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14400200000021

第21章 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的后果(2)

接下来,我给他讲了我女儿周婷婷的故事,还讲了另一个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女孩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暗示他智慧的重要性。最后告诉他:“你现在要为自己骄傲!同时你的爸爸妈妈也会为你骄傲!”

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眼睛亮了,不停地和我握手,十分愿意来听周伯伯的课,使自己获得成长,获得智慧。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父母刚来时,愁眉不展,对孩子既担忧又抱怨,现在看到孩子的状态改变,不由得喜出望外,心,慢慢地放下了。孩子临走前,我对他说:“你这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将来肯定是干大事的人。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要求?将来你成功了,一定要把你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十分自信地答应了。

其实,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逃避他所不愿意面对的一切。于是找了一个“中毒”的借口,并迫使自己去相信,好心安理得地去逃避。之所以看不清真相,是因为家长在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个体,只是本能地把孩子当成“物”去治疗,忘了孩子内心本质的需求,忘了“爱”才是唯一的答案。

很多时候,“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天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我们“搞不定”孩子,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读懂这本奇妙的美好的天书!要读懂这本天书,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有份好的心情。

如果我们消极,孩子怎么积极?

如果我们悲观,孩子怎么乐观?

教育是有技巧的,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只有在心底里坚信他们行,学会创造环境,给孩子找回好孩子的感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情,一切才有可能好起来!

只有爸爸妈妈笑了,孩子的春天才真正到了!

◎“你找的那些人,搞不定我的”

“你找的那些人,搞不定我的!”这是女儿抛给父母的一句话。孩子不仅封住了自己的心,还堵塞了父母想要改变她的路。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广州市政府的公务员,薪水丰厚;母亲做全职太太,衣食无忧;夫妇二人秉性善良、真诚,女儿聪颖、纯净。一切看似十分美好,幸福就在身边环绕。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孩子不上学了,问题在谁

当该有的一切都有了的时候,幸福反而没有了。

如果生活成了忍受,成了难受,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某一个点出了问题?

这一切真的是孩子造成的吗?

生命像一条河,爱是有顺序的。孩子出问题了,孩子不上学了,问题在

谁?源头在哪里?

我们需要溯源而上。

◎曾经的骄傲,现在的煎熬

曾经,女儿是父亲最大的骄傲。

女儿乖,女儿懂事,女儿听话,女儿从来不和父母对着来;女儿聪明,女儿很会学习,女儿成绩出类拔萃,女儿轻轻松松就能考进广州最好的重点中学……

这是多少“差生”的家长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父母因为拥有这么好的女儿,享受了很多年的自豪。

女儿的优异,令父母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头抬得更高,确实很难不得意—父亲在工作单位里,得到了同事们艳羡的目光,直到现在还有同事会向这位父亲请教:“你女儿怎么教育得这么优秀?有什么经验给大家说说?”

作为工作单位的一位领导,作为一直被同事们羡慕和敬仰的对象,作为一个很有尊严的男人,作为一个很有威信的父亲,他要如何坦然而真实地让周围人知道—我的女儿已经不上学了。

有时,保守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一份巨大的折磨与煎熬。女儿苦,可以不上学,可以逃离老师和同学,可以躲在父母的庇护下;妈妈苦,可以脆弱,可以委屈,可以流泪;父亲苦,仍然要每天面对别人羡慕的目光,却不能把真相说破,还要假装坚强,假装自若。

究竟谁的苦,要更苦一些?

◎童年的伤疤会随着岁月慢慢长大

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在我的讲学现场,他们坐在第一排。妈妈的脸上还有笑容,爸爸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凝重。自从女儿不上学以来,在家人面前,父亲的面容便犹如阴霾的天,再也没有晴朗过。

第二次见到他们,是在我们赏识教育明人苑二楼的茶禅室。“孩子有什么成长经历呢?我们从小时候谈起。”一开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我知道,他们已经经受不起太多的煎熬。“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把孩子送去全托,孩子哭了一个月,哭成了肺炎。”妈妈先开口。

听到妈妈的话,我很替孩子心疼:“过早地把孩子‘推出去’,孩子还没准备好,她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感到恐惧。你们这是走了一个极端。”“周校长,我有个问题。别的孩子也是送去幼儿园全托的,怎么没问题?”旁边睿智、敏锐的父亲真诚地提出质疑。

我看着这位父亲的眼睛:“这个不好比,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可能适合我,未必就适合你。同样的经历,可能对你有益,对我就未必好。这得看看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有形生命,都是我们看得见的—看起来都是好好的;无形生命却是看不见的,现在如果科技够发达,能够照出你女儿的无形生命给你看,我相信你看到的她一定伤痕累累,你只会心疼她,不会再责怪她‘别人做得到,你怎么做不到?’”

父亲开始进入状态了,抢着说:“周校长,后面的情况我来说—后来(没有全托之后),孩子就一直在我们身边,没有离开过,小学、中学一直

都是接送。说实话,周校长,我觉得她妈妈对她保护得太过了,什么都替她做了。”

顿了顿,这位父亲接着说:“他们重点中学的老师很严格,女儿做错

题,老师就一直说她一直说她,她就不去上学了……”随着交谈的深入,真相的轮廓趋于清晰—母亲,溺爱得过度保护;父亲,严苛得不苟言笑。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零上40摄氏度,零下40摄氏度。两个极端,生命遭殃。

女儿成长于父母两个极端的爱之间,自然形成了突出的生命特质:高智商、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

赏识教育倡导,对有形生命要千锤百炼,对无形生命要无限赏识。而这个孩子恰恰相反,有形生命得不到该有的锻炼和捶打(都被妈妈包办代替了),无形生命缺少无条件的赏识和骄傲(父亲视好成绩为最高要义)。女儿渐渐感觉不到父亲深沉、安全的爱,而是恐惧、畏惧,以及内心深处对父亲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于是,成长的烦恼和心里话都不再轻易说出,最爱的人成了最亲的敌人。

溺爱太多,赏识太少,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脆弱心灵无异于温室里的花朵,压力之下,顷然崩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周校长,我女儿的问题,怎么解决?”

父亲依然试探地执著地追问着。

我看出来了,这位父亲一心想走捷径,想一下子解决女儿的问题。然而,可能吗?在教育的道路上,真的有捷径可走吗?

我笑望着他,语重心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你要我解决问题,不是我不想帮,是我帮不了。你们父母不学习,不成长,不转变态度,指望我帮你们解决问题,我真的没这个本事。”生命像一条河,爱是有顺序的。上游、中游不清理干净,下游怎能清澈见底?

我对他们说:“什么时候,你们家里充满笑声了,你能笑得出来了,孩子就没问题了。我要是你的孩子,看到你现在的表情,也会受不了。”“是,周校长,他在家里不笑,对我也有影响!”安静的妈妈迅速地接过这句话,请我为她“伸张正义”。

“周校长啊,我从小就是这样的。我以前,结婚之前,也是不笑的。”

父亲解释道。

当我得知这位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乐”字时,忍不住开怀大笑。“你的父亲,孩子的爷爷,渴望快乐,才会给你取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生命是一条河,是古老的传承,表面看到的是孩子现在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问题,是爷爷奶奶的问题,是往上多少代的问题。你们坚强,都扛住了,撑住了,但是会在生命之河最薄弱的地方决堤,不过关的人生功课,还是让你来补课。在学校里可以逃课,人生的功课,无处可逃……”

我最后嘱咐这位父亲:“记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说难,比登天还难;说容易,易如反掌!关键是你变了,你笑了,你为女儿骄傲了,不再一边可怜她,一边嫌弃她,可怜之后又纵容,嫌弃之后又后悔。我看你们在教育孩子上,还是需要学习与成长啊!”

咨询后的第二天,孩子的母亲来报名参加暑假的赏识教育家庭和谐班—两个人,她和孩子父亲。再忙的父亲,为了女儿,也一定有时间。期待孩子的父母参加课程后,学习了,成长了—“爸爸妈妈笑了,孩子的春天到了。”

◎儿子的奇怪心病

在一期家庭和谐班举办期间,一位女学员找到了我,忧心忡忡地说:“周校长,您帮帮我吧,我的儿子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心病!”

我说:“什么问题这么难解决?说给我听听,让我帮你分析一下。”这位女士便开始向我诉苦。原来,她的儿子18岁,去年参加高考,结果考砸了,现在正在复读。那次高考失利,母子都非常不甘心,因为实在是输得太冤枉了!儿子从小聪明、听话,学习成绩很好。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新的班主任是一个很胖的老师,身高1.60米,体重有220斤。儿子对这位老师特别反感,不愿意上他的课。妈妈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孩子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老师太胖了,这么胖的人怎么能当老师呢?老师是教书育人的,应该文质彬彬,很有气质,体形也应该十分标准!”妈妈告诉儿子,老师胖不代表他没学问、没修养。儿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次见到那位胖老师都会心烦。在家里他时常抱怨:“老师那么大的块头,在教室里走动经常碰到桌椅,在走廊里把路都堵住了,太讨厌了。”妈妈迫于无奈,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学校的答复是:“这位老师是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水平很高,而且幽默风趣,学生们都很喜欢他。至于体重问题,我们认为对教学不存在任何影响。”没有办法,儿子只好继续面对他不喜欢的胖老师,深受困扰,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最终未能考取理想的大学院校。

听完这位母亲的话,我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了想,儿子为什么特别讨厌胖老师问道:“孩子平时的心理状况如何?和同学们相处得好吗?”

这位母亲回答:“孩子开朗活泼,与同学们的关系很好。他对其他老师非常尊敬,就是特别讨厌那个胖老师。”

这就怪了,为什么孩子会对肥胖有这么严重的偏见呢?

我想啊想啊,目光落到了女学员的身上—这位女士体形肥胖,粗胳膊粗腿,浑圆的腰身。

我眼睛一亮,孩子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这位母亲的身上!随着交流的深入,我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夫妻不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在我的引导下,女学员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故事。

她出生在农村,成年后在亲戚的撮合下,与同村的一个男子结婚。过了几年,她与丈夫产生了矛盾。她看不起丈夫,认为丈夫只念过小学,没有文化,而她自己是高中毕业,是因为“上当受骗”才嫁给他的,他们的婚姻不般配。另外,她外向开朗,而丈夫沉默寡言。他们同在一家工厂上班,丈夫负责后勤,她是人事部主管。每次工厂开会,轮到丈夫发言,丈夫总是拘谨不安,要妻子代劳。为此她经常数落丈夫,说他胆小怕事,当着外人面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久而久之,丈夫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了。夫妻间经常发生争吵,男人骂女人“横行霸道”,女人指责男人是个“窝囊废”。家里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最糟糕的是,孩子成了家庭战争的牺牲品。这对夫妻育有两女一男。小女儿长得像妈妈,所以父亲经常打她,一边打一边骂:“你怎么这么坏!这么像你妈,像她娘家人!”做妻子的听见了,气不打一处来:“我娘家人怎么了?他们哪里招惹你了?”为了报复丈夫,她拿大女儿撒气,因为大女儿长得像爸爸,“越看越讨厌”。可怜那两个闺女,一个从小被爸爸打,一个从小被妈妈打,苦不堪言。

妈妈特别宠爱儿子,然而她的爱是有“毒素”的爱。她对儿子说:“孩子,除了你之外,这个世界没什么值得我留恋了。等你长大成人,我就离开人世。”她写好了遗书,放在结婚证后面。遗书上写着,她死后要把眼角膜、肾脏等有用的器官捐献给医疗机构,身体其余部分火化,骨灰撒入大海—“我不要埋在他(丈夫)家的坟地,做鬼也不做他家的鬼!”妈妈的极端言行,对儿子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哪个孩子希望自己的妈妈离开人世啊!同时,他还背上了负罪感,因为按照妈妈的话,他会成为害死妈妈的凶手!

虽然儿子与妈妈非常亲密,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妈妈是爱恨交加,因为妈妈总是欺负爸爸,因为妈妈要狠心地离开他,因为妈妈让这个家不得安宁!最后,发生了一件看似离奇可笑,其实令人无比心酸的事情—孩子特别讨厌胖老师,因为他“恨”自己的胖妈妈!

◎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

事情真相大白。我告诉这位母亲,很多教育问题表面上是孩子出了问题,其实根源在于家长。成人世界的污染,对孩子心灵造成了巨大影响—“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家长。”

我对这位母亲说,生命像一条河,它有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爱好自己—自身和谐,中游—爱好爱人—婚姻和谐,下游—爱好孩子—亲子和谐。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把90%的精力用在爱孩子上,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实践证明,把90%的精力用来爱好自己、爱好爱人,即保护好生命河的上、中游,爱好孩子就易如反掌。

听到这里,女学员明白了。她犹豫着说:“您的意思是,因为我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所以孩子才会出问题?”

我说:“没错!没有爱好孩子,源于没爱好爱人;没爱好爱人,源于没爱好自己。你首先要改变,学会包容,学会理解,接纳自己的丈夫,原谅他的过错。”

她摇头:“不,我永远不会原谅他!”

我哈哈一笑,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改变的!”

果然,两天之后,经过课程学习,这位母亲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在课堂分享时,她站了起来,流着眼泪说:“由于我们夫妻不和,孩子的前途被耽误了,我现在非常后悔。以前我一直在等待丈夫改变,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源,我自己先要接纳丈夫。我相信,当我改变之后,丈夫也会理解我、接纳我!”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高兴地向这位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军军初次来快乐营时,见到军军的教官都不相信这个羸弱的孩子是个14岁的少年。他整个人看起来是那样的瘦,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两只大大的眼睛空洞无神,衣服套在瘦小的身躯上显得宽宽大大,走路时两只细细的胳膊甩来甩去,整个人显得虚弱而轻飘,充满了无力感。

军军看起来是这样的虚弱,而且这种虚弱是身心一致的。在他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里,更多的是一种恐惧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