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开心灵的锁
14410800000025

第25章 寓言中的经典(2)

老师满意地点着头说:“要学习,很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善于动脑筋,仔细观察和研究它。老师给你们的知识都是一样的。”

感悟:

知识本身并无什么不同,关键是它的容器: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

10.顾客和工匠

有一天,制帽匠家来了一个顾客,带来了一张羊皮,请求道:

“请用这张羊皮给我做顶帽子吧!”

“好,这就给你做!”制帽匠说。

顾客走出门,他想:“这张皮不是很大吗?也许可以做两顶帽子。”

他这样想着,转身去问制帽匠:“师傅,请告诉,能不能用这张皮给我做两顶帽子?”

“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成。”

“既然如此,那就请你给我做两顶吧!”顾客说完就走了。

走了一会儿,他又犯嘀咕,于又去问制帽匠:

“师傅,用这张皮能做3顶帽子吗?”

“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可以做3顶。”

顾客高兴极了,又问:

“能做4顶吗?”

“能做4顶!”师傅回答说。

“5顶呢?”

“能做5顶!”

“那就请给我做5顶帽子吧!”

顾客走了,可是到了半路他又转来问制帽匠:

“师傅,那张皮能做6顶帽子吗?”

“能做6顶!”

“7顶呢?8顶可以吗?”

“怎么不行呢,做8顶也可以。”制帽匠回答说:

“好,那就给我做8顶吧!”

“行,我给做8顶,一个星期以后你来取货。”

过了一个星期,顾客来找制帽匠。

“我的帽子做好了吗?”

“做好了。”制帽匠回答说。

他把自己的徒弟叫来,吩咐说:

“去把客人的帽子拿来!”

徒弟立刻拿来了8顶小帽子。这帽子不能戴在头上,而只能戴在苹果上!

顾客看着帽子,奇怪地问:

“这是什么呀!”

“这是你定做的帽子呀!”制帽匠回答说。

“唉,师傅,怎么把帽子做得这样小啊?”

“那你自己想想吧!”制帽匠回答说。

顾客拿着8顶小帽子走了,他想:“为什么帽子做得这样小?这是为什么呢?”

感悟:

一个人能做的事,绝不需要两个人,而需要两个人做的事,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别高估自己的能力,苛求太多。

11.书

两个人在街上一起发现一本书,他们对这本书归谁所有的问题争吵了起来。

第三个人偶然路过,问道:“你们俩谁会读?”

“我们俩都不会。”

“那末,你们要这本书干啥?你们的争吵使我想起了两个秃子为了一把梳子而打起架来,可是他们俩头上都没有头发。”

感悟:

别让根本无用的思想占据你的头脑。

12.鸭子和月亮

一只鸭子顺着河流浮游着;她一直在搜寻鱼儿,但整天没有找到过一条鱼。

到了晚上,她见到水中的月亮,以为是一条鱼,就潜到水中去捉。

其他的鸭子看到她这样,都一起嘲笑她。

从那以后,这只鸭子就感到害羞和胆怯起来,以致每当她看到水下的鱼,也不肯去捕捉,就这样饿死了。

感悟:

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否定自己所有的路,也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低头。

13.狼骑驴

一只饿狼正在森林里找东西吃,忽然看到了一头驴。狼舔舔嘴唇,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可是一笔意外的收获!”他连忙跑到驴的跟前,问驴:

“你是从哪儿来的?”

“我是从村子里来的。”驴回答说。

“那很好!”狼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已经饿极了,正等着吃你呢!”

驴子听了直摇头,竖起耳朵,连忙倒退几步说:

“狼啊,别吃我吧!”

“我可没别的办法,”狼说,“我就是要吃你!”

“哎呀,狼啊,你就是吃了我,也不能管你饱一辈子。”驴说:“你最好还是别吃我,我可以帮你弄到肉,能够你吃一年的呢!”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狼先生,请你骑到我的背上来,就可以把你送到草地去,那里有一群一群的绵羊。你可不知道,那些羊有多肥呀,那些可爱的小羊羔,简直是数也数不清。它们的肉又嫩,又鲜,可好吃呢。到了那儿,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听驴这么一说,狼可高兴了,从来也没有人称他为“先生”,从来也没有哪一种动物主动让他骑过,从来也没有人答应过要给他整群的肥羊,还有那可爱的小羊羔!

狼已经把自己确确实实地当成一位“先生”了。他朝驴看了一眼,打起官腔说: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我已经同意骑到你的背上了,可是得有个条件:你不许乱蹦,不许上山,要走得稳稳的,专门找平地走才行。要是让我在上面颠簸,我可不愿意!”

“狼先生,你就放心好了,你骑到我背上,我一定让你感到舒舒服服的!”

于是,狼骑到了驴的身上。为了骑得更稳,他用牙齿死死地咬住了驴的长耳朵。

驴在森林里沿着小路慢慢悠悠地走着。他走得很稳,遇到大木头、大石头,他都绕过去,一边走,一边还问:

“狼先生,你感到舒服吗?是不是有点儿颠簸?”

“没什么!”狼说,“一点也不颠。就这样继续往前走吧。注意,可别惹我生气啊!”

狼骑在驴背上,东看看,西望望,非常得意。他想:“也许我确确实实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先生呢!”

驴走着走着,已经出了森林,朝一个村子走去。

“喂,驴啊,羊群在哪儿呢?我怎么没有看见呀?”狼肚子饿了,着急地问。

“马上你就要看见了,狼先生!”

驴越走越快。过了一会,狼又问:

“那羊群、羊羔到底在哪儿呢?”

“你别担心,狼先生,你要吃的东西,过一会就都有了,又有羊群,又有羊羔!”

说着说着,驴越跑越快,已经跑到了村里。他驮着狼,在村里的大路上边跑边喊:

“大家看哪,我驮来了一只狼!”

人们一听,都从屋里跑了出来,有的拿棍子,有的拿叉子,有的拿铲子,人人都喊:

“你这个坏东西,你咬死了我们多少羊!现在你又想害驴了,大家快来打恶狼啊,千万别放过这畜牲!”

各家各户的狗也跑了出来,汪汪汪地喊着向恶狼扑过来。

狼看到情况不妙,赶紧从驴背上跳下来,不要命地向村外逃去,一边跑,一边想:

“我的爷爷原来是很谦虚,爸爸也是一样,他们从来也没有骑过别的动物。今天我倒拿起架子,骑到驴的身上去了,作威作福了一阵子,可是险些送了命不!我以后再也不当这个‘先生’,再也不骑驴了!”

感悟:

虚荣是通向失败的路,奢侈可以把真实的生活挡在身后,奉承则使你推动应有的方向。

14.猫头鹰和它的孩子

猫到森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问道:

“亲爱的猫,你到哪儿去呀?”

“我去森林里捕鸟。”猫答道。

“啊,我的小花猫,你可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最美丽。”

“知道啦!”猫自管自地去打猎了。它从一处矮树丛窜到另一处矮树丛,鸟巢里尽是美丽的小鸟。直到第三处灌木丛里,它才看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就把它们统统吞吃了。

小花猫美美地吃了一顿后,便回家了。路上,它又遇到那只猫头鹰。

“你没有伤害我的孩子吧?”

“哪里话!我只是吃了那些长得最丑的。”

猫头鹰回到家里,它只见到一只空空的鸟巢。

感悟:

天下的母亲都以为自己的孩子最漂亮,天下的人也都以为自己最好,孰不知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15.木桶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头,他临终时叫来5个儿子,对他们说:

“孩子,我快要死了,临死前,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寓言,你们要用心听,听完后要解释给我听。”

儿子们看着父亲,老头打量了一下每个儿子,就开始讲了:

“森林里有棵橡树,很高很粗,树枝上结满了果实。它的根很深,吸收着地下的养份,暴风吹了它多少次,也吹不倒。

“有一天,一个樵夫来到森林里,看中了这棵橡树,就卷起袖子,砍起树来。天快黑时,他砍倒了大树。他把树枝砍光,把树枝拖到木匠作坊里,锯成木板,装上大车,运走了。回家后,他用木板做了一只木桶,套上箍,每天往桶里倒满刚酿好的冒泡酒,然后卖给要办喜事的农民。就这样,他过了很多日子。

“有一天桶箍坏了,木桶板都松了,酒漏光了,于是桶干裂了。主人没有及时加上新的箍,木桶板都散开了,后来,孩子们抽走了桶箍,在街上滚圆环,女主人把木桶片和桶底当柴烧了。就这样,好好的一只桶,现在无影无踪了!故事完了,现在你们给我说明这个寓言的意义吧。”

5个兄弟动脑筋了,他们想啊,想啊,还是不明白父亲讲的寓言的意思。老父亲摇摇头说:

“你们年纪还小,不明白,那么我来告诉你们,你们听好:生长着大树的森林是我们的国家,她是永久的;树林是人民,人民也是永生的;桶是家庭,木桶片是我们大家,桶箍则促使我们和睦、团结;而酒是快乐。家庭和睦时,生活就幸福。所以,要爱护桶箍,我的孩子啊!”

老大听了,吻了吻父亲的手,说:

“爸爸。我们感谢您的忠告,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感悟:

幸福和快乐要大家一起维护,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甚至彻底毁坏原有的和谐。

16.狼和它的猎物

一只绵羊走进酒店,擦了擦眼睛,对老板说:

“给我一碗酒喝喝吧。”

老板把酒拿来,绵羊把头伸进碗里,喝光酒,说:

“再来一碗!”

“为什么喝这么多酒?”老板问绵羊。

“心里痛苦。”

“什么事?”

“去年秋天,一只狼偷偷钻进羊舍,拖走了老绵羊——我的父亲,世界上再也没有我爸爸了!只有它的铃还留着。”

“既然如此,你唱歌吧,唱唱歌,也许心里会轻松点。”老板劝道。

绵羊喝了一整天酒,从酒店出来时,已是醉醺醺的了,它的沙哑的嗓子哼着歌。

“你唱什么?”山羊问它。

“我喝了酒,所以就唱了。”

“看你醉成这个样子,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