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名叫崇神,在正式皇室系谱中奇怪地被称为第10位皇帝。但提到他也和提到传奇人物神武天皇一样,把他称为“统治整个国家的头一位天皇”。有些学者认为实有崇神这个人,由于他的政绩,才导致有关神武天皇神话(崇神与神武发音相似)。因为神武和崇神两人据说都曾经从家乡九州出发征服其他地方,所以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
史料对崇神这个人记载得不多,从崇神到裕仁的皇室系谱实在难以确切查明,不过日本帝位最少从公元6世纪起就一直由一个家族传下,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应数日本皇室。即使没有天照大神的超自然力量帮助,这个传统也是了不起的。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诸多关于民族起源和历史传承的美丽传说,尚武的大和民族也不例外。但就现存史料而言,要确凿考证出首位日本天皇,还有些困难。除非在《古事记》之前还有其他现存史料可稽。如此看来,首位日本天皇究竟是谁还需一段时日才可水落石出。
“遣唐使”入唐的目的仅是为了学习吗?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程度。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0年刚刚即位那一年,以犬上御田秋为首的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达长安。从此,日本连续不断地派遣遣唐使。公元630-894年的200余年间,日本政府共向唐朝派出19次遣唐使,其中有2次受阻而未成行,有1次是为了迎接前次遣唐使回国,有3次为护送唐朝使节回国,所以,实际算来日本正式委派并到达唐朝的遣唐使应为13次。即使这样,也可看出日本遣唐使的频繁,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派遣这些人员呢?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唐朝发展到了空前鼎盛阶段,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庭、阿拉伯各地大小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经营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各种工艺产品。
相比之下更有地理优势和进取精神的日本人更不会落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才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在日本史书上遣唐使又称“西海使”或“入唐使”。遣唐使团初期规模较小,通常每次仅有一两艘航船,每艘航船大约载120人,后来使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每次使用4艘航船,团员多达500余人。因为遣唐使团通常都是4艘航船一起拔锚起航,又一起扬帆归来,所以日本的文学作品往往把遣唐使称为“四舶”。遣唐使团由政府使官、学习访问人员和航海工作人员组成。
日本政府对派遣遣唐使极为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是精挑细选而出,凡入选使团者一概予以晋级,并赏赐衣物。政府还对留学生给予优厚待遇,一般的船员免除徭役,使团官员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希望他们学有成就,回国效力。在使团起航前夕,要举行隆重的“拜朝”典礼谒拜天皇,天皇向正副使节赐予“使节刀”,接下来举行饯别宴会,甚至有时会专门准备唐朝筵席。
日本遣唐使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当时经济文化主要是唐朝流向日本。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都陆续传到了日本,近几年来还曾在日本发现数万枚“开元通宝”。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至今,日本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学习”吗?日本对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日本对中国窥探就是从遣唐使时开始的;还有人认为遣唐使与元明时期的倭寇有联系,因为当时限于本国实力和惧怕唐朝国力而由“寇”转为“使”,冠冕堂皇地出入中国,也许这个原因是空穴来风,但也许真的是有意而为之,想想有点不寒而栗。
英王威廉二世真是死于意外吗?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1100年8月的一个下午,黄昏时分,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是英国南部的一大片土地,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的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把国王射中,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的人策马飞奔,赶到临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定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之日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依照异教徒的可怕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当然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亨利则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大哥与二哥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罗伯特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向威廉借了他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需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后直到去世时,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不可不谓是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凶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苏格兰女王玛丽谋杀亲夫罪名成立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物界里诸种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在激情万丈的新婚之夜时常有悲剧发生。譬如新婚燕尔的螳螂夫妇,母螳螂总要在良宵一刻值千金之时吞噬掉自己的丈夫。那么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谋杀亲夫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也是迫不得已?
1565年7月,年轻漂亮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嫁给了亨利。亨利年轻帅气,而且是伊丽莎白的堂弟。最后一点使亨利成了玛丽获取英格兰王位的同盟者,玛丽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桩婚事将为她成为伊丽莎白的继承人增加分量。
1568年2月9日,玛丽离家到城中参加一个仆人的婚礼,几个小时后,柯克欧菲尔德行宫燃起了大火。后来人们在花园中发现了亨利的尸体,显然他已从火海中逃了出来,但却在外面被人掐死了。
许多人都相信,这次暗杀活动幕后的主谋是亨利的死对头博思韦尔伯爵詹姆斯·赫伯思。博思韦尔伯爵4月被控告犯有谋杀罪。争议最多的问题是,玛丽是否参与了这次谋杀活动?
谋杀亨利的事情已经使玛丽的统治危机四伏,而她嫁给博思韦尔伯爵则更是加速了她的统治的终结。
1568年12月,马里伯爵亲自赶往西敏寺,对玛丽进行指控。他带来的证据使人们感到无比震惊:这是玛丽写给博思韦尔的许多信和为他做的十四行诗——在此之前,关于这些东西还只是传说而已。在这些信和诗中,她吐露了自己对博思韦尔的炽热的爱以及对亨利的强烈的恨。
这些信件可以说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它们不仅表明玛丽参与了谋杀案,而且还曾与人通奸。但玛丽否认这些信是她写的。
历史学家们对于玛丽在亨利的死亡之中所起的作用这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多数证据都表明,玛丽和这场谋杀案有某种联系。因为虽然亨利曾参与杀害里齐奥,而且又得了梅毒,她却不计前嫌,敦促他回到爱丁堡,她在火灾发生之前几小时才离开现场。在亨利死后几个月,她就匆忙嫁给博思韦尔——所有这些都表明,玛丽似乎已经有了某种预感,但这还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
在伊丽莎白还活着时,人们对玛丽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新教作家们眼中,她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阴谋分子;在天主教徒们眼中,她是一个无辜的殉难者。当伊丽莎白去世,由玛丽的儿子詹姆士继承王位后,人们的看法开始趋于一致:她成了一个命运不济、爱情不幸的浪漫的女英雄。这一形象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难过薄命关。玛丽到底有没有谋杀亲夫?谋杀亲夫又是所为何事?移情别恋抑或妒火中烧?如果果真是她所为,那么她仅仅只是计谋的策划者还是整个行动的参与者?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查理一世真的死在断头台上了吗?
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在强手如云的欧洲大陆独领风骚数百年,无不得益于那一场场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暴动。刚愎自用、蛮横专制的查理一世也正是在17世纪的民主革命中被一举推上断头台的。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议会与封建王权展开了斗争。1603年后,斯图亚特王朝为了巩固君主专制,不断地解散议会,议会与君主专制的斗争更加激烈,这也使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查理一世为了能够实行绝对个人专制,1629年开始,他就停止召开议会,并一直持续了11年,这样英国国内矛盾一步步加深,致使苏格兰人民在1637年发动起义,并攻入了英国境内。为了镇压苏格兰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从1640年断断续续地一直开到1653年,后来被称作“长期国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长期国会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并对君主颁布的征税案表示拒绝。为了得到议会的帮助,查理一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但查理一世不愿意就此把权力送给别人,他1642年从伦敦逃到英国西北部地区,并与那里的保王派势力联合,发动了讨伐议会的内战。此后,革命进入了战争阶级。
刚开始,由于议会军由长老会派领导,他们胆小怕事,一味妥协,致使议会军节节败退。1644年,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独立派取得了领导权,克伦威尔上任后就改组军队,建立了“新模范军”。这支主要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连续击败了王军主力,使局势发生了变化。1645年6月,在纳西北战役中王军被彻底打败,议会军赢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胜利以后,革命阵营出现了代表上层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长老会派、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利益的独立派、代表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益的平等派,这三派之间矛盾重重,进行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独立派由于控制着军队,所以势力更强大,他们首先把反动的长老会派分子驱逐出议会,然后又开始镇压有一定影响的平等派,控制了国家政权。趁三派之间互斗之际,1648年春,查理一世又纠集王党分子发动了第二次内战。面对强敌,独立派与平等派握手讲和,携手迎战王党军队,这样仅仅几个月,就又一次打败了王党军队,并俘获了查理一世。
1649年1月2日,议院组织最高法庭对查理一世进行审判,判决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已正式取代封建统治,整个欧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但事隔不久,有人却在英法边境的某个偏僻山庄看到过身着农衣、头戴草帽的查理一世。据说,查理被送上断头台那天中途被人掉包。因而被处以极刑的应另有其人,真正的查理一世早就逃之夭夭。查理是否幸免一死还很难说,但封建君主制的衰亡却是历史定局。
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嫁的原因是什么?
伊丽莎白25岁登基为王,以其美貌、学识和至尊地位引得欧洲大陆无数王公贵族尽折腰,争相向她邀宠求婚。然而她却终身未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丽莎白虽然独身终生,但她也曾利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于欧洲各大国之间周旋。第一次是在她登基不久,当时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白发难,提出了谁是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的问题。