
他刚对她这么说时,那妇人觉得非常不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
“说得对!”她说,“我一直忙着想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过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过去一个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阵子丰富多了。”
另有一位朋友,因为幼年时患了一场大病,命虽保住了,但下肢却瘫痪了。他的父亲是邮局干部,他父亲在他中学毕业后设法在邮局给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着不动的工作,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都与常人无别。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三年。按说,一个重残的人,能有一份这样安稳有保障的工作,应该感到十分满足了。他的许多身体健康的同学,都还在为谋一份职业而四处奔波求人呢。但他却辞职了,因为他在人们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怜悯还有不屑。他的自尊心在这种目光中一次次被刺伤,所以纵是父亲的耳光和母亲的哭求都没能阻止他。
辞职后他先是开了一间小书店,但不到半年便因城市改造房屋拆迁而不得不关门。之后,他又与人合办了一家小印刷厂,也仅仅维持了一年多,便因合伙人背信弃义而倒闭。两次经商,都没成功,而且还债台高筑,这时他的父母和朋友们又来劝他说:“你一个残疾人,就别胡折腾了,多少好手好脚的人都碰得头破血流呢,何况你!”父亲劝他趁自己还在领导岗位上,让他还是老老实实回邮局上班算了。但他还是没有回头,而是又选择了开饭店。这次他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一年下来,小饭店竟赢利两万多元,于是他又开了两家连锁店。10年之后,他的连锁饭店不但在他居住的城市生根开花,而且还不断在周边的大小城市一间间开张。他自然也就成了事业成功的老板,且娶了漂亮能干的姑娘。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时,他说了很多,但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同情自己。别人同情你不要紧,若自己同情自己,就会成为懦夫,而没有勇气去奋斗,一辈子只能在别人的同情中生活。
当我们在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病痛、损失、挫败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不断地专注在病痛、折磨、惧怕的本身,而使得日子更加难过,甚至许多人因此觉得“活不下去了”,而率然走上轻生的不归路。没有人喜欢面对人生痛苦的部分,但只有那些明了自己的思想动力、愿意并成功自我掌控的人,才能够避免将现有的苦痛不断放大,才具备较佳的应对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单是身有残疾和病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在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打击时,也会生出悲观失望、自怜自卑的心情来。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下,人往往不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援手,要不就是一蹶不振,失去重新尝试的勇气。其实,不同情自己,对自己进行鞭策和批判,反省和检讨失败的原因,才会走出懦弱心理的陷阱。
事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能否战胜自己的软弱,不给自己倒在地上爬行的理由。
许多人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因为缺少机会。那么机会对人生究竟有多重要呢?其实机会就像买彩票一样,投入得越多,失望的概率就越大,因此,相信机会有时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麦士是位成功的商人,却不幸患上了白内障,视力严重受损,不要说阅读写作,就连驾车外出都极其艰难。与他一同患病的一位病友受不了这种折磨,每天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对着别人大发雷霆,仅仅过了半年,那位病友便离开了人世。目睹此景,麦士倍感凄凉。因为疾病,他已不得不结束原来的生意。他的生活渐渐陷人了困境。
在那段举步维艰的日子里,书给了酷爱阅读的麦士很大慰藉。因为患病,麦士深深体会到视力不良者的不便与需要,他决定寻找一种能够容易阅读的字体。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研究,麦士发现在纸上印有粗线条的斜纹字体,不但对视力有障碍的人大有帮助,也能提高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于是,麦士把自己仅有的15000元存款从银行里取了出来,把这组新研究出来的字体整理妥当,计划全面推广,麦士在加州自设印刷厂,第一部特别印刷而成的书面市了。一个月内,麦士接到了订购70万本的订单……。
感悟:
当你遭受损失、挫折的时候。不要把焦点放在你无法挽回的部分,而要把焦点放在“生活里还有那些值得感谢”“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的部分。当自己的情绪呈现负面或消极的时候,要确保自己的意念完全投注在解决办法上,而非问题上;学着即使在与不幸共存的时刻,还能够积极向上、活在此刻。
24.拿得起放得下
刘备本是一位谦虚、慎行的人,关羽、张飞之死使他十分悲痛。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刘备兴两川之兵浩荡东来。投东吴的关羽旧部糜芳、傅士仁,将刘备所恨者马忠杀了,献首级给刘备,刘备连糜、傅也剐了,一同祭关公。东吴诸将献计孙权,将杀张飞投东吴的范疆、张达也送还刘备,以图息战宁人,谁料刘备剐了范、张,仍怒气不消,定要灭吴。孙权在这种情况下,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步水马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何许人也。马良说是东吴一书生,年幼多才,多有谋略,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能轻敌。刘备却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朕用兵老矣”。战争是残酷的客观现象,不以老嫩定优劣。用兵之道,看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不是谁的年龄大就算谁的计谋多。刘备在此以资夸口,以为自己经历的战争多,计谋就老到,这很可笑,不符合实际。所以,在这次战役还未开始,就注定了刘备的失败。
“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陆逊被他嘲为“黄口孺子”,可见刘备确实看不起年纪轻轻就统领军马的东吴新任大都督陆逊。刘备是糊涂了,不晓得当年自己桃园结义,投军拉队伍时,与关张也曾是年轻人。其实,战争中涌现的著名将领,多是年轻时崛起的。拿破仑用炮一鸣惊人时,是年纪轻轻的军官;伏龙芝打国内战争时是年纪轻轻的军官……刘备轻敌,瞧不起对方主将年轻,是未战先败了一阵。
两句话联起来,还归结在他的身上——架子放不下。
这教训告诉我们,在考虑关键问题时,切忌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时时想到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了实际以至造成抱恨终身的损失。
有一个禅宗故事就风趣地说明了“放下”的重要性。两个和尚赶路,遇到一个美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个和尚就抱她过了河。他们又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另一个和尚指责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她呢?那个曾经“美女在抱”的和尚叹息: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
感悟: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就难免成为那个心胸狭隘而又怨气冲天的小和尚。
25.崇高的人格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内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76年1月8日,******逝世。9日凌晨5点,联合国总部大厅的联合国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因此,有的国家大使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还不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总理******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全场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曾作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真实、成功地录下了这段历史,荣获奥斯卡大奖,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传颂。二战结束后,辛德勒夫妇于1949年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维森特区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后,独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来源,经济开始拮据,生活困难。阿根廷的内政部长科拉奇在总统府接见了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并向她宣布了这项由梅内姆总统特批的决定。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在衰老的生存困难面前,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保护了民族、保护了国家的命运?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能够使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消除隔阂、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善良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从历史的观点看,从发展的观点看,从全局的利益看,高尚的人格无疑是命运的保护神。
单单是被别人喜欢还不够,你必须“感到”喜欢——喜欢自己真正的样子。
许多告诉人们如何帮助自己的书都没有提到这一点。这些书只劝你去研究别人需要什么,然后就像提供日用品一样,给予他们。这种行为将彻底摧毁你喜欢自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